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盛唐憨王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图谋不轨

盛唐憨王 第一百四十四章 图谋不轨

作者:风和风筝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0-08 00:08:32 来源:转码展示1

清脆的女声,结结巴巴地传遍教室。

“学习的目的,是让你们知道万物之理,从万物之理中溯本还源,将所有知识与道理学以致用,用来优化生活,让家中富足。”

“正是因为熟练的把握万物之理,薛安能够求雨,能够造船,能够在长安日进金斗,也能够让农田更加的欣欣向荣。”

“你们应该看到,农庄有吐着白烟咆哮的蒸汽机,那边是薛安从万物之理中寻得变化,制造的机器。”

这是高阳公主和学生们的第一堂课。

她第一次在这么多孩子面前授课,说话磕磕巴巴的,但好算是把提前准备好的上课稿读了出来。

很紧张,可读完之后,却莫名的有成就感。

一名学生问道:“先生,我们学会课程,就能制作蒸汽机,帮父母种田了吗?”

高阳笑道:“当然可以!”

她心里明白,这根本不行。

不说平民有没有钱,光是蒸汽机本身蕴含着大量的铁,这东西就是朝廷管制严苛的东西。

现实与学堂总是有着不少差距,但不可否认,大多数学生,眼睛放光,已经幻想着将来的美好生活。

“第一节课,开始,我们将会从带大家了解一些基础概念,自然界、植物与动物。”

……

学堂外边,薛安、李治等人坐在一起,看着高阳在给大家讲课。

薛安觉得很神奇,来上课的孩子,都很认真听讲,根本看不到有人私底下窃窃私语。

这和他小时候上课的氛围可不一样。

“高阳皇姐还是蛮有一套的,我都不敢想,我上去之后,能不能顺利上完一节课!”李慎有点害怕地说道。

毕竟两百双眼睛盯着。

李治笑道:“我感觉还不错,高阳不可能上一下午的课,回头给我安排半个时辰吧?”

李治对教导的事情,颇有兴趣。

“也算我一个,不然高阳太累了!”李丽质也掺和了一手。

薛安想想,觉得也行,不然高阳的嗓子扛不住。

“这样的话,就得分四门课程,高阳上自然界的课程,称为自然科学,我打算再从思想道德、数学和历史,切入开课。”

历史是百姓的根,这肯定是不能摒弃的。

“思想道德,是指儒家文化,三从四德与君臣之礼吗?”李治好奇道。

“是做人的理念,以后我们得一起探讨,从诸子百家中汲取。晚上准备课案,你再在白天,给大家上课。”

李治有变成薛安形状的趋势,把这门课交给李治,薛安是放心的。

“可以学习儒家文化,能够让他们崇敬孔圣,但不能信仰孔圣。”薛安强调道。

李治默默记着。

“数学交给我吧!”李慎自告奋勇。

“历史交给我!”李丽质赶紧道。

李愔张了张嘴,指了指自己:“我呢?”

薛安看着他:“要不,你教体育,带着他们锻炼身体?”

李愔连忙摇头:“算了,我还不如去养猪场转转!有些母猪已经怀孕一个月了,我得盯着看着。”

“我给你一个任务!”薛安道。

“什么?”

“编写一本书,名叫母猪的产后护理。”

李愔顿时变得扭捏:“好俗啊,我不是那种人,我只是单纯当做养宠物一样。”

“要是弄得好,以后整个大唐的人,都能吃到没有腥味的猪肉,你可是功德无量啊!”薛安忽悠道。

“可……”

李治趁热打铁,唯恐天下不乱:“是啊,皇兄,这件事意义重大,你一起上课,也学过繁衍的知识,繁衍周期和胚胎数量,是扩大种群最要的因素。”

李慎小脸憋坏了。

李丽质也补了句:“父皇要是知道,你让天下农业能够进步,肯定也是不吝夸奖你的。”

听到这,李愔咬了咬牙:“好,我会全程记录下来,用先生说的控制变量,进行分组对照,争取把这本书写出来!”

“但是……你们不能笑话我!”

“佩服你还来不及呢!”李治拦住李愔的肩膀。

背后,武媚娘看着四个人一起忽悠李愔,表情有点绷不住。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意义重大是没错,但是被那群文人知道了,指不定怎么笑话李愔呢。

“怎么,媚娘,你有话要说?”李丽质突然问道。

武媚娘一个机灵,她可不敢为了一个李愔得罪另外四个人。

“这想法很好,我只是觉得,你们现在,要晚上备课、上午学习,下午再去教授学生,你们自己都没学好,再去教他们,不是误人子弟吗?”

“我觉得没问题,自己学习,学完了再教别人,这是一种加深巩固的问题,同时,也能在给别人传道受业解惑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薛安说道。

对他来说,事点很容易接受。

在原世界九十年代左右的乡村,就是这样的模式。

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全都在同一个教室学习。

一个支教老师,根本忙不过来,就会让高年级的学生,教低年级。

如今条件艰难,克服一下,总能过去。

李治也道:“等我们学成出来,都过去好几年来,不如一边学,一边教,说不定能早点培养出一些人才。不然这些人过了启蒙的年纪,便彻底没了学习的机会。”

武媚娘看大家都铁了心,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

接下来几天,大家在摸索中过河,把私塾学校办的有模有样。

学生们在学习,李治他们,也如饥似渴地汲取各种知识。

他们发现,在教导学生这个前提下,他们的专注力提升了无数倍,学习的效率也大幅度增加。

为了回答学生的各种问题,他们的思绪高度活跃,思路也在不断开阔中。

这叫他们受益匪浅。

附近的村庄的家长,都只是觉得,自己的孩子,能有个蹭吃蹭喝,学习写字的地方。

却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面对的是怎样的一群贵人当

……

“陛下,臣有事参奏!”

皇宫中,国子监丞杨誉,向前禀告。

“陛下,沣河农庄内,薛安与晋王等人,创办私塾,收纳一百名幼童为生,未得国子监批复。另,薛安买下五百流民,称其为农夫,又收纳五百遣唐使,在城外修建附郭县,有谋反之嫌!”

李世民听到有人状告薛安,顿时不满。

一名御史闻言,顿时喊道。

“陛下,薛安一人蓄养千名农夫,已经远超唐律。哪怕遣唐使与新收农家孩童,作为学子,学子数量,也近乎六百人,不合国子监的规矩,造反嫌疑重大。”

“陛下,臣听闻,薛安学堂,教导思想品德一课,却不传授孔圣思想,晋王参与其中,二人图谋不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