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苏厨 > 第一百七十七章 长刀

苏厨 第一百七十七章 长刀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7 22:22:45 来源:转码展示1

第一百七十七章长刀

接下来就是打磨,高级刀具的磨工堪称一门艺术,光磨石都分无数种,上等青浆石,一块价值好几贯,为期更是长达三个月,那真是慢工出细活。jiuzuowen

二林部只有从眉山运过来的砂轮机砂带机,因此只能生产实用型刀具。

不过今日是测试钢质,倒也无需太过讲究。

很快,一柄朴实无华的麻栎木柄长刀做好了。

这刀远非如今诸国的三四尺细刀可比,长竟五尺,刀长三尺八寸、柄留一尺二寸,兼集中了刀、枪两种兵器的特点,既能当枪使,又能当刀用。

阿囤赤尊看得心痒难耐:“这是双手刀!我来!”

石通竖起了六条湿草席,阿囤赤尊拿长刀比划了两下,猛然暴起,“嗨!”地一声大呼,身摧刀往,刀随人转,利用腰背力量将长刀挥出。

雪练一般的刀光闪过,六条一排的草席从右上到左下,被斜切成六段,只如摧枯拉朽一般。

“好功夫!”“好器械!”

陈慥和巢谷都是行家,顿时大声喝起采来。

接下来,试湿粗草绳,捅多层牛皮,大家玩得兴起,阿囤赤尊直接在大树杈子上用绳子挂起半头牛,众人轮番上去劈砍。

今晚的厨子省事儿了。

直到半头牛被大卸八块后,阿囤赤尊拿丝帕擦干净刀身,检查刃口。

云雾般美丽的烧刃纹下,刃口侧边寒光闪闪,正面看不到一丝亮点亮线,说明大家狂砍一番之后,刀刃丝毫无损。

苏油也很服气,这保持性绝了。

高锰钢材料硬度五十五到六十,但到底是就上还是就下,那得看刀匠后期热处理的水平。

石家的炼刀技艺,当属大宋第一流。

第一流的材料,遇到第一流的手艺,苏油估计这刀刃口的硬度,当在六十以上。

阿囤弥问道:“这刀到底是什么款式啊?你们谁见过?”

苏油说道:“这是根据钢质临时设计的,以双手为主。刀身修长秀挺,就跟禾苗一样,没名字,干脆就叫它苗刀吧。”

陈慥眼热坏了:“明润,这个,就赔这个就行……”

看在这娃一路保护自己,加上西寺塔上那装逼宝剑鬼使神差地救了大家的份上,苏油一咬牙一跺脚:“成本价,一千贯!”

陈慥本来就是不差钱的主,今趟大理之行更是捞肥了的,哪里还在乎这个:“我出三千贯!给我两把!我送一把与元修!”

“啊?哎哟使不得使不得!”巢谷是农家子弟出身,这趟大理下来,也算是跑步进了小康,不过可还是没有陈败家子这种一掷千金的豪气。

“成交!”陈大羊牯如此大方,苏油反而不好意思把人家坑得太狠了:“先弄个简装玩着,等回了眉山,再让大石头给你们精磨,两套剑装就包在我身上。”

成本高真不是瞎说,主要贵在材料。这东西用的大理铁,二林锰,除了价格本身,工序比普通冶炼复杂很多,一锅钢水的人工,是普通方法的好几倍。

只凭二林部的工艺水准,拿到大宋去,这东西也卖不上好价钱。

所以就该谈生意了,如果只进锰料,用眉山铁造锰钢,品质肯定比大理铁要降一个档次。

因此两家商定,石家在这里也开一个铁坊,二林部负责购进铁料,石家负责炼锰造刀。

所得成品,最好的那一小部分归石家,作为普通商品送去眉山,然后精加工,搞成大理宝剑这样的高端奢侈品在大宋销售。

这个是暴利,作为回报,剩下的那大部分普品,归二林部,除了售卖,主要用于充实自己的武力。

接下来由苏油去小高相公那里刷脸,作为投资商,在安宁河口地区探寻煤铁矿,争取共同生产,降低成本。

建昌府由小高相公去搞定,周边部落由二林部去搞定,此举能增加大理钢铁产量,相信小高相公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到了晚间,范先生和苏油坐在书房里,推演事情发展的后果。

首先要真有煤铁,这个苏油极有信心,后世攀枝花多是露天矿,而且储量极为丰富,找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找到之后,大理会不会翻脸?

有苏油和小高相公的交情,有二林部在北边的威慑,更重要的,有重大的共同利益,应该不会。

第三条,二林部会不会和大理勾结?

首先二林部是大宋的羁縻州,如果和大理勾结,那就是叛国,侬智高的下场不远。其次有范先生对阿囤赤尊数十年的引导,有苏油对阿囤弥的影响,同样更重要的,经济关系已经让二林部和眉山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夷人又不是傻子,会放着如此大利不要。

分析了一晚,范先生对苏油说道:“此事大可为,同样也是诸方得利,顺水推舟,无需费力而见功极著,是为上计。”

苏油点头:“就是今后产量起来后,要让二林部多将刀剑卖到大宋,就算是普品,也比军中那些刀剑好很多吧?”

范先生笑道:“你想多了,刀剑卖给大理能卖多少钱?卖给周边部族能卖多少钱?卖到大宋,又是多少钱?”

苏油一拍脑门:“嗨!真是昏了头,忘了大宋才是最大的需求方!不行看来是该去睡觉了。”

接下来几天,二林部的匠人学会了风车,开始寻找地势到处修建。

石通领着拴住连浇铸带打造,又搞出了一批刀剑,二林部的贵人,军事首领,还有陈慥巢谷,都得到了一把。

就连阿囤元贞和苏油,一人也搞了一把短小些的,阿囤元贞兴奋坏了,天天拉着苏油去对着满山满谷的蘑菇耀武扬威。

真是满山满谷的蘑菇,当地人目前只敢吃鸡枞,对于其余如牛肝,羊肚之类的品种敬而远之。

因为那些蘑菇处理不好会中毒,同时光鸡枞都吃不完,没必要吃那些。

苏油不怕,二林部的人觉得不好吃,那是因为菜里油少,换个做法,那就是苏油心目中的天下第一美味。

油焖,红烧,汤锅……苏油都美坏了,觉得二林部实在是老天爷偏心到没边的孩子。

看过铜矿和冶坑,苏油一行人本来就该踏上回眉山的道路。

但是阿囤赤尊不放人,山谷草原上马上要过大节日,无论如何要将苏油一行留下,过完节日再走。

节日名字叫“库斯”,就是新年的意思,选在庄稼收割完毕后的日子,大庆三日。

落兰,勿邓,风麻,风琶,巴翠……周边大小部落,都赶着牛羊骡马来到了二林部山下那个大草原上,最远的华竹部,甚至来自鄯阐府西边不远。

有时候苏油都在想,二林部到底算是什么样的存在。

大理和大宋边界有些模糊,两者之间充斥着大量的西南夷人部落。

这些部落有时倒向大宋,有时倒向大理,更多的时候,是双方都懒得管理他们,任由其自生自灭。

当政诸公似乎从来就没有将眼光放到这上面来过,不知道防范于未然,他们似乎不知道,在这样环境中挣扎出来的狼王,一旦统领了族群,会是怎样的存在。

或者他们也是各自有一本烂账,焦头烂额鞭长莫及。

草原上部落代表越来越多,夜里都能看到星星点点的灯火,还能听见通宵达旦的欢歌。

阿囤赤尊领着阿囤烈和阿囤弥,有时还要叫上元贞,在各个部落大帐中穿梭,那样子还真如同后世大佬参加代表大会各分组讨论的情形。

争取绝大多数支持,先期就大会议题达成共识,阿囤赤尊这手早就玩得溜熟。

Ps:推荐一本书《帝国之殖民争霸》,中世纪外国历史小说,成为15世纪的葡萄牙国王,开拓新大陆,称霸地中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