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蛇行春江【刑侦】 > 第11章 六零一

蛇行春江【刑侦】 第11章 六零一

作者:青衣呀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4-08-15 15:05:18 来源:文学城

刑侦支队的讨论还在继续。

廖俊杰问,“这谁?相亲对象?这张也太显得蒋森好看了。”

确实,蒋森时髦没错,但要打扮好了再找找角度。

普通人随便拍拍,只会暴露出他腰长腿短的明显缺陷。

“她叫莫安生——”

范立青表情凝重。

“你们看她的发型,这两缕漂染过,还有这种卷曲的弧度,很难保持,但是我看到的本人和这张照片一模一样。”

“那就是刚拍的。”

“她该不会是专门注册了这个账号来加我罢?”

斯文说,“范姐,你当心遇到stalker哦。”

廖俊杰问,“你怎么认识她的?”

“她跟着薛经理来报案,主要是她说,事后补充资料也是她,我还以为她是薛经理的秘书,不过她都没给我名片……”

廖俊杰拿起范立青的手机。

最早是上周三,对接完骗保案的相关细节,包括蒋森的照片后,过了五六个小时,莫安生发了条比较私人的内容。

她惊喜地问。

“姐姐也是去年毕业的?说不定我大呢!”

不用回顾范立青的朋友圈廖俊杰也知道,这是指上周她接到大学同学的婚宴请帖,发了条伤春悲秋的感慨,自称奔三,又说公大气氛‘团结紧张’。

范立青随意回了两句。

然后莫安生问,“有空约出来玩儿罢,姐姐是哪个高中的?”

那天挺晚了,范立青没回,第二天回了个卖萌表情包,就没下文了。

骗保案相关,又出现在金荣死亡现场,值得怀疑。

廖俊杰问,“身高,体重?”

“一米六三吧,大概一百一十斤。”

廖俊杰抓起内线电话聊了几分钟,转身向队友转述。

“金荣头骨碎裂,颈椎折断,全身多处骨折,由于找不到他父母认尸和比对DNA,王队只能根据骨龄、齿龄初步识别,进一步确认,要靠马提子收集的卫生间毛发,这还需要两到三天时间。

其次,根据死者落地的位置,大腿骨骨折的角度,以及昨晚的风向,王队初步判断,死者不是意外坠楼,死于自杀或他杀,但更具体地,痕检会制作同样体型体重的假人模特,在同一气象条件下模拟坠落,但这需要等待天气机会,可能一两个月才有结果。

第三,天台堆满晾衣杆、水桶、鸡笼等杂物,空间狭窄,但没有打斗痕迹,说明死者自愿坠楼,或处于无意识无抵抗状态。另外,水泥地面附着大量灰尘,硬度大,能呈现趾痕和前脚掌着力点,反映步态特征。”

范立青问,“莫安生符合脚印范围吗?”

“不好说,现场脚印太多,痕检记录到十九组,凌乱重叠,很难判断前后时间,其中一组,初步假设属于金荣,以它为中心,有六组距离较近,也许与金荣同时出现,其中两组属于女性,年龄二十到四十岁之间,有高跟鞋穿着习惯,走路双膝微微内扣,但当天穿的是坡跟鞋。”

可能/也许/很难/如果/初步——

痕检结论如此模糊,范立青和斯文都感到非常意外。

在经侦,一笔赃款要么在嫌疑人口袋里,要么不在,明明白白。

马提子手扶额头,“这怎么整?整栋居民都可能上去晾晒。”

“那就排查一下。”

最基础枯燥例行公事的活儿,斯文主动请缨。

“我去罢。”

但被廖俊杰摁住了。

“你看家,查死者的社会关系,找他父母。”

“还用你说?”

斯文根本没把他当上级,调整屏幕和座椅,调出做好的文档。

“范姐早想到了,加我进工作群,我发共享。”

他边不明所以地指了指身后。

“干嘛?”

廖俊杰以为有人来,但身后空空如也。

斯文对他的迟钝感到忧虑。

“你们走罢,别耽误时间,路上看,开车的那个不要看啊,不开车的念给大家听,懂?你别叫范姐开车,驾驶位空调凉。”

眼盯屏幕右手操作鼠标,左手熟练开背包,掏出暖宝宝往后一塞。

范立青丝滑接手塞进战术包。

廖俊杰终于反应过来,俯身翻文档附带的照片。

一夜之间,重案组还是有不少收获。

马提子趁着送赵小琴回家的机会,翻阅了金荣家的相册,金荣和父母的合影为数不多,最近的一张停留在2014年,看背景好像是在一处山坳。

金大昌矮矮瘦瘦,姿态有点佝偻,跟人高马大的金荣截然两样,穿件灰绿色夹克衫,款式老气,前襟两道竖条纹的红白花样,延伸到肩部,可能是制服。

廖俊杰手指戳上屏幕,“放大这里看看。”

“别乱动,有进展随时发你。”

斯文拨开他的手,啪地关了照片。

刑警队配公车,报销油费,但车上印着醒目的标志,太引人注目,一般外出查案,廖俊杰都是开自己的红色牧马人。

这车内饰粗糙,空调出风又劲又猛——

以前廖俊杰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被斯文点醒,上车前居然开后备箱,从预备随时出差的行李里找了件长大衣出来,铺在副驾上,才让范立青上座。

这一套操作,别说范立青,连跟他好几年的卧龙凤雏都惊呆了。

马提子羡慕嫉妒恨地攘攘鼻子。

“廖哥,高级车副驾座椅能加热,你这个是不是配置不行?”

小虎说,“肯定啊,廖哥买的最低配。”

廖俊杰恼羞成怒,指马提子。

“你去旧厂街。”

“——我?”

马提子没想到新人一来他就失宠。

“这不都……”

当着范立青的面儿,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能说,但他忍不住,只是音量明显压低了几度。

“实习生的活儿么?”

廖俊杰不悦,“不让斯文去是怕他没经验,露怯,你去我放心,六零一,找个借口进屋看看。”

“六零一怎么了?”

范立青眉心一簇小火苗窜起来,“昨晚你上去看见什么了?”

“没什么。”

廖俊杰叮嘱马提子。

“机灵点儿,这案子不简单。”

范立青说,“那我跟他一块儿吧,入户询问,搭配女警方便。”

“行,你把这个带上。”廖俊杰递长大衣。

范立青嫌麻烦推开。

“别人车我不开空调就行了呗。”

************

斯文发来的文档信息量很大。

金荣,1988年出生,独生子,小学、初中、高中都在江南区,2006年考进上海一所著名的财经类一本,九年前回重庆开了修车店。

廖俊杰发语音,“斯文,赵小琴说她公婆在三线厂。”

斯文马上来了条长达30s的语音。

“重庆历史上注册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共有1982家,其中列入三线建设计划的有228家,大部分位于山区,90年代陆续停产转产,注销工商登记,有一些是涉密单位,名字都很奇怪,什么重庆82信箱……这种工商系统没有任何资料,但社保系统可能还有,啊廖哥,要不你授权,我黑一下社保数据库?”

紧跟着又一条,语气更雀跃了。

“再不然,拿手机号匹配物流系统?蒋森甭管住哪儿都得收快递啊!就算别人帮他收,那不就是关系人么?廖哥,八大物流公司,就数猛兔的数据库安全性能最差,要不我黑一下猛兔?”

廖俊杰喉头又堵又痒,像吸入梧桐絮,刺挠地想吼斯文两句,教他跟领导汇报不能这么直接,查案子没头绪,用点私人小手段小关系的时候多了去了,但他汇报,只会婉转地说正在查,不要让领导为难嘛。

马提子在网约车上热情地参与讨论。

“三线厂现在毛都没了,昨晚我看笔录就想,这怎么查?我这种95后,还听过这个说法,斯文00后,听都没听过吧?”

斯文说,“没有,好奇怪,一线厂是什么?北京市区么?”

没人答疑解惑,刑侦都知道廖队最烦工作的时候闲聊。

廖俊杰恼怒地按下语音键,还没发话,群里又连续闪出三条。

斯文发文字,“但是那个徽章很有特色,我处理了一下。”

黯淡的彩色图片放大,一个双圈的圆环,套着个破圈的V字。

跟着是美国队长的表情包,肌肉壮男手举红白盾牌。

“哈哈哈,像不像?”

“有用的发群,乱七八糟的别发了。”

廖俊杰严肃下令,横眉一扫,十二和小虎同步摁灭手机屏幕。

另一边,马提子压根儿没收听最高指示,手一摊,扫兴地发牢骚。

“哎,正聊得高兴。”

问后排,“范姐,六零一这个点儿能在家么?不在咱们干嘛?”

“不在就问问楼上楼下的。”

“哦。”

马提子搂着衣襟往中间拉拢,歪在车窗上打起瞌睡。

范立青望窗外街景,昨夜大雨痛快,夹道灌木碧绿如洗。

重庆这些年变化很大,市域扩张了好几倍,说起来旧厂街属于江南区,但从分局过去,直线二十多公里,爬坡上坎儿绕路堵车,一个小时够呛能到。

两个人都不说话,司机闷得慌,开广播听歌。

交通台女主持的声音清亮,听起来很年轻,但有种时光荏苒的惆怅。

她说,“有时候人往前走的太远,会忘了一开始是为什么。”

没头没脑,搭档没跟上,她也不解释,径自推进音乐。

“不知道观众朋友还记不记得,这是2009年非常流行的一首歌。”

前奏欢快,歌词沉重,她跟着唱出来,“爱太美,尽管再危险……”

范立青皱眉,2009年,她才八岁,还真没印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