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三人行 > 第25节

三人行 第25节

作者:艾米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0-05-20 03:22:18 来源:转码展示1

没过几天,崔灵就跑来告诉安洁,说拍到那对“狗男女”幽会的照片了,当然不是最“幽”的那种,但对于男女授受不亲的中国人来说,也算相当“幽”了。maxreader

安洁不相信:“别开玩笑了,你连‘狗男女’姓什、名谁、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侦探?别搞错了人——”

崔灵说:“‘狗男女’嘛,肯定姓‘狗’,叫‘男女’,长的是狗模样罗,盯住那些长得象狗的,不就行了?”崔灵一边把相机往电脑上联,一边开玩笑说,“我男朋友的老婆也骂我们是‘狗男女’,嘿嘿,我就不懂为什么偷情的男女就是狗男女呢?其实狗是最光明正大的了,根本不搞什么偷情,狗急了就跳墙,何偷之有?”

崔灵把相机联好了,把里面的照片一股脑儿地“拖”到电脑的桌面上,点开一张,问:“看看这是不是那位多情的钟新同学——,他这名字太具有讽刺意义了,‘忠心’,忠什么心?还不如叫‘欺心’算了。”

安洁看了一眼,差点叫起来,的的确确就是多情的钟同学,正从车里钻出来,脸上肿眼泡腮,头发东倒西歪,要多没风度有多没风度,也不知道那女孩看上他什么了。安洁问:“你——在哪里搞到这照片的?”

“我自己拍的,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你又不知道他的名字,又没见过他,怎么会——”

崔灵高深莫测地说:“这就不能告诉你了,这是绝密技术,只传家人,不传徒弟——”

崔灵一下接一下地click起来,安洁看见钟同学的不同画面在电脑屏幕上闪过。崔灵边点边说:“瞎拍了一些,反正是digital的,不费胶片——”十几张过后,钟同学不再唱独角戏了,那位在餐馆跟他坐成锐角的小妹妹也出现在画面里了。

安洁忍不住说:“看来真是一对‘狗男女’了,我一直不敢相信——”

崔灵得意地说:“怎么样?我当侦探合格吧?你看这一张,小妹妹的手挽在钟同学的手臂上,多么亲热啊。要知道,这可是在校园里拍到的,狗胆包校!这位小妹妹我也打听出来了,叫严莘,博士生,是钟同学一个lab的。我看这位严妹妹也长得不怎么地,肯定比不上木姐姐年轻时的样子,我们的钟同学不是审美疲劳,完全是审美休克了——”

安洁听崔灵的口气,肯定也找到木亚华的信息了。她想来想去想不出崔灵是怎么查出这些东西来的,唯一的可能就是dr.cang把上次在餐馆看见钟新的事告诉了崔灵。难怪他那次那么懂行情,什么都不问,就跟她出来了,肯定是他早就认识钟新,一定是通过他妈认识的,因为木亚华说过,他妈经常到教会去,而钟新的妈也爱到教会去,如果两个人送自己的妈妈去教会,那不就认识了吗?

崔灵问:“你说,我们是用这些照片blackmail这对狗男女一把呢,还是直接告诉你那同学算了?”

安洁现在有点害怕崔灵的神通广大了,她不知道崔灵会不会自作主张地就去blackmail这对“狗男女”,在她印象当中,搞blackmail的人都是没有好下场的,不是被人报了警,让警察给抓起来了,就是那些被讹诈的人狗急跳墙,把blackmailer杀了。她赶紧说:“我看就不要搞什么blackmail了吧,别搞出事来——”

“我也觉得没什么好blackmail的,这两个家伙,一个是博士生,一个是博士后,能有多少钱?敲死也敲不出多少钱来。如果逼急了,他们俩双双殉情,给我们来个‘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那就惨了,我们要他们的命干什么?没地方放。”崔灵嘻嘻哈哈地开了一通玩笑,就说,“我把这些照片都copy一份给你,你去告诉你那朋友,她要怎么处理就是她的事了。”

安洁有点忐忑不安,不告诉木亚华吧,一是觉得对不起朋友,二来也怕崔灵自己跑去乱说;告诉木亚华吧,又怕木亚华想不开,出了什么事就糟了。犹豫了半天,她决定还是把这事告诉木亚华。她没敢把照片给木亚华看,怕木亚华怪她让崔灵去拍这些照片,她只说在餐馆看见钟新跟一个女孩在一起吃饭,好像——她特别强调这两个字——“好像”有点亲热。

她生怕木亚华哇的一声哭起来,或者一头扎到汽车外面去了。她正在后悔不该在木亚华开车途中说这事,就听木亚华极为镇定地说:“我对这种事情的态度很简单明确:没证据,就当没这回事的,不用捕风捉影来折磨自己;有证据,就大刀阔斧,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她怕木亚华觉得她捕风捉影,就问:“照片算不算证据?”

“你拍到他们在一起的照片了?”

她支支吾吾地说:“嗯——也不是我拍的,是一个朋友拍的,她——也不是存心拍的,是偶然——巧合——”

“不管是偶然还是巧合,有照片就行,你用电邮传给我吧——”

“你要——把他怎么样?”

木亚华笑着说:“难道你怕我把他杀了?你放心,我不会的,他不值得!我的命肯定比他的值钱多了,我还要养我的孩子的,绝对不会做傻事,我对他的感情也早就过了做傻事的阶段了,可能从来就没有过那个阶段。”

安洁把几张比较“幽”的照片传给了木亚华,千叮咛,万嘱咐,叫木亚华冷静从事,尤其不要说照片是从她这里来的。木亚华一口答应了,但安洁仍然不放心,因为木亚华的反应好像有点反常一样。一般女人发现丈夫有外遇的时候,都是痛哭流涕,投河上吊的,木亚华好像太冷静了,是不是受刺激太深,脑子烧坏了?

后来的一段时间,安洁每每在班上看见木亚华,就觉得木亚华是在强做镇定,笑都是装出来的,泪都是在心里流着的。她连坐木亚华的车都有点提心吊胆的,生怕木亚华精神恍惚,把车给开翻了。

那段时间,系里因为suji受伤的事,搞得群情沸腾的。系里发了好几个email,说suji不幸摔伤颈椎,有瘫痪的可能,号召大家为suji捐款,还买了一个大花篮,放在系办公室里,叫大家有送给suji的礼物就拿去放在那个大花篮里。即使不送礼物,也希望大家能在花篮里的那个大明信片上留个言,签个名,表示一下关心。

安洁看见了这些email,就跑到系里去捐款、留言、送礼物,每次去都听到大家谈论suji的事,有的说suji有种什么病,导致行动不协调,特别容易摔跤,前不久刚把胳膊摔断过,去年好像还把脚踝摔折了,这次最严重,摔伤了颈椎。有的说suji的医疗保险只能cover90%,剩下的10%不知道怎么办。还有的说suji会转到别的医院去治疗,很可能要终生瘫痪了。

她心里挺同情suji的,年纪轻轻的,就遭此灾难,真是太不幸了。她不知道该捐多少,又见收钱的是个老印,就畏畏缩缩地站在一边,想等到有熟人了问一下再去捐。后来她看见一个中国女孩捐了款出来,虽然不认识,她还是走过去,用中文问那女孩怎么个捐法。

那女孩说:“我也不知道,看自己的能力吧,有捐一千的,也有捐十块的,听说那个捐一千的是我们中国人,不过人家是教授,捐得起,我们学生一个月奖学金才一千来块,不可能捐太多。我捐了二十,也比有些印度人捐得多了。”

她想,这个女孩可能根本不认识suji,都捐了二十,她好歹还是“素鸡”ta过的学生,总不能捐太少吧?她写了张一百块的支票,交给那个收钱的印度人,那人好像很惊讶很感激一样,她估计自己在学生中可能还算捐得很多的了,不免自我感觉良好了一通。

当她跟木亚华说起这事的时候,木亚华说:“捐一千的肯定是老康,另外那两个中国教授我知道,都有老婆在身边,哪里敢做这么‘烧包’的事?老婆知道了不骂死他们?”

安洁想到堂堂的教授挨老婆骂的情景,觉得十分滑稽,笑了一阵,说:“你把女的说这么小气?”

“不是什么小气,你在这里呆长了就知道了,美国捐款的事是层出不穷的,各种各样的个人和组织都会要你捐款。你看见我车上贴的那些sticker了吧?一大串,全都是捐款捐来的,什么firefighter啦,police啦,paralyzedveteran啦,多得很,你捐款给他们了,他们就寄一个sticker给你,贴在车上。只要你捐一次,他们就不停地打电话来叫你捐,有的是半年一次,有的是一个季度一次,后来把我捐烦了,只好说我失业了,没钱捐了。”

“那dr.cang捐那么多,不怕他老婆骂他?”

“再一次证明他离婚了,没老婆一身轻,想怎么烧包就怎么烧包。”木亚华说,“不过‘素鸡’是他学生,又是他的ta,多捐点也情有可原。”

安洁见木亚华说话的口气好像是dr.cang犯了什么错误,但终于还是原谅了他一样,不禁笑了起来:“如果你是他老婆,肯定要骂他了吧?”

“当然要骂他——”木亚华反戈一击,“如果你是他老婆,你就让他烧包?”

她突然被木亚华一句话放到了dr.cang老婆的位置上,好像不会思索了一样,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如果她是他老婆,她会不会骂他,她想她多半不敢骂他,也舍不得骂,她说:“可是他愿意帮助别人,那不是件好事吗?为什么要说他烧包?”

木亚华说:“这种话只有你们这些没结婚的小姑娘才会说。你现在不是他老婆,他的钱跟你没关,他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你不care。一旦你成了他老婆了,你的感觉就不同了,他再这么乱用钱,你就会心疼了,说不定他老婆就是为这些事跟他离婚的。婆媳又处不好,老康又这么大手大脚的,这种男人肯定是家懒外勤的那种,给朋友帮忙的时候,跑得飞快,轮到自己家了,就推三阻四——”

安洁觉得木亚华只不过是在借题发挥,主要还是为老公的婚外情生气。她很后悔向木亚华揭发钟新的事,也许不揭发就什么事都没有。但现在也没法把说过的话吞回来了,只能吸取教训,以后少管别人的家务事。

学期结束前几个星期,dr.cang把第七次作业布置下来了,是improve一个algorithm,他说这次作业是bonus,可以替换掉平时作业当中最低的一个分数,欢迎teamwork,愿意做的人可以去找他。

安洁听说要做teamwork,就去问那几个得过零分的人做不做,乌钢说他下学期就走了,懒得做了。陈宏平说反正他是在化学系电脑房做sysadmin,拿的是那边的钱,不在乎系里规定的什么3.5。杨帆说他别的几门课还可以,不做这个作业也能保持gpa3.5,就不讨那个麻烦了。

安洁知道木亚华最近也没心思做bonus作业,而且木亚华又没得零分,根本不用做,所以她问都不用去问木亚华,就决定一个人做算了。她跑去找dr.cang,说她想做第七个作业。

dr.cang好像有点诧异,说我不是说了可以搞teamwork吗?你不跟乌钢他们组成team?

她说,他们都不想做,我一个人做可不可以?

dr.cang连忙说,当然可以,我是觉得你们几个一起做容易一点。他从他办公室的打印机上打了几篇paper出来,叫她先看这些paper,看完了再来讨论怎么improve里面的algorithm。

她花了几天时间,把那些paper认认真真读了一遍,里面出现的名词术语,凡是她不懂的,她都到网上查了个水落石出,还找了一些参考资料看了,一心希望跟dr.cang讨论的时候能给他留个好印象。

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跟dr.cang讨论的时候,她虽然有时因为英语表达方面的问题显得有点结巴,但她的理解应该是正确的,而且还有一点新见解,因为她看见dr.cang脸上的表情好像既有赞赏,也有惊讶,一直夸她“goodjob”,“goodpoint”。

等她说完了,他说:“good!youdidyourhomework!”

她又惊又喜,这就算完成这个家庭作业了?不是说要improvealgorithm的吗?她还没improve呢,怎么他就说她家庭作业已经做了?难道是因为她一个人做这个作业,他就放松要求了?她有点拿不准,便问道:“youmeani——i——alreadyfinishedthehomework?”

dr.cang一愣,随即笑了起来,笑得那么开心,连人都有点轻轻地颤动起来。她发现他笑起来的时候,特别生动,特别年轻,黑须,红唇,白齿,眯缝的眼睛,上仰的下巴,帅得她心慌意乱。她傻呼呼地站在那里,不知道他在笑什么。

他笑了一会,冒出一句:“yougotme,kido——”,然后他突然不笑了,开始埋头在桌上东翻西翻,好象在找什么。

她注意到他表情有点异样,但她没功夫多想,因为她此刻正在急于理解他刚才说的话,不知道该把这句话翻译成什么,又不知道kido的意思,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来,最后只好放弃了,又把她的法宝搬出来:仿佛心领神会一样地微笑点头,表示自己理解并欣赏了他这个幽默。

她一来美国就发现这个法宝,一路用来,十分灵验,别人说了幽默的话,是指望你笑一笑的,你不管懂还是不懂,都给他一个微笑,只要你笑了,别人也就满意了,绝对不会追问:“你笑什么?你知道我这话幽默在何处吗?”

但她这一招好像对dr.cang不管用,他好像有点不自然一样。过了一会,才恢复了正常,用英语对她说,你的想法很好,就照你的思路先写个初稿出来。然后他简单讲解了一下paper的结构,说无非就是这么一个套路,先写个introduction,介绍一下你这篇文章,再写个relatedwork,把别人在这方面已经做出的研究说一说,肯定他们的长处,然后笔锋一转,说但是呢,这些algorithm还是有些不足的,这个有这里这里不足,那个有那里那里不足,而我这篇paper呢,就是要改进其中的一些不足。

她见他以这种口气讲授写paper的方法,忍不住笑起来,用英语问,别人这些搞研究的人,都是老前辈了,我说别人这里那里不足,别人会不会说我骄傲?

可惜一个“骄傲”把她给难住了,她“pride”“proud”地变来变去,搞不清在这里应该用哪个,最后只好说“youknowwhatimean。”

这也是她到美国后学的一个法宝,她自己翻译成:“我的意思,你的明白。”凡是她自己说不清楚的时候,她就用上这句,听者一般就不再问了,她不知道他们是听懂了,还是被她这句话镇住了,以为听不懂是他们自己的过错。

dr.cang用英语解释说,没什么嘛,如果他们的algorithm完美无缺,那我们干嘛还写这篇paper呢?我们写这篇paper,本身就说明我们认为他们的algorithm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我们也不是说他们的algorithm就一无是处,只是说在某种情况下,用我们的algorithm更好。

她回到家里,就上网查今天在dr.cang那里没听懂的几句话,发现doone-shomework有“充分准备”的意思,她满心羞惭,知道自己今天这人丢大了,以为dr.cang是说她家庭作业做完了,难怪dr.cang笑得那么开心呢,一定是笑她没听懂他的话,她恨不得冲到他那里去挽回一下:“其实我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是跟你开玩笑呢。”

既然他是在笑话她没听懂他的英语,她估计kido一定是什么不好的词,大概是“傻瓜”“笨蛋”之类的。她在网上的英语词典里只查到kiddo,是“小孩”的意思,还可以是“afamiliarformofaddress”。这又把她搞糊涂了,她既不是小孩,又不是地址,他为什么会对她说kiddo?难道英语里可以用“地址”来骂人?

她想起他说了这个词之后的窘样,觉得这个词一定有什么非同寻常之处,她非得搞明白不可。她打电话给她的姐姐,问kiddo是什么意思。

姐姐说:“不就是‘小孩’的意思吗?child,kid。”

“没别的意思了?不可能吧?我又不是小孩——这是别人对我说话时用的——我看词典上说是一种‘熟悉的地址’——”

姐姐呵呵笑了一阵,说:“什么‘熟悉的地址’?网上怎么说的?”

“就是afamiliarformofaddress。”

“噢,那不是‘熟悉的地址’,而是‘亲切随意的称呼’。小妹小,这人是男的吧?这是他跟你谈情说爱时用的吧?”

“不可能,他是我老师,从来没跟我说过什么——特别的话——”

姐姐夸张地说:“噢?是老师?唉呀,那说不定是他爱上你了,心里是这样叫你的,一不小心就冒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