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 第二卷 三生石上 不辜负,世味熬煮的茶

不辜负,世味熬煮的茶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mengyuanshucheng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

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

——唐?王梵志

仿佛只要一跟人提及禅佛,都会觉得,那是一种虚幻缥缈的境界,有着不可领悟的玄机。却不知,深刻的底蕴,表达的即为朴素的道理。而朴素的外在,却寄寓深沉的内涵。我们总把佛界看作是谜,费尽心思地想要琢磨出最后的谜底。却不知,人生一局棋,关于输赢,我们总是无能为力。迷惘之时,多半在局内,当你了悟的时候,人已在局外。若用平和的心态,看凡间一切,简单明了。若用复杂的心态,看万丈红尘,则为世相所迷。

这就是所谓的有味是清欢、繁华见真淳的涵义。有这么一个僧者的诗,流传甚少,格调不高,却语言简洁,通俗易懂,似一杯闲茶,清淡耐品。他就是唐代白话诗僧王梵志,他的诗其言虽朴,其理归真。多用简单朴实的佛理,劝诫世人行善止恶,亦对世态人情,多有讽刺和揶揄。当我们每天被繁琐的尘事,折腾得心力交瘁时,偶读几首他的诗,如同吃多了山珍海味,咀嚼馒头菜根的清香;又有一种,住惯了海市蜃楼,回归田园的怡然。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需要那么一册或几册,适合自己的书卷。书卷里,也许不需要有华丽的文字,不需要有浓郁的墨香。只要可以让一个饥渴之人得到满足,就是好书。一个有内涵的人,有气度的人,可以在一株草木里,看到情感和禅意;可以视一粒粉尘,为知己、为良朋;更可以在纷繁中寻到清闲,在尘泥里觅得甘露。这些,都源于心的境界,心清则朗,心浑则浊。在世道匆匆的轮回里,我们留下深深浅浅的印记,只是不知道,谁可以有把握让自己回到最初的纯一。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多么朴素直白的诗句,不需要任何的修饰和遮掩,可以将你搪塞至无言。你是帝王将相也好,你是布衣百姓也罢;你叱咤风云,你卑微懦弱;你家财万贯,你身无分文;你国色天香,你形容槁木。这一切,在死亡面前,都是微不足道,死神可以在任何时候,不打招呼就终止你一世人生。你要说的话,没有说完,你要做的事,没有做完,你要爱的人,还没有爱够。生命只有一次,不会给任何人重来的机会。多少英雄不寿,多少红颜薄命,死的时候,只是一堆荒草,一抔尘土,覆盖了这简短的一生。

以土馒头来喻坟墓,直接入骨,似讥讽,又带着无奈。这个土馒头,被弃之于城外,杂草丛生,孤寂难当。而馅草却在繁华的城里,他们此刻享受荣华,逍遥自在,临死的那一天,也要住进这个土馒头里,以尘土为房,荒草位,和影子说话,与寂寞为邻。无论你爱不爱吃这个土馒头,都必须吃一个,并且也只能吃一个。土馒头里的馅,也许不是你喜欢的滋味,但是你不能嫌弃,因为死亡是最后的结果,由不得任何人做其他的选择。每个人都懂得自然的规律,可是面对生死,却不能坦然,无法彻悟。而沉重的死亡,被他轻松的语调,化解得轻松而幽默。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我们都是庸庸凡人,在别无他法的时候,只能接受生老病死的定律。没有谁可以求得长生不老,却要执著地广求仙药,妄图成仙,免去轮回之苦。据传王羲之的后人陈僧智永善书,名重一时,求书者多至踏穿门槛,于是裹以铁叶,取其经久耐磨。这里的“打铁作门限”,则引自于此。多少人,孜孜不倦地追求,为人生做好漫长虚幻的打算。却不知,自己的徒劳,惹得拍手取笑。宋代范成大曾把这两首诗的诗意,铸为一联:“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而这两句诗则成了《红楼梦》里妙玉之最爱,她亦悟出了生死这个看似隐含玄机实则浅显的道理。其中“铁槛寺”和“馒头庵”的来历也在于此。

王梵志的诗,写出他对世人的讽诫,似乎他是一个清醒者,透彻世间一切,冷看凡人的痴态,用他恢谐的语言,生动地表达对人生的了悟。而我们,连反辩的权利、回驳的能力也丧失了。这让我们不禁想问,王梵志是何许人也,难道从小出家为僧?否则如何有这样的悟性?

王梵志的一生,有诸多的不如意,正是因伍尝世味人情,才可以幡然大悟。他生于殷富之家,幼年生活闲适,饱读诗书。后经隋唐战乱,家道衰败,穷困潦倒。晚年时子女不孝,他被迫沿门乞讨,过着衣不蔽体、食不饱腹的悲惨生活。他在五十多岁时才皈依佛门,是佛祖度他脱离世间苦海,后来芒鞋竹杖,持钵化缘,就这样风雨一生。他的一生可谓酸甜苦辣皆尝,最终能够悟透生死玄关,也就不足为奇了。

都说世事错综复杂,其实,再迷乱的路,都有清晰的脉络。有时候,不过是有心人故弄玄虚,让迷路之人看不清前方而已。世间的人,犯下的是贪嗔痴欲的戒。他们总是希望天下财富功名都可以据为己有,却不懂得,暴殄天物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当我们落魄之时,会懂得,一个馒头多么值得珍惜,它给饥寒的人以温饱,给灰暗的人生重新添上光彩。

一个年华初好的人,愿意用青春去换取钱财,而一个年华老去的人,却愿意将钱财来换取青春。总有人抱着游戏的心态,在人间往来。没有谁可以在花街柳巷里参禅悟道,在烟尘滚滚中修身养性。我们总是为过去的昨天悼念,为没有到来的明天担忧,又把今天任意蹉跎。

多少惬意,多少坦然,多少虚情,多少假意,都随风散去,化作尘土。生命就在当下,我们不必再迟疑,既要拿起,也要放下,不辜负这杯用浓浓世味熬煮的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