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苏厨 >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后勤到税收

苏厨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后勤到税收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7 22:22:45 来源:转码展示1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后勤到税收

“待到发展出神机铳,靶子都改了,变成以人形标靶心脏为圆心的环鹄,学会操作,经过短期训练之后,人人都能成为西夏和辽国的射雕手,十发连射的时间,比鹤胫弩还要缩短一半。jiuzuowen”

“现在有了栓动结构,时间还能缩短,西夏辽国那种骑兵短途冲击的战术,再也无法奏效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现在制造成本还不菲,消耗过大,后勤要求太高,栓动铳械还无法在军中普遍推广。”

“不过当年的的鹤胫弩我们不是也用不起?现在回头再看,那就是一个过渡产品。”

“所以只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游牧之族骑射的优势,终将被我们农耕之族追平,超越。这才是万世之基。”

狄咏问道:“可要是有一天,游牧之族也拥有了这样的神器呢?”

苏油笑道:“所以不能故步自封啊,我们需要进步得比他们更快才行。”

“而且火器的发明,直接抵消了游牧一族的武力先天优势;蚕食的模式,抵消了他们在机动上的优势。剩下的,就是比拼国力和人口。”

“这两项上,我大宋占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即便等到他们拿起火器,他们的时代,也已经结束了。”

说完对赵顼深鞠一躬:“陛下,只要不冒进,不侥幸,胜利,迟早都是我们的!”

赵顼终于重新高兴了起来:“明白了,如今明白你所说的赌徒之战是什么意思。那条路,我大宋走不得。”

苏油躬身道:“陛下,军机处商议的大体战略便是如此,不过要支撑这么大的战事,我们现在最大的短板是在机动力和后勤。”

“后勤保障里别的都好说,粮食如今过于混乱,各地提举常平仓到底有多少储备,实在是令臣担忧。”

“据河东转运司奏报,往年黄河大水,并非常平仓使没有发仓救济,而是……很多仓储被官员支借,形成大量积欠,空有账簿,没有粮食。”

“安石相公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常平仓的运转功能丧失,地方灾荒无法救济,这才不得以命薛公行发运司事。”

“然而薛公离任之后,发运司又成了另一个常平仓,甚至更烂。”

“陕西如今虽然情况好转,但是要同时支应几路大军出动,明显捉襟见肘,调用漕粮预为储备,是必行之举。”

“然而漕运那个大坑,多少都不够填啊……”

赵顼问道:“那当如何才好?”

苏油拱手:“陛下恩德,给天下官吏涨了薪俸,胡萝卜已经吃上了,那大棒也得跟上。”

“如今台谏改革已然成效,该给他们加加担子了。臣请整顿官仓,肃清吏治。”

赵顼眼皮抖了两抖:“这个……国朝善待士大夫……”

苏油都无语了:“《士德论》里早就说得清楚,不是会吟诗作赋,能背六经的人,就能称作士大夫。”

“士大夫,当是天下四民的标杆和楷模,官员,更应当是士大夫们的标杆和楷模。”

“要是贪赃枉法,欺压良善,蒙蔽百姓,侵吞国用,那这种人应该称为罪犯,称为国蠹。”

“要是这样的人都能称作士大夫,苏油实在是耻与同列。”

赵顼还是有些犹疑:“如果动静太大……”

苏油说道:“不会太大,我们只攻一路,就是仓漕。至于发运司,鼓励民间商业和运输的发展,取消发运司的统征、统购、统销之权,让他成为一个与商贾平起平坐的机构,只以成本和利润核算其能力,能者上,劣者汰。相信情况会好转的。”

赵顼点头:“这是国家大计,漕运靡耗能够折半,他们也真是敢做……对了,海运损耗有几成?”

“这个……”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苏油都不好意思说:“半成……还快……”

赵顼脸色又阴沉了:“这帮子蠹虫简直该死!”

苏油赶紧拱手:“陛下,漕运和海运毕竟不同,一是人多,二是关卡多,三是速度慢,四是货运量小,成本比海运高是肯定的。”

“海运虽然有诸多优势,但是也有缺点,依赖海风。我大宋沿海风向,六月到十二月从西南向东北,十二月到六月从东北向西南,虽然秋熟时节风向正好,但是也存在时效性。”

“只要陛下解除发运司的垄断优势,再给一些优惠政策,许东南海商自行榷粮北送。很快河东河北几路的漕运,自然就会被海运淘汰。”

“而漕运汴京的船只,其实张学士和薛公的法子相结合起来就好——张公规定漕运船只沿途停靠,漕丁不得下船,等到了京师之后,漕船每日消耗和漕丁的工钱再从船粮中扣除。这就减少了让地方和漕船船主相互勾结,利用漕船免检的机会运送其它货物。”

“因为一船粮食自发运之日起,就是有定数的。少了沿途停靠和转般诸多缓解,漕船的船主和仓司们就没有了虚报损失的借口。”

“薛公的办法,则是将私船和官船混编,举报有奖,官船一路被私船盯着,做法就不敢再那么明目张胆。”

“而臣的意思,是几者都结合起来,除了张薛二公之法外,还要加上官方监督。”

“为了解决冗官的问题,台谏分列之后,地方上的不少官员转为了都检察,检察,现在该让他们行使职能了。”

“国无粮不稳,就从清查漕运,常平仓,转运仓开始试行,让各地检察官员开始熟悉自己的职责。”

“另外还有一条,就是明确各地除了两税,田赋之外,商税如非发运地和目的地,不得再向途经客商收取。”

“商税统统收归朝廷,简化为行坐二税,税率定为十分之一。”

“税率适当提高,是保证后期朝廷与地方的分配,但是商税的中间环节,一定要取消。”

“水路的维护如今归三司河渠司,道路的养护归工部,既然如此,那今后地方只有提供的劳力民夫之责。”

“便当先从三司拨款给河渠司和工部,河渠司和工部再支付给地方劳力费用,将行役改为雇佣。”

“商途养护不归地方管理,那行税收取就没有理由。”

赵顼说道:“如此一来,这养护和修造的成本可就大了。”

苏油说道:“是大了,但是成本是有核算考量的,该给的工钱,当然得给。”

“陛下,工人们拿了役钱,会做什么呢?为了生活,他们最后还是会花掉。”

“花掉的钱归谁呢?归给他们提供产品的生产者。”

“生产者又要给朝廷缴纳税收,很大一部分钱财,又会被朝廷收回来。”

“在这个过程中,民生得到发展,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地方变得繁荣,国家也会因为这项投入,得到更大的回报,收到更多的税收。”

“《金融论》的精髓,就是让经济的循环流动起来,让死钱变成活钱,让一文钱通过流转,变成十个人,上百人曾经拥有过的一文钱,让一文钱当了十文百文之用。”

“当然这一切都有个过程,我们可以从刚刚说的这些开始,在漕运沿路,在粮食收购上开始第一步试点,对于农税和商税在地方与朝廷上的分配比例上,逐步开始调整,一步步达到理想的状态。”

这个套路四通商号如今玩得溜熟,所谓的控制一地各项产业,将人们的经济生活从头管到脚,从生管到死,其实就是让这一文钱当了十文百文来用。而且在整个经济闭环里边,将这十文百文里的大部分,最终都收入四通的腰包。

收益不菲的同时,还能发展经济,促进民生,相比**裸的兼并压榨,吃相好看得多。

当然这中间,科技和工业化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起了主要作用;金融带来的经济规模变相放大起了重要作用;新型管理人才,财会人才,务工人才的培养,起了关键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