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 第一卷 春秋一梦 寒山,隐没了千年的僧踪

寒山,隐没了千年的僧踪

一自遁寒山,养命餐山果。mengyuanshucheng

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

日月如逝川,光阴石中火。

任你天地移,我畅岩中坐。

——唐?寒山

这样一个宁静的初秋午后,听一首意境空远的《寒山僧踪》,琴音浅浅,一弦一韵,如同大自然一草一木的呼吸。秋水无尘,兰草幽淡,此刻,无论多少浮躁的心灵,都可以在瞬间归于平静。随着清远的韵律,我们仿佛顿然了悟,放下执念,和这个缤纷的凡尘告别,告别曾经爱过的,告别曾经怨过的,去深山禅林,在缥缈的云雾里,寻觅僧踪。

古苔寂寂,一条幽深的山径,通向菩提道场。那里有手持禅杖的僧者,有云中对弈的仙人,也有山间砍柴的樵夫,有荷锄采药的药农。而我们,就是这山林里缺席的人,总因贪恋红尘繁华的烟火,每一次,都是迟来的一个。幽静的山林,收存了太多高僧修行的背影,而我们听着琴曲,要寻访的,是唐代那位富有传奇色彩的高僧,寒山。

“一自遁寒山,养命餐山果。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究竟是什么,可以让一个凡人,甘愿放下人间富贵,不住高墙庭院,而居山野荒林,不吃佳肴美味,而食菜根山果?可以抛散富贵,忘却喜忧,万事随缘,不强求,不执著,视生死为草芥,视荣辱为云烟?这是寒山的诗,淡定超脱得让世人为自己的执念羞愧。读寒山这个名字,似乎比读任何经卷都要熟悉。寒山的诗,也许被世人冷落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他的诗如雨后春笋,一时间风靡整个欧洲。诗中描述人间百态、山林野趣,宣扬因果轮回、幻化虚无,所表露出的深刻的禅机、淡然的意境,让世人痴迷。因此,他甚至赢得了比李白、杜甫还要高的声樱

寒山淡定从容的境界,是他与生俱来就有的佛性吗?关于他的身世考究,有这么一段记载:“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寒山出身于富贵之家,才华横溢,年轻时,照例进京参加科考,落选的原因,让人深感叹息。据说,唐代选官量才有四个标准,分别为,身材丰伟、言词辩正、书法遒美、文理优良。而寒山的文章和书法皆风流,可惜他身材矮小,相貌亦不够端正,故一直名落孙山。

此后几番落第,令他无颜回乡,滞留在长安,落魄潦倒。煌煌的大唐盛世,却不能满足一个男儿远大的抱负。梦碎长安,前程无路,人情凉薄,他的人生陷入一种绝境,最后带着伤痛的记忆,浪游天下,去了山上独居。

寒山的梦,就像破碎的青花瓷,华丽而颓败。说到底,寒山隐居山林,也是避世。他被世俗逼得无路可走,只想找一片安宁的净土,栖居疲惫的身心。但不可否认,寒山有灵性慧根,佛只度天下可度之人,他与佛有缘,所以世俗会想方设法,将他送至佛祖身边。不仅是为了度化他,亦是为了度化更多的世人。

世事犹如棋局,楚河汉界,泾渭分明,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世间,没有谁,敢站在朗朗乾坤下,说自己这一生,只做赢者,不做输家。也没有谁,敢说自己是绝对的清白——世俗的染缸,不会偏袒任何人。寒山是佛界的高僧,但也是红尘的败者,世间之事,总是难以两全。当一扇门已经关闭,你只能开启另一扇门,在新的世界里,一切重新再来。现实就是一把利刃,那浸染着血迹的刀口,永远都不会有慈悲。

其实,寒山也只是比我们早些尝尽人生冷暖滋味。在赶往灵山的道路上,他走得匆忙,也走得洒脱。而我们,困在尘网中,死心塌地地做红尘的奴隶,以为这样,就是报答世俗的生育之恩,以为这样,就没有背叛真实的流年。也许将自己囚禁在命运交织的网里,算是一种执迷不悟。难道你强横地把网撕开,将脆弱的灵魂驱赶出来,这样,就是仁慈吗?只有当一个人心甘情愿去做某件事,你的支持才是善举,否则,都可以视之为残忍。

寒山作为一代高僧,他的隐逸,他的了悟,是通过时间的幻化以及个人的智慧所参透的。莲台可以是灵,度化他的真身,让他成佛。莲台也可以是茧,有些人坐上去,只会越缚越紧。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如愿以偿,到了灵山,整日里闻着旧檀木的冷香,又是否会想起俗世里烟火的温度?

寒山的诗,也不是句句空灵,字字出尘,他的心已经走进菩提境界,交给佛祖封存。所以他无意回避世俗的一切,他的诗,有超然绝尘的意味,也有消极遁世的思想,亦有世态炎凉的感叹。倘若不是他入山做了隐士,不是生长在大唐那个群星灿烂的年代,也许耀眼的诗坛上,也会留下他的光辉。他生前虽藉藉无名,身后却声名远播,以致唐朝苏州城外的一座著名的寺院,以他的号命名。如今,只要去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就可以看到他的塑像,被香火供奉于庙堂,寒山手执一荷枝,披衣袒胸,嬉笑逗乐。那祥和的目光,让人只想放下杂念,静静地看佛祖,拈花一笑。

“日月如逝川,光阴石中火。任你天地移,我畅岩中坐。”无意之时,日月如流,稍纵即逝,光阴似电,一闪而过。在岁月的云烟里,回望曾经,千年如一日。纠缠于现世的迷雾中,坐看红尘,一日又似千年。而寒山却说,任由天地相移,我自端坐岩石,听山风过耳,清泉潺潺,乾坤明朗,日子安模这是一种令人神往的境界,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很遥远,其实,就在他的身边。

也曾有情过,也曾有义过,也有过执著,有够舍。寒山将这一切,趁世人不备时,掷入壶中,拣尽寒枝烹煮,一饮而下,便抵达了这种终极的境界。他以寂寞为清宁,以飘零作归宿,一枝荷,就是他此生的所有。这样一个传奇人物,一代名僧,却连真实姓名也没有留下,就这样静静地走过千年,以号行世——寒山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