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秦瑟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她取出景治给的令牌,仔细端详片刻,随后将其收好。她知道,这枚令牌或许会成为她未来的一把钥匙,但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景治的信任是她揭开真相的关键,但若稍有不慎,她可能会陷入更深的危险。
翌日清晨,秦瑟早早起身,准备前往城外的山林采药。她刚走出家门,便听到街巷中传来一阵喧哗声。她循声望去,只见一群官兵正在张贴告示,周围聚集了不少百姓。
秦瑟走近一看,告示上写着:“近日城中出现刺客,意图谋害朝廷重臣,凡有线索者,赏金百两。”
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人低声说道:“听说昨夜景治将军亲自追捕刺客,可惜还是让他逃了。”
“是啊,这刺客胆子也太大了,竟敢在咸阳城行刺。”
秦瑟听着众人的议论,心中暗暗思索。她总觉得,昨夜之事并非偶然,而是某个更大阴谋的一部分。
就在这时,一名官兵走到她面前,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问道:“姑娘,昨夜可曾见到可疑之人?”
秦瑟神色如常,摇了摇头道:“昨夜我早早便歇下了,未曾见到什么可疑之人。”
官兵点了点头,转身离去。秦瑟目送他走远,心中却更加警惕。她知道,自己已经被卷入了这场纷争,无法独善其身。
她加快脚步,朝着城外的山林走去。山林中,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仿佛与城中的纷扰隔绝开来。秦瑟深吸一口气,心中的不安稍稍缓解。她走到一处隐蔽的山洞前,四下张望了一番,确认无人跟踪后,才走了进去。
山洞中,一名白发老者正坐在石桌前,手中握着一卷竹简,神情专注。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看到秦瑟,脸上露出一丝慈祥的笑容:“瑟儿,你来了。”
秦瑟走上前,恭敬地向老者行了一礼:“师父,弟子有事相询。”
老者放下手中的竹简,目光温和地看着她:“何事让你如此急切?”
秦瑟将昨夜与景治相遇的经过简要叙述了一遍,随后取出景治给的令牌,递给老者:“师父,这是景治将军赠予我的令牌。弟子觉得,此事或许并不简单。”
老者接过令牌,仔细端详片刻,眉头微微皱起:“景治……此人乃是秦朝重臣,手握兵权,地位显赫。他为何会对你如此关注?”
秦瑟摇了摇头,低声道:“弟子也不清楚。但昨夜那刺客身手不凡,显然并非寻常人。弟子担心,此事背后或许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老者沉吟片刻,缓缓道:“瑟儿,你自幼聪慧,心思缜密,为师一直对你寄予厚望。如今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各方势力争斗不休。你虽身份低微,但若卷入其中,恐怕难以全身而退。”
秦瑟神色坚定,低声道:“师父,弟子明白。但昨夜之事,弟子已无法置身事外。况且,弟子总觉得,此事或许与家父当年的冤案有关。”
老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他沉默片刻,叹道:“瑟儿,你父亲之事,为师一直未曾与你详谈。但如今看来,或许已经到了告诉你真相的时候。”
秦瑟心中一紧,连忙问道:“师父,您知道家父当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老者点了点头,缓缓道:“你父亲曾是朝中一名文官,因直言进谏,触怒了权臣,最终被诬陷谋反,含冤而死。此事背后,牵涉到朝中多方势力的争斗。为师当年救下你,也是因为不愿看到你父亲的血脉断绝。”
秦瑟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悲痛与愤怒。她握紧拳头,低声道:“师父,弟子一定要查明真相,为家父洗清冤屈!”
老者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道:“瑟儿,为师理解你的心情。但此事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会引来杀身之祸。你务必谨慎行事,不可鲁莽。”
秦瑟点了点头,郑重道:“弟子明白,定会小心行事。”
老者沉吟片刻,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递给秦瑟:“这枚玉佩是你父亲当年留下的信物,或许对你有用。若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可凭此玉佩去找一位故人,他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秦瑟接过玉佩,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低声道:“多谢师父,弟子定不负您的期望。”
老者微微一笑,目光中带着慈爱与期许:“瑟儿,为师相信你。去吧,万事小心。”
秦瑟向老者深深一拜,随后转身离开山洞。她的心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她知道,自己即将踏上一段充满危险与未知的旅程。
回到城中,秦瑟并未
回到城中,秦瑟并未直接回家,而是前往城中的一处茶馆。她知道,茶馆是消息最为灵通的地方,或许能从中打听到一些有用的线索。
她选了一处角落坐下,点了一壶清茶,静静地听着周围人的议论。
“听说了吗?昨夜景治将军亲自追捕刺客,可惜还是让他逃了。”
“是啊,这刺客胆子也太大了,竟敢在咸阳城行刺。”
“听说那刺客身手不凡,连景治将军都未能将其擒获。”
秦瑟听着众人的议论,心中暗暗思索。她总觉得,昨夜之事并非偶然,而是某个更大阴谋的一部分。
就在这时,一名身穿灰衣的男子走到她桌前,低声问道:“姑娘,可是秦瑟?”
秦瑟心中一惊,但面上不动声色,淡然道:“正是。阁下有何贵干?”
男子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她:“有人托我将此信交给姑娘。”
秦瑟接过信,心中疑惑,但并未多问。男子见她收下信,便转身离去,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秦瑟打开信,只见上面写着短短几句话:“今夜子时,城南古庙,真相自现。”
她看完信,心中隐隐感到一丝不安。她知道,这封信或许是一个陷阱,但也可能是揭开真相的关键。
夜幕降临,秦瑟独自一人前往城南古庙。古庙位于城郊,四周荒无人烟,显得格外阴森。她走进庙中,只见庙内烛火摇曳,映出斑驳的墙壁和残破的神像。
“你果然来了。”一个低沉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
秦瑟迅速转身,只见一名黑衣人从阴影中走出,脸上蒙着黑巾,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你是谁?”秦瑟警惕地问道。
黑衣人冷笑一声,道:“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父亲的冤案,我知道真相。”
秦瑟心中一紧,但面上依旧冷静:“你有什么证据?”
黑衣人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递给她:“这是当年你父亲被诬陷的证据。你若想知道真相,就按我说的做。”
秦瑟接过竹简,心中波澜起伏,但面上依旧平静。她迅速展开竹简,借着微弱的烛光扫视了一眼,发现上面详细记录了她父亲当年被诬陷的经过,甚至提到了几名幕后主使的名字。
她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黑衣人:“你为何要帮我?这些证据从何而来?”
黑衣人冷笑一声,声音沙哑而低沉:“我帮你,自然有我的目的。至于这些证据从何而来,你无需多问。你只需知道,若想为你父亲洗清冤屈,就必须按我说的做。”
秦瑟心中警惕,但她也明白,眼前的机会不容错过。她沉声道:“你想让我做什么?”
黑衣人目光阴冷,缓缓道:“很简单,接近景治,取得他的信任。他是秦朝重臣,手握兵权,若能从他那里得到更多线索,你父亲的冤案便能真相大白。”
秦瑟心中一震,没想到黑衣人的目标竟是景治。她沉默片刻,低声道:“我为何要相信你?若这是陷阱,我岂不是自投罗网?”
黑衣人冷哼一声:“信不信由你。但你要记住,这是你唯一的机会。若错过,你父亲的冤案将永远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说完,黑衣人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黑暗中,只留下秦瑟一人站在古庙中,手中紧握着那卷竹简。
夜风呼啸,吹动庙内的烛火,映照出秦瑟复杂的表情。她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若按黑衣人所说,接近景治,或许能揭开真相,但也可能陷入更深的危险。若不按他的要求,她父亲的冤案将永远无法昭雪。
她深吸一口气,心中已然有了决定。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必须走下去。
翌日清晨,秦瑟早早起身,换上一身素雅的衣裙,前往将军府。她手中握着景治昨夜赠予她的令牌,心中却并无半分轻松。
将军府门前,守卫见到她手中的令牌,立刻恭敬地行礼:“姑娘请进,将军已在府中等候。”
秦瑟点了点头,跟随守卫走进府中。将军府内陈设简朴却大气,处处透露出主人的威严与沉稳。她穿过长廊,来到一处庭院,只见景治正站在院中,手中握着一柄长剑,神情专注地练习剑法。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剑光如虹,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秦瑟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心中不禁生出一丝钦佩。
片刻后,景治收剑而立,转身看向秦瑟,微微一笑:“秦姑娘,你来了。”
秦瑟上前一步,微微欠身:“将军,小女子冒昧来访,打扰了。”
景治摆了摆手,语气温和:“秦姑娘不必客气。昨夜之事,景某还未好好感谢你。今日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