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少年杯酒意气长 > 第十一章 再想想

少年杯酒意气长 第十一章 再想想

作者:发呆向日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9 20:15:50 来源:转码展示1

朝阳下的咸阳城,披上了一层朦胧的光芒,如同一头美丽的远古巨兽,虎踞在平原之上,正在沉睡。jiujiuzuowen

咸阳早市比各国都要早些时辰。天刚蒙蒙亮,四门就都已开启,出城的劳作国人和入城的商旅,有条不紊地沿着路边两侧行进着。如果将咸阳比作这个庞大强盛帝国的心脏,那么贯穿咸阳东西南北的直道,就是当之无愧的帝国大动脉。

直道自商君时代开始修筑,当今王上更是大力推动,如今北起九原,南至成都,帝国南北两线的重要关防,在帝国铁蹄之下,俱是旬日可达(此处将直道的修筑时间提前,因为作者认为只始皇一朝,要达到文中所需的直道里程,不太可能)。

一支浩浩荡荡的使臣队伍,便是从这条直道出了南门。

身居帝国心脏的咸阳人,自来就不是耳目闭塞之徒,对天下大势所知甚多。昭国法令严禁传谣,但是也明文规定了“言论自由”。昨晚到今朝,连续两支持节使团分别从东门与南门疾奔而出,嗅觉敏感的咸阳老昭人,自然察觉到了风雨欲来的大战氛围,议论纷纷。

有说是昭王终于按捺不住要从蜀郡直下巴地的,有说魏国有动要对其开战的,也有说昭王或许在被上将军驳了之后还要一意孤行灭亡楚国的。

言谈之中,却没有山东六国民众闻战色变的惶然神色。老昭人自立国以来,就从来没有过畏战之人,即便魏国如日中天几乎要灭亡大昭之时,老昭人也是闻战起舞的。

由老昭人组建的大昭轻兵,那是能跟吴起的魏武卒正面交锋而不落下风的。而商君变法,更给了老昭人打仗的现实动力,如今上战场不但能荣耀邻里,还能封爵,每一级爵位,那对应的,可都是实打实的良田!一颗脑袋换百亩良田,这买卖,值!

与昨日晚间悄悄出了城的使团不同,这支使团不但人员齐整,而且来送行的人也是络绎不绝,除了直道上没人敢站立,道路两侧都被塞了个满。大昭军律,直道只允许军队调动、王上出行、持节出使所用,上至王公下至奴隶,敢上直道的,就是一个死。

咸阳人见识广博,很快就认出了几个耳熟能详的人物。那边正与长公子行礼的,是丞相李斯的长子,素有才名的李清;另一侧束手战立的,是被其兄完全掩盖住光芒的王二子,赢漺,正带着弟弟们与长兄送行;一脸懊恼仿佛丢了什么东西的,是上将军家最有出息的嫡孙,王离。

李清是被他爹赶着来的,毕竟已经被打上了“太子党”的标签,此次主公出使,如何都要来送别的。扶苏自然看出对方的不情愿,也不点破,还是与对方依依话别。

稍微勉励了众位弟弟,最后还要安慰一下据说与立功失之交臂的王离。殿上的事他随后就知道了,只能说相比蒙毅的锐意进取,王离终归是少了一分锐气,或许也是因为他的家世太过显赫,这种多少有些行险的自荐,还是没有勇气去做。

眼见太阳已经完全出了地面,扶苏终于与前来送行的众人一一告别,纵身上了车,又在车上与众位国人士子躬身作别。

王离起的头,街上众人纷纷回拜,高声送别:“祝公子功成!”

扶着车扶手,伴着众人的高声送别和车轮轧过石板的声响,扶苏终是踏上了行程。

眼见出了咸阳地界,扶苏再也忍不住,赶忙叫人停车,换马而行。这车实在是太抖了,直道已经很平整了,可是这车还是跟吃了药的瘾君子似的,差点没把扶苏抖散架。

没有避震果然不行,扶苏按着被磕得生疼的门牙心里想着,某些有利民生的科技手段是不是可以适当来一点。随后扶苏终于还是摇摇头,又自己掐灭了这个想法,太冒险了。

对着受召靠过来的侍卫统领高进,扶苏吩咐道:“去把张苍叫过来。”

高进领命而去:“唯。”

张苍是真的太倒霉了。

自那日酒后失言之后,张苍就一直被关在了廷尉署,也没人审他。张苍从开始的提心吊胆到后来的麻木绝望,直以为长公子恨极了自己,下令让他老死狱中。

其实是扶苏把这个人忘了……直到要出使楚国,想到了项羽,然后想到了刘邦……这才拐弯抹角的想起了还有个汉初丞相被自己关着呢,于是才有了临行前派人将张苍提出来的举动。

提他出来所用的身份当然不能是长公子,而是作为持节使臣。使臣按律可自行选用可用之人,扶苏便以张苍对出使有助,特赦了他的罪行。因为张苍明面上的罪过本就不大,“酒后顶撞长公子”这种事,既然长公子都不在意了,廷尉也没理由拒绝扶苏要人。

张苍在廷尉大牢醒了半个月的酒,如今终于得见阳光,正神清气爽喜不自胜,突然听闻扶苏要见他,连忙抖擞抖擞精神,快步随着高进去拜见。

“下臣张苍,见过长公子。”

扶苏正坐在马上想着是不是抽空练箭啥的,就见张苍小跑着跟在马边,满头大汗向自己行礼,亲和地笑笑,吩咐左右,“给御史空一匹马。”

张苍这边接过一位侍卫让出的马匹,谢过以后翻身上了马,重又靠近了扶苏,听候差遣。

扶苏也不看张苍,看似随意地问道:“御史以为,本公子为何要关你?”

张苍好不容易止住的汗又涔涔而下,行礼道:“苍狂悖无状,冒犯了公子……”

“再想想。”扶苏笑着打断了他的话。

张苍见扶苏今日好像对自己颇为亲切,不像是要问罪,又联想到对方虽然关了自己却从未问责,更是在出使楚国途中将自己提出牢狱,心中恍然,不再战战兢兢,却还是有些不自信,嗫喏回到:“公子是有用得着下臣的地方?”

扶苏点点头,“你觉得自己有何用处?”

张苍小心看着扶苏,对方虽然满脸温和笑意,但他不知怎么,总觉得这个长公子笑容玩味,莫测高深,想到自己在对方面前好像只显露过箭术,于是试探道:“下臣略通箭法……”

“高进,这位张御史说他箭术超群。”扶苏对着正在安排前哨探路的高进喊道。

高进闻言,哪不知公子何意,随手拿起马鞍一侧的五石巨弓,右手捻起白羽箭,也不见怎么用力,就将弓弦拉开如满月,骤然松手,羽箭就飞快穿过了一只正急速飞过的鸟雀,随后死死钉进了路边的柳树内,箭杆直没入树干,只留下箭羽在外,连颤抖都不曾有。

“彩!”

随着周围使团成员的高声喝彩,扶苏笑着将自己那把装饰华丽的弓摘下,抛给了高进,在高进大喜谢赏后转头笑着对张苍道:“你的箭法,比高进如何?”

张苍尴尬拱手:“自愧弗如。”

“那,再想想。”

眼见扶苏脸上又露出那幅笑容,看得张苍头皮发麻:“下臣对术算还算有些心得……”

信不信我秀一手泰勒展开吓死你?扶苏笑着摇头,“再想想。”

张苍欲哭无泪。

——————

“将军如何得知魏楚会出兵相助?”

晋阳城头,眼见城下围了数日的昭军缓缓退去,吕梁心中大定,对身边的老将军李牧由衷敬佩。

“早在王上传令换帅之前,我就写信让赵胜联系魏无忌和黄歇了。”

“原来是平原君,难怪。”

李牧心不在焉地回着吕梁的问题,盯着大昭军营,脸色越发凝重,嘀咕道:“太慢了……”

吕梁以为李牧嫌昭军撤退的速度太慢,请命道:“末将愿领一支骑兵,去示威驱赶一番。”

李牧沉思片刻,点点头,“去吧,但不要只是耀武扬威,你试试看直入大营。”

“这……”城中可用骑兵只有一千人出头,面对对方两万人左右的营寨,想要直入大营也太难了,可是看着老将军神色坚定,吕梁不敢违逆,躬身领命:“唯。”

吕梁领命而去,李牧看着眼前看形制的确可容纳两万余人的大寨,心中越发不安。

眼见吕梁麾下区区一千骑兵在敌营中如入无人之境,左冲右突,竟然真的一鼓作气冲进了敌军主帐,甚至有一员小将勇猛非常,更是砍断了昭军大纛。眼见大昭兵败四散,李牧神色越发凝重。

不多时,吕梁回到了城头,身后还跟着一员小将。小将扛着顶上飘着绣有“前将军白”字样的半杆大纛,神色骄傲,周围兵将也纷纷欢呼叫好。小将把大纛靠在城墙上,显摆道:“我随着吕将军在贼军营中,那叫一个无人能挡!小爷手下真无一合之敌,那西昭说什么精兵良将,可将近两万人,硬是拿我们一千骑兵毫无办法,还被我夺了大纛,真真是徒有虚名!”

吕梁神色却没了之前的轻松,走到李牧跟前下拜:“恐怕昭军有诈。”

“现在能看出来,也还不晚。”李牧并未对吕梁多说,而是对那个还在耀武扬威的小将呵斥道:“李放,滚过来!”

周围原本热烈的叫好声骤停,围观将校见状纷纷低头跑开,小将愕然一惊,上前请罪,神色兀自不服。

李牧叹了口气,“你有不服?”

李放扭过头,并不答话。

李牧看到对方这等神情,气的直发抖:“你连赵括都不如!”看李放犹自不服,对吕梁道:“你说给他听。”

吕梁应是,然后对李放解释:“西昭军法酷烈,大纛被夺,全军皆死,因此从未有尚有一人存活而大纛被夺之军。方才小将军抢了大纛,却不见敌军拼死夺回,不觉得有异吗?”

李放已经明白了过来,但还是有些不服气:“或许是被我等杀裂了胆……”

“小将军没觉得对方抵抗太敷衍了吗?”

李放到底是名将之后,一番思索还是明白了过来:“放已明白了,谢吕将军教我。”

吕梁还礼,又问李牧:“将军,敌军这几日的围城,难道都是在故布疑阵?那白起去哪儿了?”

李牧看着这个儿子,心下叹息,闻言也沉思良久,“是啊,白起去哪儿了?”

李放急忙回道:“想必是他看此路不通,早早回守荆门关了。”

李牧看了眼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却忍住了训斥,只轻声道:“再想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