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 第六卷 隔世红颜 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mengyuanshucheng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 清?曹雪芹

一直以来都认为,听梵音,看经书,悟佛法,是要有一定的人生修为,等到把沧桑都尝遍,把冷暖悲欢都掩藏到不为人知的角落,才能领悟到高深的意境。然而许多落发出家的僧人和青尼,未必都是因为看破红尘,了悟尘缘,他们其间有一些是宿命的安排,有些是现实的无奈,有些是意气用事。但无论是哪种,都意味着他们与禅佛有缘,所以冥冥中,那盏莲灯,会指引他们,走进般若之门。

禅是什么?是在一个清凉的早晨,看一个老人,采摘院子里含露的茉莉;是在一个悠长的午后,看一群蚂蚁,在墙角下辛勤地觅食;是在一个日落的黄昏,看一群燕子,从山水间悠缓地归来;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看一盏孤灯,由亮渐渐地转淡的过程。

说到这盏孤灯,令我想起《红楼梦》中另一个与佛结缘的女子。惜春,贾府的四小姐,贾珍的妹妹,她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诸事一概不管。母亲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也养成了其孤僻冷漠的性格。她的命运,被曹雪芹一纸判词定好,就像是一场人生的戏,此后只能随着剧本演绎下去,直到结局。

《红楼梦》第五回《金陵十二钗》蔗之七,画的是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看经独坐。“堪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就是惜春的命数所归,远离侯门绣户,常伴青灯古佛。在我印象里,惜春就是个小小女孩,初次出现,说她生得 “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后来,书中出现她的次数也不多,似乎总是淡淡地,隐藏在一个不被人关注的角落。像一株害怕风雨的小草,不敢涉世,不敢入俗,自我保护意识极强。

每次诗社联诗,她写得都不出众,仿佛只是为了凑数,跟随在后面,图个热闹。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她懂得绘画,曾经受贾母之命,要画《大观园行乐图》。虽然大家为她的画和颜料、画笔、宣纸等讨论了一番,但最终不了了之。她居住的地方叫藕香榭,雅号藕榭。藕,与莲荷相关,是有佛性之物。惜春就像一朵还没来得及绽放的青莲,在含苞的时候就弃尘而去,留下她没有画完的画,以及她从来不曾真正开始的人生。

书上说她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在抄检大观园的那一回,凤姐带着王善保家的,一群人去惜春住的院子里,翻到了她的丫鬟放入画箱子里的“违禁品”时,嘶但不帮着求情维护,反而敦促或打,或杀,或卖,快带了她去。她说:“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又说:“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一个人,为什么给你们教坏了我!”小小年纪说出此番话,令在场听到的人,不由得寒心。

惜春的冷,难道是与生俱来的吗?她深深懂得人世的混浊,她为求清白洁净,不想被任何人任何事沾染。说简单点,她就是一个怯懦自私的人,她的无情,似乎已经刻在了骨子里。她只能在心中筑起一道无情的城墙,来保护她的懦弱。以她的弱,无法承担这些,只能撒手不管。究其原因,是因为她与妙玉交往甚密。妙玉是栊翠庵带发修行的尼姑,而且是个极具悟性和灵性的女子,她醒透明白,懂世情风霜。

惜春喜欢佛,妙玉将她超脱的思想,渐渐地传递给了惜春,让她明白,这人世的薄凉,以及世态的丑陋。然而她的悟性又不及妙玉,所悟到的,只是一些浅显的道理,以为无情地逃离就是超然,却不知,真正的超然,是让自己的心置身事外。淡然一切荣辱浮沉,如果她真正悟到禅佛的境界,应该是有一颗平静慈悲的心,而不是如此寒冷地对待一个,与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丫鬟。

《红楼梦》一书中,惜春两个亲近的朋友,一个就是妙玉,还有一个是水月庵的小尼姑智能儿。惜春曾经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过,以后要剃了头和智能儿一块儿当姑子去。也许她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打算做个如冰雪一样无情的人。不是因为她骨子只有冷血,而是她明白在这个贾府,已经不能奢望她想要的温情。与其日后受到伤害,不如早日躲到自己编织的茧里,用岁月无情的丝线,将自己纵横交错地裹紧。宁愿在自己的茧里,窒息而死,也不要让别人,对她有一丝一毫的伤害。这样一个冷情的小女孩,让人觉得可悲,可叹,亦可怜。

惜春在桃红柳绿的时节,亲手将韶华打灭,因为她知道,无论是夭桃还是粉杏,都不能把秋捱过。在贾府这座大厦,轰然倒塌之前,她就选择落发出家,任何人的劝阻,都不能改变酸定的心意。她看到贾元春被送到宫中,在那“不得见人”的地方,葬送了青春和生命。她看到贾迎春被迫嫁给中山狼,一年不到,就被活活折磨致死。她看到贾探春才高志大,却也抵不过宿命的安排,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被一艘帆船载走,从此背井离乡。太多太多的悲剧,让她对人生早已心灰意冷,她唯一的出路,就是通向佛门。只有这道门,始终为她打开,愿意接纳她,给她一个栖身之处,度尽余生。

她脱下了绫罗绸缎,换上缁衣玄衫,卸下了胭脂珠钗,剃去三千烦恼丝,她要做个彻底的尼姑。生她养她的贾府,于她已经没有半点瓜葛,甚至妙玉最终结局不知所踪,她也不为之动容。独自在青灯古佛旁,诵经修禅,做一个冷心冷情的小尼姑。续书里写她住进了栊翠庵,取代了妙玉,为她守护那几株红梅,身边还有一个失去主人的紫鹃丫鬟陪伴。据传她的命运比这堪怜,是流浪在街巷,缁衣乞食,尝尽风霜。

佛门虽是净土,但只给那些彻底领悟到禅境的人。禅是什么,禅是春天里的花开,是秋天的叶落。禅是一个简单的微笑,一个平和的眼神。禅是一来一去,一开一合,一起一灭。

[end]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