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 > 师叔很怂不一般 > 第188章 人之初

师叔很怂不一般 第188章 人之初

作者:忘吃烧饼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0-12-25 19:13:33 来源:转码展示1

以前李旦看书,总会看到有人以“道家无为”来一叶障目。duanzixiaohua

或是举佛家的种种缘法来告诉你,学会放下,不争不抢,今世的福报,会在来世应验。

以前的李旦,将这些思想奉为圭臬,深信不疑。

可此时想来,什么“无为”,什么“放下”,都不过是聪明人愚弄笨蛋的障眼法罢了。

佛陀说的放下,不是让人放下一切,无欲无求。

而是教人放下痛苦,才能得大自在,大欢喜。

佛陀本身,也有修欢喜禅一说。而那些个苦行僧,赤脚丈量大地山川,受尽风吹雨打,历三灾九难,也是想让佛陀看到自己的虔诚,赐下正果。

说到底,佛家口口声声说的“修来世”,即便修成了,也不是为了福泽某一地山水、某一界众生。

在这方面,道家无为便更纯粹一些。

凡是生灵,就没有不自私的。“自私”二字,也并非贬义。

幼儿尚未出生,便要汲取母胎中的养分,可曾想过,此举也许会让母亲丧命?

不用想,想了也没用。

因为生命的第一要素,就是活着。

所以有圣人说,人之初,性本恶。

这里的“恶”,同样不是贬义。

以前的李旦始终不明白,修行是什么。道士也好,佛子也罢,都在谈修行。只不过所走的路,不尽相同。

李旦一直觉得,道士避世,无欲无求,便可成金丹大道。佛子普度众生,慈悲为怀,便可修成正果。

可他忘了,那金丹大道九死一生,那佛陀的正果也分三六九等。

顺天行事也好,救苦救难也罢,这功德也有大小,也分高低,难道不可笑?不可怕吗?

可这,才是真实的天地。

生存,高于一切。

活着,才有慈悲可讲。

李旦在握住那枚玉玺的一刹那,仿佛经历了一整个宇宙的轮回。此时的心境,自然有所不同。

个人有个人的命,刘运的命,当然和任何人不同。

不是放下了后昭国,就可以修得长生大道。李旦让他不要逃避,正是想让他明白,即便是上了山,修了道,也离不开人间。

财侣法地,缺一不可。

那天仙大道,不是无欲无求就能修成的。恰恰相反,前方的路,还有太多的明争暗斗。

刘运还是极为听话的,或者说,是很有天赋。

无需李旦过多解释,便以后昭国之君的身份,招安了那群参与造反的府兵。

之后又重开朝会,将整个洛都城内正七品以上的官吏全部召集至宫中,宣布了镇国公黄顺义的死讯。

以下犯上,通敌叛党,死不足惜。

而镇国公一家,本该受株连之罪。不过念在黄氏先人世代忠君,于江山社稷有功的情面上,就免了死罪。家中男儿,全部发配至前线加入讨伐大军,戴罪立功。

刘运的旨意一下,整个朝堂都震动了。有大骂黄顺义不忠不孝,猪狗不如的。有大骂黄氏子孙嚣张跋扈,为非作歹的。

都恨不得一脚将镇国公府的人彻底踩死。

就连刘溪也说,对黄顺义的家人太过仁慈了。老子造反,当儿子、儿媳的,能不知情?

但刘运却只是笑着说,主少国疑,有造反之心的大臣多了去了。这是他刘氏几代君王欠下的债,他得慢慢还。一味采用杀伐手段,未必就是好的。

小小的年纪,满嘴道理,讲得刘大状元都甘拜下风。

洛都城外,刘运穿上普通老百姓的衣服,亲自为李旦送行。

这是他,第一次出城。

“此去天河宗,尚有五百里之遥,师尊当一路小心。”少年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行了拜礼。

“知道了,回去吧,家中还有一大堆麻烦事等着你呢。有什么不懂的,就问刘雨亭。此人虽说脸皮厚了些,办事的能力还是有的。不必觉得为难,他若敢欺负你,告诉我便是。”

“哎,蛋哥你这话说的,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刘雨亭是地痞无赖呢。放心吧,都是自家人,我一大德王朝的状元,还怕治理不好一个小小的后昭?我刘雨亭的为人,那是堂堂正正,有口皆碑的。不信,你问曹公公,他最清楚。”

李旦闻言,脸皮狂抖两下,还真就转身看向了老太监。后者见状,摇摇头,啥话都没说,只是叹了口气,便上车去了。

“瞧瞧,公公默认了。刘运侄儿,知道你刘叔我的为人了吧?放心,你刘叔我,也是半个神仙!”

刘溪大笑,挺起胸脯拍了两下。李旦看他这模样,才放心离去。

别的不说,你刘雨亭的确也是炼气士,还他娘的身怀人道至宝。

能不能整治好后昭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保住我家徒弟的安全。

上了马车,一路无话,两日后,李旦与老太监来到了天河宗所在的漭山脚下。

若是按照李旦从前的性子,定然不敢正大光明的上山。

万一人家不高兴,给他一顿打,找谁说理去?

但有了老太监陪同,手里又拿着后昭国皇帝的“介绍信”,李旦便有了把握闯一闯天河宗的山门了。

大不了,先礼后兵。

而跟他预想的一样,天河宗内,必然有一座强大的“锁龙阵”。以至于到了漭山脚下,依然察觉不到任何天地灵气的波动。

这可不是一座道家宗门该有的气象。唯一的解释就是,天河宗运用阵法,锁住了地底龙脉,甚至是锁住了一地山水的全部灵性。

无论是哪种做法,对于附近的百姓而言,都不是好事情。这恰恰说明了,什么是道家的太上无情。

漭山很高,应该算是后昭国境内最高的一座山峰,足有一千三百余丈,也就是四千米左右。

李旦和老太监往上走了两百米后,便遇见了天河宗的巡山弟子。

两个年轻的小道士,看气象,应当是炼气期两三重的样子。

“道门重地,闲杂人等还请止步于此处。”

其中一个小道士立马横过手中长剑,要求二人立即下山。李旦也不在意,缓缓掏出了一本册子。

“后昭国皇帝亲笔御批的文书,我要见道觉上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