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十四桥月令 > 第8章 子越往事(一)

十四桥月令 第8章 子越往事(一)

作者:晏里里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06 00:31:55 来源:文学城

送完客后,子越终于回她的房里坐下了。

窗外有小雨淅淅沥沥下起来,天阴着,房里没有点灯,一切都是昏暗里模糊的影子。

鹿宁送了一盏茶进来,还没开口,她便摆摆手让她出去了。现在这间房里只有她自己一个人,静得呼吸可闻。

“哎……”

从她孩提时代跟着同伴在巷子口卖芍药花开始,她就学着唱童谣:“羊头二四,白天雨至……”,或者“红花牛,黑花牛,过水今要栽跟头,黑花牛顶跑了红花牛……“提着装满花的五颜六色的篮子,一群孩子唱着清脆的童谣在大街小巷里跑,是小城一道大家都爱看的景致。

教给她的那个小姐姐是这群卖花童的主心骨,唱歌的声音清越好听,教她们一遍一遍,极有耐心。儿时的她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但她知道这一定是什么好话,因为当一群卖花童进到城里,齐声唱起来的时候,总有路人停下来听,还总有人买他们的花。

直到那天,拦住他们的不是买花的路人。

那人好高,穿着皂罗衫,容貌清俊,附身下来的声音也温柔:“小孩,是谁教给你们唱这个的?”

领头的小姐姐露出一贯的笑容,十来岁的身量,还需要踮着脚把篮里的鲜花举到那人面前,刚刚好够到那人皂衫前金灿灿的罗鸟刺绣:“没有人教我们,我们自己学的,大官人,您买花。”

这句话没有说完,因为子越看到了满眼的猩红,孩子们四散逃开,哭叫声响成一片。

她个子小,在队伍后面,也连滚带爬地向城门外逃去,躲在他们这群卖花童栖身的破庙里,一直躲在稻草堆里,日月轮换了三次,她终于从破庙里钻出来,跑到城里去看究竟。

什么也没有,那块地是那么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儿血迹,行人来来往往,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

她觉得想哭,但她不敢,她咬着自己手背逃走了。

从那天起,她再也没有唱过任何一首童谣,也没有见过那群卖花的同伴,她的手背上也留下了深深的一道疤。平日里她以粉饰之,今天手上的残粉已褪,她把手举到面前端详,即使在房间里昏暗的光线下,那道疤也触目惊心。

“金鹧鸪,关昱梧。”她反复念这两句,突然觉得鼻子一酸,要落下泪来。

她只与父母长到五岁,就被卖与大户人家当差,其实怪不得爹娘,当时弟弟重病,需得一大笔钱,爹把她送到牙婆手上,眼泪就流下来了。

在人家里的日子,因为年纪小,犯错是难免的,活儿做不动挨打,早上起晚了也要挨打,苦头吃尽。好不容易找到个机会逃出来,便和那些卖花童混在一起。卖花童有的是走失流浪的孩子,有的是天生残疾被父母丢弃的孩子,还有的就是她这样被卖了然后逃出来的孩子,领头的是个小姐姐,从哪里弄花来,哪个季节卖什么花生意最好,她一清二楚,什么牡丹芍药秋菊腊梅,那一年里每月每日里的计划全靠她,赚来的钱她安排吃喝衣履,从没出错过,也从不藏私,大家都很听她的。

她与那个小姐姐极好,因为她长得瘦小,在卖花童里也是个小不点,对她更格外优待。大家都住在城外的破庙里,有食同吃,有床同睡,好得像一家人。

却没想到那日小姐姐当街被人害了,伙伴们跑的跑,逃的逃,就此失散。而她没了去处,一咬牙,剪了头发,进了轩雨楼。

一般地方不会招那么小的杂役,除非是轩雨楼,因为那是大家都可以找乐子的地方。

她还小,长得也不甚出众,又剪了头发,所以领她进来的李妈妈并未把她看在眼里。轩雨楼的日子也不好过,但好歹有衣穿,有饭吃。她不会书文琴棋,平时多是打杂,偶尔也到厨房去帮忙。

她喜欢在厨房里做事,虽然在姑娘们的房间里伺候到处脂粉香气,钗环叮咚,是另一种见识,但她不爱看到来轩雨楼的客人们那些贪婪痴相,**像一张大网,把轩雨楼的每个人笼罩其间,只有厨房,能获得一丝安宁。

她做的小菜渐渐有名,李妈妈便着意总让她预备下瓜菜点心,为她传出个“天生妙厨”的美名。

这名声并不让她欢喜,反而让她惶恐,她怕厨房里的那点安宁也被剥夺。

却没想到那日来了个书生,样子倒是清清秀秀,白衣一尘不染。李妈妈命她奉菜,她挑了一碟子金香酥,一碟子蒲瓜酿,一碟子橄榄醉,三道小菜,是一般客人的标准,李妈妈却瞪她,要她再上三道。

她明白了,这是贵客来了。

重上三道,木棉虾仁一盘,文思豆腐一碗,橙玉生一碟。

书生见到菜色,脸上带笑:“好。”

她不觉得这书生讨厌,倒觉得他像个清清爽爽的读书人。

却没想到那天晚饭后,她正要收桌子,那书生张口就要把她赎出去。

她又没收卖身银,何谈赎?李妈妈却满口答应,转手收了书生两锭银,铺盖卷儿一背,她就和书生来到了一个新地方。

这里是书生的家,但也不全是,应该说是书生的另一个“家”。

她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把铺盖卷儿抱在自己怀里,只低头站在门口,闷声不说话。

书生叫她跟上自己,来到厢房门口:“你进去给自己收拾铺床吧,有日子没来了,肯定灰重。”

她点点头,进到房里。是一间很宽敞的房屋,有桌有床,她以前从未住过那么好的房子。

等她收拾好了出来,书生已经不见了,她四处走了走,这是个带花园的小合院,厢房走过大堂,就是一间书房。

书生正在书房里看书,或许是坐得有点久了,他起来换书,手指轻轻点着架子上的书目,点到第五下,正好点到了窗子外的她。

“收拾好了?”

“嗯。”

“走了这一路,饿不饿?”

“不饿。”

这是老实话,她爱做着新鲜吃食,自己倒没有太多口腹之欲。

“我想吃热的,你去熬些粥来,我们一起喝点。”

她答应着去找厨房,所幸院子不大,很快便摸清了,米粥煮上,又看厨房里还有什么配粥的菜,竟没有。

她不死心,走在柜子里翻找,这厨房里的油盐酱醋是齐全的,但冷冷清清,想来甚少开火的。

好容易案台底下端出个坛子,打开一看,是一坛子酸疙瘩菜,不知道什么时候泡进去的,她捞了一个出来,换过两次水,看颜色碧青,想来是没坏,便切了一小片尝尝,酸脆,可以配粥,只是白口吃,有些单调了,她左右看看,想个法子。

疙瘩菜对半切开,一半切了细丝,一半切成丁子,又另拿了一根大葱过来,葱白切丝,葱绿切碎。疙瘩菜丁子拌了芝麻酱油,拿葱绿呛了热油淋上去;细丝就着底油炒了两下,葱白撒下,颜色便鲜明了起来。

粥和两样小菜都好了,她又摸索了一阵,发现厨房外头连着大堂的就是一间饭厅,便把里面的桌子擦了,摆上饭菜,灯也新点上,一室暖黄。

她去书房叫他来吃,他正在写字,隔着窗子,她看见他的手抖得厉害。

“粥好了。”

他这才抬头,眉宇间的愁容因见了她便散了些:“好,等我过来。”

这顿宵夜简单清爽,米粥热得熨帖,炒疙瘩丝酸香,拌疙瘩丁酸脆,他吃得很快,胃口似乎比在轩雨楼时还要好。

“好吃吗?”她小心翼翼地问。

“好极了。”他笑起来,周身像笼着月光。他看她的眼神也温静,让她觉得安宁。

“我叫祁越泽。”

“哦。”

她不知怎么答,应了一声。

“你叫什么?”

你都不知道我叫什么你买我作甚么?这里她便觉得这人古怪了,可她已经被李妈妈卖了过来。就像当年父亲卖她给牙婆一样,她只是呆立着,不敢说什么,任由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现在祁越泽还瞧着自己,她只得把自己的名字说了:“小五。”

这个名字那么简陋,那么寒微,她简直是嗫嚅着吐出这两个字的。

小五,他喃喃念了两遍,突又想起什么似的:

“你在家排行第五?”

“不,我只有一个弟弟。”

想到这里,她悲从中来,是啊,有了弟弟,她便被卖了出去,吃尽苦头,弟弟也不知道救回来没有,多可怜。

“是被卖去周家的时候五岁,他们就这么叫起来了。”

那人等着她继续讲,她却不再说话了。

停半晌,祁越泽微微叹了口气:“古往今来,这些事大抵都差不多,父母有父母的无奈,唯有你放宽心情,保重自己。”

“只是——”

祁越泽沉吟了一下:“小五,这实在算不得一个名字。”

“罢了,以后你就跟我姓吧。”

他把她的手托起来,在她的手心里写字:

“子越。”

“从今天起,你的名字就是祁子越。”

各位读者好,感谢你们看到这里,对剧情的争议做几点说明:

1.子越的前事,与其说是感情经历,不如说是少年时代被侵害的经历,因为她是没有选择的。后文多章节会讲述她是如何在朋友的帮助下进行创伤修复、找到自我。后文没有爱情线,如果仍介意这部分内容的读者可以跳过章节抬头为“非晚阁”的章节。

2.子越有对照组,一个没有朋友也没那么幸运的女孩,用她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解放自己,“不太体面”,如果介意1的内容的朋友们可选择跳过后文抬头为“桂殿秋”的章节。

3.关雨执的故人来访,就像东京繁华一梦而已,只是想写写都城的吃食和风光,没有爱情线的。

另外再补充一点,评论中的敏锐让人惊喜,女孩们和女人们都应当保持这样的敏锐。(??ω`? )

2024.11.21

2025.2.5看《山花烂漫时》有感,细莺早恋,弹幕很多骂她恋爱脑和没见过男人,用词非常难听,但基本没有人提这是对未成年少女的诱骗……剧里确实进行了美化。我始终认为受害者不必承受如此指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子越往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