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三千 > 第1章 前情提要

三千 第1章 前情提要

作者:昍隅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8 03:36:04 来源:文学城

传说在天地开辟之初,世间尽是灵兽、灵植。后来一场浩劫将世界一分为二,一个世界灵气生生不息却几乎没有拥有灵智的生物,而另一个世界的灵气不再产生只是消耗,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灵植数量渐渐减少,灵兽也渐渐消亡。直到2400年前,第一个人类成功与天地结契,借用天地万物的力量打开了联通两个世界的门,两个世界才再次联系到一起。人们称门这边的世界为“人界”,门那边的世界为“神界”。第一人打开门的地方又拥有了灵力,或许是门里泄露出来的,又或许是天在助人修契,那里灵植恢复生机,灵兽开始繁衍,成为一处秘境,人们给它起名“浮世秘境”。

充满灵气的灵植和灵兽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但是人并不满足于此。人们想去到门那边的神界,可是除了第一人之外没有人知道该如何与天地万物结契。人们为第一人塑泥身、贴金箔,称他为“神”,日夜祭拜,期待有一天这位进入神界的神可以回答众人所问。

神回来了。他在人们的梦里留下指示:

身怀契根的是天地灵物;

有的人是天地灵物;

天地灵物可以与自然结契从而获得纯粹的契力,及灵气和驱使自然的能力;

有契根就能与自然结契,获得灵气并驱使自然;

契根若是不合适契力就会流失;

成为神可以满足一切愿望;

除了这些,神还告诉人们,打开人界的门只是第一步,完成第一步进入的世界是仙界,进入神界后才与天地同寿;最后,神说“三千鸦尽,白首共明”。

神消失了。依靠着神留下的方法,人走到人界的门口,却发现自己打不开这扇门,人没意识到自己不曾真正领悟“三千鸦尽,白首共明”,人只知道自己似乎止步于此。人推倒神的像,自封为“结缔使”,把夺契的人称为“鬼”,把天、地、灵、物剥离开,将人界区分为“凡境”和“灵境”;结缔使掌握灵气,驱使自然,凌驾于“凡境”之上,凡境的皇依靠结缔使手中露出的一点点契力长寿。灵境的结缔使们依据契力等级分三六九等,当世最强者被称为“圣”。

又过去几十年或者近百年,当时的圣人斩断自己与万物的因果打开人界的门,进入仙界,结缔使们以为找到办法继续修契,纷纷效仿。斩断因果疼痛无比,结缔使称这一过程为破茧,曾经仰仗的与自然万物的契约此时变为枷锁,缠绕成茧壳,成功破茧的结缔使告诉后来者“三千鸦尽”是要杀尽在圣境里结契的三千灵物因果,“白首共明”是破茧时燃尽自己使得头发染霜。进入仙界的结缔使给自己换了名字,叫做“仙”。

人们再次崇拜第一人,将他称为“古神”。

渐渐有人踏入仙界,人间灵气越发充裕,可破茧成仙依然困难。仙人们不属人间,破茧时斩断自己与人间的因果,只观望着人间事。

至少最初是这样的,后来灵境里门派林立,仙人们发现自己可以重系因果,在一些仙的庇佑下,灵境逐渐形成五大门派若干小门派,五大门派不甘于听从一个“圣人”的话语纷纷自立“圣人”,这些“圣人”又几番比试确定“至圣”“复圣”“宗圣”“述圣”“亚圣”,于是五圣取代“圣”,共同商议决定着灵境对凡境的保护和提防:人尽皆知破茧成功的仙人越多,世间灵力越充裕;人皇自知人生苦短,保不齐化鬼作恶,或生出别的恶念。

灵境的结缔使们大多专心修契,偶尔有结缔使夫妇诞下孩子也不尽有契根,相形之下凡境出身的结缔使数量越来越多。人掌握了判断契根属性品阶的方法,于是并非所有结缔使都能进入大门派,人总不甘于屈居人下,于是人多了,鬼便也多了,不管是灵境还是凡境。于是出现了从灵境回到凡境的结缔使,这一部分结缔使或是安于现状或是自知之明,不尽全力进入仙界,他们也分两派:一派保护凡境里年纪尚小的结缔使不被鬼夺契,一派成为人皇亲信享尽荣华富贵;还有另一种从灵境进入凡境的结缔使,但是人们更喜欢叫做“堕入凡境”,那样的结缔使被称为“魔”。魔是在破茧中割舍不断三千因果最后被紧紧缠绕拖回凡尘的结缔使,平常或是叫做“破茧失败”,但是魔不仅仅是失败,他们的执念或不甘让他们走了歪路,他们不被任何一境接纳。

世间越发繁华,人的执念、与天、地、灵、物的纠缠复杂深重起来,灵气充裕,灵兽化形,为了保护自己灵兽们创造“青白轩”容纳不愿去人世的灵兽;五圣与众尊者,众长老携手驱逐“魔”“鬼”,竟渐渐形成了“魔都鬼市”,与灵境势不两立。

大约九百年前,当今凡境人皇的弟弟被一位一步化神的仙一眼相中收为弟子;大约六百五十年前,仙早已羽化成神,人皇的弟弟想要破茧却被其师兄阻拦,两人大战一场,人皇的弟弟成功破茧,那位仙开过门的“瑶台秘境”变成终年阴气环绕,山顶积雪不化的“木冢山”。

传说木冢山藏着一个亦正亦邪的“银佛”,“银佛”能让人变成鬼也能把鬼变成人,知晓前来求子的夫妇这胎是否是结缔使,可医治世间一切疾病,甚至可以在他这里求得延年益寿的仙药,人们传的神乎其神,都说这“银佛”是一个觉得当神仙无聊于是四散魂魄到处闲游浪荡的怪家伙。不知是不是这“银佛”灵验的名声在外,木冢山脚下也繁华起来,只是不知怎得,在这山脚下生意最好的竟是烟花之地,人们说“银佛”是个风流的怪家伙,于是渐渐的,山脚下聚齐了各风格的烟花场所,竟成为木冢山下一大特色,人们把这两处合起来叫“木冢温柔乡”。

只是不知为何,没人认为“银佛”是那位在此破茧的仙,或是那位仙的弟子们,仿佛银佛一直是银佛,也一直在那。

而此时,阴气环绕的木冢山上一个少年跌跌撞撞向前奔跑,说“奔跑”似乎有些抬举他:少年脚步虚浮,每一步都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也根本称不上奔跑,在前行罢了;还受了伤,弄脏一路上干净青翠的植物;只是他仍紧紧握着手里的宝剑,或许他以为自己是紧握着的。

他倒下了,压坏一片植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