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玄幻 > 神捕从加点开始 > 第三百八十章 雾龙

神捕从加点开始 第三百八十章 雾龙

作者:程砚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1-10-17 05:12:41 来源:转码展示1

只是——

回过神来的康王发现,这戏很可能是西山时会洛王的人在唱。

康王怕听错了。

他让小太监去打听打听,而后众人依旧沉浸在软糯细腻的的腔调之中。

小太监很快回来了。

他把一切都打听清楚了,他告诉陆白,唱曲儿的还真是西山诗会,而且他还了解到,这是陆白手下的戏子们唱的新戏,“听说是那位陆大人写的本子。”

王长康本来在闭目欣赏的双眼霎时间睁开了。

诸位在场的也慌乱了一阵。

他们可知道陆白和王长康的赌约,也知道王长康曾被陆白当面扇嘴巴,更知道的是梨园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并没有为王长康出头。

现在王长康想要出这口气的话,唯有赌约赢了,然而现在这曲子——

众人再维护王长康,也不得不承认,陆白的这出戏很好。

既如此,他们就只能在别的方面做文章了。

“陆白一个乡野小子,写得出这么文雅的戏曲?况且他在西北边荒之地,而这曲子吴侬软语,充满江南的风情,我看分明是顾四小姐写的,然后假托他之名来赢王仙长。”有人笃定道。

这一说法引起了很多人的赞同,他们不约而同的点头。

“兄台言之有理,这肯定是顾清欢写的。一本戏文,从动笔到落成,若精雕细琢的话,没有一年是成不了的,他这么快就能拿出来,而且都排练好了,一看就是提前有准备。”另一人说。

又有一位公子拍手轻笑道:“若如此,那王仙长岂不是赢定了?”

当时的赌约是可以修行的本子。

顾四小姐手无缚鸡之力,压根不懂修行,这是世所周知的事情,一个不会修行的人写出来的本子,自然也不会修行,所以王长康赢定了。

众人一起点头,“对,对,所言甚是。”

戏本子可以作假,但可以修行的戏本子却是不能代劳和作假的。

他们纷纷称赞,言说以王长康的才华,赢下陆白易如反掌。

王长康睁开眼,轻描淡写的看他们一眼后,又闭上了。

他并没有因为众人的恭维而得意忘形,作为一个在戏曲上颇有造诣的人,他对风送到耳畔的戏曲风格是十分欣赏,十分钦佩,乃至于有一种深深的不如之感。

虽然听不懂唱词,但他不得不承认,暂且定位陆白写的这个戏本子,开了某个先河,开创了一个流派,日后梨园这一行当必定会留下陆白的名字一笔。

这是很了不得的成就,纵然王长康,在听到这个曲子之前,心里也没有生起过去染指这个成就的心思。

然而,不管这个戏曲谁写的,不管这个戏本子能不能修行,他已然立了一个标杆在那里。

王长康必须翻过这座山,才能达到自己的巅峰。

他现在前所未有的认真,比准备向陆白一雪前耻时写本子还要认真。

以前事关恩怨。

现在却事关他的爱好,他的志向,他为止奋斗一辈子的东西。

所以,在东山诗会的众人对王长康自信满满,志在必得时,王长康已经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挑战者的位子,再不敢有任何的骄傲和骄狂。

他甚至觉得,他与这曲子争高低,关系到他修行,是他求仙问道上至关重要的一战。

若成,前途坦荡。

若败,他的目标就将是超越这座山峰,而不是步向修行的巅峰。

求仙问道即问心,心之所在,道之所在。

见王长康一直闭眼不说话,众人嚷了一番后也住了嘴,然后诗会安静下来,众人也没了兴致品诗,因为风送过来的戏词唱道:“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一点深情,三分浅土,半壁斜阳……”

一时间,诗会更静了。

这软糯细腻的唱腔在斜风细雨,桃花零落之中飘飞在空中,随着风向远处去了。

一直到飘满整个京城。

一时间,庄严无比的京城,竟也因此多了几分柔情。

秦淮河上,红楼诗会。

才子佳人们虽然被陆白的《桃花庵歌》惊艳到了,但不妨碍他们作诗。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如果把陆白当成妖孽的话——陆白本来就是妖孽,既如此,和他们不是一类人,自然也没有当一类人比较的道理。

况且,他们诗题为烟柳。

因此他们依旧在谈诗,或许因为《桃花庵歌》一出,今年诗魁毫无悬念的,他们索性放开了,在谈诗的时候是少了一些好胜欲,多了一些恭维——既然妖孽出世了,他们这些妖孽当然要学会抱团取暖。

他们在闲谈的时候,还等着别处有好诗出来,能够压一压陆白的威风。

陆白现在俨然成了京城风头最劲的人,若今儿的诗会还得了诗魁,那不消说,今日过后必将风头无两,恐怕以后京城里就没有什么四大公子,八大才子了。

不巧,吕公子,莫问泉,顾名还有陈希正是四大公子。

然而,他们等来的不是有好诗的消息,而是一出戏——

“东山诗会传下来的,说现在东西山诗会安静得很,就连梨园的王长康都在安静的听戏呢。”上传传消息的仆人说。

京城诗会中,最后瞩目者莫过于东西山诗会了。

这两位诗会的主人,迟早有一天会成为这朝的主人,因此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注意着。

现在东西诗会上因为一出戏而陷入了沉寂,消息自然长了腿儿似的穿了出来。

不止传到了红楼,还传到了秦家河房。

杜小小姑娘一点儿也不奇怪,“酒庐的戏班子就在左近的宅子里,她们排练的声音偶尔会被风送过来——”

杜小小顿了一下,脸上露出好奇,期待与惊艳的神色,“怎么说呢,很好听,很独特,很优美,很感人。”

杜小小一连用了四个很,把众人给唬住了,“这是何意?”

“好听是腔调,这出戏的腔调很新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别具一格,但有自成一派——”杜小小觉得这个说不清,若有机会的话还是亲自听听的比较好。

这出戏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此了。

至于优美,则指的是戏词的遣词造句,堪称大家之手。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杜小小轻吟了一句,说戏文里像这样的句子有很多处。

至于感人。

杜小小虽然没听全过,却也知道这是一个用情至深的故事。

莫问泉等人听杜小小这么一说,心里起了好奇,“哦,这我们倒是要听一听了。”

只可惜,他们一时半会儿还听不到。

至于听到的——

洛王的生母眼眶泛红,不住的对顾清欢说,“这出戏写的太好,太好了。”

尤其在听到“赏春香还是你旧罗裙”之语时,她忍不住落泪,不止她,旁边的女眷们也莫不感怀伤情。

她们看得出来,听得出来,这戏本是用了深情的。

事实也是如此,纵然是汤显祖在写到“赏春香”之句时都忍不住在柴房掩袖痛苦,足见是把全部敢情注入这戏文之中了。

至于杜丽娘因情而梦,因梦儿死,因情而生,这听起来荒唐,许多卫道士甚至会嗤之以鼻。但在这些出嫁前曾深居闺阁的人而言,却是想都不敢想,却想起来很美的事。

谁又不想轰轰烈烈的爱一场呢。

少女怀春总是诗。

她们也曾少女过。

至于外面诗会上的人,他们自诩风流,正是想要靠诗博名声,赢得美人青睐,从而红袖添香夜读书的年纪,所以他们代入感十足,轻易的就把自己代入了《牡丹亭》的男主人公柳梦梅。

试想,同美人相识于梦中,冒天下之大不韪,幽媾于牡丹亭畔、芍药栏边。美人因相思自己而成疾郁郁而终,两人再次相见时竟已人鬼殊途,没曾想他们的爱情感动了阎罗判官,使得美人还魂复生。

这得是多么浪漫的事情啊。

这得多大的魅力才让美人生死契阔啊。

若少女情怀总是诗的话,少男的思绪总少不了意淫,而这戏就是把他们的意淫化为了现实,因此听起来如痴如醉。

即便对故事不大感冒的,也在如痴如醉——他们在欣赏这唱词,这唱腔,以至于曲终人散后,人们还在回味不已,时不时地跟着轻哼几句,然后砸吧下嘴,觉得不得其三味。

这出戏,还是多看才成。

一遍是不够的,两遍也不够,至少得等到完整的唱下来才行。

因此,在一出戏罢,时间不早,众人散去时,不少人问陆白,这出戏什么时候再唱,一定要告知他们一声,他们一听去听。

“再过两三天就唱。”陆白说。

地点就选在酒庐后面的秦淮河上。

不止如此,这出戏还要不断的唱,一直唱到整个南朝都在传诵为止。

这样不止在扬名,完成和在王长康的赌约,也是为了扩大浩气门的名声,同时选出这些戏子中足以修行的人,从而收为弟子。

众人一听几天后就能再次看到,心满意足的离开了,顺便把这个消息带到了全京城。

洛王也高兴道:“到时候我一定去给舅舅捧场。”

陆白让他多带几个人去,顺便好好帮他宣传宣传,“我这次可是给你西山诗会长脸了。”

洛王忙道一定。

陆白这次还真给他长脸了。

一首《桃花庵歌》夺诗魁,一曲足以修行的《十面埋伏》在诗会上初面世,还有一出《牡丹亭》——盖过了《十面埋伏》,震惊了众人。

洛王毫不怀疑,从明天开始,京城处处将是西山诗会的议论声。

别说东山诗会了,就是整个京城的诗会,都要盖过去,他估计父皇都要问他几句,这脸面长的,太长了。

洛王感激万分的送陆白上了马车,又恭送他们离开。

天将黑,雨依旧在下。

街道上起雾了。

往日繁华的京城,此时变的十分安静,摊子收了,两旁的店铺客人寥寥无几。满世界只有密密匝匝的落雨声,还有马车走在路上的声音。

马车的车帘旁边挂了一马灯。

灯光照不亮前路,只为提醒行路人有马车经过,却照的亮车里。

顾清欢斜靠在车壁上,借着灯光看陆白,“今儿你可把风头出尽了。”

陆白的手探入她怀,摸着紧致的小腹,用手指头来来回回的划去,“我现在就是风头。”

“得了吧。”顾清欢把他手拍走,“还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抄的。”

“有时候,抄也是个本事。”陆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过这些确实是抄的,曲子抄的不知名的前辈,诗抄的一名叫唐伯虎的前辈——”

陆白回头看着顾清欢,“这位前辈可了不得,诗书画三绝,尤其画和书,绝对的一代大家,有机会的话我让你见识下他的书法。”

陆白知道顾清欢爱好书法,他现在还知道,他抽奖可以抽到前世的文学作品,指不定就可以抽到唐伯虎的字画,到时候让顾清欢好好开开眼。

当然,这世上并不缺书法名家。

尤以洗砚池——一个以书法为修行的门派,门内更有不少书法名家的碑帖。

不过,陆白相信,唐伯虎的书法一点儿也不逊于他们。

顾清欢点了点头,“好啊。”

“至于这《牡丹亭》,你已经知晓了,它出于一名为汤显祖的前辈之手,他写的本子都不错,当然,我选择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陆白见顾清欢好奇,微微一笑,卖了个关子,“汤前辈还有一个本子,足以让咱们打个好翻身仗。”

陆白这个本子指的是《邯郸记》。

黄粱一梦的故事就出自于此。

这戏本里曾有一段主人公驻守边城,却被奸人无限,狗皇帝趁机把主人公下狱的一段,陆白准备把这一段同朔北城的冤案结合在一起,到时候好好的掀起一场风雨。

等这出戏传出去,陆白估计太上皇都要气的跺脚。

不过,不着急,先慢慢地积攒实力再说。

陆白正想着这些,马车忽然停了,“谁!”赶车的弟子在帘外惊问。

陆白掀开帘子,见前方浓雾,浓雾之中有一人站在马车前,身上背着一把大剑,背对着陆白。

他转过身,是一个穿着麻布衣,双目炯炯有神,足以破开浓雾照亮陆白的有神。

这人轻轻地挥了挥剑。

吼!

浓雾中钻出一条雾龙,直奔陆白而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