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玄幻 > 神捕从加点开始 > 第三百八十六章 水鬼

神捕从加点开始 第三百八十六章 水鬼

作者:程砚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1-10-17 05:12:41 来源:转码展示1

陆白见萧斩战战兢兢的样子,心里有些好笑。

他要杀萧斩,早就动手了,根本不会在意什么规矩不规矩,大不了再当一回蝙蝠侠。

他之所以迟迟不动手,是所谋甚大,而萧斩就是最重要的证人。

这证人得留着,不能杀。

等他布局成熟了,要动手时,再把萧斩拿下也不迟。

不过,对于萧斩对他的胆怯,因此而变的百依百顺,对陆白的工作很配合,陆白还是乐见其成的。

他趁机从锦衣卫调走不少年轻人。

同时还把明正司的改革提升了日程,让萧斩催促锦衣卫,尽快把将要继承他们位子的儿子送过去,若现在不积极,以后继承不了自己个儿的锦衣卫职位,别怪他没提前说。

萧斩忙不迭的答应,向陆白保证,他一定尽力催办成此事。

“尽力就行。”

陆白知道,只要萧斩这儿不阻碍,不拖后腿,这事儿很快就能成。

他本来要走了,忽然想到了太后托他查的妖书案,这已经一个多月过去了,他再没点儿消息,顾清欢在太后那儿也过不去。

不过,说实话,陆白挺不想碰这个案子。

虽然事关皇权,但终究不过是一个谣言或者传闻的而已,就是破了也抽不出什么好东西来。

反倒是这案子因为涉及宫闱,陆白估计不大好查,得用很大的精力。

这显然是个赔本的买卖。

奈何托付他的是太后。

就算不看太后,也得看顾清欢的面子。

因此陆白又转过身问道:“对了,老詹,一两个月前的妖书案,你查的怎么样了?”

“妖书案?”萧斩一愣。

当时皇上不止把这案子交给锦衣卫去查,还交给了东厂,但最终他们都查到了一个名为无忧的道士的瞎眼算命的身上。

“这算命的在一个月前畏罪自杀了,这案子在皇上面前都结案了。”萧斩说。

陆白长叹一口气,他听出这里面的名堂了。

这案子一听就大有玄机,以至于虽然结案了,但太后压根信不过,因此托陆白来查这个案子。至于这个无忧的道士,显然是个替死鬼。

这案子的水是真深。

唯一有意思的是出了人命案,陆白若破获这案子,抽奖的奖励应该会提升一个档次。

陆白吩咐萧斩,“那什么,你把这案子的卷宗送到南镇抚司衙门,我去查查。”

若是往日,萧斩肯定会说,陆大人,作为南镇抚司镇抚使,你恐怕无权过问此事吧?陆白都已经准备拿出太后的令牌来插手此案了。

然而,今儿的萧斩很痛快,他一拍胸脯,让陆白放心,稍后他就让人把卷宗送过去。

这案子跟他们锦衣卫的没关系,没什么好避讳的。

“好!”陆白十分欣慰,“跟萧指挥使共事就是痛快!”

陆白转身走了。

一个锦衣卫百户走上来,“大人,你干什么跟他这么客气,您才是指挥使,他只是一个镇抚使,还是南镇抚使。”

“你懂个屁!”萧斩不客气的说。

他现在恨不得陆白所有心思全在锦衣卫上,自然什么要求都答应,要是让他对锦衣卫的一切厌恶,甩手不干了,那萧斩觉得他的性命也就不保了。

锦衣卫被骂后语气一滞,虽然脸上不敢表现出不悦,心里却在嘀咕,心想这指挥使真是个饭桶,竟让一个镇抚使拿捏的这么死。

转念一想,他觉得也对,这指挥使本就是靠着投靠一秋山庄,办了当年朔北城那桩案子才起来的,压根就没什么才能,能被陆镇抚使拿捏得死死的也正常。

他按捺住心里的小心思,拱手说道:“大人,今儿早上东水门外的锦衣卫百户所上报,说城外的东水镇上有水鬼作祟,昨天夜里杀了两个人。”

萧斩没放在心上,“水鬼而已,让他们自己对付就行了,怎么,一个百户所连区区两个水鬼都对付不了?”

他觉得陆白说的针对,“看来是得把锦衣卫们送到陆镇抚使的明正司好好操练操练了,现在都懈怠成什么样子了。”

有一说一,锦衣卫百户也觉得现在的锦衣卫得整治了,许多人的境界凭证是假的,功夫也是花架子,若不是有一身锦衣卫的皮,还真不一定能办成什么案子。但这次,萧斩是冤枉人了。

“他们已经把水鬼收拾了。”百户说。

水鬼是所有妖邪作祟中最好收拾的,原因无他,只有这水鬼还离不开水,水就是他们的弱点,锦衣卫们只要把水排干就能把他们给收拾了。

这东水镇的水鬼也是这么收拾的。

“既然已经收拾了,还报上来干什么,请功啊?”萧斩没好气的说一句,忽然道:“哎,你说我把请功这活儿也交给南镇抚司怎么样?”

南镇抚司本来就由监查之责。

萧斩觉得可以把他们收进来,这样南镇抚司就有多点活,陆白就更没有别的心思了。

百户不知道说什么了,他只能继续刚才的话题,“关键这俩水鬼,有点儿特殊,其中一位是锦衣卫,尸体上还有锦衣卫官服的布料呢。”

“什么,锦衣卫!”萧斩一怔。

这事儿可了不得了,竟然有人杀了锦衣卫,让锦衣卫的人当了水鬼。

“查清这锦衣卫的来历没有?”萧斩问。

百户摇头,东水门的百户所刚看见就报上来了,还没仔细查验尸身呢。

萧斩点下头,忽然想到方千户曾传过来消息,说陆白在查一桩锦衣卫失踪案,后来陷入了僵局,这具尸体或许跟这案子有关。

萧斩决定去卖陆白一个人情,亲自去告诉陆白这线索。再者说,这案子本来就是南镇抚司的案子。

萧斩这么想着,吩咐百户把妖书案高高兴兴的去了。

百户看着他的身影无话可说,旁边又一个百户过来,手里还提着一条鱼,一条上好的鲥鱼,难得的美味,寻常人家吃不到,富贵人家有银子也不一定吃得到。

这位提鱼的百户问道:“怎么着,指挥使大人这是干什么去了?”

这位百户没回答,而是问他手里的鱼,“这鱼给谁准备的?”

“还能是谁,指挥使呗。我小儿子不是娶了老刘他闺女?老刘就那一个闺女,他锦衣卫的差使眼看着就是我那小儿子继承了。”提鱼的百户说。

“这怎么了,不顺理成章,还用走后门?”百户疑惑,继而恍然,“也对,你那小儿子仗着你是个百户,在街上胡作非为,我听说前段时间还翻墙进人家里把一黄花大闺女给睡了?你这是得走后门,不然真不一定进得去。”

“去去,什么叫我儿子把她给睡了,明明是她勾引的我儿子。”提鱼的百户争辩道。

他提鱼孝敬萧斩不是因为这个,“我是想趁南镇抚司的明正司全面接手锦衣卫审核和考核以前,把我小儿子调进来。”

他自己的小儿子自己知道,不成器,不是练武的料子,若真按陆白的改革来,他进得去明正司,压根就出不来,到时候只能当一个力士,就是锦衣卫里负责开路和出力的,压根没多少权利,就是秋风都不一定打得到。

“哟,那你可难了。”百户笑了。

就刚才萧斩那唯陆白马首是瞻的样,他不认为萧斩会帮他的忙,“你这鱼应该送给陆镇抚使,现在他的话呀,比指挥使大人的好使。”

撂下这句话,百户就离开,去整理妖书案的卷宗了。

陆白现在很忙。

虽然他的《桃花庵歌》,《十面埋伏》还有《牡丹亭》搅动了京城风云,弄的满城风雨,更有昨夜破悟道石碑让许多人修行的人惊叹,但陆白都没有放在心上。

这些只是顺手而为之,陆白真正的风云还没到来了,等到来的这一天,不止京城会满城风雨,倒是天下皆惊,天庭也将为之震颤。

这个布局的开头,就是陆白手里的这封邸报——当然,这是当今是人对这种东西的看法,陆白对它的看法是报纸。

这是这份暂时名为南镇抚司机关报的报纸的第一期,陆白在仔细的审阅着,同时不断地对手下的人提出修改意见。

认真讲,这些人很业余,有许多地方不能让陆白满意,但陆白知道,这已经是他们能尽到的最大努力了,而且所有东西的从无到有,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陆白知道急不得。

他觉得,这份报纸真正的步入正轨,还得等到明正司的人才培养出来。

“内容上,这些歌功颂德的内容虽然一定要有,但可以少一些,你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都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说明白了。”陆白把报纸放下,“我再次说明,我不是让你们就这些案子来评论的。”

他们的评论也没什么价值,无非是站在皇上,锦衣卫的角度不咸不淡的评论一番而已。

几个书吏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那我们再去改改?”

他们本来以为这差事会很轻省,万万想不到陆白的要求很多,不止文笔和内容上,语言上也有。

譬如鼓励他们用半文半白的话,可以不用活少用文言文,典故也要用大路边儿的。

说实话,这引经据典是他们最擅长,也最引以为傲的,陆白却把他们贬了个什么都不是。

“那倒不用了。”陆白摇了摇头。

做事不能急功近利,更要戒躁戒躁,长城不是一天垒成的,报纸也不是一天办成的,慢慢一步一步来吧。

“让人把这报纸多抄录几分,抄录的越多越好,到时候都发出去。”路白说。

若想扩大这报纸的影响力,首先得让这报纸传出去。

“这,这不大好吧?”一老书吏问。

邸报向来供衙门和公人看的,这传出去算怎么一回事,万一来个妖言惑纵,或者泄露了什么机密,得罪了什么人,这可不妙。

这些书吏都是案牍上的老人了,他们太知道这笔杆子杀人毫不逊色刀剑了。

“你们懂什么,这些都是功绩,你不传出去,谁知道你干了什么,不止百姓不知道,皇上都不知道,你难道要让我拿这些奸杀和鸡毛蒜皮的案子去当面向皇上邀功?”陆白又展开了他的大忽悠术。

书吏们一听,觉得好有道理。

这些当然不值得在皇上面前邀功,但也得让皇上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事儿才行。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以前的南镇抚司为什么屈居人之下,毫无存在感?就因为许多人不知道这玩意儿是干什么的。

就连皇上都觉得没什么卵用。要不然也不会有东厂和西厂了。

“行了,就这么定了,一切罪责我担着,绝对牵连不到你们。”陆白不容置疑的说。

他还让打算让人去找一些说书的,专门在酒肆茶馆读这些报纸。

这份报纸上还面向所有百姓征集案情线索,陆白相信有了这份报纸,锦衣卫以后肯定得老实,而这份报纸所要监查的,可不止锦衣卫——

书吏们拿着确定的报纸出去了,陆白刚要去翻阅一些卷宗,想找一个案子查一查,萧斩走了进来,为他带来了关监司失踪案的线索。

“水鬼,锦衣卫尸身,两具尸体?”陆白送走萧斩后来了兴趣。

这很有可能是关监司一案的线索。

虽然过去一个多月了,陆白可一直惦记着这案子呢。这毕竟是他当上南镇抚使后的第一桩案子。

他必须得办的漂漂亮亮。

陆白让他的亲信锦衣卫卫二把方千户找来,顺便让一个书吏跟上全程跟进此案,然后去了东水门。

东水门同陆白进城时的西水门一样都是进入进城和秦淮河的水门。

不过,因为南朝东南繁华,从东水门进京城的船只如过江之卿,因此东水门要比西水门繁华的多,因为商旅聚集,东水门外的小镇也十分繁华。

因这小镇因东水门而繁荣起来,因此得名东水镇。

陆白赶到东水镇的时候,天上又下起小雨来。走上石桥时,陆白见这段河水被拦断了,桥下露出了淤泥,散发着一股子臭味、

至于四具尸首,都已经摆在石桥上了。

东水卫所的百户等在原地,见陆白来了忙迎上来,“陆大人。”

陆白点下头,目指尸首,“哪一具是锦衣卫的尸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