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少年杯酒意气长 > 第七章 知己也

少年杯酒意气长 第七章 知己也

作者:发呆向日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9 20:15:50 来源:转码展示1

张苍嘿嘿淫笑,继续说道:“在下有一小妾,姿容极美,而且在欢好之时如果感到满意,就会发出极动听的声响。xiashucom故而在与小妾**之时,如果听不到天籁之音,在下就知道了做得不好,那自然要另图他法;但如果小妾已经渐入佳境,余音绕梁,那在下又为何要停下来,换个姿势呢?”

侍女本来对张苍观感略有提升,如今直接将其视为下流无耻之辈,打定主意就是被公子责骂,也不再给他斟上一滴酒了。张苍还不知自己已经与美酒无缘,还在侃侃而谈:“如今大昭变法强国,国势如日中天,正是渐入佳境之时,只要坚持下去,必能高……那个,称霸天下。”

鸦雀无声。

张苍原以为自己方才的一番诙谐比喻怎么也能得个满堂彩,却不料所有人都在漠然盯着自己看,仿佛在看一个死人。张苍冷汗滚滚,酒意醒了大半,这才发觉自己几樽黄汤下肚,又没了分寸,狂性大发,竟然当着大昭储君的面当众把大昭比喻成了一个承欢的小妾……

扶苏是堂上第一个反应过来的,其实他对张苍所作的比喻并不恼怒,反而觉得相当有趣。在这个被孔夫子说成“礼崩乐坏”,实则还是规矩森严的战国时代,这么一个思维跳脱的人当真让人觉得新奇好玩。

只是他不在意,却不能保证这番话到了那个人的耳里会不会引起暴怒,于是对左右侍卫喝道:“将这个狂徒给我拿了,送至廷尉给他醒酒!”

张苍这番话,往小了说是酒后失言,往大了说那就是有辱国体。而且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扶苏也不能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原本大昭有律“法不二责”,意思是只犯了一个罪过,不能判罚两次,只要先判不轻不重地罚他一次,这事也就揭过了。

可是大昭法令又严禁私刑,上一个动用私刑的太子差点没死在外面,身为王弟的太子太傅也被割了鼻子。太子都不能私下动刑,何况他一个长公子,即便他想先责罚于张苍,使别人不好再对其下手也做不到。

因为张苍这么一闹,宴席只好作罢,众人依次向扶苏行礼告辞,匆匆离去,心中对坏了事的张苍,在心中自然也是多有编排,对于其他几名面露灰败的儒家门生也在心中冷笑。

扶苏派人将张苍押送廷尉,只给廷尉说他“于公子面前酒后失态,出言不敬”,廷尉也没多问,就随意开了个单间让他住下。张苍面露凄惶,却不敢多言,只能闭上往日舌灿莲花的那张破嘴,跟着头前的狱卒进到自己的豪华单间。

一路所见惨状,让张苍心下战栗,更是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大嘴巴子。老师多次教导自己,要管好这张口无遮拦的破嘴,自己怎么就是不听呢?

因为是直接从长公子府上带来的,又因为张苍虽然袖口有些污渍,但也能看出来是个士子,狱卒不清楚这人底细以及得罪扶苏的程度,也没给他带夹具镣铐,因此要是真想抽自己,还是做得到的。但是张苍想了想觉得太疼,还是忍住了。

扶苏暂且先把张苍的事情放到脑后,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再说让张苍在廷尉呆几天对他也有好处,至少让他对自己的嘴巴多点管束。这次落在自己手里还好说,要是哪天当着嬴政的面……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公子,有人求见。自称是丞相之子,李清。”家老来报,却是李斯之子来了。扶苏在接受老师建议后就派人给李家传了话,让李清今日来见自己。

对方不在聚众宴饮之时参见,却在宴会刚刚撤去,自家门前或许还有些士子未散尽之时前来拜见,是个什么意思?李斯这人心机太深,扶苏自认为如今自家的阅历还不足以跟这个老狐狸斗法,如今对着个小狐狸,也不得不多想一些。

心中电转,却不影响他对家老回应:“是我让他来的,带他去书房。”

家老领命,自去安排人引路,招呼侍女去书房收拾后留下服侍。扶苏又沉下心思,读完了一篇《韩非子》,才让人换过衣服,去见李小狐狸。

“清,见过公子。”刚进书房,正跪坐看书的李清匆匆起身向扶苏行礼。

李清白面微须,二十岁上下,穿着素净,只有腰间的玉玦,才稍稍显示出他丞相长子的不俗身世。

扶苏定睛看去,李清方才读的,却是《老子》,道家经典。扶苏不解其意,也未放在心上,只让李清坐回,自家坐在了上首。

李清对扶苏的态度也有些疑惑。按照自己得知的情况,扶苏是韩非的学生,与自己的父亲政见不合,照理说两方即便不属敌对阵营,关系也不怎么样。

但要说扶苏会对自己不利,他也是不信的。两边说到底也没什么深仇大恨,不过有些拐弯抹角的牵扯罢了,再说一个堂堂长公子,就是要对付那也是对付自己的爹,针对他还未出仕的一个小年轻有啥意义。

扶苏见李清有些局促,心中暗道这个小狐狸果然道行不深,还不如李斯那般成精,沉不住气,虽然有心迟到片刻想来个先声夺人,却只被自己晾了些许时辰就有些不安了。

李清要是知道扶苏的想法肯定要大呼冤枉。他哪里来的胆子跟长公子斗法?之所以在宴会结束后才来,纯粹是因为堵车而已。况且他哪里知道宴会结束得那么快,按理说他只迟到了片刻而已,此时正当是宴会最热烈之时才对。

“找你来,其实也没什么事情。”李清听到扶苏发话,赶忙坐直了身子,细心聆听,“只是从老师处得知了李家公子的才名,想见见而已,不必多想。”

“唯。”李清尽量保持面容冷静,心中却沸腾不已。能不多想吗?韩非没事儿提自己嘛意思?你既然不想让我多想,那何必又要多此一举说“不必多想”这样的话?

扶苏倒是真的没什么别的意思,只是单纯有些好奇,为什么这个史书毫无记载的年轻人能让老师专门提一嘴,叫来看看有什么不凡而已。

两人这么一句后陷入了沉默,扶苏有些尴尬,只能盯着李清想看他有啥说的。李清被扶苏古怪(其实是尴尬)的目光盯得心中发毛,更觉得对方高深莫测,想要逃跑,又怕对方生气,真是如坐针毡。

“你似乎对道家颇有研究?”扶苏开始没话找话。

李清心道考验要来了,不敢怠慢,小心回答:“回公子,不敢说研究,稍有涉猎而已。”

“不必如此拘谨,随意些。”

“唯。”

“《老子》之中,最得哪一句?”

李清在脑海中瞬间将道德经全文背了一遍,不知道对方想给自己设下什么陷阱,沉思良久,才给了一个自觉如何都不会错的回答:“上善若水。”

扶苏差点扶额绝倒。《老子》(又称《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说的是不与人争利,才能明哲保身。本身的确是好话,可是你们李家人岂是什么不争之辈?

扶苏却不知,李清确实与其父不同,虽然同样的天资绝顶,但是为人谦冲有礼,这才让一向看不惯那个同门师兄弟的韩非都对此子观感极佳,还向扶苏举荐。是的,扶苏以为老师只是随口提了一嘴,但这对于说话做事都遮遮掩掩的古人,尤其是对韩非那个大傲娇来说,已经是郑重其事的举荐了。

一个不知道是老师举荐,一个不知道自己被人看重,两人说过一句之后又陷入了僵局。

有心打发他回去,但是这人是当着众多士子的面进府的,如今这么快就走,难免会传出扶苏与李斯不合的传闻,这对扶苏有害无利,倒是不好赶人。

李清此时也想赶快走人,但是不明确对方的意图性格,担心触怒这个心机似海的长公子。

“心机似海”的扶苏此时却有些头疼,不知道该拿这个李斯长子怎么办。又沉默了片刻,扶苏才想起一事,问道:“你箭法如何?”

“尚可。”

“如此,明春的狩猎,你可伴在我左右。”

李清不敢拒绝:“唯。”

如此一来,应该不算慢待了他,老师那边也交代得过去,扶苏对自己这一手颇为自得。此时家老来说,午膳已备好,扶苏便不顾李清推辞,硬留他用过了饭才放他回去。

一回到家中,李清就被父亲叫到了书房。

李斯捋着胡须,问道:“公子问你《老子》?你如何回的?”

李清拱手回答:“是的。我回‘上善若水’。”

“嗯。”李斯不知可否,“然后呢?”

“公子让我明年春狩时伴在他左右,我不好拒绝,却不解何意,正要问父亲。”

李斯未多作思考,便领会到了扶苏的“深意”,笑容深沉:“这是长公子想要借机向天下展示,他的储君之位是得到我这个丞相支持的。”

李清微一思索,也明白了过来:“春狩本就是公子用来巩固储君位置的好时机,如果我那时跟在左右,自然会被视为父亲有向公子靠拢的意思。”

“不错。”

“那我要不要想办法回绝?”

李斯看了这个儿子一眼,笑道:“如何拒绝。你当时并未立即拒绝,如今已经答应了,却在回府后拒绝了,是想让我与长公子彻底决裂吗?”

李清擦了一把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那该如何?”

“既然已经答应了,就如他所愿就是。”

“大人不反对扶苏继位?”

“我为何要反对?”

“韩非子……”

“你以为我与韩非是什么关系?”

“师兄弟和政敌?”

李斯爽朗大笑,“错矣。我与韩非,知己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