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三国:大魏江山,谁也夺不走 > 43.曹操沉默了!

三国:大魏江山,谁也夺不走 43.曹操沉默了!

作者:七步成诗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0-12-07 10:40:12 来源:转码展示1

策论接着讲到袁绍对于麾下谋士们相互诋毁竞争的反应。kanshushen

他居然毫不在意!

他居然认为这是正常的,是良性竞争!

他就从来没有看到过曹操这边,麾下的谋士是多么地团结,发现问题只会商讨,基本上很少有起争执的时候,即使是起了争执,很快也会被解决,根本就不存在相互诋毁的时候。

反观袁绍这里,简直都快要成为日常了。

但袁绍还是相比较其他人更喜欢郭图和审配,最后也是听取了他们的意见。、、

审配和郭图都主张按照袁绍的决定,立即集结十万精兵,向许都挺进。审配和郭图为什么要这样主张呢?审配可能是事情太多忙糊涂了,至于郭图,则完全就是在拍马屁。

因为郭图这个人他很清楚袁绍的秉性的,急功近利,好大喜功,自以为是,刚愎自用。

更何况袁绍刚刚经过界桥之战,打败了公孙瓒,成为了北方最牛的一个诸侯,风头一时无两。

这等风头正劲之时,袁绍他自然是要更飘了。

他觉得他气壮山河,他可以气吞万里如虎,他现在求胜心切,不耐烦搞什么运动战、游击战、持久战。

按照沮授和田丰的话,那样还要磨蹭个三四年,才能把曹操干掉。

太长了。

他不耐烦,他不痛快,他不潇洒。

而郭图,是深深明白袁绍这个人的性格的,所以才对袁绍进言,反对沮授说:这个用不着了,兵书上说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敌则战之,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的力量如果十倍于敌人,我们就把他围起来;如果五倍于敌人,我们就去进攻;如果和敌人正好相当,我们就可以打他一仗。现在我们的军队是曹操的十倍啊!我们为什么还要做这种小动作呢,什么运动战、游击战、持久战?以我们袁公之英明、神武,以我军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消灭一个小小的曹操那不是易如反掌吗!

这又是一套空话,马屁精最会说这种话。而马屁精的话又是最靠不住的。

但是袁绍是个喜欢听马屁的人,他听了以后马上就沾沾自喜了。沮授一看情况不妙,就再出来说话。

这一回沮授的话就说得比较重了,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利害关系:平定动乱,诛灭残暴,这个叫做义兵;穷兵黩武,仗势欺人,这个叫做骄兵。义兵从来就是胜利的,骄兵从来就是要失败的。现在天子在许,我们师出无名,于义则违,在政治上就先输了一招;而我们恃强凌弱,仗势欺人,在道义上又输了一招;如果我们再不讲究一点策略,我们还要急功近利,我们还要先发制人,我们还向毕其功于一役,那么我们在策略上又输了一招,这个战争是肯定打不赢的。

这一下子,话语难免有些冲,可是惹恼袁绍了,因而以出不吉利之言语的理由,将他给踢出了军师团,不再复用。

袁绍因而在道义上输了明公一招,政治上输了明公一招,紧接着又在用人上输了明公一招。

而因为用人不当,所以在谋略上又输了明公一招。

这第五招,却又是输在了指挥上。

虽然策略上输了一招,但是袁本初毕竟兵多将广,政治上的失利完全可以通过军事上的实战挽救回来,夺取胜利还是有可能的。但是最终他还是失败了,究其原因,还在于一个指挥不当上。

明公栖息白马的时候,他不守白马去救延津,中了明公的声东击西、调虎离山之计是一误。

明公以退为进,目的是拉长他的补给线,而袁绍却上当受骗,挺进官渡是二误。

相持阶段,许攸建议袁绍出奇兵突袭许都,劫持天子,袁绍不采纳是三误。

明公奇袭乌巢的时候,袁绍不派重兵救乌巢,听信郭图的建议,派重兵攻官渡,丢了乌巢,这是四误。

可以说在这场战争中,袁绍的指挥是一误再误。所以与其说官渡之战的胜利是明公用兵如神,不如说是因为袁本初愚蠢透顶。

“好!”看到这里,曹操忍不住又是高声叫了一声好,然后目光仅仅盯着策论上的字,显然已经是看入迷了。

再者,就算袁本初因为用人不当、组织失和、谋略失误,再怎么昏庸,其官渡一败也不至于一蹶不振。

但是恰恰官渡一败之后,袁本初却心胸难平,居然吐血而死。所以也就暴露出了他的第六个问题。

那就是继承人的家务问题。

袁本初不但谋士窝里斗,家庭也在闹家务。

他有三个儿子,长子袁谭,中子袁熙,小子袁尚,袁本初喜欢谁呢?袁尚,为什么呢,因为袁尚长得漂亮,于是决定立袁尚为接班人。因为大概袁绍这个人也是一表人才,是一个帅哥,然后他三个儿子当中小儿子最帅,于是袁绍就认为老帅哥的接班人那就应该是小帅哥,荒唐嘛,这不是荒唐嘛!但是他这个话说不出口啊,他怎么办呢?他说这样吧,三个儿子一个外甥,我就把我这四州分了,他不是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吗,把小儿子袁尚留在自己身边住在冀州,然后剩下的三个州一个州派一个人去,袁谭,袁熙,高干是个外甥。沮授又反对,沮授说主公你怎么能这样做呢?俗话说“一兔走衢,万人逐之”,怎么意思呢,就是一个兔子,它跑到十字路口,大家都来抢;“一人获之,贪者悉止”,如果一个人拿到手,大家都不抢了。你现在这个做法等于是把这个兔子放到十字路口来了,能不窝里斗吗?袁绍又不听,结果他死了以后他的长子袁谭和他的三子袁尚两个人就打起来了,他的谋士也分裂成两派,自相残杀,省了曹操不少功夫。这是袁绍的又一失,叫做组织上失和。

政治上失利,道义上失理,战略上失策,指挥上失误,用人上失当,组织上失和,有此六失,还不失败,那才叫天理不容!

而赤壁之战,明公与袁绍无异也!

看到这里,曹操原本想要拍手称快了,却没想到突然看到一句“赤壁之战,明公与袁绍无异也”,当即面色一呆,开始沉思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