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宋胆 > 第12章 等死

宋胆 第12章 等死

作者:憨皮拉朋丫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0-10-11 12:10:22 来源:转码展示1

回到帐中,见亲爹还等在那,饭菜未动,赵维便大剌剌往墩凳上一蹲,“舒坦了。jiujiuzuowen”

他没有正面揭穿赵晔,不是给赵晔留情份,而是给大宋留一口气。但心里的那口恶气算是发泄了。

赵与珞看着赵维欣慰一笑,也不问他去干什么,夹了块肉放在他碗里,“那就多吃些!”

“对了。”父子二人吃饭闲聊,多了几分家的祥和,其间赵维突然想起一事便开问道,“接下来怎么办?咱们往哪儿跑?琼州不会就留吧?”

赵与珞笑,“混蛋小子,就知道跑!太尉主张屯兵固守琼州,与元军决战。”

“噗!!!”

刚缓过来的赵维又是一口嚼烂的米饭喷出去,“固守?”

弄得赵与珞也怔住,“怎地?”

啪!只见赵维把筷子一摔。

“什么叫怎地?张世杰那厮在崖山没死成,又把大宋的坟地挪琼州来了?他特么到底是领兵的,还是挖坟的?”

此言一出,倒把死赵与珞惊出一身冷汗。

“你你这孽障,不可胡言!太尉一心为国,怎容诬蔑?”

“我的亲爹啊!”赵维长叹一声,“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跟陆相一起装傻啊?你就不觉得崖山败的诡异?”

崖山宋亡,在历史之中无疑是悲剧。

可是,从战略的角度来说,这场悲剧可不是时运不济,而是一场。

那时的大宋确实苟延残喘,但绝不应该是气数已尽,更不应该亡于崖山,完全是张世杰战略上的愚蠢。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起初,元军攻破临安,江万载带小朝廷出逃,一路逃至香山,躲于沙勇村马南宝家中。也就是马小乙他爹家里。

君臣无路之时,又因为马家曾在崖山为官,熟知其险,便向君臣推荐了这样一个战略要塞。

张世杰、陆秀夫,还有接替父亲江万载、时任殿前司都指挥的江钲,亲自勘察无误之后,这才定下了于崖山布防抵挡元军的决策。

而且,当时的大宋也不是全无一战之力。各地勤王的义军,加上殿前司精锐足有十几万之众,战船上千艘。

而且,还有琼州为海上补给线,有德庆的江璆(qiu)为陆上策应。如果决心固守,也未必守不住。

但是,谁也没想到,军中的两大支柱,江钲和张世杰会在战略上出现分歧。

当时,江钲主张分兵据守,在崖门水道的南北两端各屯重兵。

这样一来,不但元军进不了崖门,而且可以控制一段海岸。且两军互为后路,以备万全。

而张世杰则是死活不同意。他主张合兵一处,以铁索连舟,在崖山海面构筑水寨。

说白了,就是“王八阵”。

二十万军民缩在一块儿,绑在一块儿。元军进崖山,我闭寨不出,与之抗衡。

为此,张世杰甚至以为江万载发丧为由,把江钲给支走了。让苏刘义掌管殿前司,江钲的族弟江镐为副手,扫平了战略上的障碍。

结果

结果自然不用多说,张弘范大军一到,把崖山南北水路堵死,那可真是不折不扣的瓮中捉鳖啊!

从年初围困崖山开始,元军切断了宋军补给。水寨之中断水断粮,百姓只能以海水解渴。

海岸也是尽落敌手,张弘范也不急着攻寨,以炮石袭扰,打得大宋只能当缩头乌龟。

直到那日,张世杰率军决死出战,大败而返。这才有了陆秀夫抱着赵昺跳海,二十万军民有样学样的历史惨剧。

这段要是真较真儿的话,张世杰起码能分八成锅。

只是赵维没想到,崖山一败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还要来?这张世杰对王八阵就那么执着吗?

“爹啊!你不会看不出来吧?崖山都没守住,琼州这四面漏风的地方就能守得住?太尉这一招固守,实乃昏招。”

一番肺腑之言,说得赵与珞都有点不确定了。

“你是说张太尉错了?”

“呵呵。”赵维冷笑,“错了倒还好说,就怕”

赵与珞皱眉,“就怕什么?”

“就怕太尉明知是死,还有意为之。”

赵与珞一听,登时炸了:“不可胡言!太尉赤胆忠心,怎会如你所言?”

不想,赵维根本不吃老爹那一套,“还真不是胡说。爹你不在崖山,有些事不一定有孩儿看的真切。”

啪!!赵与珞一拍桌案,“我看你是讨打!你可知,这些话要是传将出去,太尉做何罪名?”

“那是卖国!!逆君!!”

却闻赵维道:“卖国倒不至于,太尉忠还是忠的。”

“那你还说这些话?”

赵与珞气的不轻。

要知道,故意落败,毁崖山防务,和战略有失,那是有本质区别的。

这不得不让赵与珞多想,张世杰为什么要这么做?

“爹啊!”赵维直视赵与珞,“孩儿再和你说点当日实情吧!当时太尉落败,派人接官家突围,可是陆相公”

“陆相公却以不是江氏族兵,恐为元军细作为由拒绝了。”

赵与珞心中狐疑,“这有何不妥?江氏族兵自临安城破之后就护卫官家左右。当时甚乱,谁也保不准会不会混入元军细作,陆相也只信得过江家人了吧?”

“是吗?”赵维一挑眉,“爹真觉得妥当?太尉身边怎么会有江氏族兵?”

“!!!!”

赵与珞脑袋嗡的一声,终于发现了问题的关键。

是啊!张世杰与江钲不合,大战之前甚至把江钲挤走。御前的江氏族兵都在江镐手中,张世杰怎么可能派来江氏族兵?

陆秀夫不可能不知道这些,又怎么会以非江氏族兵为由,而不前往呢?

但是,陆相为什么会说出这句?为什么不往?

信不过张世杰?有可能!

如果按赵维说的,张世杰故意败,那还真有可能。

可不对啊?

如果陆君实信不过张世杰,以他的手段和权力,完全可以把张世杰挤下去,又为何等兵败了才不信任呢?

赵与珞越想越头疼,越想越想不通。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陆相也不信太尉吗?”

今天赵维说出这些,着实惊到了赵与珞。

只见赵维摇了摇头,“不是陆相不信太尉,而是陆相与太尉就算没有暗中勾结,也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

“什么!?”

赵与珞声调都变了,“怎么又牵扯到了陆君实。”

“爹!”赵维站了起来,“还看不明白吗?张太尉一代良将,逃亡数年,怎可能不留后路地摆什么王八阵?”

“他明知水寨连舟没有退路,还决意如此,那就是没打算让大宋逃出崖山!”

“而陆相等太尉一败,不想着带皇仪突围,而是找了一个理由拒绝,甚至要抱我大侄子跳海。这说明,他也没想过要出崖山。”

“崖山在他们眼中,那不是战场,而是大宋的陵寝之地!”

————————

赵维的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张世杰和陆秀夫之间已经有了某种默契。

君死崖山,臣等效之,留下一个千古绝唱,以告后人。

这当然不能说他们不忠。

事实上,如果没有赵维,在原本的历史中,陆秀夫随君陨落,张世杰虽突围成功,但得知赵昺跳海之后也没有独活,在风浪之中任由舰船落海,追随赵宋而去。

实打实做到了,尽忠尽义。

那为什么还要故意输掉崖山,故意放弃突围呢?

说白了,就是看不到希望。

人是有极限的,古人也是人。当所有不可承受之重都压于一肩之上,古人也会崩溃,会选择自我毁灭。

张弘范对文天祥有一句话说的没错,哀莫大于心死!

虽然大宋还有皇帝,虽然还有可战之兵,虽然赵宋各处还有不屈的宋人在顽强抵抗。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义旗被推倒,越来越多的守国义士或战死,或擒于敌手,大宋可以抗争的力量越来越小,臣民的心气儿也越来越低。

一路逃亡,什么时候是个头?又什么时候可复国兴邦?

这些重担,都压在末宋这些臣子身上。

而随着文天祥被俘,江万载西去,百姓、臣子、君王的希望又只凝聚在张世杰和陆秀夫身上,这无疑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张世杰看不到希望,陆秀夫也看不到希望,随赵宋沉海的二十万军民也看不到希望。

也正是因为看不到希望,才选择毁灭。

没办法,古之节义便是如此,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悲壮赴死,也不想苟安于世。

他们管这叫气节,赵维以前不懂,现在有些明白,但亦不苟同。

“爹!”看着失魂落魄的赵与珞,“你儿子我是混蛋不假,但却不是傻子。这些就差摆在明面儿上的东西,还是看得清楚的。”

赵与珞怔怔看着赵维,想着他那句“我只是混蛋,但却不是傻子。”

这哪里是不傻,简直就是通透。

“可是”赵与珞仍不肯相信,“既然已有必死之志,那为何”

“为何还要让璐王顶替于你?这不正说明陆相也好、太尉也罢,尚有斗志,要抗争到底吗?”

“爹,这并不矛盾啊!”赵维心说怎么就听不进去呢,“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今时局,这么做是应该的,是本分。更是为臣者的素养。”

“然而,无力回天也是事实。尤其是有徽钦二圣、德佑帝为前鉴!相公和太尉就不得不考虑官家被俘怎么办,大宋亡的不够体面、官家死的屈辱又怎办!”

“所以保住最后的一丝颜面,保住尊严也是本分,更是素养!”

————————

自赵维那里出来,赵与珞有些失魂落魄。

尽管他心如明镜,大宋覆亡只是早晚之事。他们这些人,不过就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但是听到张世杰掘坟赵宋,陆秀夫居然也听之任之,赵与珞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这一夜,注定辗转无眠。

第二天,赵与珞依旧像丢了魂儿一般,早饭摆在面前却是一口未动,怔怔发呆。

直到内侍来发旨,说是官家邀朝臣皇帐议事,还是关于琼州防务的问题。

赵与珞先是愣了愣,随后面色潮红,内心极不平静。

要不要反对?要不要拆穿张世杰?要不要救大宋于危难?

带着这样的忐忑,赵与珞憔悴出帐,向皇帐而去。

一路上,不明就理的百姓还在议论璐王救难之事。

但赵与珞却是没半点心思听之嚼舌。

国至于此,那些都不重要了。

浑浑噩噩地到了皇帐之中,默然班中。

“张弘范水军隶属北地,补给要从北方千里而下。加之若南下追击琼州,需有元帝招御,才能与阿里海牙合兵一处。”

“所以,两三月之内,张弘范之军不可能出现在琼州外海,我们要面对的只有阿里海牙的两广之兵。”

看来,沉默的不止是赵与珞,除了张世杰机械地陈述军机之外,所有人都是低眉颔首地静静听着。开如呆傻

这一幕,让赵与珞有了一丝明悟。

不是张世杰、陆秀夫怠政等死,是大宋已经到了这一步。

“成王殿下”

“成王殿下?”

也不知沉迷于悲痛之中过了多久,忽闻张世杰在叫他。

“啊?”赵与珞茫然应声,“太尉有何计较?”

“呃。”闹的张世杰一阵无语。

“世杰刚刚在说,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布置防御,赶在张弘范南下之前巩固琼州防范。成王对琼州形式的了解当比我等明了,不知成王以为如何?”

“这”

赵与珞不由得想起赵维昨晚的话:

“张世杰在掘坟!陆秀夫有默契!若依他们,大宋必亡!!”

时机!!

赵与珞知道,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时机。如果他当殿反对固守琼州,也许大宋还有救。

踌躇良久,赵与珞眼圈泛红,向高位的杨太后与赵昺一拜。

“臣附议!!”

说完这句,赵与珞仿佛用光了全部力气,腾了一声瘫坐帐中,整个人就像丢了魂儿一样。

是的,挣扎良久,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

也许陆相公和张太尉是对的,既然救国无望,那就选择体面一点的结局吧!

这时,苏刘义、陆秀夫,还有一众朝臣,无声围拢而来,陆秀夫亲手将赵与珞搀起,与之并肩,颓然说出一句,“臣等附议!”

哀莫大于心死,张弘范那句说的一点没错。

赵与珞茫然看着众人,终于明白,原来通透的不只是混蛋儿,这里所有人其实已经早有准备。

扑通一声,赵与珞面北而拜,“臣万死啊!”

上首的小赵昺不知道相公们为何愁容不展,但杨太后却是心如明镜。

抹了一把眼角余泪,“祖宗在上,哀家与众卿家已然尽力。”

说完,吩咐内侍,“就依太尉之策传旨吧!无论结果如何,终对得起祖宗了。”

“”

“”

皇帐之中,哪像是抗敌议政,倒像是特么的灵堂悼念。

“且慢!!”

正当所有人为大宋提前默哀之时,帐门前一个浑身缠满绑带,衣冠不整的少年一声高叫。

“老子有话要说!”

正是赵维这个混蛋宁王,出现了。

——————————————————

说明一些事情:

首先,江镐这个人物是有历史原形的,但是死的时间不是崖山。是为了剧情需要,临时挪过来的。

其次,咱是一个喜欢轻快文风的作者,奈何宋末的时间节点,开局还是崖山,着实有些沉重。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后面还是以轻松为主,提前给大伙说一声。

最后,新书不易,能接济,就接济一点吧。

投资、投票,对作者真的很重要,再次拜谢大伙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