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 > 蜀山之玄门正宗 > 第十三章嵩山巧遇

蜀山之玄门正宗 第十三章嵩山巧遇

作者:旁观历史的猪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0-06-26 11:34:40 来源:转码展示1

林晓修行黄庭,可是少见的由内而外、内外兼修的玄门正宗法门,乃是道祖真传,本身就比太清门下传承的最高心法《九天元经》要高一等,尽管两者殊途同归,最终一步都需要自修自悟,但是《黄庭经》不愧道祖真传,一切都是有法可依,对于悟性要求并不是太高——这就是道祖与三清的高下之别了哦。mengyuanshucheng

至于为什么必须先修五行后修阴阳,是因为五行在人体有天然的表象,而阴阳没有,但五行本身就可以分化成阴阳两面,所以五行之中金有庚辛,木有甲乙,水有壬癸,土有戊己,火有丙丁,只有五行自分阴阳,才能推动五行轮转,相生相克。所以五行是阴阳的依托,阴阳是五行的生化。

要修成阴阳,促成五行衍化,就需要一处灵山洞府,嵩山地处中州,为五岳之中,按五行属土,最是厚重,所以在嵩山开辟洞府,是可以利用五行中戊己土的厚重来增加自己修行的稳定。修行时不时一味的勇猛精进,那会造成根基虚浮,一个不小心,坠入旁门都没有什么新鲜的。

但凡修行人都要多多少少的学习一些堪舆之术,目的没别的,周游天下,总要趋吉避凶,疲惫之下找一个天地灵穴休息,也是应有之义。嵩山本就是中州灵圣之地,其东为太室山,其西为少室山,太室山迎东南方一面有中岳庙,少室山则为佛门所据,为少林寺。

林晓要在嵩山修行,这位两处均是可以利用的。

观嵩山地形、山体走势,林晓发现太室山东南方的中岳庙就是整个嵩山的龙头所在,沿着中岳庙的中轴线越过两座山头,就有一处灵秀的山坳,溪水潺潺,林木茂密,山体上隐约可见一处泉眼,潺潺溪水就此流出,而泉眼边上的山石尽成玉石状,乳白油腻。

林晓在这里落下遁光,漫步山坳,发现这里还真是一处宝地,也没有开山喝石,打造洞府——短期修行之处,没有必要浪费时间。盘膝趺坐在泉眼旁边,林晓心中一动,五神离体,摄来一颗合抱粗的大树,也不见刀斧,之间大树迅速被烘干,然后解体成为大小不等的木板、木方,然后再次合拢到一起,眨眼间一栋木屋就伫立在山坳里了。

虽然快速,但木屋并不简陋,起居、修行、饮食、洁净之所一一具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林晓仔细打量打量木屋和周边的环境,很满意地点了点头,木屋与周边林木融为一体,远远望去,十分不易被人发现。

从木屋建好之后,林晓就再一次进入了宅男的境况。五神即成,林晓其实已经可以辟谷了,但长久以来的习惯,却是让林晓经常还要品尝人间烟火。

修炼阴阳二气,需要在正子午两时,其他时间林晓还是可以到处活动的。嵩山随时地处中州,但一样山高林密,还有大量人迹罕至之处,由于少林寺就在少室山脚下,所以愿意来嵩山结庐修行的道门修士还是少数,林晓在修行之余绕着嵩山地界转了好几圈,也没有看到几个道门修士,仅有的几个竟然也算不上是修士,连练气一途都没有入门,也就只能算是道门外门的武修了。

无论道门还是佛门、兵家,都有无数适合凡人修行的功法,但这些功法如果没有仙缘,一辈子也就是后天回返先天的血丹之境,只能纵跃,不能驾驭剑光遁形。

正因为林晓没有在嵩山地界发现什么修行有成的修士,所以也就大意之下没有遮掩遁光,闹得嵩山左近的山民中开始出现了仙人传说,倒是吸引了不少寻仙访道的武林人士。

南北朝到了晚期,北方先是东西两魏对峙,然后又是北周与北齐相互征伐,大兵往来,无数的军中练武执法流传到民间,于是民间也是武力高涨,稍微富裕一些的地主大户都会修习武艺,意图自保。不过武艺修习的再好,也不过是最多做到万人敌,但是就算是王彦章那样的能力杀四门的顶级武将,也免不了被几个小兵一朝所弑,故而很多人都在四处寻仙访道,希望能有仙家庇佑。

林晓既然在嵩山露了形迹,自然难免有人深入深山。而且林晓所寻位置还真不属于嵩山的深山地带,所以很快就有猎户樵夫传出来神异之处——修道人修行时往往都会设立的防护、迷惑的法阵,在凡夫俗子眼里还能不够神异吗?

也是和该有人有这样的缘份。

这一天,林晓修行的阴阳二气中的阳和之气修行接近完满,正打算另寻他处修行阴浊之气的时候,有一个少年闯进来自己布设的迷踪法阵。有人闯进法阵,林晓自然有感,能以凡人之身闯进修道人的法阵,那可真不是一般情况。正所谓心血来潮,必有缘故。林晓也是如此反应,第一时间就掐指计算。偏晌之后,林晓恍然,感情是自己的记名弟子到了。

于是走出木屋,伸手一指,木屋外最后一重阵法壁障随着一声轻雷化为无形,将迷踪阵显露出来,之间来人是一个面如傅粉、唇如丹朱,一双剑眉斜插入鬓的英挺少年,眉心之上紫气盎然,到还真是一枚修道种子,只不过印堂之上隐隐有红丝盘绕,显出一点煞气。

林晓已经心有成算,知晓自己与此子有师徒之缘,只不过天意弄人,此子还有一个七世相随的道侣,就算是入得自己门下,也许在转六世,才能返本还原,化解诸般杀孽,最后还要归入峨嵋,度过千三大劫,才可以天仙高段飞升灵空仙界。

林晓打开最后一重护法壁障,来人就已经知觉——虽然闯过迷踪阵,但是被夹在迷踪阵和千仞壁障之间,却也动弹不得,此时也是福临心至,看到林晓,立刻就大拜了下去,叩头叫道:“还请仙师收弟子为徒,还请仙师慈悲,收弟子为徒。”连说了三遍。

听得林晓一阵好笑,要不是两人之间也有一段师徒缘份,哪怕来人叫喊多少遍也是白喊。随手一拂,就将来人掀起,林晓一摆手说道:“且慢。你这少年,为何要拜贫道为师?”

“弟子不知,只是一见到仙师,就觉得满心都是濡目之情,似乎离开了这里,就会丢掉性命一般。”说着再次跪倒在地:“仙师,弟子不知不觉来到这里,打扰仙师修行,至今如在梦里。佛家有言,这就是所谓的缘份吧?”

“哈,你这少年竟然还知晓缘份二字。你可知就凭这二字,若你当真拜我为师,就有连转六劫之祸,到第七世才有成道之机么?”

“弟子不知何为转劫,只知道若是今天离开此地,就会沉沦苦海,无能自拔了。”

“好好好,你既然向道心坚,贫道也不能不成全你。只不过师父领进门,修行在各人。能不能超脱苦海,就只能看你自己了。”

这少年如梦初醒,马上就给林晓连叩了三个响头,然后口称:”师父。“

林晓一笑:”现如今你只能做贫道一个记名弟子,待得你返本还原,那时若愿还称我师父,贫道在正式收你入我门下。“

“是,师父。”

”好,为师在你闯入外面的阵法的时候,就已经替你算过一次,你今世确是与贫道有缘,不过因你印堂煞气深重,与你那注定纠缠七世的道侣未来还要造更多的杀孽,直到连转三劫之后,你才有积修功德、化解杀孽的机会,并要连用三世的肉身偿还,故而需到第七世才可有成道之望,其中还得看你能否把持住自己,只要修道之心有一丝松懈,就会退转,再也无有成道之时,你须记牢,修行之本,以修心为第一。“

”是,弟子记住了。“

”好。话说完了,此间功课已完,此处也不久留了,我们师徒换个地方说话。“

林晓大袖一挥,架起遁光连带那少年一起飞起,眨眼间不见。

书中按表,林晓今日所收记名弟子,转劫七世之后,依旧在嵩山修道,后世并称三仙二老中二老的追云叟白古逸。(按照蜀山所述,就没有交代过白古逸的前世,只在长眉真人传里交代了他和凌雪鸿有七世道侣之事,只在凌雪鸿坐化开元寺那一世就已经累劫转世圆满,而且是在凌雪鸿之前,算凌雪鸿那一世应当是大明王朝,故而推算白古逸第一世入道当在南北朝末期。与长眉真人入道时间相差仿佛,但因接连转世,所以只比玄真子等人高了半辈。)

林晓在嵩山转悠的时候,早就算计好自己修行阴阳二气最好的地点了。嵩山东南,自然是取青阳之气,那么修行阴浊之气自然要选择他处,而嵩山左近最佳的阴浊之气的修行地点,就只有北邙山了!

北邙山自大周东迁帝都开始,就是达官贵人首选的安葬之地,也是与阴世勾连最紧密的地点,幽冥黄泉在北邙山也是有一个比较薄弱的节点在。

蜀山故事里的鬼王徐完,就是以北邙山为根基修行。只不过现在徐完才是刚刚借助地府动乱,杀出地狱阴世后,初建洞府的时候。

这徐完乃是修行的鬼法,毕生所修化成一颗阿鼻元珠,精通鬼遁,穿山入地均无阻碍,更是可以深入幽冥,采集穷阴凝霾之气,炼做阴雷,虽然对于林晓没有什么作用,但是这阴雷最是能污染仙家法宝、法器,地脉灵府,净化起来也是麻烦无比。

即便是徐完此时也是虚弱无比的时候,但是此时还并未在人间作祟,林晓也不好除他,而且现在又带着一个拖油瓶,所以还是能少一事就少一事,自己虽然不需要什么天地功德,但是给弟子们留下一些,到也是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