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书院文具店 > 第16章 第 16 章

书院文具店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桃柳笑春风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2-17 22:15:41 来源:文学城

门房内,乔宁和沈老儿重复着上次制作铅笔的步骤,比起上次来,这次的操作更加轻车熟路。

沈老儿刚啃完一枚鸡腿,心情大好,自然干劲儿十足,还有心思调侃乔宁:“你这丫头胃口越来越大了,上回咱俩做了三百支铅笔,这次一张口就是五百支带橡皮的,万一砸手里咋办?”

乔宁手里也做着活儿,笑说:“我说沈老伯,您就不能嘴上帮我积点德,这铅笔若是卖不出去啊,您那嘴得占一半的责任。”

沈老儿便“嘿嘿”笑,如今是真熟稔了,丫头不给他豪言壮语地画饼,而是在这打太极,学聪明了!

乔宁和着陶盆中的黏土,突然想到一件事儿,便问沈老儿:“你知道商屿商锦年此人吗?”

“知道啊,老夫目力惊人,这书院里的几百号学生没有我不知道的。”沈老儿答得倒是痛快,“怎么?丫头,你甚少打听学生,看上那小子了?”

“什么呀!你怎么还为老不尊啊。”乔宁嗔怪地看了眼,“你不是目力惊人嘛,我便跟你打听些事不行吗?”

沈老儿那就是在开玩笑,旋即便让乔宁随便问。

“商锦年此人学问很差?经常逃学翻墙外出么?”乔宁想到连着两次看到他翻墙的情形,不由作此猜想。

沈老儿对商屿还真有些印象,他目力惊人不假,但内里有些事却不是靠目力就能知道的,多半还是在书院闲晃时,听先生们吐槽来的。

“你说的不错,商屿这个学生长得一表人才,却是让阎先生最头疼的学生之一。”沈老儿此刻化身德馨百晓生,侃侃而谈,“最常干的事儿,便是翻墙逃学了,至于他总出去做什么,那便不得而知了。”

乔宁沉吟片刻,又疑惑道:“江德县中似乎没有‘商’姓。”

这个沈老儿也知道:“他本家不是江德的,具体是哪的老夫我也不知道,只知道现在寄住在舅父家,好几年没归家了。”

原来是寄住啊,这倒有些可怜了。

沈老儿见她不再问,便提醒道:“我跟你说啊,商屿这人神秘得很,通常神秘的人都不会简单,你最好不要去惹他。”

乔宁失笑:“我惹他做什么?我像是会主动惹事的人么。”

沈老儿噎住,也是,这姑娘脾气秉性还不赖。

两人花了一上午时间搓出铅芯儿,再抬到瓷器张那里烧制。

去之前乔宁特意揣上一两银子,有大用。

到了后街瓷器张家中,乔宁便把这一两银子搁在柜台上。

张把头儿见状立刻道:“乔小娘子这是做什么?我与这沈老儿的交情颇深,他带你来烧几次窑炉我还收钱?岂不是置我于不义之地?”

乔宁笑着解释:“我当然知道您和沈老伯的交情,您又是个讲义气的人,确实是我有所求,您且听我一言。”

张把头儿这才点点头。

“张老伯家烧制瓷器都是用大窑炉,烘烤铅笔那小窑炉火候烧不了瓷器,只能烧些陶器,已经好几年没用过了。”乔宁道,“若是您同意,我想把那小窑炉租赁下来。”

张把头和沈老儿恍然,原来这丫头打的是这个主意。

后者十分欣慰,乔丫头做生意还是有些头脑的,把窑炉租赁下来其使用权便在乔宁手中,她想什么时候来用都可以,这才是做长期生意的做派。

前者则需要思索:“把小窑炉租赁给你也不是不行,左右放着也没有别的用处,那不如就租给你,这一两银子就租与你一年,租赁期间你拥有这窑炉的绝对使用权。”

一两银子一年,这价格对乔宁来说太划算了,当即欣喜:“多谢张老伯!”

沈老儿和瓷器张对视而笑,笑这丫头太过机灵鬼,不知道日后哪家学问颇高的才子才能降得住她,怕是得是个状元。

*

书院掀起一股比试铅笔字的风波。

因为铅笔不像毛笔那般难以驾驭,故而上至秀才下到童生,都对自己的铅笔字颇为自信。

连王昀和陶崇都乐意参与其中,要知道以前若是有人比字,他们是绝不会有兴趣参与的。

“我们秀才中属赵冬的学问最好,字也最端秀,不仅毛笔字是,铅笔字亦是。”同样身为秀才,陶崇颇为自豪地侃侃而谈,询问王昀,“怎么样了?你们童生比试出来没有?若是选出最好的便赶紧跟我们雪松兄比试比试,好选出德馨书院铅笔字第一人。”

他口中的赵冬,表字雪松,是阎行的得意门生,也是如今书院学问最好的人,明年的秋闱书院能不能出个举人,希望全寄托在这位赵冬身上了。

秀才中以赵冬铅笔字最好,无出其右地成了第一。

童生不服,非要推举出一位来和赵冬比试,这群半大少年竟比秀才还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个个希望被选中,因此内部先进行了一轮评选。

王昀是已经被pk掉的,无缘和赵冬比字,不过他对自己的水平有自知之明,倒也没有太多失望,只兴致冲冲地围观谁会胜出。

“我觉得大概率是乔承。”王昀笃定道,“他是咱们书院最早拥有铅笔的,又是宁儿姐亲自教的握笔,锦年兄也曾指点过一二,这两日他按照锦年兄的指点来习字,比先前更有进步。”

说起商屿,陶崇才发现这厮竟然又不在,他那好兄弟的行踪越来越神秘了,白天见不到人影,晚上竟然主动留堂看书,当真让人又惊又奇。

陶崇“哼哼”两声:“他个半桶水的功夫能指点什么啊,不过是铅笔好用,才让他歪打正着地写了几个好字。”

两人正说着,那边突然传来一阵躁动声:“比出来了比出来了,乔承胜出!别看咱们承弟弟年纪小,铅笔字写得倒好看,我觉得可以和雪松兄相较一番。”

王昀听了面上一喜:“看吧,我就说是乔承。”

陶崇也不意外,乔承年纪虽小,可听学态度端正,课业上用心,又是下了一番功夫习字的,能在童生中脱颖而出很正常。

他扒开人群走进去:“好了好了,既然童生中是乔小弟获胜,那便随我来,咱们同雪松兄弟比字去。”

陶崇拉着乔承在前面走,后面跟了一群书生,都是跟着瞧热闹的,顺便也为了加油助威,左右是论字又不是比学问,说不定童生就能赢了秀才呢。

赵冬人正在魁星阁内做文章,此处藏书众多、环境清幽,十分适合在此习作八股文,因而有不少秀才不听学时便会在此用功。

他一抬头,正好瞧见一群人浩浩荡荡而来。

陶崇带着乔承走在最前面,看到赵冬立刻招招手:“雪松,我带着童生中写铅笔字最好看的乔承来找你比试了,你可不要丢咱们秀才的脸啊。”

赵冬此人长相清秀,听到陶崇的话,柳叶细眉微微蹙起:“杰宗你真是胡闹,且不说我根本没有比试的心思,就算有,也不能跟一个童生比,否则就算胜了也是胜之不武。”

乔承倒还真想和赵冬比试一番,小小的身子上前叉手一礼:“雪松哥哥,在下乔承,不为和雪松哥哥分出胜负,只想切磋一番,好找出自己的字还有何不足之处。”

赵冬脸色这才算好看些,他认得乔承,书院年纪最小的童生,总会都会留意些:“乔童生说的倒是言辞中肯,理由充分,若是想切磋,不如我们各自誊写一遍九央君的《民富君安》,如何?”

九央是大多数文人墨客的偶像,写得一手好文章,其文以文采斐然、行文工整、道理深刻而著称,是早些年便名满全国的才子。

只是据说九央君是京城人氏,为人颇为神秘,江德学子都没见过他的真容罢了。

不过这并不耽误书院收藏他的文章当范本,这魁星阁中便有誊录版,正好借来抄写。

赵冬和乔承并排而坐,面前各自铺着一张纸,中间则摆放九央的大作,切磋正式开始了。

乔承写得很慢,一笔一划,却字字工整,有模有样。

反观赵冬,笔尖游走在纸张上,笔画连接笔画,字连接着字,颇有些笔走游龙地潇洒。

两人各有千秋,其他人则议论纷纷,压低了声音讨论谁能胜出,连陶崇都觉得有些紧张,一反平日里话多的模样,安静看着两人。

“那铅笔有什么好用的,桐木的木材,灰黑的铅芯儿,哪有我这楠香木加湖羊毫的好。”

一声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引得不少人回头去瞧。

只见说这话的是个身材魁梧的秀才,名叫薛智的,手中握着一支价格不菲的毛笔,正一脸不屑的看向乔承和赵冬。

一看是薛智,回头瞧的人立刻把头转了回去,那可是个煞星,惹了他没有好果子吃,不该瞧的热闹还是别瞧的好。

薛智见没人理他,气不打一处来,“腾”地起身,随便抓着人就问:“你说,是我这笔好还是那什么破铅笔好?”

被抓的倒霉蛋并不想惹是生非,唯唯诺诺道:“你的好,你的笔都价值一两银子了,这铅笔才多少钱,怎么能跟你的比。”

潜台词是,你的笔好是好,可铅笔性价比更好啊。

他再抓一人,又问同样的问题。

谁知那是个胆大的,竟直接告知他:“必须是铅笔好啊,便宜、好写,连砚台和墨锭钱都省了。”

薛智脸色当场黑下来,嚷嚷道:“你们懂什么?铅笔那都是俗人用的,高雅之人都是用毛笔!”

乔承听到动静,抬头望过去,陶崇则叮嘱他不要受外界打扰,专心抄书便是。

而后他转头,用警告的语气说着和事佬的话:“薛兄,铅笔毛笔各有好处,你为何非要论个高低上下,不能要求我们每个人都用楠木笔啊,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有个笔具阁老板娘的姑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