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宋缔 > 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

宋缔 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

作者:我欲乘风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11 22:44:03 来源:转码展示1

变之一字说来简单,却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zhongqiuzuowen

人们习惯定式思维,习惯已经存在的东西,习惯安于现状,改变一个人尚且困难,何况是改变一个国家持续近百年的官制?

还好这次改变是朝堂,是官制,却不是整个国家。

在赵祯空前强大的威信与皇权面前,改变所遇到的阻力还不是很大,尤其是顽固的保守派被成功颠覆后,官制改革的阻力便也随之烟消云散。

至于税收之类的却是不用改变,个税这东西在大宋并不是不存在,只不过存在的形势不一样而已,上到王侯将相,下到市井小民,人人都要交税。

只不过宗室,贵族的税收存在于他们所经营的产业中,而朝臣官员的收税存在于他们的俸禄之中。

原本会引起他们不满的东西却并未有什么波澜,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在大宋三司的税收谁也不能违反,如若不然原本手中应有的权利便得不到保障,随之消失。

宗室这种特权阶级也不能例外,若不交税则有革除头衔之危!

若是宗室偷税漏税,第一个找上门的不是三司的财计官员,毕竟他们的品级往往还没有宗室高,找上门的是大宗正司的人。

大宗正司是赵祯在景佑三年便设立的衙门,掌纠合宗室外族属而训之以德行、道艺接受其词论而纠正其违失,有罪即先劾奏皇帝,法例不能决断者,即共同上殿取裁。总管宗室服属远近之数及其赏罚规式。

大宗正司的长官是知大宗正事,虽然是宗室之中德高望重者充任,但一般没有实权,只是挂名而已,主要的职责便是和提醒宗室安于法度。

而正真执掌大宗正司的却是两位监丞,文臣京朝官以上者充任,这个范围就打了,基本上都是御史台的御史,这些人恰巧也是宗室最不愿得罪的人。

连宗室都要老老实实的交税,何况他人?

官员的税收从俸禄中扣除,这俸禄是有定数的,所以官员每年交税的数额也是有定数,想要偷税漏税更是不易,在大宋只有四种人不用交税。

皇帝,士子,军士以及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除了皇帝以外,这些人的家庭都是同样要交税的,没有例外的存在。

不过还有一些特殊的人群不用交税,比如灾民,受灾的州,府,县赵祯自然会下旨免去他们的税收。

当然社会上的无业游民自然也不用交税,可事实上这些人的税收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到了大宋的国库之中,商业税…………

买卖商品都是要交税的,只不过都是在商品的价格之中,买的人看不见,卖的人却很清楚,因为朝廷要向商家收税,于是商贾就把税收也加入了商品的价格。

在下层稳定的情况下,改制比没有赵祯和朝臣们想象的那么大影响,最困难的“税改”阶段大宋已经度过,剩下的一小撮利益既得者也被瓦解,于是赵祯的改制自然而然的被接受。

超会上同时还决定了明年的年号,乾宇…………

这是以大宋最大的宫殿所命名的,象征大宋天朝上国的地位,以及强大的国力,赵祯对此非常满意,并且也预示着大宋开始疯狂扩张的开始,如天之高,如苍穹之浩瀚。

而这次改制也就被命名为乾宇改制。

最忙碌的算是中书省了,这是大宋文官的最高领导层,以宰相范仲淹为首,参知政事欧阳修,苏洵,欧阳修,富弼,韩琦,王安石为辅,领导整个朝堂的文官机构进行改制。

最主要的便是恢复三省六部二十四司的制度,同时还保留了秘书省和内侍省,这就是说一共有五个省。

五省之中,只有尚书、门下、中书三省才是真正的中枢,秘书省掌图书典籍,职任较轻;内侍省掌侍奉宫掖,委以宦官。

但赵祯并不是傻子,皇权的集中还是必须的,还是那句话,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适合的制度,对于现在的大宋来说集中皇权就是最好的。

三省的出现进一步的削弱了相权,赵祯在这里埋了个坑,把已经所剩不多的相权再次划分到了三省之中,门下省依旧是文官的最高权利机构,但宰相不叫宰相了,赵祯赐名宰执政事。

只不过说是宰执政事,事实上还是那点权利,低价官员的任用,公文的发布,参政议政等等。

宰相的政务之权被平分至三省之中,自然不利于办公,但政事堂的出现却是一个极大的改良,门下省的宰执,尚书省的副相,中书省的副相同在政事堂办公。

政事堂是一座建在三省之间的院落,只有俩个小殿,一个作为相公们的办公之地,一个作为会议之地。

可以说大宋的三省是在一个院子里办公,而宰执和两位副相则是在院子中的院子办公。

六部依旧是六部,他们的职权没有多大改变。但在寄禄官消失后,这权利就又回到了他们的手中。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户部掌管天下户籍,人口。但多了一个医疗体系在内,全国的医院也归其考核管辖。

礼部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同时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鸿胪寺归其管辖。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旗号等,但兵部特殊,归由参谋院管辖,办公之所也在参谋院之中,同时赵祯下旨扩大参谋院的公衙。

刑部掌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大理寺归其管辖。

最后的工部便简单的多,掌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基础设施营造,以及朝廷营造,虽然简单,但范围甚广,琐事颇多,小到公路修补,大到治河救灾都属于工部的范畴之内。

所以在皇宫中工部的衙门也是最大,所用官员也是最多。当然外差也是最多的,工部官员不可能在工部之中治河,自然都要下到地方上去,每年勘磨的都是他们的业绩。

六部的最高长官都以部名归属尚书,也就是六部尚书,而他们还有一项权利,参知政事,六部的长官在遇到国家大事的时候参政议政,也可在三省的政事堂中进行相商。

所以大宋的参知政事名头属于特殊职衔的拥有者,即宰执,两位副相以及六部尚书总共九人,刚好应对九九归一之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