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庶子与少主弟弟 > 第29章 武琉

庶子与少主弟弟 第29章 武琉

作者:乐乐威斯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9-05 20:56:17 来源:文学城

萧寅自京带一千禁军骑兵,其中三百备有全副铁制马铠,骑兵亦带铁缠黑槊,他准备这支重装骑兵担任后备的冲击军,以防梁军大举来攻淮南,轻骑则负责追击败将。元琛带五万大军,步兵和骑兵占五一比例,步兵主攻东关城门,骑兵用作侦察,骑兵均带弓箭和短兵,马铠为皮革,保有对战时的机动性。

两员大将早达成共识,于是出发前就改了汇合守春的原来计划,萧寅骑兵离京二日后抵达守春军营,营中副将袁凯来迎,萧寅当即宣读诏书,以勾结南梁偷盗军粮为罪名,判处袁凯斩首,即刻执行。

袁凯的罪行,是于登自从在兆王府饮宴时与顾秦一谈后,就暗自派人向当时的扬州刺史裴业追问调查经过,查后得知当时被抓到偷盗军粮的士兵其实是袁家家将,且后来由顾依抓到的南梁接头人,和裴业有舅甥关系。裴业后来斩了自己的外甥来结束这一事端,于登存疑,再派人往袁凯的方向查,查获袁凯定期给裴业赠送财物,于登于是亲自到裴业府邸,几句盘问,裴业便把袁凯为主谋之事给供出来,招供后,竟然就悬梁自尽于牢中。

萧寅下令把袁凯的首级悬挂于军门,震慑营中将士,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在场将士都没有显露恐惧或心虚的样子,反而大多数看上去都像是抒发了心中一大怨气,可想这个袁凯实在不得军心。

萧寅不禁疑惑,这守春军营自从十年前被梁军进攻,他带兵来救之后,就不再遭遇梁军入侵,然而,期间守春驻军不断应诏增援南伐大军,虽然一直没有守春援军立功的事迹给禀报上去,但亦没有援军伤亡惨重导致军营需大量增调驻军的事,那就表示,无论所增援的战事是胜还是败,守春的兵将都是安然归队,那带兵的将领必然很有领导能力,所带之兵纪律严谨,进退不乱,才不至于在战中溃散,那个刚给断头的袁凯绝不可能有这能耐。

萧寅带着随行的三个将士巡视军营,由于军营已出三万兵力到东关战线等元琛,军营原有的驻军只有数百,萧寅来到一处练兵校场,在兵器架看到一把木杆漆黑的长戟,状似三国名将吕布所用的方天画戟,如此神兵,竟被冷落在风沙中,萧寅感到奇怪,便上前去拿,赫然发现这戟重得很。

萧寅看边上有个士兵,就叫来问,那士兵答:“回禀将军,这戟是我们营里一个退役老将的家传兵器,我们称他薛师父,薛师父老当益壮,现在还领导着练兵,可他这家传宝实在不管用,太重了,连他自己都嫌弃,唯一能使的就是他徒弟了。”

萧寅自然就问:“他徒弟是谁?”

士兵犹豫了一下,回说:“叫顾依,不过他回京了,这戟就再没人用。”

想起顾依,萧寅就忍不住叹气,他让士兵把戟收起来,并嘱咐要定期保养,勿要糟蹋,再接着巡视。

“将军。”跟在萧寅身边的尉羽盛唤,他本是越骑校尉,萧寅要带禁军骑兵,自然点他为将。

“嗯?”萧寅随性地应,他知尉羽盛仰慕他,不过他向来不喜欢无事献殷勤的人,尉羽盛就是这种人,他在京城期间,尉羽盛总是烦不胜烦地给他送酒,性格上着实不投他所好,然而,既然是于登特别看重的义子,定有过人之处,于是萧寅此次带他,还是对他颇有期待。

尉羽盛一步上前,靠近萧寅说:“我听义父说,偷盗军粮的两个兵,是袁凯派给顾依带的,所以顾依受牵连而受罚,这事本来就这么结,但那顾依后来又抓到裴业的外甥,您说这其中……是不是顾秦也有嫌疑,才派他儿子去把裴业给牵扯进去,模糊调查的视线。”

“你说的调查视线,就是你义父的视线,那你跟我说有什么用?跟你义父说去呀。”萧寅目不斜视,一路走,一路对迎面给他行军礼的人点头致意。

尉羽盛支吾两声,说:“义父之前和顾秦同时上表兆王贪纵不遵法度,皇上召见兆王,兆王不应诏还想跑,被我截住了,而后兆王给杖打五十,外调冀州任刺史,顾秦在朝中对皇上说义父逮住兆王才是有功,皇上就赐了义父剑杖,我觉得这顾秦真的心虚才会讨好我义父,将军,您不是说会带那顾依吗?您听我一句话吧,这顾家的人,得小心啊!”

“我说,校尉啊。”萧寅忽然停住,从怀里掏出两颗核桃,递给尉羽盛,“说了那么多话,累了吧?来,安静吃核桃,天黑好睡觉。”

长舌如尉羽盛,萧寅也算是首次见,幸好这虎子依然懂点脸色,拿了核桃就不再多嘴,尽责地跟着萧寅巡视,巡视完毕便说要去检视禁军骑兵的安顿而告退。萧寅进入大将军账,叫来所有将领,命令他们当下主要的任务就是防守,但不可松懈,等元琛传来捷报,就得随他追击梁军残兵。

天不久便黑,萧寅估计元琛两日后抵达东关,随着元琛大军出发的刘燕文,应该明日就会到守春,按萧寅事先的安排,会把顾家兄弟安顿在民宅,休整之后,再带他们去宛城,萧寅交待,若兄弟们无意回京,就在该处给他们安家落户。

那日,顾依晕在将军府外,萧寅仍还抱着希望能带他驰骋沙场,可当他看王药抢救时,一度几尽崩溃地喊‘不准放弃’、‘活过来’,萧寅的乐观态度就消逝。顾依身上密密麻麻的外伤让人难以相信他晕过去以前还能站在门外,甚至还背着一具尸体,走了不算近的路,他一路走来带着血,萧寅派人沿着血迹去看,血迹是从顾府墙外开始。

大战在即,萧寅不想节外生枝,于是决定暂时不追究事件原委。王药花了一整天给顾依治伤,萧寅问他情况,他说顾依的手本就有骨裂的伤,现在更是严重,目前已丧失抓力;胸骨断裂的伤亦是加剧,伤他肺腑更深,会有很长的时间使不上力;新有的伤是数以百计的鞭伤、布满腿间和腰腹的烙伤,还有指甲撕扯掉的伤,这些不要人命,要命的在背上,由于早前已给兆王的人打得皮肉绽裂,后来又遭显然带刃的刑具鞭打,少了皮肉的保护,一些背部脆弱的骨骼给生生割碎,这样的伤,王药说他还没见过有人能在愈合后正常行走,大多数都从此残废,最了不起就是得一辈子驻杖行走。

若只是听,萧寅可能会怀疑,但他亲眼目睹顾依的伤况,他可以确定,再强悍的一个人,要熬过伤愈都是难,不用妄想伤愈后还能如何?萧寅当下是懊恼多于伤心,他想要的顾依,是十年前那有着战神之姿的顾依,不是一个可能活不下去,或是残废一辈子的顾依,可顾依毕竟救过他,他也口口声声答应要以兄长的身份照顾顾依,现在顾依把弟弟托付给他,萧寅堂堂一个大将军,如何能言而无信?

只是,萧寅终究不打算带顾家七子上阵,他经过和七子几日相处,观察到除了顾戚,其余几子的武功都属普通,偏偏顾戚又智力有失,这样的七个人他实在不敢用,他为此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的夫人问他,他如实以告,他夫人如是说:“顾大公子有恩于你,你应当投桃报李,你看那七位公子们相敬如宾,兄弟间的情感必然很深,如今大公子伤重,无法再照料弟弟,他希望你带七子出战,其实是怕弟弟们没有依托,才要他们为你效劳,如此衡量,你觉得怎么做才更能回报大公子恩情?”

听了夫人一席话,萧寅便即决定,要给顾家兄弟们安排一个远离战事的安宁生活,宛城虽不如京城繁华,但也不贫瘠,那兄弟七人都是能耕种狩猎的男子,定然可以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帐外有人送来晚膳,萧寅挑食,自带了一车水产,这晚膳是他最爱吃的鲈鱼,令他又想起顾依吃鱼时那津津有味的样子,而他当时竟不知道顾依的手和背都有重伤,他叹息,若当时能早些发现,此时顾依就会在帐里和他分享这锅鱼。

鱼吃不下,萧寅脱去靴子,躺倒在榻,心念着想喝酒。

“将军,有人找您,带的是您府中长史的腰牌。”

萧寅跳起来,对来报的人说把人请进来,没多久,顾武和顾琉两兄弟就进来,一人捧着一个壶,一齐伸手给他递,一齐开口跟他说:“萧将军,大哥要我们来找您,刘燕文让我们给您带酒。”

萧寅张嘴愣了会儿,他有些无措,不知该怎么安顿两兄弟?又有些欣慰,得知顾依在路上至少有苏醒。

“乖弟弟,来,吃鱼!”萧寅笑着招手,顾武顾琉走前放下酒壶,很安分地给他行礼,而后又退开,端端正正地跪坐在他案前几步之远,那距离根本吃不上东西。

萧寅苦笑,真的是有其兄必有其弟。

“武儿,琉儿,哪,你们听我说。”萧寅搬着桌案,来到两兄弟面前放下,一边拿碗给他们盛鱼肉鱼汤,一边说:“你们的大哥,是我拜把的兄弟,那你们也就是我的弟弟,以后没别人的时候,不用这么多礼,还有啊,你们大哥是救过我性命的恩人,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出事,我让人给你们在我后面搭个帐,你们就待在营里,我吃什么,你们吃什么,我出去,你们就在营里玩儿,好吗?”

顾武顾琉面面相觑,顾武开口:“将军,十年前发箭救您的,不是大哥,是我,大哥当时怕您是要问罪,所以认了那箭是他发的。”

顾琉接着说:“那之后将军去找援军,大哥带兵杀出去,我在高处给大哥发响箭为信号,指挥大哥冲散梁军阵型,暂缓梁军攻势后本来要退,但我看见将军的兵赶来,便通知大哥,大哥才没有退,一直杀到将军赶来,给将军开路。”

萧寅瞠目,左看顾武,右看顾琉,问:“为什么当时我没看见你们?”

顾武顾琉噘着红润的嘴儿,低下头,扭捏地说:“将军长得凶,我们……害怕。”

萧寅抬手扶额,无言以对,这顾家的孩子,怎么都有功不领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