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首辅夫人重生后 > 第17章 帮扶

首辅夫人重生后 第17章 帮扶

作者:子夜灯火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3-22 15:33:39 来源:文学城

赵夫人没能难过多久,外头便有人来传话,徐家太太派了人过来。

赵夫人一听这个时候了,蒋明菀竟然还遣了人过来,心里顿时一暖,急忙将人传了上来。

过来送东西的,自然是福安,还有蒋明菀跟前的海棠,这个排面已经算是很有诚意了。

赵夫人心中感激蒋明菀在这个时候还能想着她,因此对着来人说话也就越发柔和了:“多亏了你家太太还能想着我,如今我家老爷出了事儿,我这儿倒是越发凄凉了。”

说着,赵夫人便擦起了眼泪。

一边的海棠小心劝慰:“太太也念着您呢,而且太太也说了,人都有个高低起落的时候,卫大人是个好官,想来这个坎也能顺顺利利的渡过去的,还请夫人不要难过。”

赵夫人听着这话,多少有了些安慰,擦干了眼角的泪,这才道:“徐大人可回去了,可知道些什么消息?我身为后宅妇人,如今被困在府里,外头的消息竟是一概不知,只知道我们老爷下了狱。”

海棠叹了口气:“我们老爷还没回去呢,太太说了,等老爷一回去,就立刻给您报信。”

说完又顿了顿道:“还有件事儿,太太想着您与小姐公子留在府上,恐怕会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要不要先去我们府上暂住?”

赵夫人听着这话心下一动,住在自己家,能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蒋氏说这话,只怕是话里有话,生怕有人在老爷入狱后,欺凌她们孤儿寡母呢。

这一点赵夫人自己也曾想过,只是如今,却也由不得她做主,因此她只能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叹息道:“我又何尝不想呢,只是之前巡道大人下了令,禁止府中亲眷随意离府,之前我送老爷的妾室离开,也是先消了纳妾文书,证明她们与府上无关,这才将人送走。”

海棠听了心中暗叹一声,还真叫太太猜着了,看起来这位巡道大人果然不怀好意。

因此她立刻按着蒋明菀的吩咐道:“既不能出去,那太太就送些人进来,府上出去了这么多人,只怕夫人小姐和公子身边伺候的人就更少了,若是怠慢了可不好。”

说起这个,赵夫人倒是点了点头,今儿海棠一行人能进来,就说明这位巡道大人到底没把事情做得太绝。

毕竟如今卫知府也只是暂时关押,还没有最后定罪,丁巡道也不敢真的太过为难。

等到说完了这些,海棠又把扬哥儿也一起过来的话说了。

赵夫人听了有些惊讶,急忙道:“那公子去了何处?怎好叫他这个时候也来。”

海棠有些尴尬的笑笑:“公子原本说要过来给夫人请安的,只是一直挂念着卫公子,这才先去看了卫公子。”

正说着呢,外头就有了通传声:“大爷和徐公子来了。”

赵夫人立刻起身,急忙让人进来。

看着儿子和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少年一起进来,赵夫人也不等二人行礼,就将人招到了跟前。

她看着徐惟扬,仿佛是在看着一个缩小版的徐中行,只是他面上多了几分青涩的少年气,眉眼间也显得飞扬跳脱一些。

“好孩子,多亏你还想着来看文哥儿。”

赵夫人又看了眼自己儿子,文哥儿如今也有十五六了,该是说亲的年纪了,前段时间,知府家的门槛还要被踩断,但是今日之后,只怕也没一个人敢上门了。

扬哥儿听了这话,笑着道:“文大哥往日里十分照顾我,来看看文大哥也是我该做的。”

卫继文自打知府入狱的事情传回来之后,就一直心情沉郁不安,如今扬哥儿过来看他,也让他的情绪好转了许多,笑着道:“扬哥儿还说等父亲的事情了结了,要和我一起出去跑马呢。”

看着儿子难得露出轻松神色,赵夫人心里也好受了许多,不由也对扬哥儿啧啧称奇,小小一点孩子,看着倒是比她这个大人还能劝得住人。

赵夫人没有在卫知府这件事上纠缠,只留两个孩子吃了些点心又喝了杯茶,还给扬哥儿赐了些笔墨,便让扬哥儿回去了。

走的时候,扬哥儿还有些依依不舍,文哥儿看着也不舍得他回去,但是赵夫人却只当看不见,一路送着扬哥儿走了。

徐家人对她们家这般厚道,她也不能不识好歹,如今外头的事情乱的很,要真把扬哥儿留下来,只怕蒋明菀那儿也不会安心。

扬哥儿到底还是跟着福安一路回了徐府,面上看着还有些气不顺,忍不住道:“这才呆了多久,怎么赵夫人就催着我回了。”

福安在一边劝慰:“好哥儿,卫太太也是为了您好,如今卫家情形不同了,您难道没看到外头守着的府卫吗?”

扬哥儿当然看到了,而且以他的聪明才智,也琢磨出了这里头的意味,只是心里还是有些不得劲,怎么这世上的好人总要受这些磋磨,而那些坏人却都活的好好的。

父亲被一路从京城贬谪到了东南,卫知府也下了狱。

这般想着,扬哥儿心里倒是有些丧气了,一路再没吭气。

福安看着少爷蔫蔫的样子,只当他是没玩够,心里不舒坦,也不多言,只想着等回了家,兴许就好了。

**

蒋明菀这边不知道儿子的心思,但是看着儿子回来的这么早,也知道了赵夫人的意思,心里倒是对她高看一眼,同时也知道了如今卫家的情形。

蒋明菀沉默了一会儿,对来回话的福安道:“挑人送过去的时候,选些警醒的,手脚利落的,如今只怕卫府上下也是一团乱,难免会有人想要浑水摸鱼。”

福安恭声应了,这才退下。

**

这天徐中行回来的比较晚,一直等到天都黑透了,这才回来。

面色看起来风尘仆仆的,有些疲惫和憔悴。

蒋明菀急忙将他迎进屋,然后又让人端了熬好的鸡汤,和一直在炉子上热着的晚膳出来给他用。

徐中行二话没说,先吃了半碗鸡汤面,这才缓过神来。

蒋明菀看他难得这么狼狈,竟连礼仪都没顾忌到,下意识给他夹了一筷子小菜,温声劝慰:“慢点吃,小心伤着胃。”

徐中行拿着筷子的手一顿,点了点头,又恢复了之前的端正模样,夹起了蒋明菀布给他的菜,小口小口的就着菜,将那碗面吃完了。

吃完之后,徐中行这才腾出功夫来说话:“你今晚给我准备一下,明儿我可能要出趟远门。”

蒋明菀一皱眉:“出远门?老爷要去哪儿?”

徐中行叹了口气:“巡道大人遣通判大人及我等官员一起去两司回禀今日之事。”

蒋明菀回过神来,这事儿倒是的确耽误不得,一府的主官入狱,的确得有个说法才是。

蒋明菀点了点头:“好,我这就吩咐人给你收拾行李。明日什么时候走?”

“一大早就得走。”徐中行道,他沉吟了片刻又道:“还有,取两千两银票给我。”

蒋明菀一惊:“这么多钱?做什么用?”

徐中行苦笑:“既然去了,总得想办法为知府大人疏通疏通。”

蒋明菀皱眉,这次去,主事的肯定是通判,当着通判的面为知府疏通,只怕这事儿不好办,但是徐中行并非无智之人,这样的情形他肯定也早有所料。

如今他却依旧要行此事,想来他心里早有定计,不独独只是为了这个。

蒋明菀虽然想明白了这一点,只是心里难免有些不舒坦,他总是这样,什么事儿都不肯和她说明白。

若是平时,蒋明菀必然是要有些气性出来的,但是如今情势紧迫,她到底压下了心中不满,点了点头:“我给你支三千两银子,一方面是给知府大人疏通,一方面也该给师母她们补贴些。”

徐中行的老师杨言正的老家就在本省,当年杨言正身死,他的妻女就离了京城回了原籍,如今正住在省城,蒋明菀甚至觉得,当年她父亲为徐中行疏通,徐中行选了这个地方过来,有一大半的原因是为了照顾老师的家人。

不过这也是应有之义,毕竟杨言正对徐中行那可是有再造之恩的,甚至可以说,若是没有杨言正,徐中行能不能念书都不一定呢。

只是这件事十分隐秘,知道的人没几个罢了。

徐中行没料到蒋明菀会这么说,面上也露出几分惊讶,不过到底还是点了点头:“夫人考虑的周到。”

蒋明菀笑了笑,再没深入这个话题,只继续和徐中行说起了今日去卫府的事儿。

这一晚,徐中行留在了正房,倒也没做别的,只是安安静静的睡着。

蒋明菀听着身侧徐中行平静的呼吸,定定看着帐子顶,想着省城的那家人,心里的念头飘飘忽忽的。

前世她发现了徐中行心中另有她人,她也曾想过,那个人到底会是谁?

可是徐中行自小到大的人生都很简单,根据她婆婆和她唠的家常,除了徐中行的亲妹妹和他亲娘,徐中行从小到大接触过的女人几乎为零,而且她也不认为徐中行会喜欢上什么普通的女子。

那么排除来排除去,也就只剩下杨言正的小女儿杨静姝,能与徐中行沾点边。

两人年岁相当,杨静姝在闺阁中也有才名,可以说十分般配了。

而且这种将女儿嫁给门下弟子的事儿,也很常见,甚至还会传为一桩美谈。

只是有一点却不符合,若是真的,当初徐中行中状元的时候,杨言正已经是次辅了,没理由他的女儿争不过她这个礼部侍郎的女儿。

蒋明菀有些忐忑的心安静了下来,应当不是她,看来自己还是想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