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三国:大魏江山,谁也夺不走 > 40.曹操在看官渡之战的评价

其实曹植所提出的三省六部制,就是九品中正制的改良版,为了不太过于惊世骇俗,引起太剧烈的世家反弹,曹植只是根据三省六部制对九品中正制做了较大的更改而已。gsgjipo

沿袭九品中正制的做法,还是通过区分官吏们的品级来区分官位的高低,将他们分别分为九品,一品最大,到九品最小。但是关于官僚的选拔及任用,曹植还是更靠拢三省六部制,因为在曹植的打算中,是要完全取消察举制的,所以并没有设立负责人才举荐的“中正”一职位,而是该做“科举制”代替。

首先,废除三公制度,同时设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科举制所选拔出来的人才,以及科举制的大小事宜,包括官僚的登记、职位变动的记录与执行等等,全部交给六部中的吏部来进行,这样一来,通过政府机构来进行官僚选拔,又脱离了世家,算是完全消除了世家豪门们选拔官员的权力。

听到曹植的这个方案后,曹操当即就眼神一亮,拍手叫好,不过很快,他也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现在直接抹杀掉世家们招收人才的权力会不会有些操之过急,会引起他们的反弹?毕竟这些世家们一旦要联合起来,也是非常不可小视的一股势力,必须还是要考虑到。

曹植听了曹操的顾虑后,却是自信地一笑,说道:“父相但请宽心,这个儿臣早就已经考虑到了。我又没说直接免去他们的官职,而只是想要改变官僚的制度而已,在区分官吏的品级的同时,仍然让这些世家大族中的绝大多数人通过先前的地位,找到相对应的品级继续做官,然后通过一些小政策慢慢地安抚他们,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对父相有太大的意见,继续选择为父相效力。”

“不过虽然继续给了他们官位的权力,不过官吏的品阶升降还是要通过他们各自的政绩来看的,政绩常年差的,就会得到降级,再差再降,这样一来,空下来的位置,就可以让科举制所选拔出的寒门子弟填补上。本来因为察举制的原因,导致现在当官的人中,很多都是关系户,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这些人是一定要从国家中剔除出去的,但是之前孩儿就考虑到,若是直接免除官位,很可能会遭到大批世家们的不安与反对,因而改成现在的通过政绩来升级降级。这样一来,他们的降级就会变得顺理成章,他们的反弹也就会很小。这样温水煮青蛙下去,总有一天,世家的权力就会被逐渐分化,寒门弟子就会飞快崛起,等到世家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也是为时已晚无力回天了。”

“真乃吾之麒麟儿也!”曹操听完曹植的话,呆坐良久,迟迟不能说出话来。

他只觉得自己脑海中一直所烦忧,却不知道为何烦忧的一件事终于被揪出来解决了,顿时身心上下都感觉到一阵轻松,一股发自内心的愉悦。

通过曹植鞭辟入里的解释和分析,曹操才渐渐发现和察觉到了世家们对国家权力渗透之严重,察觉到了世家隐患的爆发点,而这一切难办的事情,仅仅是在曹植的三言两语中,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一个他根本就想不到的处理方案。

这种通过创建三省六部,废除三公来达到分化官僚世家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做法,着实是对曹操的政治观产生了颇为不小的震撼。

曹操现在再看向曹植的眼神,已经是充满了不可思议。

没有想到,这短短的一年时间,曹植居然能给自己这么大的震撼!

谈笑间就解决了关乎国家存亡的头等难事,曹操已经不再将自己的这个儿子当做常人来看待了。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当初抱着要惩罚曹植的心来到这里的那些想法,是多么的可笑,现在的曹植,思想如此完善精明,至少,在曹操所见识过的人中,无论是周瑜还是孔明,都远远没有自己的这个儿子看的长远。

而反观曹植本人,却是一脸淡然,面对着曹操的震撼显得宠辱不惊,在又和盘托出一个想法之后,曹植很快就再度辞别了曹操,开始进行考试的筹备。

......

今天是科考的第一天,也是大魏书院的第一次科举考试。

这个重要的日子,曹植却没有再有闲情逸致提上那么一首赋,倒不是他不想,而是实在忙的脱不开身,没有那个时间。

因为这第一波考试,曹操很重视,并下出命令,打算亲自阅卷。

亲自阅卷,就是亲自批卷,亲自选拔人才,这可就有的曹植忙了。

所以在考生们答完卷子后,曹植也是忙不迭地将这些考卷收了起来,立刻进入洛阳城主府中交给曹操。

城主府中,曹植正襟危坐,回答着曹操的问题。

“这一此考试的人有多少?”

“禀父相,一共有五百一十三号人,全部都是我大魏书院所培养出来的人才。”

“嗯。”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很显然是对这个数量极为欣慰,随后问道:“那这次的考题是什么?”

“回父相,是官渡之战。”曹植恭谨答道。

“哦?官渡之战?”

“对,儿臣这次考试的考题,除了一些基本的拼音和孔孟之道外,就是需要他们写一篇策论,这策论的主题,就是分析父相官渡之战为什么能够打败袁绍,取得胜利。”

“有意思...”曹操哈哈大笑,显然是对这群考生会如何回答很感兴趣。

于是急忙打开了一篇策论,翻看了起来。

第一个大约是讲曹操是因为以仁德执政,深获民心。而袁绍暴虐不仁,有伤天和。

虽然语句还算通顺,文笔也还略佳,但是曹操却并没有太感冒。

这马屁还不如郭嘉一半拍的好,郭嘉一句“妇人之仁”与“兼济天下”就解决的事情,这货扯了半天。

第二个就是说袁绍识人不明,优柔寡断,而曹操唯才是举,雄才大略,所以得胜。

......

连续翻看了几个,虽然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但是也能够看出来是个读书之人,想到他们之前都只是目不识丁的农民,曹操不由得又看了曹植一眼。

大魏书院,干的还真不错啊!

然后随手间又打开了一本策论,不过这一本就不同了,这第一眼看下去,曹操就再也没有动过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