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 >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 > 第八章 鳌祥仗义 美娘多情

山海经之三子传说 第八章 鳌祥仗义 美娘多情

作者:不丑不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0-12-29 08:38:37 来源:转码展示1

鳌祥公见院门打开,惊喜不已,大步跨入院内,一把抓住方庆隐的双臂,激动道:“今日听说,有一个叫李昪的在金陵称帝,正四处悬榜招贤,无论贵贱,都可录用。zhongqiuzuowen

这岂不正是贤侄时来运转的大好机会?若能去求得一官半职,也不负你父母养育一场。”

猛听到这消息,方庆隐好不兴奋!

但忽而他又蹙紧了眉头,轻吁了一声道:“多谢鳌祥公好意相告。庆隐想:还是作罢了吧!”

鳌祥公知道方庆隐心高气傲,有难言之隐,于是劝道:“贤侄不要担心,尽管早日打点行李,我自会为替你备上足份的盘缠,尽你用度。”

“这怎么可以?”方庆隐推诿道,“双亲亡故之后,已欠下鳌祥公不少的银两,现在又怎好再受鳌祥公的钱资?”

“还提那些个旧事干啥?你父亲虽然是客来之人,但与我也略有交情,人去情义在。你不愿随我行商,又不愿做那账房教书先生,孤身一人将来如何度日?

只恨这天下大乱,才耽误了你的满腹学问。今日正是你凌云之时,又岂能轻易错过?我资助你乃是天经地义之事,你就不必放在心头了。”鳌祥公极力相劝道。

方庆隐本是寒窗苦读,志在功名,将来想成就一番事业,听见鳌祥公言词亲切诚恳,心思就活动了,因此他再次鞠躬道:“鳌祥公的大恩,叫庆隐将来如何报答。”

“贤侄不必说那报答的话,只要贤侄能够成就一番功名,我也就心满意足了。”鳌祥公紧紧把住方庆隐的手臂。

正在二人话来语去时,仆人胡三匆匆来报:各家木号掌柜都聚在谭府内,等鳌祥公回去商议木料之事。

鳌祥公听报,便与方庆隐道别,临走时嘱咐道:“贤侄速速打点行李,晚些时候,我叫胡三把衣物盘缠一并送来。”

说过,鳌祥公与胡三匆匆离去了。

******

当日黄昏,胡三果然就将衣物盘缠都送了过来。方庆隐大喜。

次日,他兴冲冲地把宅院里里外外都拾掇了一番,并向考妣的灵牌上了香,敬了酒,然后用一块红布给披盖上了,防止此去时日较久难归,灵牌蒙尘。

第三日清早,方庆隐便将袍袷靴袜,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都换了个焕然一新,倒也有几分玉树临风,好自风流的模样。

整束完毕,他便把那灰布软裹斜缠在肩头上,匆匆忙忙出了家门,径来谭府辞别,途中经过美娘的酒坊。

美娘早已打听到方庆隐准备去金陵谋求功名的事,因为生着心思,所以百般郁闷,每日里时不时地净瞅着那酒坊门外看,原来方庆隐来来去去都必须经过五里香酒坊,生怕一个眨眼儿,方庆隐就飞出了她的心窝窝哩。

这日大早,美娘正拿着抹布抹柜台,望外面一瞅,正瞅见方庆隐满面春风地大步走来,她慌忙整了整衣裙,理了理云鬓,芳心噗噗地倚门而待。

美娘本是小家碧玉,在父母双亡之后,迫于无奈嫁给了五里香酒坊的小掌柜,但她偏偏爱慕读书的种子,自认为读书人才是干大事的,因此别人赊帐吃酒时犹喋喋不休,而逢着方庆隐,倒是心甘情愿地赊酒给他吃。

方庆隐本来依靠父母在小镇上开的杂货铺,过得也是衣食无忧,一心只读圣贤之书。

但不料家遭变故,父母双双亡逝,生活失依,因他只知读书,不知谋生之计,所以一年多来,渐渐陷入穷困,就早嗜好起那杯中物,胃中毒,借酒消愁,却是时常没有银子对付的,十回倒有八回赊账,仔细算算,倒也欠了美娘一大笔酒钱来。

美娘自折了老公后,虽然有许多男人撩拔她,但是都不入法眼,只因与方庆隐遭遇相似,便对他起了情愫。旁边人都瞧得明白,可是方庆隐却从来没有正眼相觑,这反而愈叫美娘难舍难弃了。

那话间,方庆隐已大步流星地走到了酒坊门前。

美娘见了,笑盈盈地迎上去,招呼道:“方公子,打扮得这般俊俏,莫非是要相亲去?”

“美娘莫要取笑,今日特来还你的酒钱。”方庆隐低着头,只顾进了店门,取一块碎银放在柜台上道,“平日里所欠,合计着一并还给你。”

美娘快步跟随进来,斜依在柜台边,捏起银子在手,饧眼儿盯,酸溜儿道:“方公子,你今日倒是时来运转,黄土成金啊,这出手便是一块银子,好是阔绰哟!”

“美娘切莫调笑,快算了酒钱吧,我还要向鳌祥公辞行,前去赶路呢。”方庆隐浑身颇不自在。

“果然不比往日吔,可记得你赊酒吃的光景。这功名还未搏得来哩,这口气儿却都变了。”美娘笑道。

方庆隐赶路要紧,不愿与美娘纠缠,于是道:“也罢!就全部付了你的酒钱吧。”

话音未落,方庆隐一转身,急急忙忙朝门外走去。

美娘见他仿佛嫌弃自儿个也似,又伤心又怨愤,便一抬手,把那一块碎银朝方庆隐掷去:“你欠老娘的,岂是一块臭银子就能付清的?”

那块碎银正打在方庆隐的背心,啪嗒一声,掉落在地上。

方庆隐一愣,回转身,默默地捡起那块碎银,抬眼见美娘梨花带雨,依柜凄然,便道:“美娘说得是,由来对庆隐十分照顾,庆隐就再加你一块银子吧。”

说罢,方庆隐三五步走回到柜台前,又取了银子一块,连同原先的银子,一并放在了柜台上,目测有二两之多。

“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便是万两黄金,老娘我也不稀罕你的!”美娘伤心欲绝,一挥衣袖,就把那两块碎银拂落在地上。

方庆隐正待说话,那婆婆已不紧不慢地从后堂进来了。

婆婆一看这光景,就明白七八分,一边慌不迭地捡起银子,一边破口大骂美娘。

美娘掩面抹泪,哭哭啼啼地奔后堂去了。

方庆隐讪然无语,一转身,急匆匆走出了酒坊。

******

到了谭府,托付了照理家宅之事,方庆隐便拜辞鳌祥公。鳌祥公嘱咐一番,命公子公映驾车送上一程。

公映送至华阳镇小驿,临别祝道:“祝方兄此去,一帆风顺,鹏程万里。”

方庆隐回礼道:“贤弟也是饱读诗书之人,何不同去金陵,搏它一个功名回来?”

公映道:“在这乱世里头,家父只盼望能守住一份家业,况且家母已去,留在家父身边,也是公映所愿。”

“贤弟一片孝心,为兄深感敬佩,为兄欲养亲而亲不在,只有此身孑然,湖海飘零。”方庆隐伤感道。

“方兄不必如此伤感,大好前程正等着方兄呢。”公映宽慰道。

“但愿如此吧。贤弟,请回吧。”方庆隐说过,与公映拱揖相别。

公映拱揖回礼,目送方庆隐登车去远,这才返回谭家庄去了。

******

方庆隐得了鳌祥公的仗济,有时坐马车,有时乘牛车,有时徒步而行,一路上兴冲冲地直奔金陵而来。

却不料正逢江南秋雨之际,行程遭雨,竟自病倒了,但他殷念着那招贤榜的事,就仍然抱病冒雨前行,到了一个名唤“潦镇”的地方已然病情加剧,寸步难行了,只得投宿到一家叫“聚财”的客栈,暂歇了治病。

那掌柜见方庆隐似个士子模样,且出手阔绰,便照应周全,盘剥他的钱财。其实方庆隐出手阔绰,不是有钱,而是他对金银的认识十分肤浅,因此就着了道儿。

所谓“黄金有价药无价”,并且又遭到那掌柜坑蒙诈骗,过了月余,方庆隐的病虽然痊愈了,但囊中盘缠却已被收刮殆尽,被那掌柜逐出店门,连软裹都夺了去,尚且嫌他没有报答救命大恩哩。

方庆隐被光明正大地洗劫一空,流落他乡,身无分文,且又无一技之长,生活无着矣,但他功名之心依旧未死,于是一路乞讨,朝金陵而来。

等到了金陵,方庆隐早已衣衫褴褛,形容枯稿,沿街向人打听招贤馆。若问搭理都如何,一句有病,两口涎沫,鄙视冷嘲无数。

最终,有三五个乞丐倒是热心,把方庆隐指引到了招贤馆大门前,然后离得远远地观望。

方庆隐欣然大喜,整了整褴褛衣衫,径走至招贤馆门前,对着两个门卫恭敬行礼道:“请问官爷,此处可是招贤馆?”

“你个叫花子,瞎了眼了吗,看不见这匾额上写的字吗?”门卫甲斜眼骂道。

“小可不是叫花子,小可叫方庆隐,是前来应招的,敬请官爷通报一声。”方庆隐不亢不卑道。

“你?前来应招?滚!”门卫甲冷笑道,挺枪杆准备搡开方庆隐。

“慢着!”门卫乙倒是见过风浪,老成持重,拽住枪杆,问道,“你既来应招,可有荐书?”

“没有。”

“好……”门卫乙拉过方庆隐,背身低语,作个点钞的手势,“那……这个……可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