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水浒之我不做包子 > 第299章 拖人下水的艺术

水浒之我不做包子 第299章 拖人下水的艺术

作者:杰克乐福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1-11-17 11:05:23 来源:转码展示1

却说范直隐与汪思温,本是借道归京,不想被程万里软硬兼施,无奈暂留青州之地。

好在虽说被留在青州,倒是也不被为难,直到这梁山军马破辽归来,二人也想见见这举民族大旗的梁山之王,到底是何模样。

然说见是见得,却也每当想与这张青多有联系。

这二人不愿在江南一地跟着方腊,又如何能到了青州就愿与梁山“同流合污”?

是以程万里磨破了嘴皮子,也没能说动这二人。

只不想,自己不愿去,却把人给等来了。

好在这张青独自而来,倒是也给二人留的退路,也叫二人对张青印象好的不少。

与这两人的相会,张青也早早想好,不好开门见山,有事说事。

还得是虚虚实实,旁敲侧击。

当下却见张青见面呼道:“二位大贤来此,求见不得,只得是我张青亲自来访了。”

这话说的其实是比较抬举范直隐与汪思温了。

虽说是名门之后,却也难当大贤之名。

连忙纷纷道说不敢,却也叫张青顺利入了暂居的屋子里。

张青也算能好好瞧瞧眼前二人,城门口的匆匆一见,实在只是大致留下个印象。

要说这范直隐与汪思温,气质还是有些不同的。

虽都是布艺穿着,一人却是气度闲雅,颇有些道士的那种风骨气质。另外一个却是伟岸神逸,神采盎然。

光从这外貌来看,汪思温还当真不差那范直隐一星半点。

这却叫一直觉着是“买一送一”的张青有些意外,其却不知道,那汪思温是延誉后进,乐善好施,济危扶困,四方游士皆以公为归,后人遂以“世德”名堂号。

单单从个人成就上说,可比范直隐还强的一些。

只是不知道这些的张青,眼下只能是“以貌取人”。

却听张青见面便是一阵东扯西扯,先说在北面如何攻伐辽人,随后“顺便”又把话题说的了关胜出手,才叫最终逼退了辽人。

“是以这北面之战,要说功劳,那关胜怎么也有一份。”

言至此处,自然而然,张青又把话题引的那关胜身上。

“我虽与那关胜是为敌手,却也佩服其一心杀灭辽贼之心,只是可惜...”

张青说着说着,本想卖个关子,好是更为引的二人注意。

只可惜这二人也算人精,却不接张青话茬,叫张青也只得自顾自的接着说下去。

好在张青脸皮也够厚实,没半点不自在,直接着道:“可惜如此忠勇之将,如今却要被问罪!我欲去救,却不得其法。”

此话一出,终叫二人动容。

范直隐与汪思温本在江南,哪里清楚北面战事情况,更不知有如此忠勇将士,却被无端问罪。

甚至于,二人根本不晓得,朝廷里曾经下令,要先安内,再攘外。

自感吃惊不已,却听汪思温当即反驳道:“如大王所言,那关将军乃立下功勋的有功之臣,为何陛下却要问罪与他?”

“如此矛盾之事,听来实在叫人感的荒谬!”

眼看汪思温不信,张青也不急着自辨。

直就甩出证据,把当日那张叔夜给自己的书信,展示在二人面前。

范直隐与汪思温到底还是有些见识,见信便知是真,却又各自心里不明,到底是何意。

或者说...

这二人是已然有所觉,只不愿信罢了。

然张青为得二人,自对败坏朝廷名声毫不客气,见那二个还不吭声,直又叹道:“我也想不到,朝廷恨我梁山至此!宁愿与那辽人行绥靖之举,亦要对付我梁山。”

“就连关将军如此忠勇之人,虽败退了辽人,却也因为抗旨之罪,要蒙受冤屈!”

“如此屈辱之死,传的后世,却不知该如何评说...”

张青说的这话也确实有点没脸没皮了。

你这可是个反贼!

那朝廷可不是把你恨之入骨么!

不过话说回来,张青这话是败坏朝廷名声,却也打的眼前二人的脸。

范直隐与汪思温万想不到,这朝廷能做到如此份上。

今番这关胜若死,在那梁山的鼓动下,只怕天下有识之士,皆要对朝廷里头失望至极!

然若要叫张青去救了关胜,这岂不是更叫人难堪。

如此两难之情,却又是朝廷自己一手造成,叫二人也难过不已。

只张青却不给二人消化的机会,那是一锤接着一锤,直要把二人给锤懵逼了。

却听张青接“苦恼”道:“只如今张帅邀我去救那关胜,我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在无有良策,又得知两位来此,特来问计。”

说着又是一叹,仿佛也觉着自是为难了人,颇有些自责道:“唉!若非是眼下事态紧急,那关胜不知何时就会被人害了性命,我也不会来着急问的二位。”

图穷匕首见!

张青兜圈子兜了半天,这下终于露出“凶相”,就要以关胜之事入手,拖这二人下水。

料想的此般大节与大义之事,二人怕是难以拒绝。

果然!

范直隐与汪思温听着面露难色,纷纷眉头紧蹙,虽不言语,却显然已在心中不断权衡。

张青这会倒是不急了。

反正关胜死活他是不担心的,要真被那赵佶砍了脑袋,也是可做文章的。

这也别怪了张青心狠。

实在是为成大业,不得不有铁石心肠,乃至于显得有些狠厉。

...

屋子里的沉默没有持续太久。

不多时,却见范直隐开口道:“欲要叫关将军出城,实在没有那般容易。”

“眼下唯一法子,还得用个拖字诀!”

“只要能拖在立春之后,便还有时间可寻计救人。”

这古时候吧,什么事情都讲规矩,就是砍头,那也是规矩不少。

宋代,绞刑和斩首并用,该绞该斩都须严格审判。而相对来说,绞刑是比斩首稍轻的罪责,是以多数官员,判定绞刑的人数比判定斩首的人数还要多。

至于斩首,在《左传》中就有“赏以冬夏,刑以秋冬”的记载。至于原因,可能是为了借助秋冬的凋零肃杀,来顺应天命。

自唐朝规定,若不是在秋分和立春之间行刑,则只有等到来年了。

除了季节,在日期的选择上也很有讲究。

唐宋两朝,在大祭祀日、望日、朔日、二十四节气、闰月的全月以及阴雨天气等很多日子都是不能处决犯人。

经过这么一减,其实也没有几天能符合要求了。

是以要是能给关胜拖延到了立春之后,倒是能多个半年时光来思量如何救援。

只是如今离着立春还有一月时间,这些时日,够把那关胜来回斩个几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