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三国:我败成最强猛将 > 第145章 潘凤揽功

三国:我败成最强猛将 第145章 潘凤揽功

作者:郑十文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01 18:34:45 来源:转码展示1

“将军何以知道,曹操就要退兵?”

过了许久,鲁肃才问道。

潘凤笑道:“子敬刚才不是说了吗?我曾经攻兖救徐,经过陈留,去祭拜故主韩冀州。当时曾与陈留太守张邈有约,若曹操再次攻徐,张邈便可举州反叛曹操。”

鲁肃似乎越听越糊涂了:“据我所知,张邈与曹操曾为旧友,他为何要背叛曹操?”

“二人虽是旧友,曹操信张邈,而张邈却不信他。酸枣会盟时,张邈曾有所轻慢袁绍,据传闻,袁绍为此让曹操杀张邈,但是曹操并未答应。”

“不过,曹操后来杀泰山王匡和陈留边让,这却会让张邈自疑了。而且,张邈早得志于陈留,据大郡而强,起兵讨董时曹操尚且依附于他,如今却凌驾于其上,这让张邈如何能忍。张邈早有背曹之心,缺的只是一个机会而已,如今有机会,他岂能不叛?”

潘凤对鲁肃解释道。

“将军见识深远,既能料到曹操可能会再攻徐州,又能探知曹操与张邈之间的隔阂,而早有绸缪,乘间利用,实在令肃叹服!”

鲁肃对潘凤拱手后,继续说出他的疑问:“可是张邈背叛曹操,这与吕布何干?”

“哈哈哈……看似毫无相干,其实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潘凤大笑道,“张邈乃是兖州人,不可任为兖州牧,须有外州人出任不可。吕布从冀州投往河内张杨时,路过陈留,曾与张邈把手共誓,因此我断定,张邈若叛,必迎吕布。”

根据三互法,本州人不能出任州牧刺史,本郡人同样不能出任本郡太守,县也是一样,但当时本县人出任县令县长的却有个例。

孙策打下大半个扬州,刘繇死了之后,他也只是当一个会稽太守,却没有自任为扬州牧,就因为他是扬州人。

孙权后来实际只占了扬州,却也只是挂名徐州牧。

豫州也一样,早期袁术控制着豫州,但他是豫州汝南人,只能让孙坚来当豫州刺史。

孙坚死后,袁术又让孙贲来担任。

后来曹操占了豫州,因为他麾下之人基本上都是豫州人,不能出任豫州刺史,只能让刘备来担任。

同时因为曹操当了兖州刺史,根据三互法的规定,兖州人也不能去当豫州刺史,像程昱这样有能力有资历的人,也不可出任豫州刺史。

再有一点,曹操是豫州人,当了兖州刺史,刘表是兖州人,当了荆州刺史,这样一来,荆州人也是不能当豫州刺史的,这就是三互法。

而州牧太守所辟之吏,比如别驾治中和功曹主簿督邮等人,却只能是本州本郡之人,他州他郡之人不可担任。

简单来说,由朝廷任命的是官,官只能由外地人担任。

由主官自行征辟的是吏,吏只能由本地人担任。

潘凤继续说道:“曹操起兵攻徐后,我便派出探卒,监视张邈和吕布,只要吕布一动,我便知他们要举兵叛夺兖州。如今吕布领兵入兖,必是张邈相迎,共谋夺占兖州。而兖州被袭,曹操岂能不退兵回救。”

其实潘凤当初并没有与张邈说起让他背叛曹操夺占兖州之事,他现在只是动动嘴,就想把让曹操退兵的功劳揽到自己手上。

反正别人也不能辨知真假。

也不会真的有人去找张邈对质。

不过曹操起兵后,他派探卒去监视着张邈和吕布却是事实。

他就是想知道吕布何时起兵入兖。

只要吕布兵马一动,探卒就会快马回报,因此,他得到兖州被袭的消息,要比曹操快得多。

潘凤没有把陈宫说出来,怕说多露馅。

因为他与陈宫没有任何交集,不可能会料到陈宫会参与背叛,甚至是陈宫主动去说服张邈,又主动带兵去迎接吕布。

但陈宫只是个牵线的人,主角是张邈和吕布。

当然,在张邈和陈宫眼里,吕布也只是个傀儡。

如果他们夺州成功,州牧虽然是吕布来当,但真正在兖州作主的,恐怕就是张邈和陈宫这两个兖州豪族了。

张邈是兖州东平寿张人,他和张超兄弟二人能够同时任为太守,这可不是一般的豪族。

也因此,他们背叛后,几乎是举州皆叛。

只有荀彧守的鄄城,程昱的本家东阿,还有母弟妻子都被吕布所捉,却被程昱说服的范县县令靳允守住范县不叛。

除此三县之外,余者皆叛。

说明了兖州人对曹操的不满,同时也说明了张邈和陈宫家族在兖州的势力之盛。

曹操打跑吕布后,诛张邈三族,就是因为他们家族势力太大,不除不行。

还有陈宫也是,不杀不行,但陈宫家族与张邈不能相比,因此曹操没有杀他家人和族人。

鲁肃听了频频点头,喜道:“将军,曹操退兵,咱们可以追击,让其惨败而归。如此一来,曹操兖徐两失,让其无容身之所,日后,咱们若夺兖州也容易些。”

潘凤摇摇头:“不妥,曹操善于用兵,必料到咱们追击,若他设下伏兵,只怕惨败的便是我们了。兵法有云,归师勿遏,咱们兵力不多,追击也难以大胜,倒不如让他回兖州去,与张邈相拼,咱们也可趁势夺取徐州。”

“将军所言有理,将军打算如何取得徐州?”

“子敬,你去郯县一趟。咱们虽知张邈将叛,但曹操此时尚未得知,陶使君也未知。郯县之战大败,陶使君只怕会心中惊惧欲逃。你到郯城去,告知陶使君,就说我与陈留太守张邈早有约定,趁曹操攻徐之际,起兵背叛曹操,谋夺兖州。”

“张邈如今已经起兵,曹操即将退兵,让他勿惊。同时……我两次救徐有功,你可以跟陶使君谈起,看看他是否有让州之意……”

鲁肃是聪明人,知道潘凤的意思。

陶谦经过两次曹操攻徐,又打不过曹操,现在心里一定害怕,而且他又已年老,可能已经有了退隐之心。

曹操攻打徐州两次,两次又都是潘凤让曹操退兵,救了徐州。

如果陶谦真有退隐之心,可以将徐州让给潘凤,因为现在只有他能守得住徐州。

“将军,我明白,事不宜迟,我即刻启程。要赶在曹操得到兖州兵叛的消息之前,将情况告知陶使君,如此他才能相信将军与张邈相约之事,退敌之功才能算到将军头上。”

“好,我让仲康随你同去,护你安全。”

潘凤嘱咐许褚,让他一定要护好鲁肃安全,带着十几个护卫,鲁肃离开大营,向郯县而去。

送走鲁肃,潘凤又亲自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到郯县城外,交给曹操。

书信内容是告知曹操,说自己前次入兖之时,即已料到曹操还会再次攻打徐州,因此早已与陈留太守张邈约定,只要曹操再次攻徐,张邈就会起兵背叛,夺取兖州。

潘凤这么做,其实也是跟曹操学的。

关羽攻打襄樊时,关羽后院被袭,曹操就告诉了关羽。

但是关羽并不相信。

现在也一样,潘凤告诉了曹操,曹操也必定不会相信。

等他接到确切的消息时,那也已经晚了。

潘凤现在只想让曹操早点退兵,这样退敌之功就是他潘凤的。

同时也让曹操知道自己的厉害,如果自己得了徐州,让他对徐州死心,不要妄想再来夺占。

曹操接到潘凤的书信,冷笑道:“呵呵,潘凤可真是敢想,竟然说孟卓会背叛我,他要是说谁我都可信,唯独孟卓绝无可能。”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戏志才接过书信细看,越看越觉得有可能,当下说道:“将军,潘凤说得似乎有理有据,袁冀州曾让将军杀了孟卓,虽然将军未曾应允,但难免张陈留会心内自疑,惶恐不安。如今将军大军离州,张陈留若是起兵背叛,以其在兖州之势,极有可能会一呼百应,不可不防啊!不如派快马回去探个究竟,也可安心。”

曹操笑道:“先生,你多心了,我与孟卓在洛阳时便已为友,昔日起兵讨董时,孟卓又鼎力相助于我,即便是我接掌兖州,孟卓也是出了不少力,他如何会背叛于我,万万不可能!”

“那潘凤此信,是挑拨离间之意?”

“呵呵,潘凤想要我退兵,又无策可施,竟想仅凭一封书信就让我退兵。越是如此,越可看出彼之无计,徐州即将可得啊!”

曹操没有将潘凤的书信当一回事,就算是兖州真的有事,有荀彧和程昱在鄄城,还有夏侯惇领兵守在濮阳。

同时还有陈宫领兵守东武阳,又有徐翕和毛晖领兵守在昌邑和寿张。

有这么多兵马在,就算张邈真的背叛,也会很快被剿灭了。

不过曹操没有想到的是,除了夏侯惇,他留下的这些兵马,竟然都成了叛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