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视频通古代后我被秦始皇打赏了 > 第8章 第八章

视频通古代后我被秦始皇打赏了 第8章 第八章

作者:奚眠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3-01 22:10:14 来源:文学城

【王振在周围人的吹捧恭维下越发膨胀,凡是他看不顺眼或者不讨好他的人,王振都会找机会打压报复。】

【大理寺少卿薛蠧险些被害至死,侍读刘球被肢解……】

【除了害人性命,王振还尤为喜欢羞辱人,他罚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带着枷锁跪在国子监门口,户部尚书刘中敷、侍郎吴玺、陈瑺也曾被他命人铐在长安门。一朝重臣的脸皮被王振放在脚下踩,可见王振权势之盛,为人之狂。】[1]

【而朱祁镇也放任王振为所欲为,王振对朱祁镇很是感激,于是感动地送给朱祁镇一份礼物——土木堡之变。这份礼物极为珍贵,其罕见程度放眼华夏上下五千年也找不出几个。毕竟不是每份礼物都能送皇帝出国留学的。】

一阵急促的鼓声响起,众人的心头萦绕着不详。

【正统十四年,瓦剌太师也先遣使前来大明贡马,王振压低马价,不肯多给赏赐,也先便派兵进犯大明。关于王振压低马价的动机,有人说是也先没有贿赂王振,有人说是王振想中饱私囊,也有人说是王振不满也先骗赏。】[2]

【为什么说也先骗赏?那就不得不提起明太·祖定下的“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了。】

【简单地说,就是周边的小弟来给大明这个大哥送礼,名为送礼,实为卖东西。大明会以高出市价的价钱收下这些“礼物”,还会回赐物品。】

【单纯如此,大明还不至于吃亏。毕竟这些小弟送来的礼物值多少钱,大明回赐给他们的东西又是多少钱都是由大明自己定下的。】

【《大明会典》中记载过明朝为朝贡货品和回赐货品定下的价格,朝贡国朝贡的“一把腰刀值三贯,每张番弓二贯,每枝番箭一百文。而大明回赐的东西定价是多少呢?青花白瓷盘,一个五百贯;碗,每个三百贯。瓶、每个五百贯,就连一斤姜都要二十五贯,一斤大黄三十贯。】[3]

【这些得到赏赐的国家将大明的东西卖到海外倒个手也能赚不少。所以谁亏了,亏了多少,还真不好说。】

【但是大明对前来朝贡的国家真的很好,这里用琉球举个例子。】

-

各时空的观众们愣愣地看着视频,刘邦看得羡慕极了,瞧瞧这大明对琉球好成什么样了,他怎么遇不到这种活菩萨?

琉球航海能力薄弱,明朝为了让琉球使臣能够顺利来大明朝贡,不仅多次赐给他们海船,还赐给他们会航海的人才,使臣来的时候船坏了就问皇帝要新船。[4][5][6]

有琉球开了这个“好”头,一些小国有样学样,都来让明朝免费修船。

白女票一次还不够,后来爪洼前来朝贡又说船坏了,让大明给他们修好,好在这次被大明官员给拒绝了。

不朝贡的时候,琉球就会让大明送来的海员开着大明赐下的海船去其他国家贩卖大明的赏赐。

送钱送人送船还能以旧换新包售后!

哎呀妈呀,琉球这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啊!

代入琉球的刘邦:吸溜!香,太香了!

-

为了大明的厚赏,周边国家朝贡得很勤快,几乎年年都来,有的甚至一年来几回。有些海外商人眼馋朝贡这个暴利的“买卖”,铤而走险装作来朝贡的外国使臣试图捞上一笔。[7]

因为大明的赏赐是按人头数给的,所以朝贡使团来的人一次比一次多,大明送出去的东西也一次比一次多。

而且朝贡使团从进入大明国土、核实了使者身份开始,他们就不用再花一分钱,因为全部由大明承担,大明会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们,还会带他们在大明游玩。

要是一直这么下去,谁吃得消?

于是明朝规定了每个国家的贡期,关系比较近的国家三年来一次,一些国家五年来一次,关系一般的就十年来一次。 [8]

明朝限制了来朝贡的使团规模,还给朝贡船只发“勘合”——相当于执照签证的东西,防止有人假冒使者。

然而这么多措施下来并没有多大用,让三年一贡的朝鲜依然年年都来,让两年一贡的琉球一年来上好几回,使团规模和携带货物的数量也年年超标。

光屏上的大明国库逐渐被各国土特产填满。

【大家都这么干,瓦剌自然也不例外,甚至更过分,分明是两千余人的使团却谎称有三千人来骗赏,礼部也没贯着他们,按照实际人数供粮不说,瓦剌提出的要求也只完成了五分之一。】[9]

【随着大明限制使团、减少赏赐,使团能从大明这捞到的东西越来越少,渐渐地就有国家不再来大明朝贡了。】

【别人捞不到油水就不来朝贡,瓦剌捞不到油水就直接发兵进犯大明。】

【王振这下精神了,大家别误会,他不是害怕,他是兴奋!他王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机会来了!】

【他撺掇着朱祁镇御驾亲征,朱祁镇竟然一口答应下来,朝臣拦都拦不下来。】

【朱祁镇为什么这么痛快地答应?我觉得是他曾祖和他爹给他的勇气。】

【他曾祖Judy(朱棣)威名赫赫,Happy Forever(永乐)第一名将[10]、明仁宗的征北大将军,五征漠北,封狼居胥,把鞑靼、瓦剌摁在地上摩擦,他爹朱瞻基大破兀良哈,两人又会打仗又会治军,给朱祁镇留下了实力强劲的大明军队。】

-

看到这里,还被朱元璋拎着的朱棣立刻哇哇大叫:“爹!你看到了吧?我是征北大将军!你冤枉我!”

朱元璋摸了摸鼻子,难得不好意思地放下朱棣,他咳嗽几声,目光定在光屏中的中年朱棣身上,装作没听见少年朱棣的控诉。

朱棣登基时四十出头,第一次亲征漠北时已是五十岁,身体素质杠杠的。

光屏中的朱棣驾着骏马在草原上搏杀,所过之处鲜血四溅。

他浑身浴血,手中握着的长刀无情地收割着瓦剌士兵的生命。

少年朱棣觉得自己老了也帅得惊人:“大哥,你快看我是不是很威风?”

朱标拍了拍朱棣的肩,温声道:“威风极了。”

“打得还不错,有咱的十分之一吧。”朱元璋突然插话,气得朱棣板着脸低头生闷气。

少年朱棣的这般作态和光屏上的将军朱棣形成了鲜明对比,逗得殿内众人哈哈大笑。

以后杀人不眨眼的征北大将军现在还只是个会被爹惹生气的小牛犊子呢!

朱棣从小就跟着徐达混,徐达见朱棣未来这么有出息,想着得趁他还没彻底长大多逗逗才行,以后就没机会了。

殊不知朱元璋和朱标也是这么想的。

朱元璋笑够了,看向太子,拍了拍他的肩膀:“明仁宗,看来你当皇帝当得很好,永乐这个年号也取得好。”

明仁宗一出,朱元璋那颗七上八下的心终于放回了肚子里。

太子朱标仁慈宽厚,在朱元璋看来,他儿子成仁宗那是理所应当的。

如果朱元璋的脑子是某度,此刻朱标的词条已经变成:明仁宗朱标,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年号永乐。

这种堪称炸裂的词条指定会让看见的华夏人觉得自己是不是历史没学好。

没等朱标回话,朱棣就叉着腰跳出来:“大哥和我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把什么瓦剌鞑靼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话毕他仰天大笑,其他几个皇子纷纷举手:“还有我!”

“我也要当大哥的大将军!”

朱棣急了:“不行,我才是大将军!”

“你是征北大将军,那我就征南西东!”

“不行,一人征一边!”

朱棣抿唇,暗暗想着:随你们怎么争,反正我可是视频认证的永乐第一名将!我还和霍去病一样封狼居胥了!

朱元璋最在意家人,看到这兄友弟恭的模样欣慰极了,他相信接下来朱祁镇做的事再怎么过分也不会破坏他的好心情。

咱老朱保证:就算生气也不会去打他们威名赫赫的征北大将军。

朱棣也觉得自己安全了,翘着二郎腿,美滋滋地继续看视频,朱标吩咐人去端些吃的来,朱棣立刻大声地提着要求:“本将军要吃两份!吃得饱才能打仗!”

-

朱瞻基看见自己爷爷被称作明仁宗的征北大将军,笑得嘴里的茶差点喷出来。

明仁宗是他爹朱高炽,爷爷成了爹的征北大将军,怎么想怎么好笑。

不过朱瞻基觉得这个称号还挺符合他爷爷的,爷爷爱打仗,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老是让他爹监国。

他爹处理政务,他爷爷打仗,你说哪个是皇帝,哪个是将军?

朱高炽在后世还被戏称为“大明常务副皇帝”,虽然从名义上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但从实际上来说,他当了近十年的皇帝。

-

公元1399年,建文元年。

朱允炆、黄子澄、齐泰三人陷入沉思。

“明仁宗?”朱允炆小声念叨着,这会不会是他自己?

“征北大将军?五征漠北?”黄子澄念叨着朱棣的功绩,心想:难不成燕王真的一点反心都没有?

半响,朱允炆试探性地开口:“要不,咱们不动四叔?”

要是他四叔没了,自己还能成为明仁宗吗?

朱允炆舍不得这个庙号,他不敢赌。

黄子澄终是点了点头:“燕王既能安心当个将军、为陛下所用,于国于陛下都是有利的,说不定还能让削藩一事更为顺利。”

燕王可以不削,其他几个王爷还是要削的。

一旁的齐泰也同意不动燕王,只是他迟疑着说道:“陛下,若后来是朱祁镇继位,那极有可能是陛下的子嗣方面……”出了问题。

这话点醒了朱允炆,他脸色一变:“朕知道了。”

他现在只有一个儿子——未满三岁的朱文奎。

看来这些日子得勤去后宫了。

-

某一时空中的永乐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和皇子大臣们一起进行着头脑风暴。

他们想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他们陛下怎么成了明仁宗的征北大将军了?

“太子,你怎么看?”朱棣问一旁正揉着肚子的朱高炽。

朱高炽还在回味刚才吃的美味烤鸭,听见朱棣问话一愣:“啊?咱也不知道。”

“问你也是白问,对了,下月我出征,你监国……“

朱高炽听着这熟悉的话,心里默默吐槽:又跑去打仗,难怪叫你征北大将军。还让我监国,我是皇帝你是皇……

朱棣见他儿子突然瞪大了眼睛,以为他是不愿意监察国。

“怎么,还不愿意?”暴脾气老头拍了下朱高炽的肚子,没想到他儿子也没反应,只是对他露出了傻笑。

朱高炽:咱悟了。

咱的庙号是仁宗,嘿嘿。

老朱:我的太子是明仁宗,嘿嘿。

朱允炆:我是明仁宗,嘿嘿。

朱小胖:我是明仁宗,嘿嘿。

明天有一章更新=3=

[1] 【侍讲刘球因雷震上言陈得失,语刺振。振下球狱,使指挥马顺支解之。大理少卿薛瑄、祭酒李时勉素不礼振。振摭他事陷瑄几死,时勉至荷校国子监门。御史李铎遇振不跪,谪戍铁岭卫。驸马都尉石璟詈其家阉,振恶贱己同类,下璟狱。怒霸州知州张需禁饬牧马校卒,逮之,并坐需举主王铎。又械户部尚书刘中敷,侍郎吴玺、陈瑺于长安门。所忤恨,辄加罪谪。内侍张环、顾忠、锦衣卫卒王永心不平,以匿名书暴振罪状。事发,磔于市,不覆奏。——《明史》】

[2] 【十四年,其太师也先贡马,振减其直,使者恚而去。——《明史》】

[3]【凡番货价值。弘治间定、回回并番使人等进贡宝石等项。内府估验定价例、赤金、每两直钞五十贯。足色银、每两十五贯。锡、每斤五百文。 琉球八贯、 铁、每斤三百文。腰刀、每把三贯。番弓、每张二贯。番箭、每枝一百文。鹤顶、每个一贯。玳瑁盒、每个一贯。玳瑁盂、每个一贯。珊瑚枝、每斤三十贯。珊瑚珠、每两二贯。大玻璃瓶碗、每个三贯。小玻璃瓶碗、每个二贯。玻璃灯瓯、每个二贯。粟米珠、每两五贯。象牙、每斤五百文。 暹罗十贯。 翠毛、每斤三百文。古剌水、内大合一贯。小合五百文。回回石青、每斤一贯。乌爹泥、每斤五百文。油血石、每两二贯。番砂、每斤二百文。胆矾、每斤二贯。妥剔牙、每斤一贯。黄蜡、每斤五百文。雄黄、每斤五百文。阿魏、每斤二贯。荜茇、每斤二贯。没药、每斤五贯。 满剌加十贯、 肉豆蔻、每斤五百文。 暹罗白豆蔻十贯。 豆蔻花、每斤五百文。荜澄茄、每斤一贯。闷虫药、每斤二百文。大枫子、每斤一百文。 暹罗十贯。 木鳖子、每斤三百文。血竭、每斤一十五贯。龙涎、每两三贯。苏合油、每斤三贯。**、每斤五贯。 暹罗四十贯。 沉香、每斤三贯。速香、每斤二贯。丁香、每斤一贯。木香、每斤三贯。金银香、每斤五百文。降真香、每斤五百文。 暹罗十贯。 黄熟香、每斤一贯。 暹罗十贯。 安息香、每斤五百文。栀子花、每斤一贯。丁皮、每斤五百文。 暹罗二贯。 苏木、每斤五百文。 琉球十贯。暹罗五贯。 乌木、每斤五百文。 暹罗满剌加俱四十贯。 紫坛木、每斤五百文。胡椒、每斤三贯。 琉球三十贯。暹罗二十五贯。满剌加二十贯。 盐、每斤一百文。藤竭里襄、每斤一贯。夕牙吸荅纳、每斤五百文。八的阿纳、每斤四百文。三额阿剌必、每斤五百文。别模剌、每斤五百文。厥枯露、每斤二百文。加定、每斤五百文。哈都味思、每斤五百文。阿思模达涂儿气、每斤五百文。苏麻达、每斤二百文。花毡单、每条一十贯。大花手巾、每条二贯。小花手巾、每条一贯。丝手巾、每条二贯。红纹节知被、每条五贯。苾布、每疋一十五贯。撒哈剌、每疋一百贯。兜罗布、每(土商)一十贯。油红布、每(土商)一贯五百文。青布、每(土商)一贯五百文。花布、每(土商)一贯。暗花打布、每(土商)一贯。沙连布、每(土商)一贯。青查礼布、每(土商)一贯。加笼宜布、每(土商)一贯。乌连布、每(土商)一贯。勿那朱布、每(土商)一贯。各样粗布、每(土商)一贯 日本国附进刀剑、每把钞三贯。内一分与钱、九分支绢。每钞一百贯、该绢一疋。其名檀香、每十斤、银一两、折钱七百文。暹罗满剌加檀香、俱每斤钞十贯。暹罗藤黄、每斤钞十五贯。紫茎、每斤钞三十贯。琉球暹罗满剌加、每钞二百贯、折绢一疋。

凡折还物价。弘治间定、各色紵丝、每疋折钞五百贯。各色绫子、每疋三百贯。各色纱、每疋三百贯。各色绢、每疋一百贯。青绒氁子、每疋六百贯。驼褐氁子、每疋六百贯。青花白瓷盘、每个五百贯。碗、每个三百贯。瓶、每个五百贯。酒海、每个一千五百贯。豆青瓷盘、每个一百五十贯。碗、每个一百贯。瓶、每个一百五十贯。麝香、每斤一千五百贯。樟脑、每斤一百贯。良姜、每斤二十五贯。大黄、每斤三十贯。铁锅、三尺阔面、每口一百五十贯。——《大明会典》】

[4]【百户经,掌勇字五十九号四百料官船一只。此船后送琉球国中山王,差长史郭祖尾去国。——《崇武所城志》】

[5]【故特赐以闽人之善操舟者三十有六姓焉,使之便往来,时朝贡,亦作指南车之意焉耳。——《使琉球录》】

[6]【海舟经年,被海风坏,臣等附内官柴山舟得达,乞赐一舟归国,且便朝贡,宣宗命工部给之。——《琉球史料丛书》】

[7]【七年,使臣沙里拔来贡。言去年舟次乌猪洋,遭风坏舟,飘至海南,赖官司救护,尚存飘余兜罗绵、降香、苏木诸物进献,广东省臣以闻。帝怪其无表,既言舟覆,而方物乃有存者,疑其为番商,命却之。——《明史》】

[8]【谕中书及礼部臣曰:“古诸侯于天子,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九州之外,则每世一朝,所贡方物,表诚敬而已。惟高丽颇知礼乐,故令三年一贡。他远国,如占城、安南、西洋琐里、爪哇、浡泥、三佛齐、暹罗斛、真腊诸国,入贡既频,劳费太甚。今不必复尔,其移牒诸国俾知之。”——《明史》】

[9] 【瓦剌使来,更增至三千人,复虚其数以冒廪饩。礼部按实予之,所请又仅得五之一,也先大愧怒。——《明史》】

[10]永乐第一名将有说是张辅,也有说是朱棣,文里用的朱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八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