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十大明君社死现场,天降猛才于秦始皇[历史 > 第1章 《惊!华夏十大明君竟做了这些事儿!》

泰山之上,权力之巅。

山道两侧石碑侧立,上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1」

秦始皇身着玄袍,仰望泰山。

半月前,秦朝各地,或者说平行时空的汉、唐、宋、明等朝与日齐平之处皆出现一抹银光仙幕。

日月在,仙幕就在。

它四周银光闪烁,日夜不休,中间更是含有一条奇特字体。

——【惊!华夏十大明君竟做了这些事儿!】

异象。

但更异的是它让所有人都看懂了字意。

无论那人眼盲与否,识字与否。

恐怖如斯。

*

泰山步道上,秦始皇身着玄袍侧身而立,目光直视那银光。

广阅典籍,可知孔子曾言:‘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答案显而易见,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诸夏近而莱地远,莱是夷而鲁是华。「2」

银光中的‘华夏’二字当指现如今的中原。

‘十大明君’?

记忆中《左传》曾言:明君而善用其众。

‘明君’,当指贤明之君。

秦始皇不再看那无论看多久也不会有丝毫变化的银光,迎着银光向上登山而行。

若论明君,朕称第二,谁敢称一!

完美忽略后面‘这些事儿’,或者说压根不解其‘内涵’的秦始皇如是想到。

今日,他就要迎着这天赐银光,封禅泰山,告知天下人他始皇帝就是天下共主,天命明君!

此刻,泰山之上,始皇左右两侧皇子群臣肃穆以待。

泰山之下,商户黔首翘首以盼,不过……目光大多还是集中在那闪烁的银光,没法子,那光实在是过于光彩夺目。

天降异象是福是祸?

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皆猜测。

谁也不知是福是祸,但是有一些人,却觉得这!就!是!祸!

掩藏在黔首中的六国余孽交头接耳:“这天象定是天祸,封禅必败!”

偶然经过他们的一群齐鲁书生听到这话,第一时间就兴奋起来了,连忙走近他们道:“诸位仁兄也觉得封禅必败吗!”

乍然听到有人插嘴,六国余孽脸色突变,但是听到书生话语中的兴奋时,只觉得这又是一批六国余人。

齐鲁书生凑近六国余孽身前,小声愤道:“代周而帝者才可泰山封禅,得天帝认可,成天下共主。但这始皇弃我齐鲁蒲草包轮、扫地而祭、不伤草木之建议,竟然还立碑颂德,实无天下共主之姿,与周天子相比,远矣!”「4」

六国余孽疯狂点头:“是极是极,秦僻在雍州,是为夷族,现在竟要封禅泰山,实在是不知廉耻!”「5」

两拨人马碰在一起,对着远处秦始皇的背影暗中指指点点。

但也只敢只敢指指点点,毕竟身着铠甲的将士们可一直目光炯炯地巡视着周围环境,就等有异动时可直接毙人命。

虽有人如此认为,但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若无意外,封禅必成。

众人望着始皇拾阶而上,向泰山之巅进发,等待着封禅的成功。

封禅顺利进行,就当众人以为事儿就这样过去时……

“砰!”

陡然间,天空发出一阵巨响。

一刹那,天色突变,狂风乍起,暴雨袭来,吓得黔首们纷纷掩头找寻躲避处,将士们连忙收缩防护线,保护始皇臣子。

“快!保护陛下安危!”

见到这种情况,六国余孽趁乱发作,齐齐震声高呼:“无德暴君!定会亡秦!”说完就淹入混乱躲避的黔首当中,不见踪影。

六国余孽声音响亮,直传入远处的秦始皇和将士耳中

见刚刚一起骂始皇帝的人竟有如此胆量,自觉不输人不输阵的齐鲁儒生也齐声附和道:“始皇帝,你罔顾礼法,擅自封禅,现如今天像显祸,还不快快停下封禅大礼!”

混乱的人群中,逆流高呼的几个齐鲁书生自然极为显目。

始皇本就为封禅打断而恼怒,不用多说,将士们就围过去抓人。

始皇正待发作。

天晴,风停,雨止,天空飘来一阵美妙的乐器声。

乐器声透过时空的壁垒,传入每一个朝代,传入这片华夏大地每个人的耳中,恍若仙乐。

直让人沉浸在此美妙的乐器声当中。

早已被意气冲昏头脑的齐鲁书生哈哈大笑:“天也在附和我吗!”

但这时候没人理会他。

“看!仙象显灵!”在华夏大地,无数人发现银光的变化。

黔首停下奔跑的动作,呆呆地望向泰山之巅,秦始皇也看向银光处。

一抹直角顺着银光的边缘挤了出来,在天上变成了一道巨大的光幕。

“呜~”

光幕发出一声悠扬的声音,两个文字由远及近,直到占据光幕全部。

【华夏。】充满时间浑厚感的女声响起。「6」

“这这这,父皇这是什么仙象?”秦始皇身旁的胡亥惊恐问道。

秦始皇连眼角的余光都没有给对方,只望着天际的光屏,怕错过一丝一毫的变化。

不被搭理的胡亥看到四周所有人都望着光幕,也自觉地看了起来。

【《尚书》有曰: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6」】

伴随着声音而出的,是突然出现在光幕上画面——一捧黄土,黄土由点变块,连片,成山川。

似猿似人的生命体出现,他们笑容满面,成群结队。

用手,用木,用石器,打猎做食。

【及四夷皆相率而使奉天成命。】

生命体的生存环境几番起落,受人推崇的智者脱颖而出,教导这些生命体播百谷草木,制衣冠,生命体最终形成部落。

【《春秋左传正义》又曰:夏,大也。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7」

这片大地——华夏大地。】

随着这声音的结束,光幕里里的东西由大变为小点,直到消失。

始皇身后的官员惊呼:“刚刚那是人文初祖教导百姓播百谷草木。”

被人这么一打岔,沉浸在光幕当中的百官黔首也终于从沉浸中醒悟了过来。

纷纷小声的议论起来:

“这光幕讲的‘华夏’应当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大地,原来我们叫华夏啊!”

“仙幕竟有时光回溯之术,能让我等看到人文初祖教导百姓之境,仙家手段无疑了!”

“人文初祖讲到了,不知何时能讲到我大秦。”有人悄悄期盼。

最后,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秦始皇。

秦始皇把视线从变为暗色的仙幕中移开,目光横扫百官:“仙幕定不会仅讲刚才那些,诸卿当细而观之,谨而记之!”

记之记之,重要的事情得记!

仙乐再次响起,打断众人的想法。

仙幕中的圆点出现,由小变大。

【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8」

国家建立,皇帝即位,朝代没落。春秋战国战乱纷争,百姓哀嚎。

六个火点被一一消灭,聚集而成,火光大现。

百官黔首齐齐欢呼!终于到他们秦朝了吗!

听到秦朝之名出现在仙幕口中,秦始皇心情不自觉地同众百官黔首一样激荡起来了。

他的大秦终归是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重的一笔了!

但同时,他也隐隐觉得不妙,要知道去,前面出现的夏商周诸国后面可是尽皆消亡……

他的万万世……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秦始皇瞳孔震惊!他的二世、三世……他的万万世!

无了???!!!

还不待秦始皇沉寂在秦朝被仙家预言会分两汉的亡国悲伤中,就立刻下令道:“未来之势!速记!”

未来走势,重要非常,重要到可解决亡国之患。

实际上,在秦始皇反应过来前百官就已经在寻找身旁的东西准备记录了,可荒无人烟的泰山之巅哪来的笔墨记录!

听闻陛下再次下令,李斯见状,直接歃血为笔,以袍做底,在浅色内袍中开始记起来,其他官员见状有有样学样,详细看着仙幕里值得记录的东西。

至于聪明的赵高,则连滚带爬跑回车队中拿笔墨记录。

平行时空的汉、唐、宋、明君主意识到这条消息价值也立刻下令官员们誊抄。

【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仙幕一个个朝代展示过去,每个朝代代表性的东西基本上都会展示出来,此时泰山上百官们一个个都面色苍白,因为他们身下的袍子早已记满了东西。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看到最后仙幕由面缩成小点结束的画面时,百官们第一时间松了憋在心口的气。

只是这最后的‘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是何意思呢?

是华夏完了?还是……只是王朝完了……?百官思索着,头疼着。

李斯把记录皆收集起来,赞赏地拍了拍赵高的肩膀,打断官员们胡思乱想:“还好你机灵拿笔过来啊。”。

其他官员被打断胡思乱想回归现实,纷纷认同道,要不然照这么个写法,他们还不得失血而亡。

赵高正自傲着,一道声音立刻传过来。

“哈哈哈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秦始皇,你完了!你不听我言,执意立碑颂德,妄图以天下共主之姿封禅泰山,现如今仙象都说了,你大秦要亡了!你大秦要亡在汉手了……呜呜呜”

众人循声望去,这声音来源于一开始被抓住的齐鲁书生之口,此时这群书生被惊慌失措的士兵们捂住口鼻,看这群人还是愤愤不平,士兵们吓得连他们愤恨望向秦始皇的眼神都捂住了。

秦始皇扫过对方的视线仿若看蝼蚁,但对方的话却像一根刺一般扎进他心中。

他的视线还扫过听了齐鲁书生的话,不敢看他而垂头看地的百官,还有在远处围观的黔首们,还有整个大秦的百姓……所有人都知道大秦未来会被名为‘汉’的朝代顶替。

大秦,终归不能传国万万世。

不过…… 不能传国万万世没有问题,能传国百世千世也可以,再不济也不会比夏周短的吧?

秦始皇拿起官员们记录的东西,目光坚定,这个国家,现在在自己手中,而自己,是知道未来历史走势的人,自己将会改变一切!

秦始皇笃定。

不过……不可否认他们所记录的皆是有用之物,但仙幕仅仅是这样子吗?

不是说要说华夏十大明君吗?

华夏现如今已经明了了,那十大明君呢。

秦始皇看到大秦后面跟着的一串国家,看来要说的就是这些国家里的明君吧?

“陛下,仙人之语好似只是在解释何为‘华夏’,对于祂所说的‘十大明君’还未开启,臣斗胆请陛下移居行宫,等待仙幕的再次降临。”李斯在君主面前叩首道。

秦始皇望向面色苍白的百官,挥手道:“摆驾回宫。”

百官们踉跄着在将士的搀扶下起身往马车处走。

远处的六国余孽们则暗暗遗憾仙人下次播放仙幕时看不到秦朝那群老匹夫们的好戏了。

但是,真的就这么结束了吗?

【哈喽姐妹们、兄弟们大家好!片头结束,《惊!华夏十大明君竟做了这些事儿!》盘点开始!】

与浑厚女声完全不同的轻快声音响起,惊呆观看仙幕的一众皇帝与黔首。

真正的盘点开始?刚刚不是盘点吗?那刚刚是什么?

【在说出明君们的‘这些事儿’之前,华夏十大明君,谁是青史留名的榜一榜二大哥呢?请各位大声说出你们的答案!说出你们的理由吧!】

黔首百官们对于仙幕的语气变化还未完全适应,就迎来对方的问题。

谁是青史留名榜一榜二大哥?

青史留名他们懂,但榜一榜二大哥?

顾名思义,华夏帝王谁排第一?

这个问题他们怎么答?不过仙人的问题怎可不答,不答可是不敬之罪啊!

站在秦始皇身边的赵高第一个冲出来对仙幕喊道:“仙人,青史留名榜一大哥,自然是一统六国的大秦始皇帝!”

说完,他看向始皇帝的目光充满钦佩,让人一看便知是始皇帝的绝对拥护者。

百官齐齐对赵高投以一秒钟的注目礼,就立刻齐声向天扬声道:“青史留名榜一大哥,必是一统六国的大秦始皇帝!”

秦始皇对第一个发声的赵高投以和善注视,只觉得身边有这种对主子忠心耿耿的下属实在是让人身心舒畅。

而下首的将士自然不敢不答仙人的问题,听到百官传来的声音,一起震声回复仙人,榜一大哥自然是他们的大秦始皇帝!

声音震耳欲聋,直让底下的黔首们也开始激动起来,为我大秦帝国的始皇帝挣得榜一大哥的荣誉!

于是,高呼榜一大哥定是大秦帝国始皇帝的声音洪亮,响彻泰山之巅。

在平行时空的各处百姓臣子将士们也在回复仙人们的这个问题,无一例外,大多数都在喊榜一大哥是他们此刻的皇帝,他们要为他们的皇帝挣得榜一大哥的荣誉!

如若按照儒家风范,秦始皇觉得自己可能需要谦虚一番。但!他可是秦始皇!

于是,始皇背手而立,自信非凡,只觉得这榜一大哥非他莫属!

【博主好似听到了群众们热烈的呼唤声。】

仙幕再次传来声音,让底下的群众觉得仙人就是和他们对话。

【接下来,博主为大家带来《惊!华夏十大明君竟做了这些事儿!》明君系列榜一大哥!】

在场众人:“!!!”

【秦统**自称始皇,历经数次改朝换代,华夏共出现八十三个王朝,四百零八位皇帝「9」,现公布青史留名榜一大哥——】

华夏大地的百姓们正为华夏大地曾出现八十三个王朝,四百零八位皇帝的话而震惊,转耳就听到榜一即将公布,不由得都屏息以待……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明君第一,千古一帝——始皇帝!】

四百零八位皇帝,明君第一,千古一帝。

秦朝各地黔首听到这话纷纷倒吸凉气,自秦后出现八十三个王朝,四百零八位皇帝。

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帝王竟也能争得过其余四百零七位皇帝成为仙人认证的明君第一,还被称之为千古一帝?

他们本来只是喊着玩的,没想到竟然成真了!

难道!他们的始皇帝真的是千年难得一遇的明君!

黔首百官望着秦始皇的眼中异彩连连,仿若押对宝的赌徒,看见始皇帝带领他们走向富足人生。

就连原本质疑始皇即将亡国的六国余人和齐鲁儒生都开始怀疑自己:难道……是他们错了?这始皇真的是天命所归?始皇真的能担第一?

至于围观的后世之人,则恍然大悟,若论某些功绩,这明君自当有始皇一位,就是这榜一之名……

好似…… 有些……名不副实啊!

他们表示不服气!

但秦始皇可不这样想,他此刻心口怦怦直跳,视线紧盯仙幕,只觉得封禅泰山是件十分正确的事!

看!仙人显灵夸他了!或许他可以像人文始祖一般飞升成仙获得长寿也说不定。

秦始皇在一众仰慕的视线下悄悄地把脊背挺得更直。

他秦始皇,千古一帝!

【八十三个王朝,四百零八位皇帝,秦始皇真的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吗?】

秦始皇头仰得更高,心中暗道:自然第一!

【秦始皇二十六年,六王毕,四海一,设郡县。】

仙幕的发言自然不会空泛,语落,画面现。

【秦始皇二十七年,修驰道,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

天幕里,出现一副巨大的地图,战火纷飞的华夏大地,逐渐平静下来,最终写上一个大字——秦。

见到这幅地图,不提感叹的百姓,秦始皇和百官们只觉得呼吸一窒,天下竟如此精细的地图!

不用皇帝说话,百官们第一时间提笔在早已准备好的布帛上,整个泰山之下鸟停虫静,只有笔在划过布帛的声音。

地图中央,一条条驰道由咸阳为中心向外延展,形成绵密的蜘蛛网形状。

李斯露出惊喜神色:“仙人显灵,这乃绝佳的驰道修建方案啊!”驰道正在修建,这仙人就直接把他们的未来的做法画出来了!

【秦始皇二十八年,凿灵渠。】

新的东西一出,众人惊讶。

【秦始皇三十二年,蒙恬驱匈奴,开始筑长城。派蒙恬北击匈奴,尽取河南之地。】

蒙恬关注到逐匈奴,筑长城,平南越。他的眼眸一眯起来,也下笔书写起来。

这功绩基本按照时间顺序,那就意味着——三年后匈奴即将来犯!

【秦始皇三十三年,平南越,西瓯,移民戍边,修万里长城。】

仙幕的话并不会因为这些人的动作有丝毫迟缓。

而立在君王身侧的王绾则在怀疑人生,他们一直阻止的郡县制被仙人列为始皇功绩,那就意味着……他们都是错的?

【秦始皇三十五年,筑九原通甘泉直道。】「10」

【六王毕,四海一,设郡县,确集权,修驰道,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逐匈奴,筑长城,平南越,筑直道,建郑国渠与灵渠。「10」

以上这些词汇,只要学过小学历史就能说出,每一个拉出来都可以让人青史留名,但却出现在一人身上。】

【有人思考过这些词汇意味什么吗?】

这意味着什么秦始皇身为亲历者自然懂得。

他嘴唇紧抿,不让脊梁有丝毫弯曲。

王绾、李斯等百官把视线投向始皇,意味着这个帝王在任时期,完成了数代帝王才能做成的功绩。

这位一统六国,做出卓越功绩的帝王,从未说累。

秦始皇看到百官的视线皆偷偷看向他,沉声道:“朕之功过,百代之后自有断论「11」,尔等快些书写!”随即,不再看这些人,专注看仙幕。

只不过眼神不再平静无波。

仙人,是懂他的。

小巧的动画小人出现在屏幕上,小人穿着玄色皇袍,和秦始皇现在穿的制式一模一样。

从未见过这种小人的华夏百姓皆好奇观之。

【《孟子见梁襄王》记载:魏国梁襄王对天下有不解,曾向孟子请教:“天下如何定?”

孟子的回答很简单,他道:“定于一,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两人都希望天下安定,但是对于如何实现天下安定这个命题,两个人却有不同的见解,梁襄王提出“好战”,孟子则“反战”。「12」

两人的主张,南辕北辙,并且与当时的实际不相符合,那问题来了!

请问:天下如何定?】

怎么办?这是当时的所有人都想问的。

但现在,在场的百官和黔首都知道,秦始皇已经把答案书写出来了!

进来的小天使点个作者收藏开文不迷路哦=v=

推荐我的主攻感情流预收《系统逼我做好人NPC》—

#系统逼我当好人后主角攻哭了,世界线崩了#

每本渣攻痴情受文里都有一路过的好人NPC,不巧,楚曜绑定的就是“好人NPC”系统。

系统激昂宣布:“时代进步,读者只看HE文了。你是假少爷攻的朋友,请你对真少爷受苏云岫说‘他怕被伤害,你该多多释放爱意’。让苏云岫回去被虐到破碎,不再挣扎,走向HE。”

楚曜疑惑:“嗯?你这是薛定谔的HE吗?”

系统(心虚):“……”

-

酒会上,楚曜见到被渣攻朋友强行灌酒的主角受。衬衫湿透,眼神仓皇,像他一直想养却没养的小猫。楚曜俯身靠近,为对方擦拭酒液,包扎伤口。

系统催促中,楚曜说出台词:“……你该多多释放爱意。”但看到那双漂亮眼睛里的希冀瞬间黯淡,他尾音一转,“——向正确的人。”

楚曜把主角受困在墙角,给了对方两个选择:“跟我回去。”看着对方因酒精过敏而泛红的皮肤,他顿了顿,“……或者因过敏晕倒,被我扛走。”

灼热呼吸似有若无,撩过耳畔,苏云岫像只被逼到绝境的小兽,却在楚曜转身的瞬间拽住了对方的衣角。

命运的岔路口,苏云岫毅然决然地踏入这场未知的赌局:“我……跟你走。”

事后,系统崩溃。

楚曜耸肩:“我就问你,台词有没有完整说出来?”

系统:“QAQ可渣攻是你朋友,且剧情自带修复功能,这对象你抢不走啊!”

楚曜笑了:“都是朋友了,别客气,大不了剧情我替他走!”

#抢过来的对象软软的很安心,费点朋友怎么了?#

#都把人家对象都抢了,走下剧情怎么了?#

系统:=v=!这可是你说的!

开始掏兜兜:我这里有办公室play、玩具play、囚禁play,还有当众……

楚曜:“?……等等!”做完这些,苏云岫恢复真少爷身份后他爹妈会把他扔海里喂鲨鱼吧!

-

苏云岫生于幽暗,长于泥泞

他习惯将爱意熬成苦药,将尊严折成供品,直到遇见楚曜。

那人撕开他扣到顶的衬衫,却为过敏的红疹涂药;

抱起他示弱的膝盖,却教会他挺直脊梁掠夺;

在他掌心放刀,却是让他保护自己。

后来,苏云岫踩死渣攻夺回身份。镁光灯下,他当着全城名流的面把玩着楚曜的领带,声音诱人:“你不是喜欢当众玩那种游戏,这次,换我来主动。”

一直都是被迫play的楚曜:“......”如果我说我是被迫的你信吗?

-

系统崩溃日志更新:

#震惊!好人NPC总是喜欢拉着主角受当众玩不可描述的play!#

#天崩!好人NPC他总在抢主角攻的戏份,可是世界诡异的HE了!#

2025.01

*黔首(qián shǒu)黔首在战国以及秦朝时期是对百姓的称呼,秦始皇自以为得水德,服饰皆为黑色。而平民出门会用黑色头巾裹头当成行头,所以就被称为“黔首”。

「1」《泰山学院图书馆.秦始皇封禅泰山》——参考了历史资料原句: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

「2」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诸夏近而莱地远,莱是夷而鲁是华。

「3」《左传·成公二年》:“况明君而善用其众乎?”

「4」《东巡封禅(资治通鉴卷七之九)》《史记·封禅书》——秦始皇召集齐鲁儒生博士70多人,商议封禅大典的具体仪式。有的博士告诉秦始皇,要用蒲草将车轮子包起来,以免损伤山上的一草一木。然后扫地而祭,用其简易。这显然只是上古时代祭祀山神或祭天仪式的缩影,与秦始皇利用封禅展示其“席卷天 下,包举宇内”的期望值相差很远。结果只能是秦始皇遂贬退诸儒士而不用,自带文武大臣上泰山封禅。这可能是秦始皇接受五德终始说以来秦文化与齐鲁文化融合过程中出现的第一 道裂痕。

「5」《史记·秦本纪》——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6」大黑括号【】的内容资料,参考中央频道的纪录片和历史书。

「6」《尚书》——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及四夷皆相率而使奉天成命。

「7」《春秋左传正义》——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

「8」朝代歌:炎黄虞夏商,周到战国亡,秦朝并六国,赢政称始皇。一统秦两汉,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9」八十三个王朝,四百零八位皇帝——这个数据吧,查的,不敢保真。

「10」【秦始皇二十六年……直道】【六王毕……与灵渠。】——看了始皇历史后的总结,来源人教版历史书

「11」朕之功过,当世无可评说者,百代之后自有断论” ——《忘川风华录》

「12」魏国梁襄王等问答——《孟子见梁襄王》《论秦始皇的功过是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精修)《惊!华夏十大明君竟做了这些事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