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双钗 > 第12章 郎中翻案

双钗 第12章 郎中翻案

作者:潇潇湘水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12-05 04:37:32 来源:文学城

笑敏带了些糕点来芍药居看望梅姨。

梅姨眉欢眼笑地看茶请座,“你常来看我,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我外甥女。”

笑敏道:“姨母见外了,初次见你,我便称呼你为姨母,不是你外甥女,能这么喊你?”

“是是是,这府里数你最好,时时不忘陪我聊天解闷。”

“冯乙兄时时念你的好,他如今大了,不好常来,做妹妹的还能不体察上意么?”笑敏此言一出,两人俱都垂下了眼眸。“事情已经过去了,姨母也勿作忧念。我听姑母说,郎中要为姑父翻案,到时姑父回来,姨母必能一举得男。”

梅姨道:“身子不行了,怕是没指望了。”

“你别这么想,再不济还有葇兮。我们家里这些女孩子,哪一个比得上葇兮?明笄没教养,红豆是块木头,清漪更不消说,我又不识字,也就葇兮,样样比我们强。”

“她?”梅姨指指自己的耳朵,“我没听错吧?”

“姨母,你这是灯下黑,看不到亲外甥女的好。你就说那周长客,起初是明笄看上的,但是周长客是个读书人,又怎么会喜欢那种没教养的丫头。他喜欢你家葇兮。”

“你别说了,你越说我越头疼。”梅姨揉了揉眉心,一想到葇兮错过这样的好事,就恨铁不成钢[1]。”

“姨母,这你就不懂了,葇兮心气高,看不上一个解元,这是好事,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说明她觉得自己能找到更好的。”

梅姨听罢,更郁闷,冷声道:“但愿吧。”

笑敏又道:“今年家里生意好,挣了不少钱,到时姨母拿了赏钱,可要请我吃香饮。”

梅姨心想,笑敏时时拿些吃的用的过来,一杯香饮如何偿得了情。“就是拿不到赏钱,也请你吃,等会我就让巧苹去买,你屋子里的人,人手一杯。”

笑敏笑靥如花,“那就多谢姨母了!要依我看,冯府家大业大,这么多田庄铺子,合该分姨母一杯羹。”

“小孩子瞎说什么,冯府的钱再多,也是冯府的,跟我有何干系?”

笑敏像个孩子一样撅高了嘴,“不公平,姨母若不是为了救姑父的独苗,过两年都当祖母了,反正我觉得,冯府欠姨母的。”

梅姨嗔道:“别瞎说。”

“我这就去跟姑母说。”

梅姨反应过来时,笑敏早一溜烟跑了。她不禁叹了口气,生怕笑敏好心办坏事,到时惹谭氏不快。

葇兮忙里偷闲时,常去佩兰苑向清漪抱怨冯府人的不是之处,诸如冯老太太、笑敏、明笄多有为难,就连红豆也不是善类。

鸟憩竹林谧,蝉躁栀子香,冯府的人进进出出,奔走相告。有仆妇来佩兰苑报信时,谭氏的眼里亮晶晶的。

清漪听见动静,来向谭氏问安,“娘子,何事?”

“冯乙父亲要回来了,”谭氏的眼泪扑簌而下,“谢谢你,清漪。”

清漪道:“我在云家待了三年,因缘际会,又承蒙府上收留。举手之劳,何足言谢?”

“你是不是早就怀疑这件案子了?”无论府中人如何诽谤清漪,谭氏对她始终有自己的看法。清漪入府不过月余,何以这么快就察觉案件另有隐情,思来想去,她一定早就发现了什么。

清漪点点头。她曾向沾衣打听案件的始末,无奈沾衣性情太过激动,不肯详细述说。后来,她恰好遇见少扬,本想先交个朋友,借以打探案情。却没想到,沾衣竟然不告而别。

清漪心想,葇兮在府中举步维艰,原是毫无根基,却坐享其成之故,兼其言行颇有瑕疵,倘若将功劳与葇兮同享,或可稍缓她的为难。但转念一想,不知谭氏待葇兮如何,不如暂观其变,日后再打算。

谭氏道:“孩子,我有一事相求。”

清漪见她面色凝重,“娘子但说无妨,我心中有轻重。”

“他父亲回来后,你就说,是你和葇兮一起去向郎中陈情,你意如何?”

“就依娘子所言。”清漪眉眼微舒,又道,“娘子,我也有一事相求。”

“你说。”

“郎中乃利民司长官,他门下的弟子,可到各州府的方剂局担任药师,我想拜他为师。”

谭氏有些踌躇,“这一拜师,少则三年,多则五载,待你冯翁回来,少扬的婚事便要提上日程。”

“我自幼长在深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冯乙是我人生中第一个朋友。至于成亲一事,我年纪尚小,且涉世未深,不想稀里糊涂就做决定。”

“你喜欢冯乙吗?”

“坦白说,我没有接触过多少人和事,我才刚学会怎么跟人交流。冯乙兄是个好人,待人接物有很多可取之处,跟他相处是一件很轻松的事。”

“那你想好怎么跟他说了吗?”

“娘子请放心,他待我很好,无论如何,我不会伤了他的心。”

两位中年男子下了马车,为首之人一脸倦容,正是冯叔沅。他身后的男子引得众丫鬟目光灼灼。葇兮见她们如此失态,心中有些难受。她想起记忆中那个丰神俊朗的男子,在乡隅之间,隐有“掷果盈车”的美谈,听不少人说,曾有一群人想给她当小娘。郎中纵然生得不俗,比起她爹爹,定然要认输的。

冯叔沅跨过火盆后,将郎中引至五福斋。

“蚕豆病?”谭氏甚是疑惑,“倒是从未听闻。”

何郎中道:“古籍载有数起病例,病患都曾服食蚕豆,症状与云州尉一家吻合。云二娘或许吃得少,侥幸逃过。蚕豆病乃是罕见病患,难以引起重视,加上有家族共患倾向,民众或讹传为神灵降罪,或归咎于天煞孤星之稽谈。”

是日,冯府设宴答谢何郎中。郎中带了两名学生随侍,一个十四五岁,生得十分机灵,唤做谭常山;另一个唤作漆常胜的生得有些古怪,浑身光溜溜无一根毛,瞪着一双铜铃似的大眼,好在瞪着的大眼突出了眉骨,众人才知他也有眉毛,只是短而稀疏,脆弱得仿佛随时要掉下来。上嘴唇几乎没有,唯有唇峰处一小撮肉贴在薄薄的下嘴唇上。手掌异常粗大,左手末两指仅有半截。观其全身,髋骨十分靠下,离膝盖仅有一尺多。冯府众人匆匆瞥过一眼,不敢再看。葇兮心想,上天真是好不公平,好端端教人长出这样一副面孔来,不知平白遭了多少罪。再见他一双眼睛来回四望,浑身每一根骨头仿佛都挺起来,不似其他人坐得十分放松随意,这种紧张与不安,唯有命运相似之人,方能感同身受。

席间,冯府众人考虑到身份有别,都有些拘谨。饶是谭氏常年流转于商贸与后宅,一时也不知如何应对。眼看就要冷场,谭氏只得硬着头皮,“我们家有几个顽皮的丫头,郎中如若帮我们留意有无般配的小医师,那便再好不过了。”

话一出口,她莫名有些后悔,倘若郎中要为身旁的两位小医师联姻,她该如何周旋呢?唐氏和王氏也都紧张地看向郎中。

郎中望向列席的女孩们,眼神中满是慈爱,“不知小娘子们想找甚样的郎君?”

“郎中既问你们话,便如实答来,莫要错失良机。”谭氏望向了笑敏和葇兮,示意她们踊跃发言。

葇兮见气氛有些清冷,她们几个只互相觑望,为了挽回谭氏的尊严,只得打头阵,“我想找个贤良温厚之人,待人待物皆进退有度。”她心想,这样的问题怎么好回答呢?谁不想找个有钱有势的人,可她能说吗。

郎中道:“甚好,大丈夫顶天立地都是其次,最重要的修身,其次才能治国平天下。”

许是怕别人觉得她虚伪,葇兮又填充细节,以求真切,“最好跟我一样,喜好游历,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尽天下好河山。”

明原佯作蹙眉,“我怎么不知,你还喜好游历?你去过最远的地方,应该就是我们家了。”

葇兮的嘴上犹自挂着浅浅的笑,十指却早已充血,她心中痛骂,“冯明原,虽然你罪不至死,但我希望你去死,死得越惨越好!”随即,她又暗骂自己,“江葇兮,下次说话记得要留足转圜的余地。”

郎中道:“江小娘子的父亲,恰好与我是同窗好友。她父亲最喜游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音乐和绘画。最令人佩服的一点,就是她父亲出身寒门,自幼并无名师教导,丹青图写乃是生而知之,自然天授。”

谭氏道:“我家真是种得一片好梧桐,引得这么多凤凰来此栖身。”

笑敏道:“我想找个富人。”话音刚落,她便嘻嘻发笑,“最好富甲一方,越富越好。”众人也都笑了起来。

郎中道:“目标明确,其志可嘉。”

明笄道:“有钱有什么用,我想找个有权的。”

郎中道:“小娘子们个个志存高远。”

最后轮到红豆,“我想找个好看的,这是为了将来的子女着想,我不希望生下丑陋的孩子。”

郎中道:“你们的话我都记住了,将来若是看到合适的,我自会当这个媒公。”说完,他望向清漪,“你呢?”

清漪道:“我想找个无条件对我好的。”

冯府众人听了,都望向少扬。只见少扬从容不迫地露出了自信的笑容,然后又宠溺地望向清漪。

葇兮有些不忿,为何她们的答案是这样,显得自己好虚伪。尤其是红豆,为什么她的答案这么清奇?难道她比我还虚伪?天底下怎可能有不向往安定富足的女子?

谭氏问郎中,“我们家这几个女孩子,不是我说大话,的确是个个出挑,之前我还请过塾师教她们读书识字。此番郎中驾临敝舍,老婆子有个不情之请。”

郎中道:“娘子请讲。”

“不知郎中的利民司是否有空缺?”

“利民司每年会向各州府招募十八名学徒,届时将在贡院举办医试,择优录用。”

筵席散罢,笑敏欲往厢房邀请漆常胜与谭常山一叙,转念一想,他们读书人一向清高,怕是不肯与她一个女子独处一室,需得找个同伴前往,思来想去,决计去找葇兮。

此时,葇兮正在芍药居。谭氏问梅姨,可愿意让葇兮前去樰岭学医。梅姨连连拒绝,说葇兮生来蠢笨,不是学医的料。谭氏劝了几句,梅姨又说,等到葇兮学成归来,至少十五岁,到时找婆家就晚了,即便自己同意,她姊姊也不会答应。

谭氏便不好多说,又问葇兮是否愿意前往樰岭,葇兮刚想说话,便被梅姨打断,“你可不要得寸进尺,你看看你是个什么德性,将来去了樰岭,说错话做错事,得罪了人,倒连累我们一家子。”

葇兮强忍住泪意,她自问做事循规蹈矩,怎么到了姨母嘴里,竟是个“什么德性”?

谭氏劝道:“怎么这么说葇兮?她才多大?”

葇兮更加郁闷,为什么谭氏不说“葇兮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我们都看在眼里”,而是说她年纪小?

“算了,看她这样我就生气。娘子莫要再提樰岭一事,无论如何,我不同意她去樰岭,她已经给我们添很多麻烦了。”

谭氏担心葇兮听了郁闷,便转移话题道:“不去也罢。樰岭都是男人,葇兮这样娇滴滴的,去了难免受气。话说你看今天那个秃子,一脸凶气不像个好人,操着午州口音,我从前就听说,午州人最是难相处,自私自利,我们平常做生意,从不跟午州人来往。”

梅姨道:“就是就是,有的午州人还不服,说我们看不起他们。全天下这么多人,我们独独看不起午州人,可见有因必有果。”

葇兮自打来了冯家,对谭氏只有敬仰和感激。然而到了今天,她才发现,原来谭氏也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好人,竟然因为一个出生地就全盘否定那位师兄。上天本就对他不公平,无论他做事如何周全,也一定有人排斥他,不如一开始就装出个凶狠的样子,不至担了虚名。

笑敏带着葇兮来找漆谭二人,他二人自然不愿前往。谭常山便罢,只觉得男女初次相识,便混作一处,难免惹人非议;漆常胜却觉得,此女一看便不是良家女,巴不得离她远点。

漆常胜问郎中道:“谭娘子当我们利民司是什么地方,以为学医跟绣花一样简单,这些女的看起来连字都不认识,到时候她们真要去贡院,郎中打算如何?”

郎中道:“以前我跟你们一样天真,以为做学问只需要闷头去做即可,后来才发现,这天下所有事,没有一件离得开‘钱’字。冯家毕竟是商人出身,倘若他们愿意让女眷去参加考试,哪怕是上山去玩,也得卖他们一个面子。”

漆常胜豁然释疑,“郎中说得在理,我跟在郎中身旁不过半月,学到的知识和道理是从前一辈子都学不来的。”

午后,漆常胜在花园中再见到笑敏,便夸冯府的风水极好,一花一木无不讲究。笑敏道:“我们这些小户人家,哪里比得上你们利民司?”

漆常胜道:“昨日娘子邀请我与常山作客,当时我们以为,明日便要回祁州,因此却了盛情,方才得知郎中还要在雁州小住几日,倘若娘子不嫌弃,我与常山当请客赔罪。”

笑敏道:“哪里话?这里是雁州,自然是我来做东,以后去了祁州,再叨扰两位师兄不迟。”

漆常胜便回厢房叫上谭常山,以“互通有无”相劝。谭常山这才前往。

笑敏将三人带至回雁楼。漆常胜惊了一呆,“这回雁楼乃是雁州第一楼,谭小娘子折煞我们了。”

笑敏却道:“我这个人最缺的就是文化,我既想向你们讨教学识,自然得拿出些诚意来。”

漆常胜问道:“听谭娘子的意思,是想让你拜我们郎中为师?”

“我呀,一看书就眼睛疼,我才不去呢!不过是她老人家一厢情愿而已。再说,我一个女孩子,何苦去吃这苦头?”笑敏心想,他们读书人最喜欢拿腔捏调的女生,方才不曾注意他们对阳红豆的态度,于是眼珠子一转,“我们几个人当中,只有红豆懂得一些岐黄之术,就是那个穿鹅黄的女孩。”

谭常山一听鹅黄,眼里瞬间多了一些神采,这一点细微的变化,被笑敏尽收眼底。

“红豆的祖父也是一名医生,自己学的。红豆一直想接他的班子,不过,小小杂学怎敢在你们皇家医药局面前班门弄虎,不是我看不起她,就算她祖父本人去参加笔试,也未必能通过。”

“话不能这么讲,老人家虽然没有正经拜师,但一辈子行医,懂的东西肯定不少。”

“话说,你们都考些什么呀?”

谭常山道:“《素问》与《灵枢经》,都是入门的书。”

笑敏问:“不知二位师兄身边可有现成的书籍?”

这种入门的书,寻常医师自然不会放在身边。谭常山道:“我们不曾带在身边,娘子若有需要,我去方剂局找人借。”

谭笑敏道:“那便有劳师兄了。”

结账时,谭笑敏向掌柜道:“认识我不?”

掌柜连忙点头,“我当然认识谭小娘子,你经常与我家公子一起。”

“那,这笔账记他头上,如何?”

掌柜鸡啄米似地点头,“当然可以,谭小娘子,你常来啊!”

出了回雁楼,四人相揖而别。漆常胜责怪师弟,“你被那女的骗了,她说自己看书就头疼,让你放松警惕,其实她就是来套题的,就算她自己不考,也会把试题透露给那些考生。”

谭常山毕竟年轻些,“师兄,你想多了吧?她一个小姑娘,哪里就认识考生了?”

“你把她想得太简单了,她今天能用一顿酒菜认识你我,言语极其自然,非一日之功可成也,保不齐也用别的手段结交其他男人,不然,这顿酒菜为什么能免费呢?”漆常胜附耳谭常山,“她一定是卖那个的,我第一眼看她就觉得妖里妖气。”

谭常山觉得师兄的前半段话有些道理,“试题没什么难度,就算有人近水楼台,也影响不了什么。”

“她又骗你两本书,我们过两天便走,她必定来不及还。”

谭常山心想,这女孩果然有两下子,只是师兄太拘谨了,明明就是你情我愿的事,非要替他不值,便道:“师兄教训的是,下次我小心些。”

“幸亏你遇见的是我,如果是别人,去郎中面前告你一状,你吃不了兜着走。”

谭常山忙不迭道谢,“多谢师兄大义,我会记住你的恩情。”

香叶堂中,唐氏见女儿要出门去买医书,便劝她,“学医是一件苦差事,你何必去吃那苦头?”

明化道:“我不去,但我必需要考上,证明我比她们都聪明。”

唐氏便多给了两个银锞子,“好女儿,出去也买点吃的穿的。”

“阿娘,不必给我这么多钱。”

“你看,家里就你穿得最差,你何必让她们比下去?”

“我满腹经纶,博古通今,无需与她们比相貌。”

唐氏便道:“出门叫个轿子。”

“我走路就行,刚好消消食。”除了消食之外,明化还想省点钱。两年前,一家十几口人挤在一个破旧的大院里,每天晚上,谭娘子织布的机子一直响到子时,而每天不到卯时,谭娘子就开始推开房门,偶尔少扬半夜起来在院子里撒尿。她的睡眠极轻,阿娘一个抬手就能将她惊醒。当年的日子简直就像噩梦一样,因此,即便如今衣食无忧,她仍有忧患意识,当省则省。

“那怎么行?你是小姐,走路把脚走粗了不好看。”

明化出了门,见到葇兮,便邀请她,“去菱角街玩吧?我们叫车去,你不用走路。”

葇兮刚与笑敏从凌角街回来,便道:“今日身上有点懒,不想去。”

“去吧,带你去见识一下世面。”

“不去。”

“去一趟我能吃了你不成?”

“抱歉,今日小腿有点酸,改天我再蹭你的车去。”葇兮极为谦卑。

“不去就算了。”明化气呼呼道。她就没见过这么不识抬举的人,有免费的车不坐。

冯明化奔波了半日,终于买到《素问》与《灵枢经》,她来到葇兮的屋子,晃着两本书道:“葇兮,你看这是什么?”

葇兮双目莹莹,“《素问》《灵枢经》!可以借我看看么?”

“等我参加完笔试,就借你看。”

葇兮道:“我也想去参加笔试,我能跟你一起看书么?我们两个人,一人看一本,你想看哪本就看哪本,我看另一本。”

“那可不行,这样会耽误我。”

明化的拒绝倒是意料之中,葇兮心想,眼下只有去找笑敏。

笑敏十分爽快地将书递到葇兮手中。当时她找谭常山借书,就是算准了有些人家买不起书,这人情送给谁都一样。这些年来,她帮了许多人,多得连自己都数不过来,除了易千欢稍微讲点礼尚往来,其他人一个比一个无耻,以后不能再做这些亏本生意,因此,她寻思着从葇兮身上捞点什么,这么大个忙,五十钱应该不多?

“谢谢你笑敏,昨日听两位师兄说,利民司的医师每月有两千钱,倘若我有幸考上,且手中略有盈余时,必以五百钱作为酬谢。”

笑敏见她主动提及,“区区小事,哪里就值五百钱,你好好准备,不要操心报酬的事,我从来就没想过。”

辞别葇兮,笑敏又连忙去找周长客,说自己认识利民司的人,问他可有相熟的乡医想考入利民司。周长客先行谢过,表示会留意,接着又问葇兮如何。

笑敏道:“怎么着,人家不要你,你还想着人家呢?”

长客道:“这死丫头,二话不说将我拒于门外,我还瞧不上她呢,什么东西!”

笑敏道:“你这么说就不对了,葇兮正准备考入利民司,待她学成归来,你还高攀不上呢。”

“想考利民司是吧,”长客阴笑道,“可以,可以,我让她考!”

笑敏忙道:“你小子,该不会搞小动作吧?”

冯叔沅回屋与谭氏叙话,问少扬如何,家里生意如何,梅姨如何。

谭氏一一答过,“浮玉堂和衔霜阁给了小倩。”

“葇兮怎么在我家?”

“小倩的外甥女,是个懂事的孩子,每次给她月钱,她也不要,只说要自食其力,每日门也不出,只在嗣音馆做针线。”

冯叔沅略一沉吟,“看着不像个本分人。”

谭氏道:“毕竟……是乡下的。”

“你看看,什么时候方便,教人送她回去吧。她爹毕竟犯过事,住在我们这样的人家,别人少不了要闲话。”

“其实我早就想让她回去,只是碍于小倩的面子,不好直说。再加上儿子好像也很爱护她,当妹妹一般,因此,我也不敢当这个恶人。”

冯叔沅道:“笑话,你也是半个家主,闹出这样的笑话来。竟让家里进了贼。”

谭氏满脸堆笑,“好在也没什么损失,以后但凡不是知根底的人,我们都不用。”

“这次只是进贼,万一以后闹出什么好赖,要怎么收场?”

谭氏道:“是是是,是我大意了,以后绝不会有这样的事。”

冯叔沅便去找少扬。少扬道:“葇兮是亲戚,我们为富一方,理应要加以照拂。”

冯叔沅反问道:“凭什么呢?凭她爹爹犯过事?还是凭她天天一副吊丧样?还是凭她亲戚偷鸡摸狗?”

冯乙道:“一个太平的国度,不应该让穷人受尽苦楚;同样,一个富足的大家,不应该对穷亲戚不闻不问。我们不过花几两银子,便可以拯救一个可怜人,何乐而不为呢?”

冯叔沅道:“有些人之所以犯事,是因为他们有劣根,我们没有办法去取悦一个有前车之鉴的穷人。你不知道他们将来会因为什么事和我们反目,到时悔之莫及。不如拿几十两银子打发她回家,既全了我们的帮衬之心,不让别人说我们冷血,也让大家过得自在,不必去费思量如何与一个异类相处。你也不必说我冷血,你看笑敏、红豆住在这里,我也没多说什么。”

冯乙道:“葇兮不过是个小女孩,她循规蹈矩,缜默寡言,怎会跟我们反目?”

“叫你平日多读些书,你不听。圣人云,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管她是什么样人,总之,她的亲戚没一个好的。总之,我既回来,这个家便是我做主,由不得你胡来。你早些通知她家里,把人接回去。”

冯乙央求道:“父亲,葇兮毕竟帮你向郎中说情,我们不能忘恩负义。”

“此一事,彼一事,既然她帮了我,那便多给几百两当嫁妆。”

“父亲,她若回到乡下,只能嫁给农夫,不如我们好人做到底,索性帮她选觅一个夫婿,最多一月,如若不成,再教她回家不迟。”

冯叔沅气愤儿子太过倔强,气得拂袖而去,“若是等我来送客,便不好看。”刚出了门,见红豆在廊下。

红豆温默可亲,欠身道:“三叔,姑母让我来找冯乙兄商量点事。”

冯叔沅亦平复好心中的怒气,“进去吧,他就在里面。”

因冯叔沅归来,清漪亦搬去嗣音馆居住,每日清晨与笑敏葇兮一同前往佩兰苑问安。

冯翁见了准儿媳,喜得眉开眼笑,竟觉得清漪比儿子口中说的还要好,见人就夸清漪生得大方标致,兼之聪慧无双,又说笑敏伶牙俐齿,定要为她寻一门好亲事。目光转向葇兮时,眼里的光芒却瞬间消逝。

葇兮垂下眸子,回房默默垂泪。

谭氏小心翼翼道:“葇兮这孩子,家里吃不上饭,她娘送了过来,我想着不过是添一双筷子的事,就也没有拒绝。好在这孩子懂事,总也不用我们一文钱,都是自己一针一线攒钱家用。”

“哪来的叫她回哪儿去。”

“是是是,”谭氏温情蜜意,小心侍奉着丈夫,“自然是要叫她回去的,只是总也找不到时机。”

“她都多大了,还能留在我们家出嫁不成?”

“那是自然,等我跟小语商量下,就叫她外甥女家去。只是,该怎么跟小语开这个口呢?”

“我去。”

多年前,江奉宣在雁州求学时,一次因腹肠绞痛晕倒在路边。醒来时,他正躺在一处农家小院里。老妇人给他请了郎中,临走时又赠他一双棉鞋。待得江奉宣中了贡举,官授雁州学正,他回到故地,辗转打听当年的老妇人。后来,他拿着旧棉鞋找到了老妇人的孙女,也就是谭氏。

彼时,冯府的十几口人还挤在一个三合院里,引车贩浆,在江奉宣的帮助下,冯府结交了官府,逐渐将生意做大,江奉宣也成为了冯府的上宾。待得梅倩语委身冯叔沅,江奉宣星夜奔赴雁州,大骂冯叔沅恩将仇报。

冯叔沅备好一份厚礼前去受骂,他一口一个舅兄,一句一个“高攀”,三句不离“厚待”“报恩”,岂料江奉宣不仅将礼物丢在一旁,还命脚夫把梅倩影收受的礼金原路退还。并隔空喊话,“妹子你自甘堕落,从此我们路归路,桥归桥。”

江奉宣入狱之后,谭氏一边背着丈夫打发人去牢狱里打点,一边偷偷贴补梅大娘,冯叔沅纵然知道,也不发难。但江奉宣一去世,事情就不一样了,冯府再不可能受江奉宣任何人情。他偶尔忆起二十岁那年第一次拿到官府的文书时,曾满清热忱地向江奉宣表忠心,“江大人是我再生父母,我必衔草结环以报。”他想,原来大人们说的都是真的。

冯叔沅来到芍药居,院子的主人依旧青春貌美。住在冯府芍药居的小妾,自然不曾受到岁月的亏待。独门独院,有专门的仆妇、丫鬟和商铺,这样破格的贵妾,放眼整个城市也没几个。

“三郎,我家葇兮给你添麻烦了。”

“小孩子而已,能添什么麻烦?”

“我跟她说了有七八回,叫她早回家去,说得多了,她绕过我去找大娘子和幼兴哥。”

“没事,你别跟个孩子计较。”冯叔沅搂着梅倩语,想起十年前带着礼物前去祁州酬谢江奉宣的那天。甫一跨进小院,漫天的斜晖洒在一个小姑娘的脸上,他不禁看呆了。想到家中的妻子,他心中有些失落,便决定离这个小姑娘远一点。可后来,小姑娘竟然跟着江奉宣一起来雁州了,还主动向他送秋波。幸好彼时他已经发迹,在偌大个雁州有了一席之地,才有了后来的齐人之福。

冯叔沅想过要跟江奉宣解释,此事是郎情妾意,并非他横刀夺爱。可是,一句隔空喊话的“自甘堕落”,让他明白,原来江奉宣永远高高在上,视他为莽夫,这让他如何不恨。

冯府留郎中在雅园小住。当年武穆王途径雁州,便是住在此园。连日来,清漪和葇兮数次相伴前往雅园,向郎中问学。

这日,两人来到雅园,恰逢郎中外出,葇兮便在阶前抱膝而坐。待郎中归来时,葇兮起身见礼,登时只觉两眼发黑,天旋地转,“郎中,我失礼了。”

何樰道:“你面色苍白,唇无血色,乃血亏之症。”

葇兮道:“确如郎中所言,也曾食阿胶滋补,并无助益。”

“贫血虽是小病,却并无根除之方。阿胶无用,不如多食猪血,将形补形。只是,血亏之人底子虚,即便常食猪血,也未必见效,不如勤行多动,强身健体。”

葇兮道:“郎中所说,葇兮不敢不信,只是不解阿胶补血之说从何而来?”

“阿胶使久饿之人恢复气力,与其它充饥之物并无不同。”

葇兮道过谢,清漪却仍在发愣。

郎中问道:“清娘博览群书,似乎别有见地?”

葇兮见郎中待清漪果真与众各别,更是好奇。

清漪道:“云二娘为了查明家人死因,遍览医书之余,每日所吃食物,俱是那日宴会的菜式。郎中既说蚕豆病代代相传,为何云二娘多年来毫发未损?”

郎中道:“世间诸多疾病血脉相承,却也并非殃及所有子孙。消渴症若见于富贵人家,多因滥饮暴食所致。若见于穷苦人家,则其子孙也多患此症。”

清漪道:“多谢郎中解惑!”

回到嗣音馆,葇兮想起主人的态度,心下十分难过,似乎连谭氏都有些疏离了。

红豆回房时,在廊下撞见悲春伤秋的葇兮,见她神情,也不好装作不知,便问道:“葇兮,怎么了?”

葇兮道:“冯三翁好像不喜欢我。”

“怎么会呢?三翁人很好,只是严肃些,平常他对我们也这样。”

“可我总觉得,自他回来,府里上上下下的人看我就不大顺眼了。”

“你呀,总是敏感多思,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大家都说你又懂事又聪明,都很喜欢你。”

葇兮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点就是,她明明比红豆聪慧,比笑敏善良,比明笄温顺,为什么到头来,大家都讨厌她?如果只是因为出身贫寒,为什么红豆和笑敏比她受人喜爱?

“红豆,我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

“没有啊,你怎么会这么问呢?你心地善良,待人温和,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

葇兮心想,红豆天生呆钝,毫无眼力见,问她也白问。以前无论罗老娘子如何针对她,总之一个月也见不到几次,可冯三翁不一样,他是这个宅子的主人,所有人都仰他鼻息,此间哪还有立锥之地。不如早些离去,免受其辱。

正伤神之际,忽听得屋外一阵喧闹,出门一看,原来众人正在谈论潭州之行。

广顺元年,南唐灭楚,南楚王室覆灭。南唐军尚未扎根之际,被南楚旧党率兵击退。此后,南楚旧部依附于周。如今,楚将周行逢被大周拜为武清军节度使,执掌潭州。周节度广邀楚地名流入潭州赴宴。

潭州,是江奉宣扬名显姓之地,葇兮心驰神往。她来到佩兰苑向谭氏请辞,“郎公,娘子,承蒙府上关照多时,我此番前来请辞,待到六月初十,我去东家结了针线钱,便回祁州去。”

“何妨多留些……”话音未落,谭氏便见左侧一道寒光射来,慌得语调都变了,“时日……”

明化言笑晏晏,“我们全家六月初十刚好要去潭州,葇娘不如换个日子起程?”

葇兮佯作吃惊,“那……那不如我顺便乘潭州的船回家?”

明化道:“潭州在北边,祁州在南边,一步路也不顺。”

葇兮见冯翁、谭氏、姨母和少扬均未作声,顿觉如坐针毡,呼吸凝滞,“那我去催一催东家,让他初五之前给我工钱,初六便起程。”

冯翁道:“冯乙,找人送送江小娘子,她一个小女孩,一个人上路不安全,她来我家时,头身齐备,我们就有责任将她平平安安送到家。”

踏出佩兰苑的门槛后,葇兮的眼泪无声滑落。潭州分明近在眉睫,顷刻间便犹如天堑。此一去,不知何年何月能踏上那片土地。

笑敏连忙叫住葇兮,“我且问你,你当真想去潭州?”

葇兮略一迟疑,而后轻轻点头。

“去了有什么用呢?”

“我想看看那里的人是什么样的。”

笑敏道:“我可以试试找个人带你去潭州,但我也拿不准。”

葇兮转忧为喜,“真的吗?”

笑敏见她眸光瞬间一亮,脸上犹如展开一朵花来,就连嘴角都亮晶晶的,“至于这么激动么?你口水都流出来了。”

两人说定后,笑敏想到最近结交的黄家公子来,便命人去黄府将黄今是叫到回雁楼来。

黄今是听完笑敏的提议,连连摇头,“这个忙帮不了。”

###待改###

[1] 出自清朝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

[2] 近在咫尺,出自宋朝苏轼《杭州谢上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博学士昭雪陈旧案,聪慧女察误问缘由(内容提要作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