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上京春 > 第14章 肉食者

上京春 第14章 肉食者

作者:李竹喧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2-21 00:30:51 来源:文学城

道清一整夜都心头惴惴。

梦境里头光怪陆离,俱是他和郎君二人被长公主无情扫地出门。

听雨姐姐脸色阴沉立在府门,手头哗哗拨着金边象牙算盘,一边还吊眼怒瞪他,口中咒骂不断,倘若赔不出银子便要叫大理寺将他二人捉去治罪。

道清心如死灰。

可翌日顶着两个眼圈出来当值,却见郎君神采奕奕立在书案之后,正纡尊将他满架的书文籍册一一归入匣中。

裴时行闻声乜他一眼,淡淡道:“你可算起了,快过来同我一道收拾。”

道清垂头丧气,郁郁道:“殿下当真要将我们赶出府么?若不然您再去求求,或许还有转圜的余地?”

裴时行冷讽一句:“青天白日的,平白发什么梦话?”

又解释道:“殿下怜惜本驸马受惊,昨夜便交代我搬到怀麓院同住,方才又着人来催过。

只你这般懒散的刁仆,睡到日上三竿还不起,故不知晓。”

素日万分勤快的小长随被说羞了脸,却顾不得辩驳一二句,只惊喜问道:“殿下竟不计较么?!”

裴时行面色如常,语调是故作的平淡:“唔,她既知我受惊,哪里还顾得上计较。”

自然也没有太计较,不过是将他日后的驸马食俸俱划入长公主的私账罢了。

道清精神了些,却还是半信半疑:“殿下怎忽然转了性子,对您宽容至此?”

“她一贯如此,体贴又心善。”裴时行道。

冷淡寡言的郎君话毕便垂眼继续忙着手头事,似乎再不耐烦听面前这啰嗦刁仆的再三追问。

道清只好沉默下来,自己在心底回味一番。

仿佛劫后余生,他自胸中长长叹出口气。

再望一眼面前的郎君,又心生感慨。

掐指算一算,他服侍郎君十几年,二人相依相伴,竟从未有过分离时刻。

此刻望他亲自收整行装,又起离愁。郎君日后便要一个人住到长公主的怀麓院去了呢。

忠心耿耿的小长随一时体味到不舍心境,当真是欣慰又怅然!

不过郎君能同殿下夫妇融洽便是最好。

体贴又心善的长公主也着人为裴时行于厢房中铺好了硬木床板,只待驸马上铺。

不过裴时行却半点不娇气,就此住下,直至九日婚假期满后入台办公省事,也再未闹过。

初九这日,裴时行婚后首次入值。

众人皆知裴御史同长公主新婚燕尔,六部官员乍见这新郎婿,仿佛也能自他华采如昔的俊眉修目间望出比从前更多一分的柔情。

愈发柔情俊美的裴大人甫一至公署便广散喜糖。

甚至连左邻的鸿胪寺、右舍的大理寺都全体有份,过往之处收获一片如潮的赞美道喜。

皇帝久不见这位近臣兼妹婿,待他于内官侍人的一片贺喜声中拜入殿前。

元承绎批朱的御笔一顿,于高叠如山的折子堆后瞥去一眼。

比之婚前——

实在看不出什么,未高未矮,未胖亦未更瘦。

他只好先启口出问:“晋阳与卿相处如何,可还和睦?”

裴时行面上挂了笑意:“殿下待臣体恤入微,臣已搬至怀麓院同住。”

皇帝不似道清一般天真憨直,前次的连篇鬼话自然不能说出口。

但裴时行话里亦含了心机。

若只说“殿下命臣同住”,那便只能显示出贵主的恩威雨露,言间提及的她同他不过是君与臣,一方施一方受的关系。

但他话说得含蓄,便着实值得琢磨。

首先,裴时行乃是以自己的口吻来叙述迁居一事,听上去仿佛是他主动要求搬去怀麓院,而元承晚竟也顺承他意。

这可就不只是君臣恩威。

却是依稀可见长公主对他纵容又无奈的种种微妙情愫。

再便是“同住”二字的精深——

众所周知,怀麓院乃长公主居处,他的厢房虽同她的居所尚有一段不远不近的距离。

但两片地儿都没出怀麓院,如何不能称之为同住?

皇帝于心底揣摩一息,复又语重心长道:“若你二人生了龃龉,卿记得宽容她些,有何委屈尽可入宫同朕来诉。”

话中恳切又宠溺。

乍闻妻兄拳拳挚语,裴时行心头戒备骤生。只再三叙述贵主对他的隆宠,力陈他同元承晚的两情融洽,复又感怀而谢陛下恩德,再拜再拜。

真是笑话,玉京楼里有扑棱蛾子,墙外有无耻红杏百般诱她,若他再主动来同皇帝诉一声苦——

那这个驸马当真是一天也做不下去了。

三言两语叙完私事,元承绎终于正色道:“辰时正,桑仲玉与卢潜离京,你代朕去送送。”

裴时行前次出巡剑南,曾将治下临邛郡的四时盐价、官盐仓储存量、商贾盐铺数目及诸色杂**之私盐价数几倍,尽皆记录而呈递御前。

但终归仅限于一郡风貌,难观全局。

此番六部与大理寺正归整旧册典籍,刑部更要酝酿新法,少不得要人亲自出巡下视各道,采录风况。

又兼要隐秘行事,可谓肩担重任,繁难艰巨。

裴时行虽暗道皇帝的果决神速,对他挑的人却也算早有预料,故而神色间并无多少讶异,便简洁应道:“臣听命。”

.

春明门建在上京的外郭城东,其上楼观恢宏高耸,被风雨披打出古朴味道。

弥望四围皆是山色,昨夜骤雨初歇,将亭边柳叶洗刷得青亮油绿,叶尖点点霖露落入丰茂草窝。

裴时行勒缰下马,向道旁并立的男女恭敬行礼:“晚生奉陛下之命特来为二位大人践行,望桑尚书与卢左丞一路顺遂。

“待奏凯归来,晚生定恭立此处,为二位洗尘。”

桑仲玉身材高颀,生来丰颐广额,素日便很欣赏这河东麒麟子。

闻言也朗笑道:“那就先谢过裴大人。”

又道:“这‘奏凯’二字说的好哇,叫我同卢左丞也去充一回将军的威风!”

卢潜身形清癯,亦在风中捋须笑言:“如何不算做将军?你我此去乃予夺之战,夺的是商贾之利,若能自巨商大贾们的口中夺一分一厘,便能予天下百姓多一分利。”

裴时行合袖含笑,面容温文。

他少时身居河东便曾听过良臣令闻。

一位是天元十五年的女状元,才冠京华;一位曾拜国子祭酒,素以狷介清正闻名朝野。

二人皆在大周士林学子心目中享有美名。

他恭敬于二位前辈面前称一句晚生,亦怀几分向慕之心。

“那便以薄酒同祝,愿二人大人平安带诏,早日归来!”

时人饯行有饮酒之俗,裴时行亲自斟满樽,三人于旦风中奉觞共饮。

桑卢二人舟马多劳顿,未免途中颠簸晕眩,裴时行备下的当真是新漉的缥醪酒,甘美生津,酒味淡薄。

却不料这一星半点的酒味都逃不过元承晚的鼻子。

“裴时行,你今日饮过酒?”

日华西收,她用过哺食便于庭中散步。

不知是否因孕中愈发敏感,几乎在裴时行凑上前的一瞬,她便自他的袖间嗅到酒味儿。

他素来自持,且今日并非休沐日。

官员若于朝参视事期间聚众宴饮,乃是有违大周律令的不法之举。

裴时行闻言,视线轻轻落在长公主挺翘精致的琼鼻,此刻微微皱起,颇有嫌弃的意味。

竟比狸奴的鼻子更灵,男人眼中闪过笑意。

他坦言道:“是臣失礼,臣今晨的确为桑尚书与卢左丞以酒饯行。”

上京权贵朱门间自来藏不住秘密,长公主自然也对近来愈演愈烈的修法风声有所耳闻。

欲修法革新,自然要有司亲入民间走访察验。

不过皇兄此番派遣的人竟是桑尚书。

长公主眼中一亮:“你今日竟见过桑尚书,她近来可还安好?”

桑仲玉当年连中三元,年轻女郎的才名令整个大周瞩目,折桂次年被起为国子监少师,后又擢入上书房训谕皇子皇女。

元承晚至今难忘桑少师一身朱袍执卷,女状元的眉宇间是遮不住的从容风采。

她自幼便无亲近的女性尊长伴在身旁,见了桑少师只觉惊艳又可亲,逢她上课更是眼神也不错一分。

前所未有的专注。

桑仲玉的行止言声便就此在无意间作了长公主幼时的规训范本。

想来彼时的自个儿还曾缠着傅姆,要做与桑少师一模一样的袍子来穿。

裴时行不意她竟也对桑仲玉如此推崇,难免有逢知音的惊喜之感:“桑尚书体泰安康,殿下大可安心。”

不过既为知音,裴时行亦想趁此良机从旁谏言。

长公主什么都好,偏终日耽于游乐,沉溺丝竹一事令裴时行颇觉不过眼。

唯求贵主可以修养身心,稍稍将眼神自浮俗喧闹的金玉丝竹中往回挪一挪。

最要紧便是能如桑尚书一般目下无尘,对男子不假辞色,将外头那些浮花浪蕊统统视作粪土才好。

他斟酌出言:“殿下既慕桑尚书林下风致,盍不如由臣为殿下萃集文篇,殿下亦可于字墨行句中同贤良雅士神交……”

元承晚心下了然。

纵然这段时日涎皮赖脸对着她百般纠缠,裴时行也还是向前那个裴时行。

那个对她看不上眼,素来嫌她行事轻浮的上京谪仙郎君。

或许他难忘与她**一度的滋味是真,可难容她的做派却是更真。

如今更是妄图训诫她、改变她。

元承晚知他素来美名颇多,传的最盛的便是谪仙之称。

只是太上忘情,身在九霄清寒之境,当是早已对世人寂然不动念。

若裴时行当真是谪仙人,两眼空空,又怎会望见她,又何必牵情于她一介俗人身上?

可见这人恁是虚伪。

长公主心念千转,语调讽刺:“裴大人少年登第,自然不知如本宫这等顽劣之材,腐朽粗钝,才俊望上一眼都是要被灼了眼的。”

“本宫也一样,一望那满纸圣贤言,便觉头疼。”

她心头忽有无名火起,为这过往的种种。

遂遽然回身道:“尔等端坐祭台之上,自己披红戴绿便是,又何必高高在上来俯视众生,何必驳斥在泥塘打滚儿曳尾的野牛?”

“卿何必多事?”

裴时行被那双妙目望住。

洞然明正,仿佛照见澄明秋水。

秋水若共长天一色,本该是灵禽振翅奋羽、自由自在扬于天际的大好时际。

可是面前这双眼却空空,只照出他的无措模样。

他想说自己并不曾俯视于她。

可那双眼中有什么情绪一闪而过,男人一瞬怔楞。

正待去寻,却不见踪影。

她的话中亦似乎含了深意,可他此刻却也推敲不出。

裴时行不曾畏惧过君王怒火,向来精彩的口舌却在面对元承晚对他的排斥时发木:

“是臣冒犯殿下。亦是臣偏狭,殿下已是很好很好,若不喜书卷,便不去看。”

元承晚却早已收拾心绪。

亦不稀罕他的轻哄,瞬息前的脆弱只作惊鸿一瞥。

她并不接话。

待再出口已是情绪如常,只听她语调悠然问道:“裴大人博览群书,当还记得《春秋》所载,齐鲁两国曾在长勺有过一战?”

裴时行墨眉轻蹙,正欲寻她眼中秋水的一丝波纹。

方才一瞥,仿佛一滴欲落未落的珠泪。

他心口有些慌,亦有些疼。

不期然闻言,只默然颔首。

元承晚继续道:“后人尝为《春秋》著传,各家皆工笔详叙一人事迹,此人于战中力挽狂澜,凭一人心计扭转局势。”

裴时行好似懂了她的意思:“殿下心怀百姓,韬光而养晦,但臣坚信,殿下亦有曹刿于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风骨。”

裴时行这话倒并非哄骗吹捧,确然是真情实感,发乎本心。

自夜宴那晚,他便知元承晚的惜才之心,更难得的是惜其才却不损寒门子弟的尊严。

元承晚却古怪地望他一眼,仿佛诧异于他的迟钝:“不,本宫并非此意,裴卿不必违心吹捧。”

“本宫要说的是,此人有句话,随其身一道留名青史,广为流传。”

长公主面色坦然,于下一刻给出答案——

“肉食者鄙,”她掀唇讽笑,“本宫就是肉食者。”

“忠君奉国,殚思社稷乃是卿家之事;本宫粗鄙,便只能曳尾于滩涂。”

话罢,再不看裴时行一眼,冷面而去。

.

自那日不欢而散,裴时行往后数日都不能再得元承晚一面。

他少负颖悟之名,而后帷幄朝堂,却在二十有三的年纪才初尝情爱滋味。

裴时行到此刻才知,男女之间,若要两颗心走到一起,远比把两个人凑在一处要难的多。

纵二人同居一院,可若有一人存了心回避,他便再也见不到她,咫尺也好似远隔天涯。

男人心脏微痛,好似至今未能从那片澄明秋水也似的眼神中挣脱出来。

他自幼家教严苛,门风谨慎,以丝竹为乱耳惑心之靡音。

从前不认同她的行事,亦曾秉公劾弹。

可清高才子素来克己守礼,以之为轻薄,乃是不堪入眼。

但从前入了他眼,乱他心魂的,正是轻薄。

正是轻薄之人。

亦是她。

长公主对裴时行的态度比之向前更加冷淡,一直到五日后送别裴矩夫妇启程河东,亦未有所松动。

柳氏自然看出这对小儿女貌不合神更离。

她心焦不已,当着众人面儿不好说什么,只趁长子单独扶她登车之际低低训斥。

“你为人夫君,自要懂得珍爱呵护殿下,这是哪里来的脾气,怎可如此冷待妻室!更何况殿下如今怀了身子,你摆这副样子给谁瞧?”

裴时行立于车辕面前,虽不知“这副样子”是哪副模样,却因母亲的话心头一悚。

待元承晚的月份渐大,自是瞒不住人,可母亲话语自然,出口也神色不改,当是一早便知情。

他莫名起了几分不自在。

但成年的儿子不必同母亲叙说他在情爱里的失落:“儿知晓,是儿做了错事惹殿下生恼,待殿下心绪稍定我便去她跟前认错。”

长子素来骄傲,柳氏以为这话里头是尚主的委屈,叹口气道:“你既尚了贵主,便要知有这一日。”

裴时行心头苦笑。

事实上,在元承晚面前,他早已不知骄傲二字了。

那头的裴无咎自然察觉兄嫂二人气氛有异。

少年郎眯眼笑得似一只狐狸,望一望面前神色如常的长公主嫂嫂,上前行礼。

裴无咎知自己虽生与兄长貌似,但兄长人虽年轻,却学了老成做派,自小便时时绷着脸,薄唇也压得平平的。

及至为官,更是一身官服摄人,将衣领交掩的高高。

论及姿色,自然不能同他相提并论。

裴无咎将折扇置入青色圆领袍的锦纹袖中,抬手搓了搓面,活泛脸色。

而后笑容风流,上前话别。

他知自己若这般笑起来,便能自神态上减轻与兄长的相似。

果然元承晚见了他,神色略有松动,话音也和蔼。

裴无咎拜别长嫂,试探出了她的态度,心满意足走远。

兄长虽是眼下府上唯一的正宫娘娘,却是朝不保夕,时时有可能被逐出长公主府。

这二人且还有得磨。

可惜他就要返程。

裴无咎摇头长叹,扼腕自己无法于上京城亲观这一场大戏。

待裴氏三人终于登车,裴时行夫妇二人并立于长亭之外,目送着裴家马车轮声辘辘行于官道。

马蹄之下扬起一阵细沙,渐渐消失于云山青紫之间。

裴时行望一眼身骨纤薄如旧的小娘子,伸手欲搀,伴她步回停驻于道旁的銮车。

她却伫在原地,连眼风都不曾扫过来一个。

“本宫欲至西林赏景,裴大人自便就好,不劳大人费心。”

裴时行僵了僵,目光落在她秀美无瑕的侧面,轻轻蜷了掌。

长公主怒意未散,亦不愿见他。

那么,她愿入山水之间开朗心怀也是好的。

朝时将至,他也的确需得即刻启程才赶得及回城。

裴时行垂睫思量片刻,妥协中有轻哄之意:“那日是臣之过,万望殿下息怒。臣尚要朝参,无法共殿下同游,殿下记得万事当心。”

他自然得不到回答。

二人于沉默中静立片刻,他回身扫视众人,于人群中觅到前次受过他指点的侍卫统领,又上前嘱咐了几句。

远处的侍人只能望见那统领对着驸马神色正肃,频频点头应是。

待裴时行话尽,再回身**元承晚一眼,她却早已登车。

车帘华如云绮,遮蔽严实,徒驸马一人立在原地,再也望不见长公主如霞光动人的面靥。

裴时行掩下黯然,遥遥一礼,踩镫跨马,径自往城门方向赶回。

身后人马窸窣一阵,两方人相继启程,便往南往北,朝着各自的方向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

及至辰时方过,皇帝终于宣散早朝,文武百官金印紫绶,黑压压一片自正仪殿趋涌而出。

裴时行即便身在百官队伍里亦十分打眼。

他绯服加身,修长指节持着象牙笏,于殿中队伍里随潮趋行。

面上却是万分罕有的心不在焉。

待步下白石台基,裴时行不待与众同僚一道用过廊下食,便径自驭辔出了午门。

岂料方至安化门便见长公主府车驾。

他眼力极好,此刻高踞马上,一眼便望见城门口的长公主銮车。

轼后的马仆正手持金令由城门郎查验通行。

入安化门便是宣德楼,此处自来是人流稠密的繁华之地,五更即市合。门桥道旁,茶楼书铺、字画珍奇、真珠彩饰、货药花棚无所不包。

满目琳琅百色,人声喧沸入耳。

俊挺的男人于马上静凝片刻,待元承晚的马车顺利入城,汇入街市繁流,便默默掉辔,跟随前方的金銮车驾一同回府。

及至兴化坊,车驾渐次停下,人呴马嘶声一时热闹。

长公主自来出手阔绰,此行亦收获颇丰,裴时行眼望着如云侍人自车中取出桃花枝,琼花妍柔,枝茎遒华。

他将手中缰绳交给马仆牵回马厩,又见一行人手奉锦缎长匣并各色丝织布包。

身后还有鼓囊囊封了好几袋的酥蜜食、香糖菓子、砂糖团子之类,甚至还有以蕉叶、束系草绳的陶罐包装的小食。

约莫是西林附近村庄里头出来做生意的村户故意如此包装,以吸引游人。

她一贯能发现这些精巧的小玩意儿。

裴时行眼中不自觉含了笑。

众人往来有序,正一趟趟搬置,裴时行却留意到一年轻童子驭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车驾行来。

而后口中长吁一声,也随卫队停在府门前。

一只白玉似的手自车内探出,骨隽神秀,甲盖圆滑明净,似可窥见主人的风采。

车内之人正欲攘起青色车帘。

那是一只男子的手。

裴时行心口一窒——

这也是能从西林买回来的么?

道清:嫁出去的郎君泼出去的水,以后就要一个人搬去跟老婆住了(欣慰叹气)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Moment° 1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肉食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