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盛唐不遗憾 > 第十章 密室里的阴谋

盛唐不遗憾 第十章 密室里的阴谋

作者:朕御山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6 23:07:06 来源:转码展示1

都督府密室内,安禄山右手弹着肚皮踱起了步子,旁边站立着心腹幕僚严庄和亲信孙孝哲。xinghuozuowen

孙孝哲的母亲颇有姿色,与安禄山私通已久,为此,安禄山对待孙孝哲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而孙孝哲心狠手辣,行事果断的风格,又让安禄山颇为赞赏,并将其视为心腹。

“幽州节度使,你们觉得本都督这次,真的能坐上幽州节度使?”

孙孝哲摸了摸脸颊上的刀疤,颔道:“都督,那个人既然给出了承诺,想必不会有假,上次我们除掉了李武几人,几个月后,都督就高升了。”

“严先生,你怎么看?”

严庄显得有些神色凝重,蹙眉道:“都督,此事还需慎重,毕竟,李适之是幽州节度使,官位在都督之上,而且是皇族,这不是李武等人所能比的,弹劾李适之,风险太大。”

安禄山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为了随时掌握朝廷的动向,他在京城秘密安插了亲信,而他却没有料到,很快就有神秘人找到了他的亲信,并要求与其合作。

李武等平卢军将领,对安禄山来说,都是不太听话的刺儿头,安禄山自然没有拒绝合作的理由,事后,安禄山如愿以偿的当上了营州都督。

而这一次,京城的亲信又传回消息,说河北道生百年不遇的大雪灾,是幽州节度使李适之肆意凿山开矿,得罪了上苍,并要求安禄山搜集各种证据,与众亲信弹劾李适之,一旦李适之下台,便可推举安禄山上位。

安禄山对幽州节度使的职位,自然是非常眼馋的,但他不是傻子,他知道想办法除掉李武等人只是一件小事,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而弹劾李适之就是大事情了,这让他不得不慎之又慎。

“都督,属下听说李适之为官清廉,深得百姓爱戴,更是当今陛下身旁的大红人,而凿山开矿是利国利民之举,与雪灾应该毫无关系。”严庄又补充了一句。

“严先生,那个神秘人的背后到底是何人,查出来了吗?”

严庄眼珠一转,忙道:“回都督,目前还没有,不过,属下已经查出李武几人当年在京城考武举的时候,与现在的太子来往很密切,此后也一直有联系,另外,幽州节度使李适之与太子的关系也很密切。”

“哦,他们都是太子的人,这么说来,是有人要借助本都督之手,剪除太子的党羽。”安禄山感到恍然大悟。

严庄狡黠一笑,上前一步道:“都督,如今这朝堂之上,有能力与太子对抗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接着说。”

“都督,李相国曾极力支持寿王为太子,后又支持庆王,与太子可谓水火不容,庆王身为陛下长子,却不被立为太子,心中怎能没有怨言,还有其它的诸皇子,保不齐就有人觊觎太子之位,他们都有足够的理由与太子作对。”

安禄山咧嘴一笑:“严先生,那你觉得,欲借本都督之手对付太子的,是哪一个。”

“李相国、庆王、诸皇子都有可能,属下也不好妄言,不过,此人既想拉拢都督,又藏头露尾不肯暴露自己,其心思之缜密,让属下叹服。”

安禄山露出一丝愤怒,此刻他完全是被动的,毕竟,对方知道他的一切,而他却完全不知对方是何人。

若是事情进展的顺利,则两家皆大欢喜,就像上一次除掉李武等人一样,但若进展不顺利,则安禄山会惹上大麻烦,而对方则会撇的一干二净,也就是说,风险完全由安禄山一人承担,对方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卑鄙小人,我安禄山岂是那么容易被人利用的。”安禄山摸着肚皮,露出愤恨之色。

严庄忙道:“都督不必动怒,婉言拒绝就好了,这就好比两家谈生意,谈妥了就交易,若是谈不妥,也是买卖不在情意在,日后有合适的生意,还可以合作,都督不是那人的下属,没有必要一定服从。”

严庄的意图非常明显,他建议安禄山自成一派,不必依附于任何一股势力,但可以与任何势力合作,如此,才能更加游刃有余的攫取最大的利益。

“严先生说的好,正合本都督心意,孙孝哲。”安禄山使了个眼色。

“是,都督,属下明白。”

孙孝哲抱拳行礼,随即转身离开密室。

“严先生,若是本都督肯冒这个险,有多大的几率能坐上幽州节度使?”

严庄转了转眼珠,开口道:“最多只有一成,而且,不论成功与否,都督与太子一党都算彻底的决裂了,日后可就完全没有退路了。”

安禄一怔,忙道:“糟了,太子将来是要做皇帝的,可我们已经除掉了李武等人,若是让太子知道是我们干的,日后岂不麻烦。”

“带兵打仗难免阵亡,都督做的滴水不漏,就算太子有所察觉,也绝对拿不到实质的证据,这与撕破脸皮是两码事,另外,都督要多关注京城的动向,多揣摩天子的心意,只要按照天子的意愿办事,就一定不会有事。”严庄淡淡一笑。

安禄山连忙握住严庄的手:“我安禄山是粗人,揣摩天子心意之事,还要多仰仗先生。”

“都督放心,属下义不容辞。”

祖宅西院内,李昆雄正在认真的搭建棚舍,这种简单的小活,他一个人就可以胜任,不过,为了加快搭建的度,李安与嫩芽儿都在旁边帮忙。

“大兄,我回来了。”

“情况如何?”李安回头看向李飞羽。

“大兄,柳城县一切如常,并无缉捕我们的告示,也未见官兵四处巡查。”

李安闻言,感到大为诧异,难道安禄山认栽了,或者他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儿子,若非如此,为何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呢?

“大兄,一定是安都督知道自己儿子有错在先,所以,才没有下令缉捕我们。”李飞羽猜测道。

“哼,安禄山可没有你想的这么好,指不定憋着什么坏呢?。”李安摇了摇头,将拳头放在鼻下,沉思了起来。

李飞羽挠了挠头:“大兄,那我再去柳城县看看。”

“不必了,帮昆雄搭棚子吧!”李安说着向前院走去。

在前院的正中间,有一座正堂,这个正堂的面积着实不小,长宽各有二十余步,是一个方方正正的房子,不过,与其说是房子,倒不如说是大号的亭子,因为四周并无院墙,房子完全是由柱子支撑起来的,这样采光会好一些。

在正堂之中有几案、蒲团、火炉、屏风等设施,若是家中来了客人,便可以在这里进行接待,这便是富有大唐特色的正堂。

而由于正堂的存在,整个院落从高处看就是一个‘回’字,这与后世以‘口’字型为特色的四合院,区别还是很明显的。

此时,正堂早已被打扫的干干净净,李安跪坐在蒲团上,双手放在身前,感受大唐特有的文化。

“大郎,大郎在家吗?”

前院的大门并没有关,李安侧,看到两个小脑袋从门缝里探了进来。

“狗子,小葵,进来吧!”李安淡然一笑,起身向大门处走去。

“大郎兄。”

“大郎,在呢”一个三十余岁的妇人,拘谨的站在大门外。

李安温馨一笑:“白婶,快进来。”

妇人搀着两个孩子,小步走了进来。

白婶本是李安家的厨娘,而且连续干了十余年,与李安一家的感情是很深的,若不是李武失踪,家中断了经济来源,李安是绝对不会将其辞退的。

李安搜索记忆,现小时候的自己总喜欢缠着白婶讲故事,而那个时候的白婶是那么的年轻漂亮,那么的温柔善良,而如今却憔悴了很多,就算与一年前相比,也完全判若两人。

狗子和小葵是白婶的儿女,狗子十一岁,而小葵才八岁,这两个孩子都很听话,而且对李安很是崇拜。

“大郎,孩子阿爹,一个月前刚过世,家里没有男人,孩子叔父要收回房子。”白婶显得有些难为情。

李安明白她的意思,指着旁边的东厢房,轻声道:“白婶,以后你们还住这里,有了你们,这个家才不冷清。”

白婶的婆家在十余里外的邻村,一来一回要耗费很多时间,为此,在李安家做厨娘的十余年,白婶大多数时间都是居住在前院的东厢房,狗子和小葵偶尔也会过来玩,并住在东厢房的另一间。

“诶,好。”白婶显得有些激动,并推过两个孩子,教训道:“以后要听大郎哥的话,不许调皮。”

“知道了,阿娘。”

“大郎,家里还有两条狗、十几只鸡……回去收拾一下,都给带过来。”白婶依旧激动。

“白婶,要不要我帮忙。”

“不用,孩子他叔父会帮着送过来的。”白婶说着,快步离开。

“两个小东西,想死大郎兄了,走,带你们去西院玩。”李安一手一个,将狗子和小葵抱了起来,并大步向西院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