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 > 神花洛 > 第十六章 独创卷龙

神花洛 第十六章 独创卷龙

作者:孙吾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0-10-31 17:35:51 来源:转码展示1

第二天大早,自觉方丈推开房门,看到一人盘坐于门前,闭目不语。jiujiuzuowen仔细一瞧,确是觉远师弟。自觉内心苦笑,看来早知觉远会如此。

走上前去开口道:“师弟,为玄真之事而来?”

觉远并未起身,闭目不语。

自觉见状微笑不语,也未再言语,便准备从觉远左侧绕行而过,刚向左迈了一步,觉远运气于腚,移向自己右侧,挡住自觉去路。

自觉又改向右一步,觉远便向左移动,依然闭目盘坐。

自觉依然微笑开口道:“师弟不言语,但又这番作为,这是要和老衲作对了?”

自觉对觉远脾性熟知,知道其意气用事,无城府之心,此番作为就是要刺激觉远开口说话。

觉远听后猛然起身,睁开双眼,睁开瞬间正好直勾勾平视自觉。

但未见其身动,而是盘坐之躯猛然升起,而后双腿自然放下,正好触地,愤愤说道:“放我徒儿,让他继续参加禅武会师。”

“昨晚之事尚未查明,关乎少林法规,如是无辜,当然无罪。”自觉耐心回到。

“我徒儿虽莽撞顽劣,偶有犯律,但绝对不会做盗取藏经阁,杀人越货之事,我的徒儿我最清楚,莫被奸佞之徒所误。”觉远辩到。

“师兄亦相信非玄真所为,但所有证据都指向玄真,不得不信,待禅武大会完毕,再仔细查办,必秉公执法。”自觉耐心解释。

觉远还是执着于要玄真参加大会,继续说道:“可否让玄真先参加禅武大会,这样查明事情原委后也不会耽误其比赛。”

自觉听后知道师弟又要钻牛角尖,恐怕不好再像这番对话下去,否则不好收场。微微一笑。

话锋一转:“那好,这就放了,也让玄真继续参加会师大赛。”

“此话当真?”觉远有些不信,反问到。

“可以当真。”自觉如此回到。

“怎么叫可以当真。”

“试想,就这般放了玄真,各执事首座,监院各处可会同意?”

“如果是从方丈这里徇私舞弊,少林威望可在?各执事首座,监院可服?”

“再试想,师兄力压各众口舌,让玄真参加禅武会师,不明所以之人均以其为戴罪之身,而立于少林最重要之禅武大会之上。”

“少林自有史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大会众人会作何设想,会作何抗议?”

“再试想,玄真如果真在大会中胜出,众人是否会服?定然是怨声沸天,声讨之势比师弟之如此要更甚百倍,届时玄真该如何?”

“可能那时候玄真本无罪,均要欲加之罪而除其后快了!”

自觉一番口舌后,觉远似是有所明晓,沉默片刻后未再言语,心知如此要求确实难为自觉了,默默转身便要离开。

刚走两步轻声补了一句:“切莫冤枉了我徒儿。”说完便兀自离去了。

随后去了徒壁崖。

天已大亮,普度已回到自己的牢室,玄真亦无任何睡意,从昨晚到此刻的经历让自己的心情还无法平息。

正在思措间,铁笼缓缓出现,定眼一看,竟是师父在里面。打开铁笼,觉远轻身入内。

玄真看见师父,更加愧疚,扑通一声,双膝下跪,开口道:“师父,徒儿让您失望了。”

并未要说明于昨晚之事,而是因不能参加禅武大赛而内疚。

觉远并未责备,而是开口道:“徒儿不必内疚,也不必解释,此次禅武不成,还有下次。只是要吸取教训,莫再闯祸。”

“徒儿谨记。”玄真应允到。

“但此次所有证据于你不利,你需将所发生之事一字不落说给为师,不能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为师必定找出幕后黑手,还徒儿清白。”

“徒儿谢过师父。”接着便将当晚之事和之前一样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觉远。

觉远听后开口道:“你确定有黑衣人?”

“徒儿确定,黑衣人武功高强,无论轻功还是内力都在徒儿之上,徒儿一路只能逃跑,当晚也算惊险,险些丧命。”

“那你是否听到什么,或看到什么?为什么他们要置你于死地?”觉远疑问到。

“当晚就只看到一个黑衣人和一个胖和尚,这胖和尚后来得知是福为,而黑衣人使得是如针一般的剑,还有一种很小的暗器,因为太黑,没有看清是什么暗器。”玄真仔细回忆到。

“如针一般的剑?那必是葵花刃了。”想到此,觉远脱口而出:“东厂!”

“东厂?”玄真疑惑到:“东厂与少林向来井水不犯河水,封上大会少林寺也向来不参与,而且,皇家还要仰仗少林在江湖之威望,怎可突然觊觎少林之物?”

“东厂向来霸道,且最近江湖传闻《星云先书》再现,东厂已为寻找此书先后灭了赢家和九州镖局。”

觉远如此推敲过来,似是找到了一些线索,如有所思说道:“难道少林有他们需要寻找的东西?”

然后又自答道:“不可能,少林寺怎么可能会有《星云先书》呢!”说完摇摇头。

“《星云先书》是什么?真有其物吗?”玄真又好奇问到。

“此书传说历来已久,这《星云先书》传说乃仙宫之物,不知是什么原因流入世间,而姜子牙就是因此书得道升仙。”

“此书预言了很多神迹,也可以说是泄露了很多仙机,而知晓仙机的人便有机会成仙。”

“所以,对于**无限之人,宁可信其有。但数百年来,也未曾听说有人因此得道成仙,就是姜子牙也只是个传说而已。”说完陷入沉思。

“原来此书有如此之传说。”说着说着又重复道:“《星云先书》”突然犹如被雷击中一般,跳起来大声喊到:“《星云先书》!”

觉远被他这样着实吓了一跳,瞪着眼睛疑惑地看着玄真。

玄真并未理会,而是凑到师父跟前。

神秘地说道:“师父,徒儿终于想起来了,昨晚隐约有听到一句,好像是提到什么星云先书的拓本,藏经阁什么的,没太听清。”

觉远听后亦是惊讶,有所怀疑的确认道:“此话当真?不可有半点恍惚。”

玄真听后又再仔细回想了一遍,转而斩钉截铁地回到:“师父,确信无误。”

“如此说来,藏经阁有关于星云先书的拓本?”觉远感觉此事事关重大。

又开口道:“为师从未听闻少林与星云先书任何瓜葛之事,还需请教祖师二老一趟。”

说完正欲离开,又回头道:“徒儿,再忍耐些许时日,为师定还你清白。”

说完便摇了摇铁链,踏入铁笼,升了上去。玄真听师父如此一说,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才心神渐宁,顿时觉得轻松了许多。

刚准备向内走去草垛休息,只听后面沙沙作响,向外望去,竟是普度大师又顺着昨晚的路线横摆了过来。

刚一立定就开口道:“刚才探你那人是何人?为什么没有人看为师,竟有人来看你。”

玄真被这么一问,突然有点摸不着头脑,挠了挠后脑勺,圆道:“就是昨晚徒儿给你说的,就是徒儿的僧友玄真的师父。”

“哦,就是那个觉远,是吧?那为什么玄真没有来瞧你,而是他师父来了呢?”普度追问道。

虽然玄真内心真想说玄真就是我,我还能看我来啊,心里这么自问自答自己反而不禁发笑,忽感气氛不太对劲。

转而哈哈大笑,然后又圆道:“师父,我那个僧友也和我一样,被冤枉关了起来,可能在哪个柴房,又关心徒儿,所以就拜托其师父来瞧。”

说完感慨自己如此机智,竟内心窃喜不已。

正在窃喜间,没想到普度还较真起来,好心说道:“既然这样,那为师也应该去看看觉远的那个徒弟玄真,这样一来一回,就算公平了。”说完就要走。

玄真听普度如此一说,真是哭笑不得,刚还窃喜自己如此机智,没想到看似疯癫的普度好像总是能猜到自己撒谎似的。

每每次都问的自己不知如何应对,每每次都得变着法圆回去。见普度真要离开。

无奈说道:“师父,这徒壁牢离顶峰有数十丈之远,武功再高,恐怕还没到顶,内力就耗费完了吧。”

“无妨无妨,为师要想离开,随时都可以离开。”普度认真说道。

“那您如何离开,难不成放下铁笼拉你上去?”刚说完内心也觉得可能就是这样上去的。

只见普度正对着自己点头。连忙开口道:“师父,不用去了,可能过一会玄真就放出去了,师父,多陪陪徒儿吧。”

普度还真停下来想了想,然后回道:“既然他很快就被放了,那就是无甚大碍,不看也罢。”

“好徒儿要求师父多陪陪,那师父就多陪陪,指不定哪日把你也放走了,不知道要再等多少时日才会再把你关回来。”

“师父”如此之想,玄真不知是感动还是无奈。

玄真此刻心情甚好,接着昨晚之事继续问普度道:“徒儿昨夜根据师父传授的借物传气**,怎么都不能将金刚之气传到任何物件上,还请师父指点迷津。”

普度听罢回道:“这说明你还不够细腻,初学金刚之气者,气如阵风,忽来忽去,控制不好;”

“中阶者气如狂风,虽连绵不绝,却忽东忽西,亦是分散;”

“高阶者气如暴风,气如团,虽猛烈却内气不匀,达不到臻境;”

“而入臻境者,气如龙卷之风,内匀外强,内强外匀,聚气成卷,卷物亦是借物,借物便可传气。”

“妙哉,妙哉”玄真听后赞不绝口。说罢便控制金刚之气,攒气于掌,一小团龙卷之气行于股掌之上。

“果然天赋异禀,不过,还需多加练习,每日千次,三年后便可运用自如,气有多深,便可御多大之物,到那时,大小之物任你控制,哈哈哈”说罢甚是高兴。

传龙突然问道:“师父,你这功夫有何名讳?”

“名讳?无甚名讳。”

“师父,我看可以叫‘卷龙功’,你意如何?”

“随意,随意,只要徒儿喜欢就行,一切都听徒儿的。”说完一闪不见,竟又回自己牢笼去了。

玄真看着掌上的龙卷之气,眼里放光,顿觉功力有如神助。

心想:上乘之法原来是自然之法,参透天地,便可参透自然,参透自然,便可参透气法,参透气**道自成。难怪自古圣人皆精通法理,精通法理而通人事,成国家政体之大成;

得道者皆精通自然,精通自然而通物事,成修身悟道之大成。想到此,如灵通顿悟,浩世万物皆存于心。

真是造化弄人,玄真顽劣脾性给自己惹来祸事,而好奇友善之心又给自己带来幸运,在武学修为上更加精进一层。

这种精进不是武功招式,体能修炼上的精进,而是道法上的精进,是认知边界上的精进,是打破惯例眼界的精进。

这种精进除了需要较高的悟性,更多是需要一个契机,需要高人的指点或引导。

这种精进如果仅靠个人,恐怕努力一生也难窥得此契机一分。

人生在世,心气要盛,悟道也许就是靠某个契机的一日之精进,而幸福是靠无时无刻的一世之温存。

话说觉远回去后便找了祖师二老。

祖师二老已不问世事多年,尊居达摩崖,传说数百年前达摩便是在此面壁悟道,成无数少林经典绝学。

拾级而上,沿路灌草密布,山峰两壁松林起伏,走到一处极窄的通道处,赫赫三个深红大字“达摩崖”。

进入窄道的墙壁上刻了一行小字:

在西天二十八祖,

过东土初开少林。

说的便是达摩之身世和在此开创少林。

此为少林禁地,乃少林无上尊重之地,亦是历代祖师修炼之重地,事关无数少林之机密。

只见觉远走到窄道处,便不敢向前,而是双膝跪地,双手合十,恭恭敬敬,默念经文。

原来在少林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最有威望的祖师会根据意愿可移居达摩崖。

所以,祖师二老已深居达摩崖多年,而这达摩崖又是少林禁地,除了方丈之外,任何人要想见祖师二老,就只能在禁地之外耐心等候。

觉远耐心等候,笔者带领大家看看周边风景。且看着壁廊:

绣苔笼壁垂野蔓,

龟鱼上崖落石河。

千年变幻万重山,

老祖化佛叹观止。

再看这石级:

百连石台无人凿,

佛心踏定自成行。

凹凸有如轮回梦,

起起伏伏蕴悲欢。

再看这溪流:

前世鸿流今细泽,

昨日干涸明溦水。

风云乾坤无穷幻,

江河湖海又再生。

刚好,觉远起身,就向禁地内走去,也未听见任何声音。

原来,这祖师二老内力深不可测,竟有密音传耳之功,已密音传耳于觉远,允许其入内,可见其造化。

这密音传耳之功需练到一定境界,需深谙自然之道,对周围环境及气息有极强感知,可通过在一个方向发出内力之息,内力足够深厚,便可传到远处,但也是稍纵即逝。

从狭缝处进入,绕过一段曲径,立刻有种别天洞府的感觉,内部佛龛林立,檀香沁人,小竹林松阵都暗含少林天罡阵法,与佛龛融为一体,犹如仙佛秘境。

再向内,山壁经文密布,石佛分级而立,再向上看,竟是云雾缭绕,变幻无穷。

继续沿着山壁曲径拾级而上,缓缓映入眼帘的是著名的达摩壁。

达摩壁是按照达摩所创《易筋经》《洗髓经》招式刻在墙壁上的,密密麻麻毫无章法,但深谙其道之人深知其法。

再向前就是达摩崖之达摩洞,达摩洞共有九个,最著名的便是当年达摩在内面壁九年的达摩洞。

洞内的“达摩面壁影石”还赫赫在目,传说此影就是达摩长期在洞内禅坐,洞口射进来光线的投影,可见其传奇之处。

除了达摩洞自达摩以后再无人居住,另外八个洞府都有其各自传说的故事,皆有历代祖师居住。少林寺在这一代不算最鼎盛时期,从祖师在此居住的数量便可轻易推断。

这达摩洞目前共居住了三位祖师,除了前面所提祖师二老之外,还有一位祖师,该祖师并非中原人,而是波斯人。

据说此波斯人原属于波斯神教“五圣”守护者之一,在其教内受“永生神”庇护,其余四圣有“真理神”、“秩序神”、“慈善神”和“健全神”。

传闻其遭到教内背叛,一路逃至中原,被普善大师所救,在少林寺生养一段时间后便剃度归入少林,从此成为少林弟子。

因其佛性较好,悟性极高,在少林已近百年,修为极高。

这“永生神”在少林寺的法号为耶罗,已闭关三载有余,自普善大师圆寂后,便经常闭关,在少林寺极少露面。

觉远来到祖师二老洞前,谦然下跪三叩之后说道:“弟子觉远,叩拜二位祖师,因昨日寺院发生命案,弟子徒儿玄真被冤枉入狱,事关重大,特此向二位祖师请教一事,还望二老不吝赐教。”

言毕洞内传来一声音:“觉远不必多礼,请讲。”

觉远这才站起身来讲到:“昨晚有黑衣人夜闯少林寺,杀害了一名僧友,并陷害到我徒儿玄真身上,只因玄真偶然听见其说藏经阁《星云先书》拓本之事。”

“如果其所言属实,就必定是要置我徒儿于死地的原因。请问二老,藏经阁是否真有此书?”

二老听完觉远诉说,同时走出洞府,缓缓来到觉远跟前。只见二老均白须盎然,步履沉稳,手持白木杖,俨然仙人模样。

见着觉远相视一笑,首先观志大师开口道:“想不到如此陈年旧事也会有人关注。”

随后义清大师开口道:“觉远贤侄莫急,你师兄自觉方丈必然秉公办案,绝对不会让贵徒受冤枉的。”

顿了顿接着说道:“你刚才所问之事严格来说并不属实,《星云先书》确实来到过少林寺,这点不假,只是有拓本一事子虚乌有。”

“不错,这《星云先书》来到少林寺亦是二百年前之事,据老衲所知,这《星云先书》是本无字天书。”

“当年本辗转到了龙星门之手,江湖知晓后纷纷讨伐龙星门,龙星门为保门派周全,便公开于江湖将此书送给少林寺。”

“少林寺彼时威望较盛,江湖各派才纷纷收手。大约二十年前烛龙教讨伐少林也是为此书。”

“那时此书便被盗走,后来再未听说有关此书的来历,想不到如今又出现了。”观志大师耐心解答到。

义清大师接着说道:“也难怪,如今快到了百年难遇的元年,据说是日月齐天,轮回转换,天机倒置,必有乾坤。可惜,我们这把老骨头,恐怕这辈子也无缘见着了。”

觉远听完笑着说道:“二位祖师神采奕奕,臻至仙境,二老如果无缘,我们这等闲之辈就更加无缘了。”

观志听觉远如此一说,捋了捋胡须笑眯眯回道:“贤侄谦虚了,江山代有人杰出,长江后浪推前浪。”

说完收了收表情,接着缓缓说道:“好了,好了,说回正题,贤侄已然知晓,这少林寺藏经阁内既没有《星云先书》,也没有所言之拓本,恐怕对贵徒玄真将更加不利。”

义清大师听后也应道:“是啊,既然贵徒已被关入牢内,说明各方证据都对他不利,而他所言之事与事实亦是不否,如此说来确实更加不利。”

观志接着道:“觉远贤侄还需多加查探。”说完两人同时念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觉远亦双手合十,回道:“多谢大师指点。”说完大师便转身各自回府了。觉远却仍站在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

正待要转身离开,突然从洞内传来义清大师的话:“藏经阁内有一本关于《星云先书》的手记残志。”

“仅仅是记载了星云先书数百年来辗转之经历,以及星云先书传说之内容,也许他们想盗取此志亦不一定。”

“如果此志能换来贵徒之性命,想必三藏圣师必会同意。”

觉远听后有拨云睹日一般的豁然开朗,默默作礼后便自行离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