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世家公卿之乐霖传 > 第112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亭中醉醺卫公子

酉时三刻,司马颖坐在马车内,望着那停在卫府门口的马车,那用大篆写着王字的马车,看着马车的装束,是太原王家的马车,这个时候来卫府的人,怕是王聿了吧?

司马颖把玩着手里的白子,盯着紧闭的卫府大门,这太原王家约着琅琊王家偕伴去琅琊之地避难,这避难的主持人是王聿,而这王聿却在临行前,专程来告别。太原王家没有放弃叔宝,而琅琊王家也不见得是真的排斥叔宝。

倒是有意思了几分,看来,他当初与乐家定亲,倒是算的奇准。

戌时初刻,王聿被卫玠亲送出府,司马颖从马车的窗户望去,看到卫玠的眼眶是红润的,而王聿的眼眶亦是如此。

看来他方才的猜测,倒是相差无二,司马颖将白子缓缓收入袖口,等待王聿马车离去一刻钟,才提起两坛上好的九酝春酒走出马车。

这九酝春酒是当年曹孟德进献给献帝刘协的,此酒更是以“色清如晶、香似幽兰、入口醇和、回味经久”而备受喜爱。

四月初八,戌时三刻,卫府书房之内……

卫玠继续默写《四体书势》,正写到:旁点邪附,似螳螂而抱枝。绝笔收势,馀綖纠结。若山峰施毒,看隙缘巇;腾蛇赴穴,头没尾垂。是故远而望之,漼焉若注岸奔涯;就而察之,一画不可移。几微要妙,临事从宜。

这一次九堡被七堡推着进入了书房,卫玠头也不抬,只是手里的细笔放下,等待九堡开口。

七堡和九堡对视一眼,终是说了一句,“公子,成都王来了。”

卫玠搁下笔,请嗯一声,只是眼睛没离开《四体书势》,这本书分为:古文、篆书、隶书、草书,并为四种书体论述其起源和一些遗事,加以对其进行评论。其篆书的势赞记,为蔡邕撰写;草书的势赞记为崔瑗撰写;而古文字的势赞和隶书的势赞为卫恒自己撰写。

卫玠终是在这篇文章的末尾,提了名,名曰“兰陵贞世子”。

只因为他的父亲卫恒在平反之时,赐为“兰陵贞世子”。

何为贞?贞是为正直,是为占卜。

故而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皆是贞卜,方有来路。

可人们忘了,孔子也说,君子贞而不谅!

卫玠闭上眼,缓缓说道:“君子贞而不谅。”

“哦?何时起,叔宝开始研究《论语》了?”司马颖缓缓走来,将两坛子酒放在案桌上,侧头过去看见兰陵贞世子五个字,叹了口气。

此刻司马颖如何不懂卫玠?

这卫玠怕是思念他的父亲卫恒了吧?毕竟多年前,卫家权倾朝野,卫玠的爷爷卫瓘更是三公之上。

一夜之间,世家倾轧,天之翘楚的世家公子成为了无权无势的清谈名仕。

无父族的卫玠,除了傲然于世的才学与风姿,他已然一无所有。而若是此刻,卫玠软弱半分,以卫玠母族,那太原王家若即若离的态度,怕是早就零落成世家的玩物了吧?

故而,卫玠只能强硬的面对一切,只能硬撑着去处理一切。

但若是当年,卫瓘和卫恒没有因着权力倾轧而逝去,卫玠又该是如何的样貌?又何必以孤独的模样面对世人?

而他司马颖,又何尝不是卫玠的处境?他的父族,那执掌天下的司马王族,对他不屑一顾,他有父族一如没有。而他的母族,他的生母程太妃出身贫寒,难有助力。

故而,他一如卫玠,无母族,无父族,孤单的、傲然的、全靠自己去争取一切。

而他也一如卫玠,若是行差踏错,等待着他的将会是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深渊要么逼人付出生命,要么逼人化作魔鬼,要么逼人一蹶不振,要么逼人重拾斗志。

他其实是敬佩卫玠的,能从地狱一般的打击走出来,不丧失心智的走出来,不入魔不丧魂的走出来。

只是,司马颖到底明白,卫玠心受了重创,而在卫玠舔舐伤口之时,卫玠除了靠着他父亲卫恒的遗作《四体书势》坚持信念不灭,再无他法。

卫玠说君子贞而不谅,他司马颖又何尝不是?

故而,司马颖终是垂下了眼睛,缓缓说道:“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故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卫玠歪头看向司马颖,“你来了?”

司马颖点了点身边的九酝春酒,“今夜,有些事,非好酒不能畅快,不如陪我一饮?”

卫玠打量着这九酝春酒,嘴角勾起,“这是亳州的好酒吧?”

“如此不配今夜快哉之事?”司马颖挑高眉,带着喜色。

卫玠走到酒坛旁边,拿开酒塞,将酒坛抱起,放在鼻尖轻嗅,“倒是好酒,只是哪里来的快哉之事,值得如此好酒来贺?”

“一如那老妇殁于金墉城呢?”司马颖歪着头,那眼神之中绽放出光芒,他在等着,等卫玠面露喜色,也等着,等卫玠对他展露出感恩的模样。毕竟亲自去鸩杀贾南风,于卫玠而言,当时卫玠欠了他司马颖的人情。

卫玠不答话,反而是闭上眼,深深嗅着这九酝春酒的酒香。

在闭眼的那一刻,卫玠自然是计较了司马颖的话中意,心下一动:章度如此笃定的模样,怕是亲自执行了贾南风那老妇鸩杀的差事,而这差事……怕只有孙秀允诺才能成。而孙秀这厮若不是给与足够的好处,便是章度投诚依附于那厮。但不管是哪种,于章度,都是自贬身份,只为换取一个足够的利益。而这利益……

卫玠的嘴角勾起,睁开眼,晃动着手里的酒坛,像是在欣赏美酒,实则又快速的算着时局,于孙秀,收了司马颖的投诚,便是有了安插在司马允、司马乂、司马顒、司马肜、司马越之间的眼线,孙秀控制司马王庭已经有了机会。于章度,得了孙秀的许可,便能够了解皇宫、三公九卿的一切动态,若是王庭之内、社稷之间有哪般小心思,章度也有避祸逃生的法门,甚至有相机而动夺得重器的机会。

卫玠眼珠转动,缓缓闭上眼,假装陶醉在这美酒之中,闭上眼的瞬间,心中不免猜度起来:而贾南风的死……无疑是司马颖说服他卫玠为章度谋划的好机会,若是那贾后临终之时,有了其言也善的事情,怕也是点亮了是章度未来称雄的道路。如此,领了鸩杀贾南风的差事,确实是一本万利的好差事。章度……此行不亏,只是未免太过急躁,漏了些许的尾巴,让他看了通透。但……他既然地狱归来,又何必计较出山的模样?左右,一场隆中对,全了他名士的模样,也给他足够的台阶和时间,去部署卫家振兴的琐事。不过是,互相成就罢了,又何必如他少时那般,计较了过程,耽误了结果?

思及此,卫玠将九酝春酒放下,抬眸看向司马颖,“确实是坛好酒。”

“如此,不如一饮?”司马颖望着卫玠,两人相视一笑。

卫府小院有一处亭子,此时恰是满园蔷薇花开之时,他们二人坐在亭中,看着旁边篱笆上开满的蔷薇,两人碰杯对饮,一如画卷,泼墨而去,画中人,缓缓而出,令人难忘。

酒到酣时,司马颖摇摇晃晃的望着卫玠,缓缓笑起,“叔宝,不知你今后可有哪般打算?”

“打算?我如今身无长物,又是一身骂名,能有哪般打算?”卫玠亦是醉的厉害,摇了摇头,醉意朦胧的自嘲道。

“这世上又不是只有文臣名士一途,你可选其他,只是会委屈了你。”司马颖伸出手,拿起酒坛准备斟酒,却被卫玠抢了去。

司马颖诧异的望着卫玠,却见到卫玠摇摇晃晃站起来,给司马颖斟上酒,却自己举起酒坛,仰头大口喝下剩余的美酒,也不管这酒水顺着脸颊而下,打湿了衣衫。饮尽之后,他再也没有少年名士那般的儒雅,学着武人的样子,以衣袖帅气而又满是阳刚的动作,擦拭着唇边酒渍。

司马颖大笑起来,“叔宝何时学会了这武人的模样?”

“章度,看我现在可还有文人雅士的模样?”卫玠将酒坛重重放下,一脚踩在石凳上,依靠着酒坛,摇摇晃晃的望着司马颖。

“叔宝若不是这张过于惑人的容色,当真是大晋将帅之貌!不负当年卫老司空的风姿!若叔宝早生几年,赶上东吴之战,必然是大将!”司马颖点着头,很是称赞。

“是吧?我也觉得,若我早些习武,必然是大将之材。只可惜……我终究是是羸弱之辈!”卫玠摇摇晃晃的坐了下来,闷闷的端起酒杯,仰头喝下这杯酒。

“叔宝何出此言?”司马颖不认同的说道,“叔宝若是想做武人,又有何人会拒绝?我第一个不答应!”

“可是,我已然……已然……唉……不提了……不提了……”卫玠摆摆手,仿佛想到哪般伤心事,拒绝再回答,也拒绝再说下去。

“不行,你今天必须给我说明白……”司马颖借着醉意站了起来,抓住卫玠的胳膊,“你倒是说说,你已然如何?”

“我都禁止入宫了,这孙秀也不让我参加玄谈,我空有一腔热血报国又如何?即便世人都知……都知……”卫玠自嘲一笑,“学成文与武,货与帝王家。可终究我是唯独不能货与帝王家的那个!”

“谁说的!你若是想,我亲自为你写推荐信,让你如军营,如何?”司马颖抓紧卫玠的胳膊,“你若点头,我就带你入军营,如何?”

“我一文弱书生,能去?”卫玠怔住片刻,不可置信的问着司马颖。

“你若想去,就能去。只是在我心里,你去军营,终是委屈了你。”司马颖带着惋惜,“终究,你卫家一门,书香门第,从武,委屈了你。”

“委屈?呵……”卫玠甩开,司马颖的手,大笑几声后,收住笑声,认真的说道:“梦人生百态,总不觉小巷里,南墙撞下血淋漓;见世态炎凉,总不觉牛角里,犄角旮旯钻不出;知握手言和,才方知退一步,海阔天空气自华;待否极泰来,才方知别过去,天高水长凭鱼跃。故而,我知文人相轻,不过文不就,转头去;故而,我知武人重义,不过止与戈,认了真。若这文从不属我,那么武便是归途;而我,既然认了命,承了便是,又怎为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