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桑南 > 第4章 Chapter 04

桑南 第4章 Chapter 04

作者:如清欢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4-07 11:12:32 来源:文学城

一路上,沈西竟然是从春分嘴里知道谢安已经回国,而且现在也在敦煌一带,沈西真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这对父子真是比自己还要掌握谢安的行程。

谢安是跟着她老师回来的,谢安师从舞蹈家林梦萍,作为老一辈获得终身成就奖的艺术家,是林老将民族舞蹈带上了国际舞台,虽然她现在已经退休退居幕后,但不论去哪学习进修,都会带着谢安和另外一位关门弟子。国家文.化.部正在筹拍一部大型敦煌历史文化纪录片,特邀林梦萍大师做舞蹈指导,谢安自然少不了赶回来。

敦煌的历史文化,不仅囿于最西北的那方边域小城,还要溯源到汉代敦煌郡内管辖下的更广阔的腹地。敦煌石窟、羌戎瓜州、西戎玉门、河西走廊南北分裂后的肃北地区,柴达木盆地裹挟下的阿克塞县城,林老早年发愿要带领她的弟子和舞蹈团,要把这片雅丹地貌上曾经存在过的、熠熠鲜过活的文化遗迹,编排成舞蹈,用艺术形态向世人展示出来。

现在网络直播越来越火,为了让大家更了解她们做的事,国家舞蹈团在取材编舞的过程中也会进行网络直播,谢安也在某站开了up主,成了舞蹈区的一名舞见,网友欣赏互动之余也戏称这些仙女们终于下凡了。

秋深和他儿子春分就是这样认识谢安的,这又是后话了。

旅途一路,沈西终于发现—春分好像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梁汾偷偷告诉沈西,三岁的春分智力有问题。

春分智商极高,是天才小孩。短短几天接触,春分对事物的接纳和理解能力让沈西叹服,春分没有同龄小孩该有的生动活泼,甚至在别人眼里,这个孩子有点“痴呆愚蠢”。

一路旅行都很顺利,就是沈西再没有听到有关古城的消息,倒是和春分感情越处越好。春分除了休息时间邀请沈西一起看谢安跳舞的视频,其他时候都在看书,沈西看看春分的书单表示由衷钦佩:《宇宙的琴弦》《费恩曼物理学讲义》《从一到无穷大》……都是英文原版,这确实不是一个普通的三岁小孩,别家的三岁孩子,连字母都认不齐全。

开到兰州的时候,一向皮实的梁汾有点感冒。

车就在兰州停一天,梁汾看病吃药倒头就睡。

秋深去省会最大的书刊市场给春分买书。

沈西就帮忙看着春分,毕竟还是个孩子。

沈西觉得和春分这样的小神童沟通很有趣。

比如沈西会问:“春分最喜欢什么学科呀?”

“天文数理都很有趣,我比较爱琢磨数理。”

“为什么?”

“因为纯粹。”春分指指手里一本《数学之美》的杨辉三角说:“这些公式现在拿出来看似毫无用处,但是它却能解释很多问题,而且这些形状很美很浪漫哦。”

沈西大笑:“你个三岁小孩还懂什么是浪漫啊。”

“懂的,从浪漫的定义来讲,浪漫就是具象到实践主义的物理美学,具象到一定的事、物,纯粹的喜欢就是足够Romanticis.m了。”

春分扬了扬手里的书,继续说:“好比我还蛮喜欢这几本书的,这就是一件很浪漫的事。但有的就不喜欢,因为内容本身不够纯粹。”

沈西听了十分好奇:“春分你这种天赋是与生俱来的吗?”

“就是你才三岁啊宝宝,这些知识与理解力是怎么来的啊。”

春分还蛮臭屁的,自信道:“与生俱来。但能成就我的不是我与生俱来的高智力。”

“那是什么?”

“是我爸爸。”

沈西想起一路上秋深和春分的相处形式,父子俩很少说话,寥寥几句都是有关科研的专业的学术性探讨。不过沈西这个时候还没有意识到秋深对春分的成长有多大影响,智力这么高的孩子,一念佛,一念魔。

春分合上书。

“不看书了?”

“不看了,再过十分钟我妈妈要直播了。”

“……”沈西还没有适应春分叫谢安妈。

“春分,你爸爸和安安是怎么认识的?”沈西最想知道这个。

“我爸爸看我妈妈直播时认识的。”

看直播?

“也就是安安……就是你妈妈没见过你爸爸?”

“可以这么说,暂时没有见过。”

“……”单方面宣布结婚吗?这不就是狂热粉吗?

春分认真:“爸爸这次来就是让我妈妈认识他的。”

沈西明明记得秋深一本正经告诉她,他是来北方做科研的。

“你爸爸这是哪里来的自信。喜不喜欢,合不合适,能不能在一起,这是三件事,不像是你们讨论的数理解题,每道题都有答案。”沈西简直哭笑不得。

春分认真说:“我爸爸很优秀的。”

“嗯,你和你爸爸都很优秀啦。”春分认真的样子格外可爱,沈西摸了摸他的发顶。

春分连母乳都没有喝过,没有朋友,也鲜少与除开他爸爸身边的外人有接触。也许是沈西和谢安的关系,沈西摩挲他发顶的时候,春分.身体会轻微地前倾,他会留恋沈西的掌心。

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

离开了南方灯火繁繁的大都市,北方城市都有种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旷野疏辽感,星河寥落,沈西抱着春分摩挲着他的头发看星星,春分眼睛亮闪闪,看着远方的长河星沉说:“天文学家赫歇耳提出过一条事实理论,我们大部分肉眼可见的星星都分布在一条银河的微弱光带内。地球人间浩如星云,我的爸爸就像这条银河光带,并不是地球里的普通星云,他是由很多很远、黯淡到肉眼不可见的小星星组成。”

春分离开沈西的掌心,坐直身体看着沈西的眼睛说:“我妈妈肯定会看到我爸爸身上的这些小星星,并且喜欢的。”

“……”

你敢信这是一个三岁的孩子在和她对话?沈西真心觉得,这两父子好神奇哦。

沈西半天无言。

春分又主动跟她说话,“西西阿姨,你知道赫歇耳是怎么发现那个天文理论的吗?”

“怎么发现呀?”沈西对小孩子温温柔柔的。

“是用他自制的望远镜随便发现的,由此可见,只有热爱并肯钻研一件事,才能在自己喜欢领域取得伟大的学术性建树。西西阿姨,你也会有你的天文学家,来发现你身上的小星星。”

哈哈哈,沈西大笑。

“……这是安慰我呀?”

春分摇头,“是贿赂。”

沈西错愕,“贿赂?”

春分挪了挪身体,用发顶蹭了蹭沈西掌心,“爸爸说,要追妈妈,一定要贿赂好妈妈的姐妹。”

“……”

怪不得不收她车费了,好心机。

沈西看着怀里的小正太,春分长大以后的女朋友得是什么样子?

聊了一会,沈西陪春分看谢安直播时发现了一件更逆天的事,谢安休息时会和网友短暂互动,她没觉得谢安回复网友有什么规律可寻。但春分总能根据观看直播的人数,时间,谢安休息的时间,准确计算出谢安会在哪个时间点点哪条留言回复。

整个半小时直播过程,谢安一共回复了六条留言,其中四条都是在和春分互动。

怎么做到的?沈西根本不相信这种反科技操作。

春分一边录屏,一边则表示自己做的不好,妈妈才回复了他四次,要是他爸爸在看直播,计算的更精准,连网速卡顿这种风险都能规避。

……

沈西打赌,谢安肯定记得“唯安专属”这个狂热粉。

秋深回来的时候,就看到沈西不可思议的眼神。

秋深摸了摸他儿子脑袋,默默鼓励他干得真好。

第二天梁汾感冒好点了,几个人继续往西北走。

车快到嘉峪关时,春分对沈西说:“西西阿姨,今天我们走不了。”

出乎意料,梁汾却比沈西更着急。

“为什么?走高速的话,嘉峪关到敦煌二百多公里几个小时就到了。”

春分指了指车里的植物说:“空气越来越干燥,粉尘浓度过高,沙尘暴要来了。”

秋深和春分,这父子俩活的很精致,精致到了什么程度呢,他们车里养着墨萝,秋深会根据墨萝在西北的生长状态判断出一路的天气情况,从而提醒春分该喝几杯水补充水分。

果不其然,还没到嘉峪关就刮起沙尘暴。

秋深提前在服务区停了车,服务区本来就很简陋,因为天气又滞留了几辆车,四个人就在一家小饭馆的院子里休息。说是小饭馆,其实就是当地人家自己家里搭起来给过路车临时卖饭的地方。

秋深问沈西:“要不要去车里休息会?”

秋深虽然生活讲究,但也是吃过苦的人,这些风沙不在话下。

梁汾就更糙了。沈西面色稍倦,“不用。要不让春分去睡会?”

秋深看了一眼灰头土脸的儿子,一挥手:“不用,男子汉,就要饱经风沙,这点不算什么。”

明明之前养的很精致。

春分被风沙埋汰地就剩两颗黑眼珠亮地分明,点头:“嗯!对!”

“呸啊,这个天爷,简直下沙着呢。”

“简直不得了。”

“哎,背的很。”

……

三两个男人操着本地方言,边打身上的土边进院子。

店主人舀来一盆水,放下说:“怎么挑这个天放树。”

一人说:“哎,偏就丧气,木看天气,早上还好的。”

对上当地人的眼神,秋深一笑,淡淡说:“天气不好。”

这里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回应:“就是滴,你们走哪?”

“敦煌。”

“哦,那不远了,要不是这个天爷耽误工夫,也到了。”

秋深点点头,指了指外面,“老乡你们这是刚放的树?”

“树长在地边里,庄稼都晒不到太阳,说开春赶紧放掉,谁知道又遇上这么个天爷。”

“是不巧,天气不好。”

秋深跟着一声附和,再没有搭话。

几个人进了屋里,秋深沉默着给春分擦脸。

沈西第一次见这漫天的风沙。

看着门外砍的树,忽然问:“你说那棵最细的树长了几年?”

梁汾靠在柱子上,眯着眼说:“看看年轮就知道了。”

“有时年轮也看不出来树龄。”

秋深没有抬头,“至少要长二十年。”

沈西不可置信,“二十年才那么细?”

“环境问题。”秋深刨着春分头发里的沙子,“我从前也以为二三十年时间,一颗小树苗就能长成合抱乔木,后来在这种环境中种过树才知道长不成的。”

“你来这里种过叔?”沈西挺意外的。

“小时候来过,离这里还有点距离。”秋深看了眼门外的伐木,说:“我们当年种的树没被砍伐的话,也差不多有那么粗了。”

“一棵树长成不容易,砍树造成水土流失,风沙天气这么严重,就不能不砍吗?”沈西抿了抿嘴上的沙子,咯牙。

“树长在人家土地边上,就是人家的。这里干旱,庄稼沟渠旁边的树才长得快,农民为了庄家砍树,要是不砍树长得遮天蔽日挡了太阳,地里就减少了收成,所以伐树对他们来说也没错。”

“就是的,这里的树只要扎根了长起来也挺快。”一个农民大哥听到附和。

“是的,除非树根遇到了硬石才不长。”

“也有可能地下埋了东西,这种情况地面可是寸草不生。”

几个村民闲话到这种事情,饭店的老板也插话进来说:“就是的,早些年我们那里有块荒地,开了荒后地里种什么都不行,庄户人就种了羊吃的苜蓿来养地蓄土,连着三四年,连苜蓿都长不起来,”

“后来看种不出东西,就把地开出来建羊圈,没想到动工挖土的时候挖到了棺材。”

“哟,那挖出什么没有?”

老板摆摆手,“什么好东西都没有,棺材早就被人翻开呢,上头也来人了,连挖几天,地下全是黑石,一无所获。”

沈西伸长了耳朵听着。

忽然梁汾插过来一嘴,“看新闻说,这附近又挖出古墓来了?”

一个村民说,“离这里远着呢,说不定你们过去旅游的时候能路过,不过也看不到什么东西,现在肯定被围起来呢。”

另一个也说,“早围起来了,不过也是白围,听说啊,被人走过了,估计没啥东西。”

梁汾急着八卦,“被什么人?”

“这谁知道,可能几百几十年里就被走过好几回了。”

被走过了,当地意思就是这个墓被人挖过。

沈西和秋深都很意外,梁汾对这个事还挺感兴趣。

沈西心里盘算,虽然疆域辽阔的大西北不像是西安古都,地下躺满了各路王侯,随便挖出个黄陵就能震惊世人,塞外边陲的大西北,东西可也不一般。

屏蔽词怎么这么多。

注:仙人抚我顶,结发受长生——李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Chapter 0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