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谁料皇榜中状元 > 第26章 第26章

谁料皇榜中状元 第26章 第26章

作者:又生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5-05 03:47:06 来源:文学城

五百余张考卷由韩双宏组织收齐,经过封订,交到阅卷主官黄启鹤手中。

连华到明思堂时,正见李契搀扶着萧石迈过门槛。

“柱国耄耋之龄还亲自到场监考,令人动容。”李契道,“国子监执掌天下教学,国子博士皆学识渊博之人,若不是柱国,恐怕无法令人信服。”

萧石道:“老朽清闲,太子殿下日理万机仍亲自到场才是不易,这考试涉及学官的选用,务必……”话说到一半,看见侧柱旁边不起眼的位置站着一个相貌不俗的人,停下脚步,拉长话语。

连华本想再往后退到柱子的阴影里,但看萧石已经注意到自己,不得不前来。

“怜玉见过太子殿下,萧柱国。”

萧石看到连华的相貌先是有些惊讶,再是想到自己的孙儿萧岑正是被怜玉的计谋陷害过,不由沉下脸。

“太子殿下。”萧石接着言道,“这考试涉及学官的选用,务必用公正磊落的人,不要图一时的风平浪静,就招揽惯用阴谋诡计的人。”

连华闻言,垂眸颔首。

萧石年事已高,多年不接触朝中事务,只因世代良臣受皇家圣眷,为朝野敬重。他出席活动时说的话,陪同的大多随声附和,不会反驳。

连华倒并不是逆来顺受之人,只是不在意场面上的风光,更不想为此让李契为难,于是自贬:“柱国教训得是,国子监本不该是怜玉一介流外之人涉足的。”

李契看了连华一眼,扶萧石走下台阶,坐进马车。

*

阅卷在明思堂北侧的云清院中进行。

文兴阁的文吏只有两三日的时间来评阅五百张不同科目的考卷。

但由于笔试的内容比较古板一一经义主要看有没有写对写全,词赋主要看韵律对不对遣词造句符不符合要求,相对容易批改,加班加点可以完成任务。

一扇风门之后,人影匆匆往来,纸业翻动。

黄启鹤对手下的文吏训过话,也投身于改卷之中。

连华这时走进来,微笑看向众文吏,清了清嗓子:“大家好好做事,这几日殿下请你们吃蟹酿橙、五珍脍、大羊汤。”

所有人齐刷刷抬起了头。

黄启鹤道:“怜玉,这是殿下说的,还是你说的?”

连华道:“有什么区别吗?我说的就是殿下说的。”

黄启鹤道:“咳,咳咳。”

黄启鹤冲连华使眼色,不因别的,只因在连华说这话的时候,李契已经走进屋中,此刻就站在连华的背后。

“怎么,你们不信我?”

连华见众人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也没觉得自己的影子比平时宽厚,直接从袖中拿出李契的私印捏在指尖,笑道:“瞧见没有,太子殿下的。”

李契一言不发地看着,等连华把最后一句说完,伸出手拍了拍连华的肩膀。

连华转过身,轻啊了声。

李契道:“蟹酿橙,给孤留一份。”

连华不着痕迹地收回私印,捏起折扇,笑道:“原来殿下喜欢酸。”

在场众人不明所以,但听闻有好吃的估计是真的,连忙低头办差。

李契往里间走去:“先生来一下。”

*

连华跟着李契来到云清院的后堂。

一棵榛树立在这里。

“适才在萧柱国面前,孤顾及礼制没有介绍先生,让先生受了委屈。”李契把折扇握于掌中,“但这世间最廉价的赔礼莫过于一句空口的话,所以孤今日不向先生道歉,过后,孤予先生一个流内的名份。”

连华道:“不必,臣已发话,请大家吃顿饭就好。”

李契不说话的时候,连华反而会感到压迫。

连华道:“臣也就是气一时,殿下若觉得臣僭越,请收回印信。”

李契与他擦肩而过,走进后堂屋内,从书桌上拿起一个书筒。

系绳解开,从中倒出一卷书——注版《竹谈》集录。

连华见此,便也不再纠结僭越不僭越。

李契道:“先生在集录中标记的字句,裴相细心地做了注解,孤大致看过未见可指摘之处,不知先生接下来是何打算?”

连华拿来,翻看了几处,交还道:“此物在面试之时有重要作用,先就放在殿下手中,其余臣自有安排。”

李契道:“好的。”

窗户纸映着树叶斑驳的影子。

折扇的扇坠如一滴水苍。

二人无话,连华忽然心生一个念头,拿出自己的扇子,和李契的比了比大小。

李契道:“孤的扇子是开过光的。”

连华道:“臣的也开过光。”

李契道:“孤这是延明法师开的光。”

连华道:“巧了,臣的也是延明法师开的光。”

李契默了片刻,把折扇收回背后,一双凤眸之中飘花落雪,直视着连华。

朦胧的光线里,两个人的容颜都精致如玉。

李契的眉锋如两片飞羽向上,显出一种英气,如长空的鹰。

连华的笑颜不温不愠,眸似桃花,两片含丹薄唇与冷白肌肤鲜明对比,不好招惹的气质似一条花间蛇。

二人这番较量被前院传来的吆喝打断。

——“蟹酿橙到~”

*

连华拎着两盒蟹酿橙,在云清院评卷之时,一人来到刻书印字的白瑜院。

国子监的长巷安静得反常。

下学过后,太学、国子学和广文馆的院子空空如也,数以千计的生徒无一人逗留,衬得白天朗朗的自习书声都像是假象。

垂花门下早有一个人在等他,正是国子博士肖立冈。

“怜玉,你总算肯私下见肖某一面。”肖立冈挥袖相请,请连华到左侧阁楼叙话,“这回如何裁夺,请公子透一透口风,我等才好安排。”

连华坐下,摆出橙子,笑叹口气。

他知道,经过真假题卷一事,肖立冈和佟瑞君都不会再信任他,这次二人表面是来打探口风,实际只是以退为进,想要说服他让步。

“肖大人。”连华道,“不出意外的话,佟大人稍后就会来以同样的口吻告诉我,即使卷面摆在桌上,没有你们的安排,谁也不敢随心所欲地写。”

感谢各位的评论,评论是我写文的动力555。

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方形成一套较为完备的学官考试制度。太学学官考试由国子监统一组织,考试的内容为专经的经义,考试合格成绩分两等:上等者任命为太学博士,下等者任命为太学正录。

南宋时期,太学学官考试又有新变化,考试分为两场,第一场试经义,第二场试诗赋,合格即被录用。考中者先担任州学学官,考察优秀者则提拔为太学学官。完备的学官考试制度,为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太学学官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6章 第26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