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三国:认贼作父,我比吕布还猛 > 第89章 约定与选择

三国:认贼作父,我比吕布还猛 第89章 约定与选择

作者:晓克拉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09 11:01:17 来源:转码展示1

王易这话说得很诚恳,在场的也都没觉得他是故意嘲讽孙策,毕竟现在看来,刘备军要是下江南,那真就可能是摧枯拉朽一般!

这和历史上赤壁之战还不一样,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的人马也许,然而东吴完全的占据了长江天险,有水军之利,最重要的是,他们内部就算不稳,可是至少表面上,他们是铁板一块!

就算文官都要投降,可是开始打仗之后,张昭为首的这些文官们,可没一个拖后腿的。

刘备军要是下江南的话,至少在三个方面,要比当时的曹操军更有优势。

刘备的部下不会全部都是北方人,江淮之间的这些士卒,在江南之地,不存在水土不服--就好像现代,一个北方人来南方可能会水土不服,可是你能想象一个安徽人去了江苏,会水土不服吗?

其次,刘备军现在已经占据了石头城,在江南有落脚的地方,他的步兵大队,也就有了用武之地,青徐之地的悍卒,在平地上的战力,还是比江南士兵要出色—点的。

最后,江南现在不是铁板一块,反而是好几股势力占据,孙策的势力,只不过是最大的一股罢了。

“只有战死的孙家儿郎,没有投降的孙家儿郎。”孙策冷然道。

“好,我就知道伯符兄会这么说,战场上,刀剑无眼,如果是在战场上丧命,我想大家都无话可说,可是如果王易能将伯符兄逼到走投无路的局面的话,那么伯符兄是否愿意为了天下,而协助我们,匡扶汉室呢?文台将军当年讨伐董卓,可不是为了一己之私!”王易道。

“如果你真能把我逼到那一步,那我为你麾下将领又如何?可是如果我在战场上有机会取你的性命,我是不会手软的!”孙策大声道。

“伯符兄可千万不要手软!战场上,各安天命!如果伯符兄有本事能把王易逼到走投无路的话,王易也愿意为伯符兄的马前卒!”王易哈哈大笑起来。

“行,君子一言!”孙策伸出手去。

“驷马难追!”王易同样伸出手,和孙策击掌。

这叫”击掌为誓”,尤其是在有人见证的情况下,那基本上没人会食言的。

“伯符兄,我会以我平生所学,来协助你!”周瑜也大笑了起来:“少使君,如果你能够把我和伯符都逼到那个地步,那周瑜在你帐下为将,又有何难?”

“公瑾此言,正合我意。江南之地,固然多俊杰,可是最出色的三人,都在这庭院里了!王易平江南,不是想将江南的俊杰全部一网打尽,而是希望江南的俊杰们也能与我一同,去匡扶汉室啊!”王易哈哈大笑了起来。

“三人?”董袭嘀咕了一声,然后连连摆手:“我可不敢和主公相提并论。”

“元代将军固然勇猛,可是我说的可不是将军,而是子敬先生。”王易笑道。

鲁肃一愣,然后同样摆手:“公瑾兄与明汉将军都是一时俊彦,鲁肃何德何能,能与二位并列。”

“就算子敬兄谦虚,王易也不会把子敬兄的谦虚当真。子敬兄允文允武,腹有良谋,目光远大,还希望子敬兄能够加入我军,水军大都督一职,虚位以待。当然,组建水军并非一日之功,接下来在江南,用到水军的地方也不多,子敬兄不需要担心与公瑾兄伯符兄在战场上相遇。”王易道。

“我来此,就是想请子敬兄与我一同下江南的!不过我也不会勉强子敬兄,如子敬兄愿意为少使君效力,那某也不会阻挡,将来就算战场相遇,也是平常。”周瑜大气的道。

鲁肃叹了一口气。

六个人的眼光,此刻都在鲁肃身上。

这就是抢人才了。

很明显,双方都非常重视,不然也不会是王易和孙策亲自来请,周瑜和鲁肃关系更好,王易也拿来了刘晔的信,可是实际上这些都是虚的,鲁肃不会因为友情,就定下自己未来的道路。

这几天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这关系到他的将来,可马虎不得。

鲁肃一直在犹豫,就是因为他觉得孙策很难得到江南大族的支持,所以在江

南的前景,未必会好。

可是王易在徐州淮南等地实行的策略,他也有所耳闻,刘备麾下的士族数量还是很少,勉强算的只有陈登,其他都是寒门与良家子甚至是商人,这样的势力,真的会有前途吗?

鲁肃虽然只是普通豪强出身,可是正是因为如此,他也清楚地知道士族的力量。

刘备,真的能够走出另外一条不同的道路吗?

这是他一直疑惑的。

只不过这几天的时间,在逐步了解了王易的一些事情之后,他心中的天平,已经倾斜向刘备那一边了。

更高产的粮食。

更好的冶炼技术。

更容易推广的知识。

拥有这些之后,刘备那么不依靠士族,也能够拥有自己庞大的力量。

有粮食,就有兵马。

有铁器,就有兵器。

更何况现在忠心耿耿跟在刘备身边的,勇猛的将军,智谋之士,都不缺乏。

就算天下士族与他为敌,只要刘备有一块根据地,就能够慢慢地发展起来,而且发展得比其他人更快。

因为士族不是一块铁板,他们之间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刘备的前途,是很光明的。

而且鲁肃也想看看,刘备和王易,是不是真的能改变之前的一些东西。

现在还不是封建社会达到高峰的时候,所有那些有智慧的人,还在摸索,还在寻求天下大治的道路。

所谓三代之治,固然是百家争鸣的时候,那些有文化的人编出来为了增强自己理论的说服力的,可是却展现出了现在有文化的那些人,追求的还是”天下大治”这四个字。

鲁肃毫无疑问也是这种有情怀的人。

有情怀的人,就容易被情怀打动,然后通过情怀,聚集在一起。

历史上的季汉,就是这样一个组合。

现在的刘备势力,也是如此。

“公瑾兄,之前承蒙照顾,然而接下来,鲁肃要投入刘皇叔的麾下了。”鲁 肃对周瑜行了一礼,然后道。

孙策叹息了一声,脸上有失望之色,不过也没多说什么。

招揽人才这种事情,本来就是要让人才心甘情愿的,孙策还做不出强行把鲁肃全家带走这种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