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戏精不戏精的,这一招偷天换日能进行得这么顺利,多亏了洪磊的通风报信,还有许家人的援助。
黎婶因陪着苏叶在外住了两夜,还有些轻微受寒,好在只是鼻塞,没有更严重的症状。
秦陈托洪磊送过去的温补药方,喝上一剂,应当就能好。
送对方离开后,师徒俩回到书房。
不等秦陈问,苏叶就主动解释起来:“我在宫中时,除了老太医,对我最好的就是小茹了……”
小茹约莫有十**岁,年长于苏叶,进宫却比她晚许多,在宫中也就待了四年。
她生了一副长不大的豆蔻少女模样,容貌虽不及长开后的苏叶夺目,在宫中却也是数一数二的。
不过小茹比较幸运,一进宫,就被分配去了前太子宫中。
前太子缠绵病榻,倒也不拿下人撒气,可惜就是命薄福薄,一年前暴毙而死。
这之后,小茹便自请去冷宫,照顾废皇后——也是太子的生母。
苏叶怀疑三皇子的“新欢”书童是小茹,也是因为自她引起三皇子注意,被对方屡屡刁难时,唯独小茹为她打抱不平。
“而且……”
“而且什么?”
苏叶犹豫着,不知该不该说。
看出她的为难,秦陈道:“师父,不想说可以不说,不必勉强自己。”
苏叶摇摇头,相处这么久,她怎么会怀疑向来思想开放豁达的徒弟会瞧不起小茹呢?真是想岔了。
她轻声道:“小茹她,似乎对太子……有别样的情愫,太子暴毙而亡,她一直怀疑是大皇子下的狠手。”
秦陈懂了。
大皇子和三皇子一母同胞,这俩兄弟不干好事,一个害死小茹的心上人,一个又对她的朋友屡屡相逼。
而后者自从被皇贵妃扔出宫后,更是音信全无,也不知是死是活。
那小茹能不恨他们吗?
换她,她也恨啊。
但秦陈还是不明白,为什么苏叶会怀疑那个书童就是小茹。
如果她是对方,肯定先搞大皇子。
毕竟,不管是皇贵妃还是三皇子,不过都是仗着大皇子在朝堂上的声望、以及在老皇帝那头的地位,狐假虎威罢了。
把大皇子干掉,这两人还能继续跳?
再者,俗话说得好,擒贼先擒王,骂人先骂娘。要是大皇子不好接近,去搞两兄弟他们老娘也行啊。
皇贵妃出身望族,家底厚实,两个吸金兽都没把她吸垮,要是干掉她……还愁那两兄弟不会焦头烂额一段时间?
这不就又争取到了机会?
不解归不解,秦陈倒是没有说出来。纸上谈兵谁都会,也许对方只是碰巧遇到什么意外,阴差阳错到了三皇子那里。
现在的问题是——
“师父,你想去找小茹吗?”
“……去找小茹?”
“是啊,她若是还在冷宫当然更好,若是当真在三皇子身边,师父你也能心中有数,我们再做对策。”
看得出来,苏叶是心动的。
可出乎秦陈意料的是,她考虑片刻后,竟然摇了摇头:“还是不了。”
“小陈,此事与你无关,你切莫擅自行事。宫中戒备森严,三皇子也不是好相与的……”
“总之,这件事你不要管。”
因一己私欲,就让徒弟去为一个对她来说全然陌生的人冒险——这种事,苏叶做不到。
秦陈理解她的顾虑,却不能苟同。
不过,她既然都这么说了,轻易也不会动摇想法。
她得另寻他法,最好来个先斩后奏。
好在听洪磊的讲述,那位书童如今颇受喜爱,短时间内应该没有危险。
在这个时代,能有这样的胆量和手段的女子,秦陈很是佩服,也希望她能好好的。
……
三日后,在九都百姓们或期盼或担忧的心情中,秦家医馆的大门,悄然开了。
方婶子的三儿子,刘永畅,这日傍晚早归,疾步路过秦家时,猛地一顿。
他不可置信地倒回去,揉了揉眼睛。
门真是开着的,没有看错!
“太好了……赶紧回去告诉爹娘!”刘永畅自言自语呼出一口雾气,眼睛亮晶晶地一路小跑回去,想要尽快告知家里人这个好消息。
回到家时,方婶子和丈夫老刘正在聊天。
“你说,小陈要是好不起来,我们这儿……也就算了,南城门那么些人,今年可怎么办哟?”
“你担心他们干什么?”
“我怎么不能担心他们了?”
“……得了吧,你是没看过南城门那儿有多少人。”老刘重重叹了口气,摇头道:
“今年本来就是灾年,加上北边打得凶,南城门那儿乌泱泱一片,就是小陈好好的,难道要靠她一个孩子去保他们的命?”
“……我也没说过这话啊!”
方婶子郁闷地正想接着说些什么,小儿子一把推开院门,还没进屋就能听见他的叫声:
“爹!娘!”
“怎么了怎么了?跑这么急做什么?”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吧?
方婶一时也没空搭理丈夫了,连忙迎上去。却见小儿子喘了两口气,然后咧嘴一笑:
“我没事,娘。告诉您个好消息。”
“我刚才路过秦家,瞧见他们家大门开着,我还不信呢!就倒回去看,结果您猜怎么着?”
“怎么着?”老刘从里边走出来听见这话,下意识问。
刘永畅:“结果那门真是开着的!我没看错!看来掀榜的那位真是个神医,竟连传尸病都能治!”
“好,好,太好了……!”
看着母亲一副高兴傻了似的直说“好”的样子,刘永畅也不嫉妒。据说当年他刚出生时差点儿没活下去,还是秦医师给救回来的呢。
秦家这样的人家,值得!
刘永畅揽住母亲:“娘你看,我就说小陈她吉人自有天相吧?这不就好了吗?您若是还不放心,不如我陪你去看看她?”
“去去去,谁家赶着饭点去探望人的?明儿一早我自个儿去。”
方婶子一巴掌拍开他的手,语气凶巴巴的,脸上的笑却怎么也压不住。见小儿子偷笑,横了他一眼:
“还不快去洗洗手准备吃饭?你大哥他们也是,怎么还不回来……”
“我们回来了——”
“爹,娘。好消息!秦家……”
同样的事,正发生在九都城城南的不同角落。
……
短短两天时间,九都城关注这事儿的百姓得知了这么几条消息:
秦家医馆重新开门营业啦!
他们家还多了个神医,据说就是这位女神医治好了秦家小孩的病,还收她为徒,以后都留在秦家医馆坐镇!
还有还有——
秦家医馆一月一度的免费看诊开始啦!!
百姓们奔走相告,手上的活儿一做完、得了空,手里或提着篮子,或掐了把青菜,就立刻往秦家去。
医馆门口很快排起了队。
人不算很多,同一时间大概有三十来个——按照秦家往常惯例,每月免费看诊都会持续五日,他们早就自觉习惯了错峰前来。
队伍人数始终维持在30~40之间,新来的人约莫等小半个时辰就能进去。
饶是如此,屋外的人还是一个个冻得瑟瑟发抖,哈出来的气都不热了。
这样可不行,秦陈干脆请方婶子帮忙,在门口架起锅子,将他们送来的现成食材煮成一锅热乎乎的杂烩汤。
每人一碗,暖身暖胃。
医馆大堂内。
苏叶正给一位花甲老人诊脉,秦陈双膝并拢坐在一旁,等她诊完轮到自己。
按照苏叶的话来说,基础她都有,缺的就是实践和经验累积,不如趁此机会,两人一同诊脉,秦陈先说诊断结果,再由苏叶来评断对错。
“好了,老人家。劳烦您让小陈再诊一次。”
花甲老人点点头,跟着前面的人有样学样,起身坐到秦陈面前,伸出手,灰白眉毛慈祥地弯起:
“来,小医师。”
秦陈将手搭在他手腕上。
学医这两年,原主专精于针灸**,诊断和方剂都学得一般,秦陈这段时间一直在恶补这方面的知识。
首先是诊脉——要先找好脉位,再来看对应的脉象,才好确认病因所在。
有些病表现出来的症状相似,若不诊脉,不能确定病因,自然无从下药。
啃书的这段时间,秦陈没少掉头发。
这个时代的书籍,对她一个现代人来说,虽不算晦涩难懂,也还是很大程度影响了她的背诵。
为了方便记忆,秦陈把这些书硬啃完,总结了一套口诀。
像什么“左寸心经与小肠,关部肝胆正相当”,“心烦狂躁言语狂,小便不和舌生疮”啦,还有“短缩缩,喻如龟,藏头缩尾脉中推”啦……①
说是口诀,其实仍旧堪比老太婆的裹脚布,但没办法——医学就是这样复杂繁琐。
稍有一丝不同,就又是一个知识点。
口诀写下来,苏叶也看了,秦陈被她夸了一通,然后看着她认认真真抄了一份过去,说要留着时时温习。
秦陈自愧不如。
她收敛心神,仔细感受。
脉位不仅有横分的寸、关、尺三部,浮、中、沉取也是脉位。经过半天的练习,秦陈已经能够很快分辨脉位。
不同脉象代表的信息她也背过,但始终难以保证百分百准确地将所摸到的脉象和理论知识对应起来。
①口诀出自百度以及个人图书馆,其他也是参考资料写的,不保证描述准确,大家看看就好,不要当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游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