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司青在山中不知人间岁月,只道世间太平,岁月静好。
这几日却见锦儿大包小包的从山下买了好多棉花布匹,粮米炭火。
不明所以,便问锦儿外面发生了什么,是要打仗了吗?
锦儿回道:“打仗到是还没有,只是都在传当今圣上年迈体弱,北萧在边境屯了十万兵力,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突然打过来,这不大家伙都在抢粮抢米,怕一开战就买不到了。”
沈司青所在的国家为大启,是地域最为辽阔的中原之地,紧邻北边的是北萧国,是最有能力与大启抗衡的国家。
东面的是拓桑国,多年来还算相安无事,西面的封银国和南面的扶岚国是小国,皆以对大启俯首称臣,其余小国都是跟风倒,在大启与北萧之间挣扎存活。
听了锦儿的话,沈司青不由的有些担心言洛云,不知道这些会不会影响他。
不过转而又一想到言洛云淡定的双眼,自己连他是什么人都不清楚,就不跟着瞎操心了。
只是嘱咐锦儿不要在跟风去买东西了,打不打的起来还不知道,即便是真的打了起来,仓惶逃命时,囤再多的东西又能如何。
又过了几日,人心平稳了许多,镇中又和往常一样,该叫卖的叫卖,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言洛云许久没来,沈司青估摸他身份并不一般,也许这段时间都不会来了。
在山上呆的久了,沈司青打算今日和锦儿一起下山,去镇中逛逛,顺便买几味山上没有的药材。
只见两个女子携手同行,一个身穿青蓝广袖纱衣,面容沉静柔美。
另一个身着鹅黄窄袖纱衣,面容明艳俏丽,两个女子皆束着腰封,显的两个女子的纤腰更加纤细。
其中一个头发极长,双眼澈沉静如秋水,恰巧此时清风徐起,发丝飞扬,美的如同出尘仙子,路边的小贩不禁看呆了。
这两位正是携手下山的沈司青与锦儿。
平日锦儿一人下山就引的镇中那些公子各个大献殷勤,今日沈司青与锦儿相伴出行,走在路上更是有些惹眼,两人便转身,进了路边的小店。
此时正直盛夏,逛了一圈有些乏了,便与锦儿打算去这镇中小有名气的居福楼喝茶,那里做的桂花糕沈司青一直很喜欢。
这居福楼不但酒菜糕点味道不错,里面还有说书先生和唱曲儿的姑娘,所以生意一直很好。
在二楼雅间入座后,锦儿为沈司青斟好茶,又点了桂花糕和几样点心,两人便欢快的开始听楼下说书。
一开始讲的是名人伟事野史传奇,但楼下泡着的多半是老油条,一看翻来调去总是老生常谈,便起哄让说书先生说点新鲜的。
说书先生接连换了几个故事刚开个头,下面的人就喊着换。
见此被逼的没有办法,说书先生便扬声道:“台下的各位看官,今日老朽便斗胆为大家讲讲当朝太子与六皇子的故事,老朽也是道听途说,若说的不好还请各位海涵。”
台下的一听,正是眼下风头正盛的两位夺嫡人选,当下便没了声,都开始凝神倾听。
说书先生见此松了一口气,有些得意的夸夸其谈起来。
沈司青本不关心朝政,谁做皇帝都一样,只要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便好。
但一想到言洛云,便也来了兴趣听一听。
当朝太子乃文慧皇后所出,出生便立为太子,当时帝后皆年少,也有过一段浓情蜜意的时候。
但自古帝王皆薄情,文慧皇后自持正宫娘娘母仪天下,不屑降低身段去主动讨好皇帝,时间久了便生分了。
后宫之中最不缺少的就是美人,现在皇帝最宠幸的便是艳压后宫的安贵妃,也就是六皇子的生母。
子凭母贵,六皇子是所有皇子中皇帝最喜欢的儿子。
安贵妃多次吹耳边风想让皇帝废太子,改立自己的儿子,但文慧皇后出身名门,身后有势力强大的母族,太子绝不是说废就废的。
皇帝也没有老眼昏花到听命一个女人的地步,储君乃国之根本,何况还有北萧在虎视眈眈,碍于此一直没有下文。
太子与六皇子到是越加的水火不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