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字廷益,钱塘人。宣德年间曾任御史一职,明宣宗觉得他上奏对答时有条有理,故十分赏识于谦。不仅平叛的时候专门带上于谦去“骂人”,让他巡按江西,后来还越级升迁于谦为兵部右侍郎,命其巡抚河南、山西。】
【于谦也没辜负明宣宗的信任,叛贼被他骂得趴在地上抖,蒙受冤屈的百姓因他沉冤昭雪,祸害百姓的地方官员被他铲除。】
【他四处走访,了解地方民生,想知道什么才是百姓需要的,力图让百姓的生活过得好些。贫苦农户没有粮食,他便上书建议每年三月给其发放救济粮应急,待到秋收后再让百姓偿还,黄河沿岸的百姓饱受黄河决堤之苦,他便命人加固堤坝……】[1]
【等到正统年间于谦被贬为大理寺少卿,将要离任时,山西和河南的官员、百姓等数千人上书,请求让于谦留任。能让百姓爱戴并希望他留下的官员不少,但能让地方上的官员同事也希望他留下的官员屈指可数,可见于谦的人格魅力和能力之强。】[2]
-
朱棣就着视频的BGM揍朱高炽。
朱高炽被他踹了好几脚,坐在地上缓口气又撑着地站起来和朱棣一起打朱瞻基。他人胖,打一会便累得坐在地上看他爹打他儿子。
朱瞻基被朱棣打得躺在地上站不起来,爬到朱高炽身边,两人靠在一块喘气。
“扑哧。”
这声笑把殿内众人的视线都吸引了过去,朱棣转头,发现是自己的次子朱高煦。
永乐二年朱棣就封朱高煦为汉王,让他去云南就藩,奈何朱高煦死活不肯去。[3]
他说:“我有什么罪?为什么要被赶去万里之外?”。
朱棣对这个最像自己的儿子有些偏爱,再加上朱高煦一番折腾,朱棣允许他留在南京不去就藩。
朱高煦刚才偷偷看朱高炽和朱瞻基的狼狈模样,实在没忍住幸灾乐祸,竟然一个不小心喷笑出声。
见朱棣看过来,朱高煦急忙找借口:“爹,我只是觉得那叛贼也太怂包,被个御史骂几句就害怕地发抖,就这点胆量还敢造反。”
朱高煦的话刚说完,光屏上就出现江夏从电视剧里剪下来的于谦怒数叛贼罪行的片段,依然是时空视频平台的换头版片段。
众人看向朱高煦的目光变得微妙起来。
因为光屏上被于谦骂得趴在地上的男人正是朱高煦。
朱高煦:……怂包竟是我自己。
他眼睛瞪得像铜铃,恨不得把光屏盯出一个洞。
这如丧家之犬一般的人怎么会是他这个在靖难之役中屡立奇功的汉王?
奈何他再看多少遍,那光屏上趴在地上的男人都长着一张和他一模一样的脸,稍稍有些区别的地方就是光屏上的男人看着年纪要大些。
朱棣最近觉得朱高煦再留在南京不太合适,有意将朱高煦改封到青州,结果现在视频告诉他朱高煦未来会造反,他立刻打消了让朱高煦就藩的念头。[4]
不只朱高煦出现在光屏里,朱瞻基同样也在光屏中,他身上的衣服告诉观众——他就是明宣宗。朱瞻基站在于谦边,听于谦怒斥朱高煦听得神清气爽。
朱棣不怒反笑:“造侄子的反?”
视频在此,朱高煦没法狡辩,他知道他爹的性子,即使自己现在什么都还没做,他也不会再有任何机会挤掉他哥登上皇位。
因为朱棣会亲自把他掐灭。
朱高煦一咬牙,干脆把憋在心里好多年的话直接吐出来:“爹你不也是造的侄子的反?你能做,我为什么不能做?当年我率兵去浦子口营救你,你分明告诉我说大哥经常生病,让我多努力……”[5]
靠在自家胖爹身上的皇太孙朱瞻基听见这话,立刻就想起身问他爷爷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叫他爹常生病,让他叔叔多努力?
朱高炽那张堆着肉的圆脸上一派淡定,他眼疾手快地摁住儿子,冲这年轻气盛的小子摇头,示意他别动。
没有人注意到朱高炽父子俩的互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朱棣父子身上。
朱棣听着朱高煦的抱怨指责,神色没有丝毫变化,待朱高煦说完,他才慢慢说道:“说完了?你说完了就该咱说了。”
他朱棣造自己侄子的反,是因为他侄子得寸进尺、不给他们一家活路,是因为朱允炆他压根就不会当皇帝,是因为他有自信能做得比朱允炆更好!
而于谦细数朱高煦罪行的话明明白白地告诉朱棣——朱瞻基对朱高煦仁至义尽,可朱高煦只是因为自己想要当皇帝才谋反的。
“咱一直觉得你是几个兄弟里头最像咱的人,现在看来,是咱看走眼了。”
这话比杀了朱高煦还难受,他一向自傲于自己最像朱棣。
朱棣最后看了朱高煦一眼:“废汉王朱高煦为庶人,即刻往凤阳守皇陵,不得有误。”
朱高煦浑浑噩噩地被侍卫带下去,殿内静得落针可闻。
总觉得朱高炽没脾气容易被叔叔欺负的大孝子朱瞻基:他爹真有智慧!
就看他爷爷废他叔叔这么干净利落的架势,要是他刚刚真就愣头愣脑地和爷爷对线,估计也得挨一顿削。
朱瞻基逃过一劫,注意力重新放在视频上,暗暗得意自己眼光真好,会选人才,瞧瞧这于谦,多好的官啊。
视频说于谦是永乐十九年的进士,他现在应该有个十几岁吧?
朱瞻基寻思等看完视频他就在时空视频平台上发个寻人视频,让于谦快点来京城。
光是看视频,他就觉得于谦很合他的心意,主要是听他骂朱高煦骂得太舒坦了。
-
【当朱祁镇北狩的消息传来,监国的郕王朱祁钰与大臣商议作战方略,侍讲徐珵提议南迁,被于谦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顿,他说主张南迁的人都应该被斩首。】[6]
【不怪他强烈反对南迁,上一个皇帝北狩、朝廷南迁的案例还摆在那儿呢!宋朝的雪乡二圣被俘虏后新君南渡,从此北宋变南宋,无数宋人终其一生也没能完成北定中原、收复故土的愿望,南迁到最后还是被灭了。】
【这里吐槽一句,什么北狩?说得可真好听,不就是被俘虏吗?】
【没有人想看到大明步大宋的后尘,所以在于谦的一顿输出下,大部分人都主张抗敌,想要南迁的官员都不敢再说话。】
-
他们大宋也有皇帝被俘虏?还被俘虏了俩?
刚才还在嘲笑大明的赵匡胤徒手捏碎一只杯子:没有收复燕云就算了,还成了南宋?
赵光义的子孙干什么吃的!
如果他知道南宋的皇帝除赵构之外都是他的后代,只怕是会更气。
赵匡胤想要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心更加迫切,如果有燕云十六州,未来的大宋说不定能多坚持一会。
可惜他囊中羞涩,到现在都没攒够钱。
他奶奶的,赵恒那小子到底是怎么赚钱的?能不能教教他啊?
-
另一时空中,宋太宗赵光义本就被驴车漂移和他儿子搞的澶渊之盟、泰山封禅弄得很没面子,都出这么大丑了,视频又给他来个南迁的大惊喜。
个人面子是小,国家存亡是大。
麻溜地给自己安排上罪己诏,赵光义亲自把罪己诏念了一遍,发到时空视频平台上。
赵佶和赵桓也像是被人扼住脖颈一样,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赵桓率先回神拍桌:“不肖子孙!”
他试图用这种方法来缓解心中莫名的慌张。
总觉得被俘虏的是自己怎么办……
赵佶没空骂人,他在心里不停念叨着太·祖保佑,可千万别是他被俘虏,要俘虏就俘虏他儿子孙子!
-
【后来大臣们提出诛灭罪人王振一党,朱祁钰让大臣们出去待命,这些大臣就趴在地上哭,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着急忙慌地站出来呵斥这些谏言的大臣,让他们速速离去。他当然急啊,因为他就是王振的同党。】[7]
【马顺的呵斥让他成功留名史册,他成为明史上第一个在朝堂被文臣群殴致死的官员。】
【这些大臣听着马顺的话,强行压抑心中的怒火,直到户科给事中王竑第一个暴起。】
视频里,王竑口中大喊:“你这个奸贼!还敢在这里耀武扬威,你是王振同党,王振犯下如此大罪,你以为你能逃得掉吗?”
他冲向前去抓着马顺的头发就往他身上挥拳头,许是太过气愤,王竑甚至直接上嘴咬马顺的脸,恨不得咬下他的一块肉来。
有王竑带头,其他大臣也纷纷加入群殴马顺的队伍里,场面乱成一团。
马顺被打死的画面把朱祁钰给吓住了,他急忙起身离开,结果一众大臣都跟在他后面,他们说:“宦官毛贵、王长随也是王振的同党。”
朱祁钰把这二人叫来,他们也被官员们打死了。[8]
朱祁钰:……他们会不会怒气上头,把我也给打一顿?
这么一想,他更想跑了。
我闪!我闪!怎么闪不动?
他终于发现自己的胳膊被人拉住了。
不是吧,打完他们可就不能打我了啊!
朱祁钰僵着脖子转头看去,是于谦拉住的他。
于谦正色道:“马顺等人本就该死,大臣们也是为了江山社稷才打死他们。”
所以王爷你不用害怕,也不要逃走,更不要怪罪这些大臣,好吗?
冷静下来的大臣们意识到自己当着朱祁钰的面打死人的行为有多严重,心里发虚。
好在朱祁钰听了于谦的话,没有追究大臣们的罪责,甚至还表扬了他们一番。
朱祁钰挤出微笑:“干得漂亮。”
就是差点把他魂都吓没了。
【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午门血案”。】
-
程咬金瞠目结舌,手不自觉地就摸到自己脸上:“嘶……我滴个乖乖,怎么还上嘴了?”
秦叔宝拍他:“你皮糙肉厚,他们要是咬你脸,指定得把牙崩了。”
偷听的李世民:“噗!”
他半个身子藏在妻子身后无声大笑,好不容易止住笑意重新坐直身体,便对上程咬金满是幽怨的眼睛。
圣上,你以为自己笑得很隐蔽吗?
“噗!”
笑点极低的李二凤再次破功。
-
大明官员围殴现场把赵祯给看呆了,他完全能理解朱祁钰为什么想跑。
刚才他们大宋的官员吵个架,相互推搡几下都把他折腾得够呛,大明官员可是直接在朱祁钰面前打死的人!
突然觉得刚才爱卿们撞我撞得也没多疼呢。
赵祯擦了把汗:“这大明真、真是武德充沛啊……”
他也说不清自己现在是什么感受,如果非要形容,大概就是羡慕中夹杂着一点庆幸吧。
羡慕大明的文官不仅有血性,武力值还不低,庆幸自己不用像朱祁钰一样亲眼看着大臣在自己眼前打死人。
[1] 【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正统六年疏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诏行之。河南近河处,时有冲决。谦令厚筑堤障,计里置亭,亭有长,责以督率修缮。并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大同孤悬塞外,按山西者不及至,奏别设御史治之。尽夺镇将私垦田为官屯,以资边用。威惠流行,太行伏盗皆避匿。在官九年,迁左侍郎,食二品俸。——《明史》】
[2]【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吏民伏阙上书,请留谦者以千数,周、晋诸王亦言之,乃复命谦巡抚。时山东、陕西流民就食河南者二十余万,谦请发河南、怀庆二府积粟以振。又奏令布政使年富安集其众,授田给牛种,使里老司察之。前后在任十九年,丁内外艰,皆令归治丧,旋起复。——《明史》】
[3]【永乐二年,仁宗立为太子,封高煦汉王,国云南。高煦曰:“我何罪!斥万里。”不肯行。从成祖巡北京,力请并其子归南京。成祖不得已,听之。——《明史》】
[4]【十三年五月改封青州,又不欲行。成祖始疑之,赐敕曰:“既受藩封,岂可常居京邸!前以云南远惮行,今封青州,又托故欲留侍,前后殆非实意,兹命更不可辞。”——《明史》】
[5]【六月,癸丑朔,燕师将渡江,盛庸扼之于浦子口,败之。燕王欲且议和北还,适高煦引兵至,王仗钺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于是煦率众殊死战,庸兵失利,退屯高资港。——《明通鉴》】
[6]【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明史》】
[7]【英宗北狩,郕王摄朝午门,群臣劾王振误国罪。读弹文未起,王使出待命。众皆伏地哭,请族振。锦衣指挥马顺者,振党也,厉声叱言者去。——《明史》】
[8]【竑愤怒,奋臂起,捽顺发呼曰:“若曹奸党,罪当诛,今尚敢尔!”且骂且啮其面,众共击之,立毙。朝班大乱。王恐,遽起入,竑率群臣随王后。王使中官金英问所欲言,曰:“内官毛贵、王长随亦振党,请置诸法。”王命出二人。众又捶杀之,血渍廷陛。当是时,竑名震天下,王亦以是深重竑。且召诸言官,慰谕甚至。——《明史》】
[9]【于是给事中王竑廷击顺,众随之。朝班大乱,卫卒声汹汹。王惧欲起,谦排众直前掖王止,且启王宣谕曰:“顺等罪当死,勿论。”众乃定。谦袍袖为之尽裂。退出左掖门,吏部尚书王直执谦手叹曰“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当是时,上下皆倚重谦,谦亦毅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明史》】
[10]【王亦屡起,欲退还宫。兵部侍郎于谦直前揽王衣,曰:“殿下止。振罪首,不籍无以泄众愤。且群臣心为社稷耳,无他。”王从之,降令旨奖谕百官归莅事,马顺罪应死,勿论。众拜谢出。是日,事起仓卒,赖谦镇定。谦排众翊王入,袍袖为裂。”——《明史纪事本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