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饲鬼 > 第3章 第 3 章

饲鬼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猪油蒙面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7-16 01:22:29 来源:文学城

看来他是铁了心要缠着她,这么快就又找上她了。不过,也正好,可以试试这张符纸究竟有没有威力。

亦欢清清嗓子:“哦?你来了?”

陆寅幽幽的悬浮在空中:“我说了,我要你进宫。”

这狗贼!凭什么这么命令她?亦欢瞪着他:“我说了,我不会去的——狗贼!”

听闻“狗贼”二字,陆寅冷冷一笑,身形倏尔闪动。他脸色极差,身上煞气也极重,亦欢吓的下意识闭上眼睛,怕他下一刻就一脸怨恨的出现在自己面前。

阴阳眼优哉游哉道:“不用怕,他进不来。”

果然,只听一声惨叫,亦欢睁开眼睛,只见窗外陆寅的盔甲已经被击出道道裂痕,他身上也出现了许多条深可见骨的伤口,鲜血自伤口处渗出,与他身上本来便不停滴落的水混在一起,使他整只鬼都湿漉漉、血淋淋的。

这符纸原来这么厉害!这下亦欢可放心了。

陆寅没能进来,只微微诧异了一刻,便又立马重新飞了过来。这次亦欢没有闭眼,只见她手中的符纸发出道道金光,穿透陆寅的身体,就好像一柄刀轻而易举的裁开一张纸,陆寅身上再次多了数不清的伤口,脸上也愈发苍白。

而且,亦欢发现,他的影子比原来淡了许多,十分透明,好像下一刻就要消失。

亦欢本以为这次他知道了符纸的威力,该落荒而逃了。

却没料到,陆寅好像毫无知觉一般,再次朝她飞了过来——然后又再次被击退,浑身都已被鲜血浸透,影子也更加透明。

亦欢诧异道:“你傻啊?你不知道我这符纸会灭了你啊?”

陆寅抹去嘴角鲜血,淡淡看她一眼,然后,再次飞了过来。

这?他也不傻,他是铁了心想灰飞烟灭吧!

那行,就遂了他的愿!

亦欢将窗户关起来,然后将符纸贴在窗户上面,任陆寅一次又一次的试图进来,又一次又一次的被伤的遍体鳞伤。她也懒得管了。

亦欢请教了阴阳眼一个问题:既陆寅有鬼魂,那么,应当所有死去的人都是有鬼魂的了。亦欢道:“我爹娘是十年前去世的,那,我能见到他们的鬼魂吗?”

阴阳眼摇摇头:“大抵是不能了,人一死去,魂魄最多只能在人世间弥留七日。而如今都已过了十年了,他们恐怕早已重新投胎、再入轮回了。”

“可是,那陆寅的鬼魂怎么没有转世投胎呢?”亦欢疑惑,“难道真的是因为他的尸骨被淹没在水中、没有葬入泥土的原因吗?”这样的话,她这些年从水里捞起了那么多骨头,也算是帮了好多好多人投胎了。她功德甚高啊!

以后再捞骨头,是不是就要加钱了?

却见阴阳眼摇摇头:“不,和这个没有关系。”他的白瞳闪动:“未入转世轮回,是因为他不愿入转世轮回。”

“这个鬼魂,他执念太重。”

亦欢一怔,随即忽然想起,都这么一会儿了,陆寅的鬼魂也该消停了吧。她便打开窗看了看,这一看霎时一惊,只见,窗外的陆寅几乎已经被鲜血淹没,伤痕累累,狼狈不堪,身影淡的如一抹流云,仿佛下一刻就会被风吹散。

可是,他还在,顽固的,一次又一次的,试图进入窗户。

亦欢忍不住了:“你究竟是不是疯了!你有病啊?这种时候想活命不是应该快跑路吗?你这是干什么啊?苦肉计?”

陆寅还在试图上前,鲜血顺着他的手指滴答滴答落下,发丝凌乱在沾在他的脸颊。他的嘴唇发白、颤抖,他就只剩一口气了,可是,他仍旧不要命一般,一步一步的走上前来。

不得不说,他这副可怜的模样让亦欢的小心肝颤动了一下。亦欢叹一口气,放轻几分语气:“你,到底有什么执念?为什么一定需要我进宫?”

陆寅抬起头看着她,黑沉的眸子中出现几分轻淡的笑意,好像他一直就在等着这一刻。陆寅说:“如果我说,我没有叛国,你信吗?”

“什么!”亦欢下意识反驳。当年是他带了十万大军,在举国上下信任的目光中前去攻打敌国的吧?也是他,在形势一片大好之时,故意败退,故意让手下十万将士葬身泗水,最终导致亡国的吧?这可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板上钉钉的史实。

可是现在他竟然说,他没有叛国,这让她怎么信?

“我却觉得,或许当真另有隐情。”阴阳眼突然在此时发话,“你看他执念如此深厚,想来,不会是空穴来风。”

-

前朝,国号为梁,皇室一脉为赵氏。

而元熹年间当权的皇帝,就名为赵筠,庙号梁文宗。

大梁地大物博,气候适宜,富庶安宁。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在大梁北边的燕国。

燕国虽也土地辽阔,可是,却大半土地都处在干旱的荒漠之中,没有肥美的水草,没有丰富的物产,举国上下,一片贫瘠。

也因此,数百年以来,燕国一直觊觎大梁的国土,妄想用他们的铁骑踏破大梁的国门,将富庶的大梁国土纳入自己囊中。

不过,数百年以来,大梁皇帝个个知人善任,励精图治,使大梁政治清明,民心顺从,燕国虽有野心,却一直无实力,只能如饿狼一般,睁着贪婪饥饿的眼睛,空空垂涎罢了。

转眼,便来到了元熹元年,新皇赵筠、也即梁文宗继位。文宗才能出众,志向远大,在其当权的二十九年间,不仅使大梁国内面貌繁荣,也征服了周边许多散落的小国,将大梁推向了一个巅峰的盛世。

这时,文宗将目光放向了此前历代皇帝都未曾解决的心腹之患,燕国身上。

时机已经成熟,这一日上朝,文宗做出了一举吞并燕国的决定。

只是,当时在朝中威望极高、曾立下过赫赫战马功劳的镇国大将军元守却并不赞同文宗。元守认为,如今大梁国力虽强盛,可燕国也不是等闲之辈。

燕国深处大漠,培养出了一批骁勇善战的大漠铁骑,而大梁已经数百年未和燕国正面交手,如今贸然便派大军深入大漠、攻打燕国,恐怕,大梁的将士们不熟悉环境,也不熟悉他们的作战方式,难以致胜。

元守认为,此时,大梁应继续维持与燕国表面上的和平。吞并燕国这样的事,要做,但那,恐怕要交给百年之后梁国的后人们了。

朝中不少大臣纷纷附和元守。可是,文宗却一挥袖,驳回了他们的意见。

文宗说,众卿家不必再多言,他道:“朕心意已决。”

每一个皇帝,在位期间,都是有自己的一番雄心壮志的。

文宗在位二十九年,励精图治,从未懈怠,为的,就是这么一天。他二十一岁即位,如今,已经五十岁了。他已不想再拖,他要在自己还是皇帝的时候,彻底将燕国除去。

可是,元守德高望重,他既反对,朝中一干武将,也纷纷依附他。当文宗问诸将谁愿领兵进攻,与朕共创千秋盛世、留千载美名的时候,一时间,竟无一个武将应声。

其实,武将们不只是单纯依附元守,他们也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武将的荣耀虽然是在战场上打下来的,可是,他们并不喜欢战场。尤其,这些年大梁国力强盛,战事稀少,他们过惯了平静安稳的日子,内心深处不想再回到那种刀尖舔血的日子。除此外,他们更是都有父母、妻子,他们想安宁的陪着自己的亲人,不愿再与他们分离。

文宗望着缄默的满朝武将,一时,抬手摸了摸自己鬓边的白发,竟有些时不我待的沧桑之感。

若他还年轻时,他早就穿起盔甲,亲自领兵,长驱直入,一举拿下燕国首都了。

只是如今,他已老了。

闲暇时再握当日的长枪,已然已手腕颤抖、力不从心。

“一群庸才!”文宗怒骂一声。

武将们暗地里互使眼色,希望能有个人站出来平息陛下的怒火。可是,连镇国大将军元守都不站,他们又急什么呢?于是又咳嗽几声,各自低下头,沉默不语了。

自然,武将们如此,也是知道文宗贤明一世,虽会发怒,但并不会随意迁怒于他们、判他们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元熹年间的君臣关系,还是十分和乐融洽的。朝堂上的氛围,也也是十分宽容轻松的。

文宗叹了口气。

就在这时,众臣子齐声发出了一阵惊呼。原来,有一个身着绛色官服的人站了出来。

可、可是,这个人,是丞相啊!难不成丞相一介文官要去请命打仗了?

文宗也是一怔,随即,揉了揉眉心,失笑道:“右承,你这是何意?快回去吧,免得百官笑我朝中无人,竟逼的丞相都要上前线打仗了。”官员们也都笑了一番。

却见丞相蔺右承微微一笑,道:“陛下,臣自然不懂得排兵布阵、上阵杀敌。但是,臣有一个上好的人选,他可以带兵打仗。”

蔺右承推荐的那个人,就是陆寅。

彼时,陆寅还未真正大放异彩,还只是元守手下的一个校尉,但蔺右承已经发觉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才能。

文宗翻看军功册,发现,在以往收复周边小国的战争中,他的确使用过不少奇谋,以最轻松的方式,取得了最大的胜利。只要是经他之手的战役,无论大小,从无败迹。

文宗又从元守那边了解到,元守对陆寅也是十分看重的。甚至,将他当做自己的接班人在培养和关注着。

只是,有些为难的是,陆寅虽才能杰出,但毕竟,立下的功劳还不够大,打过的仗还不够多,还没有到大将军的职位。将十万将士就这样交到他手中,恐怕难以服众,而且,他毕竟没有实际的成绩,文宗也的确有些不放心。

但丞相蔺右承却笑道:“谁不是从青涩的少年人磨炼到炉火纯青的老将呢?陛下当年即位时,也不过二十一岁,而陆寅,今年就恰是陛下当年的年纪。”

文宗被打动了。

二十一岁,当真正是最好的年纪。

那时的他接手了一个偌大的国家,这么多年战战兢兢,创下了空前的繁荣盛世。而此时的陆寅,又为何不能带着十万将士,去和当年的他一样创下丰功伟业呢?

况且,若届时陆寅真的不行,大梁打了败仗,那时,元守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管。那时,倒也算是好事。战事一旦挑起,就绝不会轻易平息。那时元守愿意也好,不愿也罢,他都得领兵与燕国作战了。

而届时有了元守,再有了大梁强大的国力支撑,攻下燕国,指日可待。

文宗做好了打算,当下便封陆寅镇北将军,赐白玉令牌,即日起,领兵十万,北上去攻打燕国。

“说你叛国,实在是不冤的。”亦欢用手支着脸,倚在窗棂边,看着夜空中的陆寅,“若你其实并无出众的带兵才能,一开始便败了,那么文宗皇帝自然会马上派有能力的将军去接任你,大梁国屁事都不会有。可是,你没有败。”

“你横空出世,百战百胜,一杆银枪使的如同飒沓流星,惊艳世人。短短十几日内,你便已迅速击退前线的燕国铁骑,深入燕国腹地。而后,你步步前进,攻下燕国一座又一座城池,你离燕国的首都越来越近,离文宗皇帝所追求的胜利越来越近。”

“终于,只剩最后一步了。所有人都以为你要赢了,可是这时,你败了。”

“失败在一场根本不可能失败的战役中,你说,不是因为你叛国,还能是因为什么?”亦欢实在是想不出第二个理由了。

陆寅向北看了一眼,但十六年了,当年的战马和残阳都已经消失。他回过头,神色中闪过一丝感慨和愁绪,他道:“当年,大梁与燕国交战的那段时日,你们看到过北方的狼烟吗?”

亦欢理直气壮:“没看见过。”那时,她还是个小婴儿呢,估计连牙牙学语都不会,怎么可能知道呀?

但是,阴阳眼却是神色郑重,道:“看见了。那时,燕国告急的狼烟一次又一次飘起来,人人都以为大梁胜利在望。”

“不,”只听陆寅低声道,“那不是燕国求救的狼烟,那烟,是本该送往我军将士手中的粮草正在被焚烧。”

亦欢睁大了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