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盛唐风流 > 第212章 外来客

盛唐风流 第212章 外来客

作者:狗尾巴狼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07 18:37:33 来源:转码展示1

“不想这蓟县也有如此繁荣风貌,不出蜀中,也难得一见。”

“老爷,城外传言的尚源酒楼就在前方。左右人多,还是早早寻个位子落座才是。”

“听说尚源酒楼有位老先生对三国之事知之甚深,不想竟受人如此推崇。是在叫老夫汗颜……”

“老爷,不过是一些世俗流言,民间故事,倒是不必过于在意。”

“老夫奉旨修编唐史,自接任以来,对照太常寺中诸多残存典籍,发现自两汉以来史记混乱。老夫年事已高,考证之事做不得太久远,这三国之事流传民间甚多,虽有诸多戏说之事,但总有利于我们回京修补遗漏。”

“老爷此等身份,何故还为此等事劳碌奔波?”

对话一半,老人摆手摇头。

两人已到了人流最多的尚源酒楼门前。

年轻人一愣,好奇:“诶?怎么这街上人流众多,却不见这家店内有多少客人?”

老人也是皱眉,看到这尚源酒楼里面不过三两闲散客人,厅中冷冷清清。

一张说书台上,闲来无事的说书先生打着瞌睡,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

老人见里面走出一位衣着光鲜的中年人,笑盈盈地拦住询问:“这位,可知这尚源酒楼之中为何如此冷清?”

中年人正是此家东家。

这人流密集之时,自家的客人却寥寥无几,心里正是烦闷得很。

还被人问及为何如此冷清,心里更是不爽,瞥了老人一眼,见其一身简陋,体貌极差,瞬间生出一丝不屑,哼了一声并不搭理。

老人身边的年轻人眼睛一瞪,拦在中年人面前,低声道:“我家老爷问你话呢!”

“老爷?呵……就这般还老爷?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这尚源酒楼可不伺候穷人。”

年轻人一听,两眼喷火,负在身后的拳头一紧,隐隐传来嘎巴嘎巴地关节脆响。

老人却呵呵一笑,狠拽了年轻人一把,对中年人的话并不在意:“老夫远道而来,不懂规矩。只在城外听说尚源酒楼有一位善于说三国的老先生。慕名前来听书。”

“听书?你听得起吗?告诉你,在尚源酒楼听书,光是一杯茶水便要一百文。就你们这模样,还是去对面听吧,他们的三国便宜,一杯茶只要十文钱,就适合你们这样的人去听。”

“哦?对面也在讲三国?”老人煞有介事地回望了一眼,再看中年人时,中年人已然挤入人群消失了。

“老爷,此等刁民,还不让小人狠狠地教训一番。”

“你跟老夫出来多久了?还改不了一身臭毛病!你我是为探访民间野史,不是给你耍官威,摆架子的。”

年轻人有些不符,低头一拱手:“老爷教训得是。”

老人再看面前的酒楼,冷冷清清的,也听不到一点儿书声,无奈地摇摇头:“去对面瞧瞧。”

两人再入人群,刚没几步就听到前方一阵叫好声传来,那声势着实吓人。

年轻人惊叹了一声:“这么多人啊?感情此街百姓都是为了听这家的三国而来的?”

老人依稀听到里面有说书的声音,不禁一皱眉:“怎么是个孩子的声音。”

“一个孩子说三国?这未免也太儿戏了?”年轻人道。

正此时,旁边有人大喊:“诶诶诶……第五回,三英战吕布的那最后一卷,给我留一份!喂,前面的小子,你别抢啊,那是我预定的!”

“我要一个全套的,里面的先生讲到哪儿我就买到哪儿的。”

“我也要个全套!”

“老爷,那门口又是在干什么?”

老人眼睛眯着,饶有兴致地捋了捋胡子,示意年轻人前面开路。

不一会儿,老人走到那破旧酒楼的门口,抬眼看了看招牌:“东来……”

再一看面前守着个摊位的小姑娘,最后再把目光落在了摊子上摆着的东西上。

“好标致的丫头。”

年轻人忍不住赞了一声,被老人一瞪眼。

年轻人这才觉得失态,低头不语了。

老人看了看摊上,随手拿了一本册子,上面写着“第一回”三个醒目的大字。

开篇第一句便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老人开书一愣,然后不禁点了点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有点意思……”

“小姑娘,这是什么书啊?”

守着小摊子的白柔满头大汗,根本顾不过来。

“老先生,您要是看热闹的,那就把书给需要的客人。”

老人一愣,没明白。

这时,身边一人才主动说道:“老人家,过来看热闹呢?”

老人笑着点点头。

“这书叫三国演义,内容就是这东来酒家里说书先生讲的内容。这家说书的跟别家不同,每日两回,每回不同,据说是从黄巾之乱开始,一直讲到三国结束,一共一百二十回,从不重复讲说。您要是错过了那一日的说书,又或是听了书感觉意犹未尽,便可买此文字版本。”

老人大惊:“从黄巾起义开始到三国结束?”

“可不?!也不知那说书的有没有吹牛,哪有人能将一朝大事说尽的?但那年纪轻轻的说书先生每日两讲,十分连贯,总有书客有所不明,提问种种都能对答如流。眼下才讲至十一回,无有错漏,好多事情咱们从未有耳闻,实在是令人欲罢不能。”

老人再翻了手中书本几页,粗看几眼便觉手握至宝,忙问小姑娘:“此书怎么卖?”

“一册一百文。”

老人想也不想,拿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

众人吓了一跳,那一锭银子的分量可不少,足足二十两。

再看他这一身褴褛,哪儿像个有钱人?

老人没工夫去在意眼前人的目光,对白柔道:“这里的书册,每一回都要一本,钱就不必找了。”

不用白柔动手,老人身后的年轻人在摊子上一样选了一本揣在怀里。

众人还没反应过来,这主仆二人就消失在了人群,又进了铺子里面。

……

如今是又过了几日,东来酒楼的客人是一日比一日多。

只是每日的单靠十文钱一位的茶钱,不说将对面的铺子盘下来,单单是完成和东方姑娘的赌约都显得比较困难。

当然,外面卖书的钱可不算做这酒楼的营收。

开业距今已有十一日,白宋天天对着个账本翻来覆去地看,仔细盘算这每日的收益。

所有的钱都撞在二楼的钱箱子里面。

算来算去,十一日总共营收了五十两银子。

二楼的一间雅间被白宋该做了老板的办公室,旁人可进来不得,只有东方姑娘和他两位股东在里面闲坐。

白宋最近打算盘越发熟练了,几十页的账本十分钟就算了一通,然后起身摇头:“地方小了些,不然单靠那些个茶钱就得赚海了去。现在好多人的茶钱都收不到。”

东方白认真地看着白宋,这十日相处,她是越发看不明白这个年轻小子了。

说有本事,那是毋庸置疑。

可有时候也是个轴人,明明楼下的买卖还有赚头。

就如隔壁的尚源酒楼,只需要改为每客一百文,那就让每日收益翻个好几翻,偏偏就是不听人劝。

还有就是外面卖书的。

那书册一经推出,疯抢程度比姑娘家抢新绸子还要激烈。

只卖一百文,也不知怎么想的。

虽然那卖书的钱跟她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但东方白总觉得这人一点儿不适合做生意。

白宋心里也明白,照着东方姑娘的提议,他们的收益要高出很多。

在一开始,白宋也是这么打算的。

白宋不是圣人,也没想过当圣人,只是很多事情心知肚明,唐代的银子太金贵了,几十两银子听上去不不多,但只要多看看平日里来听书的百姓,各自从口袋里拿出十文钱的模样,这韭菜的镰刀就挥不下去。

韭菜要割,最好是割冒头的韭菜。

反正这点儿钱不能帮白宋干什么大事,吃穿上,现在更是不缺了。

“哒哒哒……”

一串急促地敲门声传来了。

“夫人夫人……对面的家伙来了!”

东方姑娘的丫鬟叫莲儿,声音娟秀好听,急匆匆的样子像小鸡啄米。

“对面的家伙?”东方白回头一看白宋,显然没怎么明白。

白宋一摊手:“出去看看,兴许是尚源酒楼的人。”

这尚源酒楼早就被白宋逼得有些难办了,对面伙计每日骂骂咧咧,但白宋这家根本就没搭理。

今日上门来了,怕不是要找麻烦?

东方白有些着急,快步地出了门。

东方白一出,便瞧见尚源酒楼的东家带着两个小厮上楼来了。

这楼上挤着四张桌子,比之楼下还是松散一些。

在楼上听书喝茶自是舒服许多,不过上楼来就得要一百文钱了。

往日在尚源酒楼听书的常客,这几日全改道来了东来酒楼。

几位客人对那中年人也是认识,纷纷上前打招呼。

东方白见对方皮笑肉不笑的模样,心里讨厌,上前问道:“张老板,自家的铺子不看着,来咱家作甚?”

“东方姑娘,您这开店做生意,咱交也不是没有交钱,怎么就不让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