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首富从盲盒开始 > 第627章 破产狂潮【加第35章 】

华夏采购团离开米国,前往巴西采购大豆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米国。行业外的人可能并不觉得这个消息有什么,但是行业内的人都明白,这一次机构联盟恐怕要完蛋了。

大部分人都在嘲笑联盟的愚蠢,明明华夏人已经打算680美元签约采购了,可是结果却因为联盟的贪婪,而把对方逼到了直接走人的地步,果然资本家都是愚蠢至极,贪婪至极的家伙。

当然也有人觉得这一次是华夏采购联盟的布局,因为这一切显得都那么的恰到好处和合理,这么一看反而就非常的不合理了。而且他们认为巴西并没有那么多的大豆给华夏采购团。

因为每年大豆的成熟期是在年底,而现在巴西的大豆还处于生长期,理论上所有巴西产的大豆都已经集中到了米国的期货市场上了,巴西顶多只有国家作为储备的200多万吨大豆而已,绝对不可能会拥有400万吨大豆,来满足采购团的需求的。

但采购团就这么干脆的走了,所以这里面肯定有阴谋。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卡夫特还是强势的压住了联盟,让联盟试图去维系现在的大豆价格。卡夫特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这些都是华夏采购团的手段,是华夏采购团逼迫己方在价格上让步的手段。

他们去巴西根本买不到任何的大豆,巴西顶多只有200万吨而已。

同时卡夫特在华夏的人也表示,现在华夏采购团背后那些金主们也非常的焦躁,因为他们是眼看着大豆的价格上涨了上百美元的。

与此同时,华夏国内的大豆严重不足,很多大豆企业已经停产了,大豆价格产品开始飙升,整个华夏都等着大豆下锅。

如果短时间内没有大豆运输到华夏的话,那华夏的大豆产业还是要完蛋。总而言之,华夏采购团必须要在20天内想办法弄到大豆,否则他们会被国内愤怒的大豆企业们给撕碎的。

于是卡夫特向联盟保证,这只是华夏采购团的手段而已,华夏人根本买不到大豆,他们是在逼迫己方降价。

卡夫特的说法很有道理,再加上如果此时崩盘的话,所有机构都会损失惨重,难以维系,所以不管是否情愿,他们都必须相信卡夫特的分析,坚信这些统统都是华夏人的手段。

但联盟会相信,期货市场的散户们却不会相信了。

这些散户都是敏锐的察觉到了联盟动作的人,他们陆陆续续的收购了100多万吨大豆,打算跟着联盟一起获利。

现在既然华夏采购团已经走了,那在他们看来大豆崩盘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不跑更待何时。

于是100多万吨的大豆瞬间投放进整个市场,直接就让大豆价格狂降了50美元左右。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大豆开始出现腐烂的难以储存的状况。

众所周知,存在仓库里面的大豆顶多只有两年的储藏期,超过两年的时间,这些大豆就会腐烂变质到无法使用的程度。

但这还是针对专门为大豆设计的仓库而言的,而这一次存储的大豆数量过多,专门的大豆仓库根本储藏不下,只能放在一些其他类型的仓库里面,其结果就是这些大豆已经开始变质,无法使用了。

另外,这些被隐藏起来的大豆,可不仅仅只有联盟手中的1000多万吨,还有2800多万吨是掌握在米国的各个大豆加工企业的手中。

其实在去年,全球大豆产量是有提高的,尤其是米国,其大豆产量比上一年同期还要提高了3%,年产量达到了9,800万吨。

其中市场消化掉的大概只有6,000万吨左右,还有3,800万吨是市场没有消化的。

其中有1,000万吨陆陆续续的落入了各个金融机构的手中,用来进行炒作。剩下的2,800万吨,准备米国的各个大豆加工企业储存起来了。

因为这一次对华夏大豆加工产业的攻击,就是这些大豆加工企业们发起的,他们为了获得华夏大豆加工的主导权,自己自然也是要出大力气的。

于是他们收购了比正常计划要要多出来的2,800万吨大豆,而这些大豆全部存储在他们的仓库之中。按照他们的计划,只要那些金融机构能够成功,那这2,800万吨中只要有14能够被市场消化掉,就能够拿回2,800万吨的成本。

接下来他们再从金融机构那里借钱,用华夏人购买大豆的资金反过来吞掉华夏人自己的大豆加工企业,完成了对一个国家全行业的吞噬。

所以这一次其实是金融机构联盟和米国各大大豆加工企业联手合作的结果。

可是现在,华夏采购团跑了,金融机构手中的大豆开始腐烂了,而自家仓库里面存储的大豆也快要爆仓了……这些大豆也严重挤压了各个加工企业的成本,如果不想办法把这些大豆处理掉,然后换成美元,他们自家企业恐怕都要经营不下去了。

当然了,大型的农业企业对于这点钱还不在乎,可是小型的农业企业就不行了,他们也开始快速的出手手中积压的大豆,而这些大豆加在一起差不多有600万吨左右,这已经不是为了维持高价的金融机构,能够吃下去的数量了。

此时,这些金融机构只能不断的和背后的农业协会协商,要求他们控制协会下的各个成员,一定要保持团结,千万不能将手中库存的大豆全部投入市场,知道华夏人发现自己在巴西根本弄不到一颗大豆,最后只能打到回府为止。

于是接下来几天的时间里面,大豆期货价格一直持续涨涨跌跌的行情,有时候一天之内暴跌几十美元,第2天又反涨几十美元,不过价格总体上控制在700美元一吨左右。

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但背后全部都是金融联盟流出的血,他们的持仓成本已经快要增长到600美元了,这些金融机构已经不指望卖出700美元的价格了,只希望680美元赶紧成交,好让自己解套。

直到第5天,在巴西工作了三天的华夏采购团正式对外召开新闻发布会,说他们已经成功的采购到了400万吨大豆,同时这些大豆也已经成功装船启航,准备返回国内了。

为了表示这个消息的确实性,用来安抚国内焦急的等待大豆下锅的各大加工企业,采购团特别邀请很多媒体前往港口参观,让他们亲眼看到了20余艘装满了大豆的货轮。

其中有一家媒体甚至还非常专业的拿出了一根测量杆出来,这是用来测量船舱里面的大豆深度,确定船舱中确实储存的大豆数量的工具。

除此之外还有人去检查吃水线,确定货轮的质量。

这些金融机构当然不是傻子,他们又不是没有见过那种表面盖一层货物,但其实里面空空如也,啥都没有,就是为了改变市场信心的套路。

所以这些金融机构非常怀疑,这些团只是表面盖了几米的大豆,里面其实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奈何这一切都是真的,所有的检测都表明船厂里面确实储存了将近400万吨的大豆,然后船只顺利启航,前往华夏。

而这第1批400万吨大豆,足够华夏企业使用三个月的时间了,最少三个月内华夏企业都不用担心没有大豆可用了。

也就是说,如果这些金融机构还想要维护市场价格的话,那就必须要再苦熬三个月才行。

嘿嘿,这是傻子才会干的事情。

卡夫特一边哭喊着我的队友都是猪,一边命令手下用最快的速度处理手中的大豆,一定要趁着期货市场还有一些傻瓜和散户觉得大豆价格还会继续上涨的时候,快速将手中的大豆处理掉。

可问题是其他人也不是傻子呀,于是顷刻之间,就有足足将近1,000万吨大豆涌入期货市场,整个大豆价格瞬间被腰斩了100美元。

第2天又是100美元。

4天后,大豆价格回归到了300美元的正常价格。

第5天,有10多家金融机构和几十家小型的大豆加工企业宣布破产,同时米国一家大型的粮食企业宣布暂停在市场上购买大豆的,直到今年大豆丰收为止。

看来最少56个月的时间是别指望他们在市场上购买大豆了,毕竟他们还有满仓库的大豆需要消化来着。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10天后大豆价格跌破了200美元一吨,达到了十年来前所未有的低谷,与此同时有一只手开始在市场上缓缓收购800万吨大豆,然后其中的400万还给出借方。这些卖出去了25亿美元的大豆,最后只花了不到8个亿就全部还了回去,如果算上中间的利息的话,足足赚了将近15亿美元。

当黄老板看到这些财报的时候,非常不以为意的丢到一边,然后摇摇头,很是不屑的说道“一点小钱罢了!”

嗯,确实是一点小钱,毕竟这15亿加起来还不到之前操作石油的零头,赚这15亿花了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来进行操盘,期间花费的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不可计数的。

唯一的好消息,大概就是这15亿美元都是属于黄老板的个人收入,这一次调动的所有资金,那都是黄老板自家的资金,西部野马基金根本没有花费一分钱。

至于你们问西部野马基金现在的钱用到哪里去了?

嗯,这些钱已经已经开始分散投资了,投资了包括谷歌,亚马逊,高通,苹果等等科技类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西部野马基金,都掌握了不小的话语权!

【等会还有一章,不过会晚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