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盛世华唐 > 第131章 众里寻她千百度

盛世华唐 第131章 众里寻她千百度

作者:步兵长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10-15 02:17:24 来源:转码展示1

终于理清了治疗李明达的思路,陈景恪那叫一个神清气爽,脸上的笑容都快要抑制不住了。

眼尖嘴快的蒙安笑道:“三郎这是怎么了,这么开心?”

陈景恪笑道:“嘿嘿,刚想通了医术上的一个难题,略有所得啊。今天中午加餐,吃顿好的。”

能让他这么高兴的突破肯定不小,众人也都不禁感到高兴。

黄德容又是羡慕又是感慨,真是人比人要扔啊。

他为了学习医术不知道付出了多少心酸和汗水,才有今天的成就。

陈景恪才十七八岁,医术就已经远远超过了他,关键是人家动不动就‘略有所得’。

对同为医师的他来说,打击实在太大了。

不过羡慕归羡慕,倒并没有嫉妒之类的想法,也没有试图打听陈景恪到底是什么收获。

今天陈景恪已经帮了他大忙,不但解决了恩主不孕的问题,还变相的传授了他相关的治疗方法。

这已经是一份极大的恩情了,做人不能不知足。

不知不觉上元节到来。

在唐朝冬至和元日是最隆重的节日,但要说最热闹的非上元节莫属,这一天是真正的天地同乐。

朝廷也会前所未有的取消三天宵禁,要知道冬至和元日也只取消一天宵禁而已,这三天也可谓是真真正正的彻夜不眠。

为了庆祝这个节日,大家也是绞尽了脑汁。

早在十三、四日,陈景恪就让蒙安去买了上百个各式各样的灯笼,这可着实花了不少钱。

这么多灯笼可是景住了草儿,小丫头整天都盼着上元节赶紧到。

她已经提前约好了所有的小玩伴,一起来百草堂赏灯。

十五日中午医馆就已经接近半歇业,大家伙一起出动在门口栽杆子扯绳子,方面等会挂灯笼。

周柯和柳萱也带着小毛过来帮忙,他们家只是象征性的买了十来几个灯笼挂起来,可舍不得和陈景恪这么奢侈。

其实能住在光德坊的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穷人,不是官宦就是商贾,并不差钱。

碰到这种喜庆的日子,那些商贾都会出钱买上一些灯笼挂在自家店铺门前,讨个吉利。

吕添卖煤球卖炉子赚了七百多缗,可以说顶他半辈子赚的了。

所以这会儿也大方了一把,买了百十个灯笼。而且他还特意把自家的灯笼和陈景恪的连接在一起。

这么多灯笼串联在一起,差不多把他们这条街都给覆盖住了。

住在这条街上其他邻居一看,也一起也过来凑热闹,挨着两家的一起摆吧。

结果让他们的灯笼阵更加的壮观,直接和西市东大门连接在了一起。

一些机灵的商贩,也跑过来借着帮忙的机会抢占位置,没多久又有几个猜灯谜的老板也带着自己的灯笼掺和了进来。

这么多的灯笼,足以把光德坊的人气都吸引过来。

更何况这里紧挨着西市,能分流一部分游客,在这里摆摊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们倒是也想进东西二市,甚至直接去皇城那边,可是身份不允许。

能在光德坊这边抢个位置,已经很不错了。

草儿和小毛是最高兴的了,在街上来回跑,小黑也就是捡回来的那条黑色小细犬,也蹦蹦跳跳的跟在两人后边。

很快其他小朋友了走出家门加入进来,别提多热闹了。

不过陈景恪最终还是没能在自家过元宵节,黄昏的时候宫里来了一位宦官,说是皇帝邀他赏灯。

这让他既是无奈,又是高兴。

无奈的是陪皇帝赏灯不自由,高兴的是能见到李明达了。

或许人就是这样,对她没有想法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真对她有想法了,总是忍不住想起。

叮嘱大家注意安全,尤其是看好草儿和小毛,陈景恪就跟随那位宦官来到皇城。

上元节这天要说长安最热闹的地方,既不是东市也不是西市,而是朱雀大街。

朝廷会在朱雀大街上摆放数千个各式各样的灯笼,还允许商贩、平民来到朱雀大街上摆摊游玩同乐。

而那些达官贵人、城中豪商,为了响应朝廷,也会把自家的灯笼摆在大街两侧。

十余里的朱雀大街两侧,从南到北都会被摆满灯笼,从空中俯瞰就好似一条银河一般。

城中一大半的人都会涌向朱雀街赏灯会,人流密度堪称摩肩接踵挥袖如云。

实在挤不进去,人们才会分流去东西二市,亦或者别的比较热闹的地方。

而朱雀大街最热闹的地方,当属朱雀门外。

无他,皇城门口达官贵人最多,灯笼也更多样更好看,说白了就是更奢华。

还会有教坊司的女妓在城门口的广场上表演歌舞,可以说是热闹非凡。

等陈景恪赶到朱雀门的时候,天已经暗了下来,灯笼全部被点燃,整个长安犹如陷入了星辰大海。

这种场景和前世的霓虹灯完全不同,其壮观瑰丽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陈景恪这个见识过大都市不夜城的穿越者,都为之震撼。

那个小宦官也不知道是通过什么方法定位的,带着陈景恪在人群里东转西转,竟然准确的找到了微服私访的李世民一行人。

跟在他身边的人还有不少,李丽质夫妇、长孙无忌、房玄龄、马周等人,显然这次微服私访算是君臣同乐了。

陈景恪连忙上前一一行礼,没办法,谁让他身份最低呢。

一边行礼他还疑惑,李明达去哪了?

众人对他也很和气,都颔首回礼。尤其是长孙冲,更是抱拳对他还礼,可谓是非常的尊敬。

李世民笑道:“哈哈……咱们的大诗人来了。今日上元佳节,你可要好好作几首诗才行。”

陈景恪现在最怕有人让他写诗,但又不好拒绝,只能无奈的道:“这……我勉力一试吧。”

李世民却不准备放过他,道:“不是试,而是必须要写出来,要不然今日我可不答应。”

长孙无忌也打趣道:“二郎放心,景恪方才不过是谦虚之言,说不定他心中已经有佳作了。”

“哈哈……”其他人也都笑了起来。

陈景恪除了苦笑还能说啥。

众人也没有真的逼他现在就写诗,而是慢慢逛了起来。

陈景恪跟在后面,心中却更加疑惑了,李明达没来?李治也没来?还是去别处了?

就忍不住四下观察起来,试图找到他们的身影。

只是人群密集,他又哪里看得到。

一旁的李丽质早就猜到了他的心思,却故作未知的道:“陈医师东张西望的,莫非在找人?”

陈景恪有些心虚的道:“没有没有,我……咳,随便看看。”

李丽质掩嘴轻笑,在他尴尬不已的时候,伸手朝前方一指道:“你看那里。”

陈景恪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前方灯火辉煌人群稠密,并没有看到期盼中的身影。

正疑惑间,忽然听到有人喊道:“医师,陈医师……我在这里……”

仔细看去,只见前方一棵灯笼树下,站着一位身穿红衣带着红色面纱的少女,正高兴的朝他挥手。

在灯光的照耀下,她身上的首饰反射光芒犹如一颗颗星辰,红色的身影也似乎化成了一团火焰。

那靓丽的身影,清脆的声音,洋溢的热情……

一瞬间他的心似乎被什么给触动了,又似乎有一道电流流过,一首诗勐然浮现在脑海里。

他下意识的念出了其中的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他的声音并不大,却足以被旁边的李丽质听的一清二楚。

她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这一句真的很好听也很应景,迫切想要知道全诗。

只是等了一会儿也不见他继续说,就忍不住追问道:“医师有灵感了?何不把全诗说出来,让大家一起欣赏。”

陈景恪这才知道被人给逮住了,虽然有些事情大家都有了默契,可这样被抓现行还是让他感到窘迫。

连忙推脱道:“只想到了这一句,没有别的了。”

走在前边的李世民也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停下问道:“可是景恪有灵感了?快说说是什么诗。”

其他人也都饶有兴趣的看了过来,不知道他又会写出什么经典之作来。

陈景恪更囧了,这让他怎么写?

只能支支吾吾的道:“那个……只得了一句,还未有全诗。”

李丽质直接就将他给卖了,道:“这一句我恰好听到了,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然后她还分析道:“看格式应该是长短句,看内容还是情诗幼……医师终于找到心仪之人了吗,可喜可贺。”

李世民下意识的看向从远处走过来的李明达、李治等人。

其他人也不傻,刚才李明达那么高兴的打招呼,他们可都看在眼里了的。

陈景恪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诗,不用问就知道是写给谁的了。

早就知道些什么的人,如长孙无忌、长孙冲表情如常。

之前什么都不知道的马周、房玄龄则有些震惊,随后似乎想到了什么,又露出释然之色。

不过众人都有八个心眼,这会儿全都装傻充愣,假装什么都没发现。

李世民转头看着陈景恪道:“小兕子走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把这首长短句写好。”

陈景恪心中一惊,道:“啊这……”

李世民打断他道:“你的时间不多了,与其推脱不如抓紧思考。”

陈景恪马上闭上了嘴巴假装开始思考,实际上他也确实在思考。

不过他想的是刚才李明达带给他的那一瞬间的触动,虽然早就决定要吃软饭了,也被李明达对他的重视感动。

可有一说一,这些都是不掺杂情爱因素在里面的,更多的是利弊权衡。

而刚才那一瞬间,他承认自己确定心动了。

很多人说过,我和某某的感情始于某一瞬间的触动。

之前他觉得太夸张了,什么一瞬间的触动,分明是见色起意。

然而现在他相信了。

想到这里他脸上浮现出发自内心的笑容,虽然都是吃软饭,可两情相悦的软饭更好吃不是吗。

其他人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见到他突然笑了起来,还以为是作品写好了。

恰在此时,李明达也走了过来,后面还跟着李治、城阳公主、衡阳公主和高阳公主夫妇。

毕竟这边全是熟人,李明达表现的很矜持,不过还是主动打招呼道:“医师,你来了呀。”

陈景恪分别朝几人行礼问好,在看到高阳公主的时候,总觉得有点莫名的熟悉,却又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

但高阳公主神色如常,甚至还有点骄傲模样,他也只能以为是自己认错了。

城阳公主、衡山公主她们是第一次见到陈景恪,很是好奇的打量着他。

这时李丽质说道:“你们来的正好,陈医师又写了一首长短句,你们也一起欣赏一下。”

“而且是从小兕子在灯树下看到陈医师的时候开始计时,到你们走到这边写成的幼。”

李治几人,除了年龄小的衡山公主之外,都露出惊讶之色。

从李明达给陈景恪打招呼,再到他们走过来,充其量也就是五分之一刻时间,竟然能写一首长短句?

简直不敢相信。

李明达没有丝毫怀疑,反而兴奋的道:“真的?医师又写诗了?太好了,快说给我听一听吧。”

陈景恪知道躲不过去了,心一横道:“这是一首长短句,名字叫《青玉桉·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凋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只听到这半阙,众人都露出惊艳之意,实在太美了。

每一句都在写眼前的景色,那挂在树上的灯笼可不正是千树开花吗。

这满城的灯笼,可不就是天上落下的星雨吗。

就连耳边传来的艺妓歌舞声、笙箫声都被写了进去。

只凭这些,就没有人怀疑它是提前写好的,必然是临时写就。

顿了一下,陈景恪才读出下半阙: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听到下半阙,除了刚才不在的李治等人,在场的人再无一丝怀疑。

这就是写给晋阳公主李明达的情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