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十大明君社死现场,天降猛才于秦始皇[历史 > 第13章 人才频道:《天降猛才于大秦之猜猜我是谁!》

咸阳宫内每个臣子的心情都不轻松。

一朝天子一朝臣,若大秦灭亡,他们面临的可能是腰斩、草席裹尸,身为大秦朝臣将领的他们必定不会过得太好。

事关大秦江山与他们的性命,由不得咸阳宫内的人不重视。

始皇坐在上首,望着咸阳宫的官员。

“大秦基层小吏为六国遗贵垄断,六国遗贵对大秦毫无归属意识留恋故国,长久以往极为容易再现纷乱。”

始皇的视线看向自己的儿子:“你们对此有何看法?”

公子们互相望了下,默契地看向扶苏,虽然大哥第一天就被父皇批了,但他们也习惯了什么都大哥先。

扶苏在听到仙幕说到这个的时候就有思考过:“启禀父皇,仙幕重点为二,一是基层小吏皆由对我大秦离心离德六国遗贵把持,二是秦律是否适合一统后的大秦。面对这两个问题儿臣以为若想知晓真实内情,还应当尽快调查情况是否属实。”

始皇看向自己的大儿子:“可,六国故地的情况与秦律施行,就交予你和李斯负责。”

本以为没被陛下处以极刑就是仁慈的李斯没想到陛下竟还会派遣自己做事情,一时间他的双眼含泪,巨大愧疚感压得他喘不过去来。

他伏地叩首,声音哽咽道:“臣领命,决不负皇恩!”

始皇望向他:“未来之事朕不想深究,但朕本欲提你为相,现如今,只能看李卿的表现了。”

李斯再次叩首:“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未来辜负陛下期待的他,此次定不负陛下信任!

始皇点头,虽然听了仙幕的话对李斯已经不抱期待,但想到现如今朝堂英才奇缺的状态,始皇陛下就觉得心梗。

“继续。”始皇看向其他还未说话的公子。

公子们陆陆续续说了自己的观点,但始皇并没有什么反应,实在是他们的观点只是把仙幕的话再重复一遍。

始皇第一次怀疑起自己教孩子的方法。

他看向排在最后一直欲言又止的子婴。

“子婴你说。

陡然被叫到名字的子婴愣了半响,随即出列道:”陛下,臣觉得基层会被残余士族垄断定有其原因,做小吏需识书断字,但黔首们往往家中没有藏书,没有机会和时间精力学习识文断字,故而小吏才会被六国士族们垄断。”

说完,从未在如此多人面前发言的子婴红了耳朵,羞涩道:“此乃臣之愚见,不知陛下和众位大人以为如何?

群臣小声的议论,子婴就看到他们他们有些点头,有些摇头,不由得开始紧张起来了。

有官员出列道:“关于小吏选拔,基层倒是有兴建专门培养小吏的学堂。”

“不过。”他思索片刻:“学堂只教导秦律,需要有识得字才能入内,倒确实拦住了黔首们。”

“就不知未来的汉,以及汉唐朝庭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有官员小声发出疑问。

*

夜一片沉寂,唯有一处宫殿内映衬出烛火的影子。

始皇站在庭院中间,四处寂静无人。

他看向半空中那块散发着银色幽光,仿若月华下尘的仙幕,扬声闻道:“不知可否请仙人一叙。”

男人的声音在在宫殿中回荡。

许久。

没有任何回音。

登基以来就没再经受过这种被人忽视的感觉。

嬴政压下心中奇异的感觉,再次问道:“朕欲与仙君一叙,不知仙君可否下凡?”

许久,仙幕还是没有任何动静。

嬴政浓眉蹙起,这是被忽视的感觉,也是毫无主动权的感觉。

身为一个一统天下的帝王,他不喜欢任何不可掌控的东西。

嬴政看向仙幕。

包括它。

【叮,始皇有何问题?】

正在始皇想如何解决仙幕这一东西的数百种答案时。

一块成人手掌大的仙幕,悬浮在了始皇面前。

看到银幕,嬴政内心的暴虐情绪散去。

仙幕也是可以沟通的。

他看向仙幕,轻声问道:“有一事想同仙君交流,不知有无限制?”

银屏转了一圈,像是在思考,欢快的声音传来:【若与历史相关的问题,恐需灵魂值进行购买哦。】

始皇挑眉:“灵魂值购买?你是仙君?”

系统沉默半响:【不是,吾只是一个系统。】

始皇缓慢地转动着手中的串珠:“系统仙?”

仙幕肉眼可见地亮了一度:【可以。】

始皇也不废话,直入正题:“几十年前秦香山北麓有一狗妻杞氏带领乡民采食山间红果,使其村在战乱时能存活传承,此红果有滋阴补血养肺建胃之功效,加之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取名枸杞。”[1]

他拿出手中的手串,那里面镶嵌着干瘪的小红果,可不正是后世人眼熟地枸杞:“你们曾提到《保温杯里泡枸杞,养生走起》,是后续会提到朕的死因,以及救助朕的法子?”

始皇说道保温杯里泡枸杞时只觉得别扭非常,实在是这句式充满了滑稽感,让他有点不适应。

仙幕亮了亮,开始闪烁起来,像是在思考。

片刻:【是。】

嬴政嘴角勾起,露出臣子们看到定会惊悚的笑容:“这上天对朕倒是眷顾,仙君说朕定华夏之基也不是全无获得。”

史书上记载了他嬴政的名字,华夏大地的生灵记得他,仙人也眷顾于他。

【华夏,爱它上面的每一个生灵,会记住每一个为它付出过的孩子,你嬴政,也是其中一员。】

华夏大地,爱他……?过往的一切浮现在心中,嬴政低垂的眉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

但片刻,抬起头的嬴政再次恢复冷静,心中最挂念的问题已经问完,并且也确定仙幕是可沟通的某种灵异东西,始皇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什么想问的了。

不过,像是想到什么,他开口道:“汉一统天下四百多年,定有其过人之处,承秦制,应当也会在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朕想了解后世的制度,你可有?”

仙幕再次闪烁,随即:【叮咚,系统搜寻找中】

【系统建议,您所要求的内容,接下去的视频或许能给您启发,建议您观看后再议。】

始皇挑眉,心下再次确定,这仙幕当真是眷顾于他嬴政。

*

【哈啰,老铁们,今日份《天降猛才于大秦之猜猜我是谁!》来了!为了更加贴合视频内容,特修改标题,让我们一齐来观看起来吧!】

仙幕一阵涟漪,浮现出上面的黑色文字。

黔首百姓再次齐聚一堂:“天降猛才于大秦,当然期待!”

对于今天仙幕的内容,不仅仅黔首们精神抖擞,就连上一期视频中被点名批评过的六国残余士族们也在人后偷偷地观看着。

被秦始皇错过的六国人才会有他们吗?

众人忐忑着,能知晓自己未来之事,每一个人不期待。

当然不期待的也有,比如一心想要叛国的士族。

张良就看着手中的刀剑凝眉:“不知这人才中是否有我,若是有我……”想到自己想刺杀秦始皇的心思,张良头痛,难道那大索十日有他的份?那他可能就得早做打算,直接隐姓埋名算了。

这大秦国君和咸阳宫的百官又非蠢货,仙幕都讲到这种份子上了,大秦定会做出许多改变,这时候若能亡国那才稀奇。

【已知,始皇死后第八年汉高祖实现新一轮的大一统,建立新的强汉。

在这时期,除了汉高祖本人,还有无数英才陪他打天下才能又建立一个大一统国家。

汉高祖只比始皇小三岁,也就意味着陪汉高祖打天下的人基本上也是属于始皇时就存在的英才。

只因着始皇时期天下还算太平,他们都在准备基建九九六或者反叛零零七,再加之秦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前无巨人可以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完善的人才推举制度,以至于众多人才皆埋没于市井当中。】

黔首六国百姓恍然大悟,他们就说为何人才会被始皇错过,原来是因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始皇帝没有拥有完善的那个什么人才推举制度啊!

黔首议论纷纷:“仙幕把陛下所欠缺的那个人才推举什么的点出来,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我们黔首的份儿。”

“应该会有……吧?”有黔首不确定的说道,“我二舅家在咸阳做小吏,听说咸阳那边已经在召集底层小吏了解秦律是否需要修改了,仙幕所言陛下都会重视,感觉这个这个人才推举应该也会?”

“哎。能安宁,谁喜欢颠沛流离,还好仙幕眷我大秦,为我大秦指点迷津。”

类似的对话多出自一心想安宁的百姓黔首,对于六国残余士族来说,他们听到人才推举制度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他们的机会来了!

泗水郡,吕雉看向呼朋唤友在家中庭院喝酒聊天看仙幕的刘邦,心中升起地小火苗啪唧一声被吹飞,然后……剩下一点火星。

她咬紧牙关,还是要相信父亲的相人之术。

至于始皇则更加关注那‘人才推举制度’

恍若被点醒般,他原以为朝堂中官员的晋升已经是完备至极,但经过这几期视频看过来他却发现了大秦的局限。

仙幕常讲到‘民’,但实际上,士族才是现如今大秦的主要官员来源,‘民’为官者,极少。

如若让天下官员每年固定推荐人才,官不入同乡,加之以考核法……

仙幕自然不知道他所讲的内容倾听的人会猜想如此之多。他只是继续讲着他的视频:

【《汉史》记载汉高祖曾言:吾为何能拥有天下?”当时群臣皆说不到要领。

汉高祖遂自问自答说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抚民,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2]

由此可见,汉初三杰于汉初定时,犹如定海神针般重要。

今日猛才第一棒——汉初三杰!】

我今天在码这章后面的情节,看了各种资料对汉初的英才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哇,感觉有个切入点很有趣的样子,不知道你们明日看了会有啥感觉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moon、64121130、晓枫未语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晨 37瓶;风柠月颂、狐离浅觞 20瓶;bb 2瓶;长尾肥啾、梦儿乐乐、丠彧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今天也是有小天使们陪着的一天耶,贴贴

因为资料多码字比较慢有点压力(挠头),明日又要开始工作啦,还好有点存稿,慢工出细活也是好的,慢慢来吧,对吧小天使们

[1]枸杞名字故事

[2]史记《汉史》

关于子婴的身世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始皇之孙。《史记》中提到:“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这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从东汉班固到近现代,多采用这一说法。但是,这种说法其实经不起考究,年龄不对。

第二种,始皇之弟。《史记》中还有另一种记载。“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其实也很难立住脚。因为据记载秦始皇只有三个弟弟。都反叛被杀了,成蟜和嫪毐和赵姬私通所生的两子。

第三种,始皇之子。这种说法将《六国年表》中的:“高立二世兄子婴” 理解为了“赵高拥立秦二世的兄长子婴为秦王。”但胡亥他们基本上不可能放过子婴。

第四种,始皇之侄。这种说法将《史记》中“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的“弟子婴”理解为“弟弟的儿子子婴”。秦始皇有三个弟弟,赵姬和嫪毐所生的两个假兄弟死时年仅两岁,所以说这个弟弟就应该指的是成蟜。从时间上来看,这种说法是较为合理的。据相关进行史料推测,成蟜大约出生在周赧王五十九年(前256),子婴大约出生在秦王政七年(前240)。成蟜降赵时间为秦王政八年(前239),这个时候子婴大概两岁,并且很有可能没有被他匆匆叛逃的父亲带走,而是留在了秦国。而且据《史记》记载,在胡亥登基后杀了许多人时,子婴还站出来劝谏,而且虽然建议没有被采纳但也没有被胡亥杀死。如果说子婴是秦始皇的侄子,这一行为就说得通了。在皇位争夺上与胡亥没有竞争关系,所以胡亥没有必要杀了他,所以说,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是最高的。(此为找到的资料,崽崽们觉得如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精修)《天降猛才于大秦之猜猜我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