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首辅夫人重生后 > 第21章 省城

首辅夫人重生后 第21章 省城

作者:子夜灯火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3-22 15:33:39 来源:文学城

林嬷嬷败退离开,一边的玉兰忍不住露出笑来,对平安道:“往常见你聒噪,没成想关键的时候倒也能有些用处。”

平安对着玉兰便是满脸夸张谄媚的笑:“能得玉兰姐姐这一句话,便也是我的福分了。”

玉兰知道他这是耍宝,因此也忍不住捂着唇笑了。

外头徐家人和卫家人心态平稳,但是白家却正好相反。

听着林嬷嬷的回话,老太太好悬给气出个好歹来,忍了半天终于摆了摆手道:“应下吧,只要能将人糊弄走就行,如今这个情势,日后再找补就是。”

反正卫家离死就差一脚了,自己又何必在这个时候,和他们这些落水狗计较,没得耽误了正事儿。

林嬷嬷知道老太太的想法,眼看着睿王府的人已经离了京,再有一两个月就要到了,若是这会儿将这事儿闹大,只怕有碍大小姐的前程,因此也就只能如此了。

林嬷嬷点了点头,也不多言,便转身出去了。

卫家人和赵家人等了没一会儿,终于再次见到了林嬷嬷,这次林嬷嬷的态度就看着温和多了,笑着道:“竟是不知,竟然闹出了如此大的误会,老太太知道后,也是心中自责不已,没能管好家中仆役,到底让赵夫人受了委屈,原想登门致歉,但是今日听着几位的言语,却也不敢打搅夫人安宁,请几位回禀赵夫人,日后白家人再不敢上门打扰,也请夫人安心便是了。”

这话倒是说的巧妙,但是其中的意思,到底还是应下了平安之前的所请,因此他也只是冷笑一声:“诸位父老乡亲们都是见证,今儿白家应下了再不上门,只是人心难测,日后若是卫家再有什么万一,我也只找白家人的麻烦,这一点也请贵府谨记。”说完敷衍的拱了拱手,就带着人离开了。

林嬷嬷站在门口气的脸都白了,但是既然人都走了,她也总不能站在门口骂街,因此运了运气,到底忍了下来,然后转身回了府。

**

平安和玉兰一行人大胜而归,各个脸上都带着喜色,给蒋明菀回话的时候,语气都比以往轻快了几分。

蒋明菀听了点了点头,也不惊讶,毕竟当对方看起来山穷水尽的时候,自以为拥有一切的人,自然不敢轻易激怒对方,生怕他们来个鱼死网破。

这些人的念头蒋明菀拿捏了个七七八八,因此听了结果之后,便赏了平安几人,又吩咐道:“把这消息也和赵夫人禀报一下,安一安她的心。”

平安笑着应了。

等到人都退出去了,玉兰这才笑着道:“太太,您可是没看着,平安着小子,嘴皮子倒是利索的紧,一字一句将那林嬷嬷逼得没话说,脸憋得乌青,奴婢看着就觉得解气。”

蒋明菀看了一眼玉兰,也抿着唇笑了笑:“你往常不是嫌他聒噪吗?怎么今儿倒是夸得起劲了。”

玉兰一听这话,也不知触及了什么,脸上泛起了一丝红晕,看着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了。

“奴婢自来是有一说一,他不好的说了,他的好处自然也不会冤屈了他。”玉兰强撑着脸面道。

蒋明菀听着这话顿时一笑:“没成想咱们玉兰倒是个刚正不阿的青天大老爷了。”

一时间屋里的人都笑出了声,只玉兰涨红了脸,臊得不行。

不过蒋明菀到底也没有太过调笑她,很快又转移了话题,说起了旁的事儿。

**

而此时的卫府,赵夫人也在榻上听了她跟前嬷嬷的回禀,听完之后,忍不住流泪道:“我也是个没用的,这样的事儿,倒是要劳蒋夫人为我出头。”

嬷嬷小心劝她:“太太也是当局者迷,一时气急攻心没能想到罢了,徐家太太身在局外,自然看的分明。”

赵夫人听了这话叹了口气:“也是她聪慧罢了,若是将她摆在我这个位置上,想来定比我做得好。”

嬷嬷听着这话,倒也不好再劝,只能细细安慰赵夫人。

也幸亏赵夫人不是个多愁善感的,很快就揭过了这一茬,露出了些许欣喜:“这回过后,我倒要看看白府还有什么脸面上门。”

嬷嬷听了也笑着应和:“日后想来能安生些了。”

而芸姐儿在自己院里也得了消息,原本面上的愁容也是一扫而空,白家那样的人家,她是万万不愿意去的,尤其他们还如此折辱自己。

想到这个芸姐儿忍不住咬了咬牙,这世上之人真是凉薄,父亲得势的时候,恨不得将门槛踏破,如今一朝失势,便落得如此凄凉的地步,幸好还有徐家人愿意帮助她们家。

想到这儿,芸姐儿心中到底生出了几丝安慰。

**

卫家和白家这点琐碎事儿,到底也传到了正在和巡道大人议事的白敬华耳朵里,一边的巡道大人自然也知道了。

白敬华气的手都在哆嗦,压根不敢看巡道大人的脸色,只能强撑着淡定道:“家中仆妇无礼,让大人看笑话了。”

丁巡道意味深长的看着白敬华道:“人都说要痛打落水狗,可是如今卫巡抚的罪名还没能定下,有些事儿还是得悠着点才是。”

推出个仆妇来顶罪的事儿,丁巡道自然一眼就能看破,心中不免也对白家看低了一眼,这才什么时候,就这般明火执仗的欺上门去了,真是竖子不足与谋。

但是想着白家人在京里的靠山,丁巡道到底还是捏着鼻子没敢撕破脸。

而白敬华听着这番似讽非讽的话,面上也不好受,但是却也只能勉强笑着含糊过去。

等到从巡道衙门出来,白敬华立刻铁青了脸,准备回去好好教训一下周氏,这样的事儿竟然也敢不经自己就做出来,这女人果真是糊涂透顶!

**

且不说延宁府的这些纠缠,此时徐中行也终于到了省城,只是一来之后,他们一行人就被撂到了驿馆里,只有通判大人去了臬台衙门回事儿。

剩下的人都只能百无聊赖的守在驿馆,等着上官发话。

徐中行在驿馆里憋了一天,等到第二天的时候,终于出了驿馆,名目自然是拜访师母,这个旁人也挑不出错,毕竟人家上省府是来公干的,不是来坐牢的。

延宁府的一干书吏下官们,就这样看着徐中行离了驿馆,他一走,便立刻有人去给通判大人禀报。

通判大人听了却只是一笑:“不怕他动,就怕他不动,能让他离了延宁府,自然也不是随便就做出来的决定。”

底下人看着通判大人如此高深莫测,自然也不敢多问了。

**

徐中行离了驿馆之后,就先去西市卖了一些点心茶叶,又买了些布匹书籍文房四宝,这才雇了辆马车,往住在南城的杨家去了。

其实杨家原先是有个大宅在东城的,可惜后来杨言正倒台,那个宅子也被官府查抄,如今只剩南城的老宅。

徐中行不知道拐了几道弯,终于才拐进了杨家所在的巷道里。

这条巷道不深,只住了四五户人家,都是独门独户,一进大小的宅子,杨家正在巷道最里头。

徐中行一到巷道口就下了马车,深一脚浅一脚的走了进去。

等走到门口,看着掉了漆的门扉,伸手扣了扣门。

没一会儿,门就开了道缝儿,露出一个略显沧桑的人脸来。

那人原本还有些疑惑,但是在看到徐中行的脸之后,就顿时露出喜色:“徐大人来了。”

徐中行露出一个近乎于温和的表情,点了点头:“杨伯。”

杨伯是杨家几辈子的老仆了,当年杨言正身死,杨伯也被发卖,是徐中行找关系买下了他,又送还给杨家母子。

杨伯也不禀报,直接就开门将徐中行迎了进来:“自打接到了您要来省城的消息,太太就日夜盼着呢,还吩咐老奴,只要您一来,就立刻迎您进去。”

徐中行只是淡淡点了点头:“有劳师母操心了。”

一行人就这么进了杨宅,这地方不说比当年杨家在京城的宅子,便是比起如今徐中行自己住的宅子,那都是小的不是一星半点,只一进大小,一个正房,两个厢房,前面还有两个倒座房,连个照壁也无。

徐中行一进院子,便能听到正房里说话的声音。

杨伯高兴的通禀:“太太,徐大人来了。”

这话音刚落,正房的帘子就被人掀开,一个二十岁出头的青年走了出来,他看着也是养尊处优的样子,只是身上衣服却有些寒酸,只穿了件半旧的儒衫,也无什么配饰。

他一看到徐中行,便立刻露出了笑:“徐兄,总算是将你盼来了。”

此人正是杨言正的幼子,杨如珪。

徐中行见着他,也露出了一丝温和的笑:“如珪,师母可好?”

杨如珪性子有些急躁,立刻道:“好好好,都好呢,只是一直惦记你。”说完就拉着徐中行往屋里走。

徐中行也不反抗,任由他拉着进了屋。

等进了屋,他也看清了屋里的情形,杨夫人坐在正座,下首坐了个眉眼低垂,一副妇人打扮的女子,身边还有一个嬷嬷伺候。

徐中行看着这一幕皱了皱眉。

那个妇人打扮的,多半就是大归的杨言正幼女杨静姝。

当年她可是风风光光的嫁给了杨言正的同科,工部侍郎的嫡长子,可是后来杨言正出事,那家人便立刻与杨家划清了关系,一封休书,将杨静姝送了回来。

都说男女有别,按理来说,这种场合,杨静姝应该避嫌才是,徐中行也没想到会在此时遇见她。

不过他到底城府深,面上并没露出什么不妥,只目不斜视的上前给杨夫人行了一礼。

杨夫人看着徐中行,原本端庄的脸上也露出了几分笑意,点了点头:“好孩子,不必多礼。”

而一边的杨如珪,早就盯上了书童清风手里拿着的书,也不顾什么礼数,直接拿过来翻了起来。

杨夫人看着这一幕皱了皱眉,似是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到底什么也没说,只让徐中行坐下说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省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