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十大明君社死现场,天降猛才于秦始皇[历史 > 第10章 P3八卦频道:始皇蜜汁操作

咸阳宫看到仙幕里展示的拥有美好生活的黔首,百官们也沉默了,原来六国遗民是指曾在六国时就风光无限的贵族、地主、士人、乡老,不是指黔首们吗?

那些黔首,真的那么好哄?

公子高嗤笑:“六国士族说什么复辟旧国,不就是为了恢复自己士族荣光罢了。”

子婴因为之前被仙幕着重点出了,此时也在殿上,他站在扶苏身边,叹气道:“是极,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论是战乱时期或是平和时期,百姓最不容易。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若有可选,没有人想回归战国纷乱时期。”

【六国士族真的忠于六国吗?】

面对仙幕的又一个问题,没有人敢胡乱回答,毕竟之前被打脸的痛感还历历在目,只有黔首们积极回应:“仙幕这么问了,他们一定不忠诚。”

黔首们对着附近的某一个人指指点点。

“看来他们就是没断奶的娃娃啊,想要我们始皇的关注和重用,因为没有得到始皇的重用就想着旧主家的好,啧啧啧。”

被指指点点的士族一个横眼过去。

但黔首们却齐齐上前,眼睛睁得比对方还大。

看什么看,横得过谁啊横,不就是一群没断奶,没编制的孩子嘛!

士族看到本来对自己唯唯诺诺的人突然这么凶悍,自己的火焰就先熄灭了。

打不过他还躲不过吗!

他换别处看这破仙幕去!

看到士族远去,这群黔首们个个都欢欣鼓舞起来,那群士族也没有那么牛嘛!

【这个问题不用等到秦末来答,直接看秦一统前的战国时期就好。

战国七虎争天下,莫不招揽四方游士。这四方游士在战国时期就叫客卿。「1」

就如备受儒家推崇的孔子也是在周游列国推行他的治国理政思想。他们要借助他国君主之手,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这就是所谓的忠诚?】

听到仙幕的话,属于六国士族,并且经常扬言想要恢复故国的儒生脸色一黑,这这这仙幕为何又抓孔圣人来说话!

【所以六国士族真的忠诚于故国吗?忠诚的是那位与自己抱负契合的国君,还是那份买方市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罢了。】

秦地黔首经过仙幕的多番教导已经明白了,一切都是利益在推动。

六国遗贵忠诚的是利。

【如若真的要说来,秦能够一统六国,六国士族在其中可出了一份非常强大的力量啊!】

黔首们听到这快乐搓手,双眼放光:“我灭我的国?”又有乐子可以看了吗?

位于咸阳宫的百官们齐齐看向角落的一个位置。

被百官们持续性注视的李斯:“……”

李斯悄咪咪地往角落躲了躲,随后又理直气壮地直视回去,在座的不是很多都曾是六国人吗!

【秦国国君们在为一统奋六世之余烈时,六国的很多精英士族也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李斯都是六国人。「1」

在战国,中后期的秦国可以说是布衣、游士的最向往的那片乐土。

关于这点,有个人写了一篇谏言,这篇谏言直观的讲述了这一观点。

那个人就是李斯。

李斯的《谏逐客书》正是用秦‘皆是以客致强’的这一段历史来劝说始皇大大:爱他国人才,得他国。】

李斯在仙幕讲到谏言之时内心就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随着仙幕的话,没想到这就如他所料,又是他李斯!怎么仙幕总是带他!他只想在角落带功赎罪,而不是天天被天下人记住他李斯未来会背刺于始皇!!

仙幕!你何时才会忘记他李斯的存在!

仙幕自然听不到李斯内心的哀嚎,或者说即使听到了也不在意,因为它还在冷酷无情的讲着他李斯的谏言:

【秦穆公东奔西跑招贤纳士,用这些不产于秦,而产于六国的能人,称霸西戎。

秦孝公用魏国商鞅之法,民以殷盛,国以富强,战胜楚、魏。

秦惠王用魏国张仪之计,包九夷,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让秦可以在战国时期被奉为尊。

秦昭王得魏国范雎,蚕食诸侯,以“远交近攻”闻名于世,使秦成就帝业。

更别提秦始皇正得用的楚国李斯了,他的功绩同他扶持二世上位却被诛族的蠢名一般流传千古。】[3]

李斯:“……”

李斯觉得自己脸好疼,功绩同扶持二世上位却被诛族的蠢名一般流传千古!这仙幕是在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感受到同僚悄悄望过来的戏谑眼神,李斯窒息:所以仙幕就是不想让他李斯好过是不是!

【所以,六国客卿在大秦成就帝业的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所以,这叫……我灭我的国?】

六国残余士族颤抖着手,控制不住地想拿起手中的酒樽给仙幕一个好看!

才十几岁的项羽指着仙幕对项梁说道:“叔父!这仙幕怎么如此不讲道理!明明是那些人背叛故土!”

项梁对项羽真在义愤填膺斥责仙幕的样子愣了下,欲言又止。

他其实想说,仙幕说的好似都是真的,六国士族的爱国情谊可不仅仅只能打一个问号。

【来来来,这里插播一条小知识:在战国时曾有‘士竞相秦’的现象,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也是基于有识之士在秦,能够得到礼遇,《资治通鉴》云秦有客卿之官,以待诸侯国的来者,其位为卿,以客礼待之「4」。就是如此】

听到仙幕的话,秦地的百姓皆是心中一动,他们的大秦竟然如此之好?

【战国时,秦孝公曾发布《求贤令》曰: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管,与之分土。「4」

秦的客卿制度拥有极佳的晋升制度,我们还是那李斯来举例,没办法谁叫李斯是秦朝最近最出名的客卿。】

再次被仙幕拿来举例的李斯迎来了整个咸阳宫下至宫女侍卫,中至百官,上至秦始皇的侧目。

他们在思考,这个李斯在仙幕那边挂名了?果然像仙幕所说一般李斯的功绩同他扶持二世上位却被诛族的蠢名一般流传千古?

【李斯,他初为吕不韦舍人,任命为郎也就是客卿制的第一阶段‘客’。后旋任长史,就是第二阶段参予国家大事的‘客卿’。最后为秦出谋划策并六国,始皇三十年封侯拜相。也就是秦客卿制度的最后阶段立功后授予的‘将相’之位。[2]

因此在战国后期才会出现‘士竞相秦’的现象。

毕竟秦有记载的二十二名丞相,可是明确记载了其中十五人都不是秦国人,重臣二分之一都是来自六国的客卿。】[2]

在始皇三十年封侯拜相吗?李斯听到这话心中泛起苦意,悄悄望向上首的始皇,终归是他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而掩藏在秦地各处的隐士们则是不得不承认,他们被仙幕说得竟然对大秦有一丝丝心动。

感受到这丝心动,张良把布帛撕成条堵住耳朵,选择不再听仙幕的话。

不听就不会心动!

本已做好今日这仙幕也会嘲讽自己的始皇,他看着仙幕感叹道:“朕本以为仙幕会再次嘲于朕,没想到对秦竟是充满了夸赞之语。”

他啧啧称奇:“实在难得。”

【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在坐的各位都是华夏子民,都是这片大地上的一员,不就是编制嘛,不就是缺乏上位途径嘛,何必扯着恢复故土的大旗,六国遗民的遮羞布罢了。】

【像秦末农民起义,士族们打的旗号一为“伐无道,诛暴秦”,其二则是“复故国之社稷”。】「56」

秦始皇看向被自己随身携带的那张布帛,如果不是仙幕之前还讲了关于六国遗民的事情,就现在所讲的就不仅仅是秦末动乱导致的人心浮动,六国复辟,更是因为大秦未深入人心,故国人仍旧心念故国而非大秦。

民愿民愿,不得民心,就会被汉摘了这颗江山桃,不是在他始皇手中,也会在二世,三世,乃至于百世,若想传万世,那就得拥有民心。

民心,民愿。

【但遮羞布不仅仅这一块,他们扯秦灭人社稷的旗帜,还扯大秦是虎狼之师。

例如《魏将与秦攻韩》记载魏无忌劝谏魏王时就曾经说过: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

用尽一切方法贬低秦,说秦处于西戎的异族,抬高自己的正义性,以求华夏大地再次恢复成原先的七国争霸,恢复战国时的就职买方市场。「7」】

六国士族皱眉,大秦处于西戎地带,一统六国后还妄图以西戎制度来让六国也遵守,破人国都就罢了,还毁人文化,灭人社稷,绝人後世,不正是让人诟病吗?

他们压下内心的不安,极力想为找补。

一同围观的秦王室宗族本来还脸色不善,毕竟被当着天下人面前被说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是为虎狼,实在是让人厌烦。

不过想到仙幕说这些是在为他们大秦撑腰,他们就舒爽了!

天!终归是眷顾大秦的!

【但实际上恰是因着与山东六国交流不多,秦才保留了很多周文化,比如秦始皇巡游刻石,也是因着周文化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也不知道山东六国的残余士族会不会想承认。】

山东六国的士族:他们当然不想承认,这仙幕真的是让人胸闷气短!

【从以上的讲述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知道,六国残余士族真的具有顽强的六国意识,秦地上最具有反叛意识的就是六国士族,他们最想做的就是恢复战国七雄争霸时的就业买方市场,想要恢复往日的荣光。

但嬴政同学的谜之操作这时候来了,他但凡学点马列经典也不至于在没有抓住秦王朝主要矛盾的同时也没有抓住次要矛盾。】

听到仙幕后面的话,始皇满脑袋的疑问,马列经典又是何物,难道是仙幕世界中出现的圣书?但是等仙幕说他略过秦的主要矛盾,也放过次要矛盾的时候,他心中隐隐猜测。

大秦的亡国是从他嬴政开始的吗……

【始皇不仅没把这群六国士族圈禁在某一处,还让这群秦地最具有反叛意识的六国士族成为遍布秦地的基层管理人员,以求得大秦各地区的安稳。

六国遗贵们悠闲地带着他们剩余的金钱和名望在地方上兴风作浪,秦始皇每天带着他的文武百官们日阅至少一百二十斤多的竹简,还得忧愁通过军功和事功升级后的百官没有东西可以给他们加薪,毕竟打下来的江山还在六国遗贵们的管理下。

没有安抚民心的同时还主动把民心推出去了,减少了同一战队的下属们的奖励获得的同时让六国遗贵们有钱有闲,始皇帝最后就得到了一个散装大秦。

此等谜之操作,怕是秦孝公等六世祖宗在地下都得跳出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揍秦始皇一顿。】

现场直播秦六世祖宗在黄泉路上揍嬴政,来来来,小天使们速来穿梭时空!

话说秦对于六国遗贵确实比较仁慈,有开展调动六国士族王族的举动,但实际上因为当时纸张与知识的限制,大多基层还是任用士族阶级,士族阶级因为只能做基层,相比较于原来被捧着那不爽的点就多了,六国士族从未归附。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此花无名、伽罗 10瓶;Leah_伊莎贝拉啦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1」“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史记》

战国七虎争天下,莫不招揽四方游士——洪迈《容斋随笔·秦用他国人》

「2」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汉·司马迁

[3]大黑括号里的等来源于李斯《谏逐客书》的原文和百度百科

欣赏下?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4」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管,与之分土言——《求贤令》

「4」明秦有客卿之官,以待诸侯国的来者,其位为卿,以客礼待之——《诗说中国》

[2]秦客卿制同他国的对比——《史记》

「5」燕故贵人豪杰谓韩广曰楚已立王,赵又已立王。燕虽小,亦万乘之国也,愿将军立为燕王。、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陈涉世家

「6」夫秦为无道,破人国家,灭人社稷,绝人后世,罢百姓之力,尽百姓——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7」魏将与秦攻韩,朱己谓魏王曰“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魏三·魏将与秦攻韩,及其释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精修)《始皇爸爸不爱我,六国孩子要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