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摄政王三十未婚 > 第24章 出宫

摄政王三十未婚 第24章 出宫

作者:白马游缰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3-14 22:04:13 来源:文学城

惊闻摄政王病倒,宋宝璐着急忙慌地什么也顾不得了,扔下手里正在给小世子绣的围兜,跑到太皇太后面前道:“太皇太后,听闻摄政王身体抱恙,还请允许奴婢带小世子回府照顾。”

太皇太后正在念诵《金刚经》,向佛求安时,她一向不喜欢被人打扰,所以心下先存了三分不满。

秋竹嬷嬷早先拦下宝璐,和她提过太皇太后的这点习惯,可宝璐一心牵挂王爷,忧心如焚,哪里还能管得了这些虚礼?巴不得插上双翅飞回王府。

太皇太后眉头微微一皱,继续有条不紊地将《金刚经》念完,方对跪着的宝璐道:“你一向有分寸,今儿个就这般不知轻重?”

语气依旧是往日的和善,但太皇太后脸上没有笑容,令宝璐不寒而栗,她不怕责罚,就怕太皇太后不让她出宫。

宝璐惴惴不安,“奴婢忧心王爷,一时情急才叨扰了太皇太后,还请太皇太后恕罪。”

“哀家正是向佛祖祷告,祈求保佑则儿。则儿生病,自有他身边的丫鬟小厮照顾,你是照顾小世子的,回去反而人多手杂。哀家已经命太医院每隔一个时辰回禀一次情况,你带好小世子,不让哀家和则儿操心才是正事。”

可是王爷身边都是小厮,并没有丫鬟,那些男子能无微不至?太皇太后这是铁了心不让我出宫吗?

宝璐不肯就此放弃,道:“若有小世子在身边,王爷定能好得快些。”

太皇太后没想到宝璐竟敢违背懿旨,再三顶撞,更加不满道:“王爷染的是风寒,小世子年幼体弱,万一病过给他,你担得起吗?”

站在旁边的秋竹嬷嬷着急地看着宝璐,一直给她使眼色,让她别再惹太皇太后动怒。可宝璐此时顾不得太皇太后是否生气,她只知道王爷病了,昏倒在床上,虽有太医照顾,不亲眼见到、不亲自照顾,她没法安心。

宋宝璐磕头道:“前阵子因小世子生病,数人挨打生病,都是奴婢照顾,已有经验。奴婢虽是照顾小世子的,更是王府的丫鬟,深受王爷恩泽。王爷生病,奴婢不安,只想给王爷尽一份心,还请太皇太后成全。小世子只要不入王爷的房间,就不会被传染。由奴婢进房照顾,便是染了病也不打紧。”

太皇太后盯着宝璐,发觉她的情真意切,思绪飘到九霄云外去了,没想到一个小小丫鬟竟然喜欢摄政王!

忽然有太医院的医士入慈宁宫,禀告摄政王的情况,“启禀太后,摄政王的病乃是连日操劳、过于疲倦,又偶感风寒的缘故,已经用药。只是王爷病了好几日,直到昏厥才让太医院诊治,所以情形较常人危险了些。半个时辰前,王爷又突然发了高烧。只要今日退了烧,便无大碍;若没能退烧,只怕王爷要吃些苦。”

宝璐听着这些话,又想起今儿个是王爷三十岁生辰,不由得落了泪。

太皇太后心想,摄政王把持朝政多年,若这次病倒,由皇上真正亲政,倒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是摄政王权倾朝野,朝中重臣多半是他的人,皇上亲政路漫漫兮。

太皇太后吩咐道:“知道了,太医院上上下下务必全力照顾,若摄政王有个好歹,哀家唯你们是问!”

太医院的医士退下后,宝璐刚想再求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先开口道:“宝璐,下去吧。王爷的病,哀家会让太医院照顾好,你照顾好小世子,莫让王爷分心。”

宋宝璐珠泪点点,太皇太后已经下了死命令,再求下去,只会惹得太皇太后雷霆震怒,到时候问责惩罚,她更难出宫见王爷。

宝璐只好起身告退,抱着小世子,忍不住抹眼泪。

这边厢,太皇太后“哼”了一声,道:“秋竹,你瞧瞧,这个宝璐也太没规矩了!人活一世,哪有不生病的?她不过是个小丫鬟,着急成这样!”

秋竹嬷嬷跪在太皇太后脚下给她按摩,道:“只怕这个宝璐不只是想当丫鬟,还想当王妃呢。”

太皇太后用碧玺滚珠玉轮来回摩挲脸部,以求养肌美颜。她皱着眉头道:“你也瞧出来了!哀家看她平日老实本分,一遇到事,狼子野心就暴露无遗!一个丫鬟也敢做这种非分之想!若哀家让她出了宫,她还指不定要怎样趁机狐媚摄政王!”

秋竹道:“只要王爷没那个心思就不打紧。这么多年,王爷都遵守当年承诺,未成婚生子,连侍妾也无,太皇太后尽可放心。”

太皇太后将玉轮停在平滑的颧骨上,“幸好先帝英明,病重时让摄政王许了承诺,否则皇上的龙椅怎么坐得稳?摄政王这些年也尽心尽力,一直遵守承诺。”

她的语气忽然变得狠厉而决绝,“但哀家看宋宝璐对摄政王的心思,还是不放心,摄政王断断不能有后!你说摄政王对她有没有那种心思?”

秋竹静思片刻,道:“奴婢瞧摄政王待谁都冷冷淡淡的,就算对宋宝璐偶尔笑一笑,也是因为小世子。倒瞧不出摄政王对宝璐有男女之情。”

“那就好,哀家也瞧着没有。”太皇太后松了口气,“只要摄政王坚守本心,哀家相信以他的定力,有一百个宋宝璐在跟前也不打紧,毕竟这些年他都熬过来了。”

秋竹含笑道:“太皇太后安心吧。您哪,就好好颐养天年吧。”

太皇太后叹息一声,似有无穷无尽的哀怨,“哀家哪能啊?皇上还小,又不像他父亲那般睿智,不能完全主持朝局,太后又庸懦无能,只能哀家多为项家江山着想,背后筹谋。”

秋竹默默不语,太皇太后这些年的运筹帷幄、谋算计策,她都看在眼里,着实辛苦劳累。

又有皇上身边的太监唐领过来禀告,说赋税改革一经推行,奏折上怨声载道,朝臣们也都在乾清宫正殿逼着皇上要个说法。摄政王今儿个不在,皇上已经快撑不住了!

太皇太后勃然大怒,道:“赋税改革不过是损害这些亲贵权臣们的一点利益,于楚国于百姓大有裨益,他们却这般小气!走,哀家去乾清宫瞧瞧!”

太皇太后赶到乾清宫时,皇上面红耳赤,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站在底下的大臣倒是口若悬河,一个一个“这有违祖宗家法”“伤了多少为国尽忠的心”“还请皇上三思”。

大臣中也有支持赋税改革的,只是这群人的声音远不及反对的声音。

太皇太后一来,众大臣纷纷跪下请安。反对方田均税法的大臣中还有太皇太后的娘家人,见了太皇太后,以为来了救兵,更加诉苦说难。

太皇太后心想,若摄政王在这,你们还敢这么放肆吗?

她压住心里头的怒火,道:“如今皇上已经长大成人,又有各位大臣辅佐。依照祖宗家法,哀家本不该过问朝政。只是今日摄政王不在,哀家听说你们和皇上意见相左,少不得过来说几句。祖宗家法没有不可更改的,但凡不合时宜的,皆可改;合时宜的,就留下,如此我楚国才能永久繁盛。”

大臣们听不进去,一个劲地说方田均税法的害处。

其实赋税改革是摄政王项则和户部、工部等数个部门研究数月制定出来的,在楚国境内,全面开展重新丈量土地工作,记录每家每户的土地情况,依据土地的多少、肥瘠,把土地划分等级,各自收税。

这一举可搜刮出隐瞒田产逃税之人,命其依法交税;又减轻了老百姓的赋税。如此一来,增加国家的田赋收入,有利于充实国库。

朝中大臣和背后家族大多有地产未上报,改革一推,他们就要比往年交更多的税,他们当然要极力阻挠。

一直说到中午口干舌燥,太皇太后才勉强镇住了大臣,说服他们先试行一段时日,如若真的行不通,再依照旧法。

皇上却心知肚明,一旦恢复旧法,那百姓就更受苦。只有等到摄政王病好归来,威慑大臣,他们才会遵照圣旨,将改革进行到底。

皇上亲自送太皇太后回到慈宁宫,给她递上一杯热茶,道:“都是孙儿无用,让皇祖母操心。”

太皇太后喝了一口热茶,消消火,方觉得舒坦了些,道:“不怪你。你才十六岁,那些人都活成老妖精了,哪是你能对付得来的?”

皇上默然叹道:“若是摄政王叔叔在,他们也不敢这么嚣张。”

太皇太后不喜欢看见皇上这般自卑无用的模样,她希望皇上像孝昭皇帝那样威严凛凛,也希望皇上像先帝那样足智多谋,而不是像太后这样软弱卑怯。

太皇太后瞥了一眼皇上,嘱咐道:“摄政王病了,不能上朝,你刚好学学怎么自个处理朝政。他也不能帮你一辈子。”

“是。孙儿明白。”

在来慈宁宫的路上,坐在轿辇里的皇上收到邱公公呈上来的一张纸条,是宋宝璐写的:摄政王因国事病倒,奴婢乃王府婢女,一饮一食当思主子恩典。欲出宫探望,奈何太皇太后不允,但求皇上恩准,奴婢感激不尽。

宋宝璐不想和皇上有瓜葛,但现在走投无路,只能孤注一掷,来求皇上。

皇上看到纸条后,内心先是欢喜,她有难了,先来求我,说明我在她心里还是有分量的;接着又觉得不快,摄政王叔叔病了,有太医在,宝璐姐姐为什么非要回去?难不成宝璐姐姐喜欢摄政王叔叔?

还是邱公公宽慰道:“皇上忘了,宝璐姑娘先前就说过不喜欢呆在宫里,也许是想趁机离开。再说了,主子生病,奴婢想回去照顾,说明宝璐姑娘忠心可鉴。摄政王大宝璐姑娘十来岁,两人不会生出男女之情谊。”

邱公公年长皇上四岁,两人一同长大,无话不谈。

皇上生怕宝璐有了心上人,听邱公公一番话才放心,道:“虽然朕的私心是想让她一直待在宫里,可她不喜欢,朕也不想勉强。”他自己就是在“被勉强”中长大的孩子,所以不喜欢勉强别人。

“皇祖母总是拘着宝璐姐姐在宫里,她又不快乐。倒不如让她先出去,来日方长,有机会了再让她进宫。”

可皇上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求太皇太后放宋宝璐出宫,一旦不成功,宝璐出宫的机会就会更渺茫。

思索良久,他才壮起胆子道:“皇祖母,孙儿明白,身为皇帝,您和母后都希望孙儿能早日独当一面,撑起楚国天下。但如今赋税改革刚推行,必得铁腕政权才能彻底。”

他顿了顿,越发红了脸,生怕一句话不小心惹得太皇太后不高兴,连带自己也要挨骂,可想想宝璐,浑身血液往脑袋冲,他又有了一往直前的勇气,接着道:“孙儿年幼,比不得摄政王叔叔在朝堂浸染多年,熟悉大臣们的脾性,晓得该如何推行新政策。所以孙儿还是希望摄政王叔叔能早点恢复健康,回到朝堂,帮助孙儿度过这次难关。”

太皇太后不但不怒,反而笑道:“你能有这番见解倒是难得。”皇上不够聪慧威严,但他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并晓得该如何做,这也是一种聪明,所以太皇太后觉得皇上的表现差强人意。

皇上悬着的一颗心落了地,笑道:“多谢皇祖母夸奖。今天怎么不见小世子?莫不是小世子已经回王府了?孙儿想,小世子回去也好,有小世子在身边,摄政王叔叔也能好得快些,况且今天还是摄政王叔叔的生辰,他必定是希望小世子在身边的。”

太皇太后恢复了平日和蔼可亲的笑容,道:“秋竹,去把小世子找来。”她又对皇上道:“摄政王近来为赋税改革一事操劳过度,突然病倒实在可怜。你说的对,他要早些好起来。而且今天是他的生辰,常宁公主一家先前出了那样的灾祸,让小世子回去陪陪他也好。”

宋宝璐抱着小世子走了进来,太皇太后笑道:“宝璐,你带小世子回王府吧。有小世子陪则儿说说笑笑的,则儿的病也能早些痊愈。等则儿病好了,你们再入宫陪陪哀家这个老婆子。”

宋宝璐虽然求皇上帮自己,可她并不敢抱太大希望。没想到皇上竟然真的说服了太皇太后,她感激地看了一眼皇上,皇上也正含笑看着她。

宝璐忙磕头如小鸡啄米,道:“多谢太皇太后恩典,多谢皇上恩典。”

迅速收拾完行李,宋宝璐、小世子、巧眉、翠羽立马出宫。进宫的时候,觉得从王府到皇宫的距离真近,没多久,就进了宫见到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出宫的时候,又觉得从皇宫到王府可真远啊,望着一座座楼阁飘过,又见了多少茶肆酒楼,却还在路上。

终于到达王府,宝璐只管抱着小世子奔进东院,但见王爷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如云,嘴唇干得起皮,额头冒着细汗,不省人事。

宝璐没忍住,眼泪啪嗒嗒地往下掉。

下本开《嫁给前任他皇兄》,求点个收藏吧,太想要第一个榜单了,求求了~

文案如下:

*

礼部尚书庶长女尤涣清生得倾国倾城,被选秀进宫,人人都以为她将宠冠后宫。

不料三天后,老皇帝驾崩,她成了太贵人,一朝之间,凤凰成了落汤鸡。

有人蓄意谋害,有人落井下石。

机缘之下,尤涣清结识宁王,互生情愫。宁王指天为誓,“我一定带你出宫,此生只爱你一人。”

孤苦无边的尤涣清陡然生出无限向往。

可离宫前夕,她在大雨中等了一夜,风雨潇潇,身心战栗,也没等到宁王的身影。

瓢泼大雨彻底浇灭了她炽热的心。

*

不曾想,等来了当今圣上项绍。他神色肃然,朝她伸出手,“随朕来。”

那一刻,她想要借皇帝的手复仇。

想要无上权力。

想要过人上人的生活。

尤涣清凄然一笑,如禁不住风吹雨打的玉兰花,晕倒在项绍怀里。

醒来后,项绍道:“朕要纳你为妃。”

“皇上,妾身是先帝的妃嫔。皇上要妾身做您的妃子,岂不是乱了人伦?天下百姓会笑话皇上的。”

皇上坚定的眼神犹如天上的明亮星子,“只要朕愿意,谁也拦不了朕。”

听闻此言,太后不允,皇后愤怒,淑妃嫉妒,六宫侧目,更多陷害奸计横祸而来。

尤涣清决定拼一拼,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迎着风刀霜剑而上,走到至尊之位。

*

宫墙之内,数不尽的明枪暗箭,看不完的粉墨登场。

从门可罗雀的太贵人到金枝玉叶的宠妃,一路走来,尤涣清表面如鱼得水,实则如履薄冰。

*

排雷:架空宫斗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出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