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 第352章 君权,未必神授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第352章 君权,未必神授

作者:牛奶糖糖糖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13 14:21:58 来源:转码展示1

曹操迈着龙骧虎步往风评台走去,似乎…经过陆羽的提醒,他打算做些什么。

陆羽与荀彧则招呼甲士,将董承押往尚书台。

此时此刻,堂堂天子却像是一滩软泥一般坐在地上,一阵一阵的软到,却被皇后伏寿一次又一次的拉起来…

堂堂大汉帝王哪里还有半分威仪?看着那一个个因他而被押赴“送死”的臣子却是无能为力,场面荒唐又滑稽!

“陛下,陛下…”

“你得振作起来,振作起来呀!”皇后伏寿连连拍着他的后背,可…此刻的天子刘协不止是某个地方支棱不起来了,他浑身都支棱不起来了。

他感觉他的脊梁已经彻底的垮了!

尚书台!

此刻,董承、王子服、吴硕、种辑等人均趴伏着,浑身被拷打的遍体鳞伤!

可每每他们晕厥过去,“哗啦”一桶水泼了过去,这些人呻吟着再度醒来,再度接受新一轮的拷打、盘问。

本是斯文人聚集的尚书台,此刻,倒是有些昔日十常侍把持尚书时的血腥、杀戮的味道。

“董国舅?还不打算说那同谋之人么?”

陆羽饶有兴致的问道…

董承吐着血,他“哈哈”大笑,状似癫狂。“孔子、孟子、汉室列祖列宗…都曾助我一臂之力?陆司徒,你敢抓么?”

这话脱口…

陆羽还未回话,一旁的典韦眼眸冷凝,“你这厮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啊!龙骁骑甲士何止?”

“在!”

“取洛铁来!”典韦一声招呼。

在典韦看来,陆公子总是仁慈的,动刑这种事儿,他也并不擅长,故而…他典韦索性就替陆公子去践行这“残忍”之道好了!

不多时,洛铁火盆被端了上来。

董承倒是骇然无畏,他的眼眸望向陆羽,再望向荀彧,特别是与荀彧四目相对时,目光中似是藏着千言万语!

“为防泄露,整个刺杀曹贼的过程,均是我单独联络,所有参与的人,莫说是王子服、吴硕他们,就是陛下都不知道!哼,陆司徒,你不妨继续对我用刑,且看看…是你的洛铁厉害,还是我董承的骨头更硬!”

闻言…

典韦就打算动手!

陆羽却是微微一笑,当即示意无需上刑,他缓缓走到董承的面前。“别以为你不说,我就不知道了,我且随便说几个,董国舅听听,是也不是?”

登时,董承心头就生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陆羽的话则是接踵而出。

——“负责月旦评防卫的京兆尹司马防,他能脱得了干系么?”

呼…

董承心里“咯噔”一响,可他还是努力的咬着牙,做出一副矢口否认的样子。

——“前太尉杨彪,太医署的医官吉平,还有…”

当陆羽口中传出杨彪、吉平的名字时,董承再也无法淡定。

怎么会…

怎么会…

明明他们都潜藏在暗处,怎么会?怎么会暴露了呢?

“你…”

“别慌。”陆羽笑吟吟的,他负手而立,最后吟出了一个最关键的名字。“刘备、刘玄德也参与这‘衣带诏’了吧?”

熟知这段历史,“衣带诏”这等大事,此间参与者,陆羽都可以倒背如流!

董承招不招,意义其实不大!

可…

当这些名字全盘被陆羽吟出,董承的眼眸瞪得浑圆硕大。

衣带诏?他为何连衣带诏都知道!

“陆羽,陆羽…”

这一刻,董承歇斯底里…他疯狂的、无助的大喊着陆羽的名字,像是要将心头的愤懑与绝望尽数的宣泄出来。

这等表情,倒是让一旁同审的荀彧,面色中闪过一丝难看。

这个细微的表情自然逃不过陆羽的眼睛。

却见荀彧抿着嘴唇,他也蹲在了董承的面前。“既是衣带诏,那想必有书信盟书,董国舅你就招了吧,这‘衣带诏’现在何处?”

呼…

恰恰荀彧的这么一句话,让董承一下子明悟了什么。

他瞪着眼深深凝望着荀彧,到最后,却是“哈哈哈哈…”…

他大笑出声,他痛骂道:“荀令君你也是颍川名门望族,可如今,却屈身汉贼,还有何面目来问我?”

言及此处…

哈哈哈哈…

狂笑之声大起,董承猛然的嚼断舌头,一口血完完全全的喷到了荀彧的身上,荀彧的样子像是被镇住了,可…他的眼眸中闪过了几许泪珠,他神色复杂的望向董承,可…转身的功夫,他的面色一变,又换回了原本的雍容平和,事不关己!

呼…

轻呼一口气,荀彧用袖子擦拭了下面颊上的血迹,拱手向陆羽致歉道:“陆司徒,是我言语过激了,害得这董承咬舌自尽!”

这…

陆羽眨巴着眼睛,他其实从荀彧方才的话中也明悟到了什么。

特别是那一句——“既是衣带诏,那想必有书信盟书,这衣带诏现在何处?”

看似是审问,可实际上,荀彧这是在提醒董承,无论陆羽指认出谁来?判断的有多么的精准,可衣带诏不出,终究是空口无凭,这是荀彧再劝董承一死了之,给汉庭留下一点儿希望啊!

用心良苦…

委实用心良苦了。

当然了,陆羽也不至于去点破,这次的行动,汉庭虽败,可表现的要大大的出乎陆羽的预料。

刘备没动,杨彪、司马防、吉平明哲保身…

再加上中立的荀彧暗中相助,这次的事件,此间的杀戮也就到此为止了。

可惜了…

想到这儿,陆羽一摊手,“荀令君素有洁癖,却被董国舅的血迹沾污了衣裳,想必荀令君心头必颇为难受吧!”

“衣衫而已,还可以更换,可董国舅心中的痛,怕才是他无尽的摧残。”荀彧的回答显得那么的意味深长与富有哲理。

既然要聊哲理…

陆羽眼珠子一转…

他饶有兴致的面朝荀彧,笑着说道。“荀令君,今日还早,不妨咱们多聊两句如何?”

“聊什么?”荀彧好奇的问道…

“聊聊《荀子》如何?”陆羽笑着提议道…

呼…这话脱口,荀彧眼珠子一转。

他原本以为,陆羽要谈论的是“董承”咬舌自尽一事。

可没想到,竟是《荀子》。

当然了,《荀子》这本书在颍川荀氏一族的地位斐然,因为…这可是他们老祖宗的着作呀!

“陆司徒不妨说说看,荀某愿闻其详!”

“不敢!”陆羽恭敬的行了个礼,继而当先提问:“《荀子·天论》一文中提及,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此乃荀子“天道自然”的思想,今日…陆羽斗胆请教荀令君,何为天道自然?何为‘天人有常’?‘何为天人相分’?‘何为制天命而用之’!”

霍…

陆羽这么一番话脱口,荀彧微微一愣,寻常人说荀子,往往说的是《劝学》,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可…陆羽提到俨然是极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关键是这骤然的一问,荀彧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陆司徒既提问,想必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吧?”

荀彧反问道…

哪曾想,陆羽直接摆了摆手。“我的理解不重要,重要的是荀令君的理解…”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此为《礼论》!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此为《天论》!”

讲到这儿,陆羽眼珠子一定,话语中也更添了几分严肃。

“说句题外话,董国舅这事儿,荀令君多半心里很为难吧?汉室与曹公之间左右平衡?如何不难呢?”

“可,荀氏一族祖先荀子在《不苟篇》中就详加阐述,何为君子?荀令君追随曹公,匡救天下,救万民于水火,救天子于水火,是崇人之德,是扬人之美,帮曹司空并非谄媚,诤谏曹司空,亦是心头正义所指,亦非背叛!”

“可…天道自然,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拥护他,等待‘天’的恩赐与崛起,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敬其在己者’,而非‘慕其在天者’,这话不是我说的,是荀夫子说的。荀令君也当与时屈伸,也要以义应变,天下局势始终在变,人也要跟着变,荀令君的功业已经无愧于荀氏列祖列宗,千万不可太过苛责自己,更莫要让忠心害了你!”

提及最后一句话时。

陆羽脑海中想到的是,前世…喜欢看的一档篮球节目中,加内特对詹姆斯的告诫——别让忠诚害了你!

此时此刻,陆羽用这么一句告诫荀彧,他觉得…很合适。

当然了,有没有用,能产生多大的效果?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曾几何时…

当陆羽纵览汉末这段历史,在大魏阵营中,让他最有感触的不是别人,恰恰便是荀令君。

为何荀令君“张子房”之才,可最后却是个大大的悲剧呢?

究其核心原因,就三点。

——根深蒂固的忠汉思想!

——率直的性格特点!

还有最重要的一条,曹操“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处事观,直接导致荀彧那悲剧的人生!

总结起来是容易…

可要改变,那就难咯!

荀彧作为这个时代最顶级的谋士,最顶级的世家,改变他心头根深蒂固的观念,谈何容易?

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完成了。

陆羽也就这么一提…

用你们颍川荀氏先祖“荀子”的话去告诫,接下来,就看荀令君自己的顿悟了。

呼…

长长的呼出口气。

当那句“莫要让忠心害了你”从陆羽的口中传出,没入荀彧的耳畔时,他的身子剧烈的颤动了一下,很明显心头亦有所悸动。

他浅笑着摇摇头。“与时屈伸,以义应变,然而这应变的底线,终究是义!陆司徒也不能忘了大‘义’呀!”

得…

这话脱口,陆羽感觉,他方才那番话白说了!

“唉…”无奈的叹出口气,陆羽站起身来,一边向门外走,一边补上一句。“荀令君践行的义?是真正的义么?君权神授?这种董仲舒调教过的‘儒家’思想,又是孔夫子提出的那个么?”

讲到这儿,陆羽摇了摇头。“荀令君不妨闲暇时将晚辈这话细细的想想,保不齐,能得到些许别样的感悟呢!”

一言蔽,陆羽走出了尚书台…

接下来是又一轮血腥屠戮,陆羽不想看,看着反胃…还不如早点回去跟昭姬姐请罪呢!

把月旦评闹成这副模样,昭姬姐想必生气了吧?

呼…

哪曾想,陆羽方才走出尚书台,荀彧的眼眸却是紧紧的凝起。

触动?

他的内心深处怎么会不触动呢?

表情淡然,那是遮掩着心头的悸动!

陆羽对《荀子》的了解,对荀氏一族祖辈传下来的道理与大义,似乎…比他了解的更深入,更透彻!

特别是他最后吟出的那句——董仲舒调教过的‘儒家’思想,又是孔夫子提出的那个么?

凭着荀彧的才学,如何会不理解这话中的含义呢!

——君权,其实…未必神授!

——水载之舟,方才为舟!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荀彧应该践行的义,到底是为民?还是为君呢?

这边,陆羽与荀彧的话愈发的意味深长,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另一边,风评台上,可就是气氛肃然,森然凌厉!

此间早已被封锁,除了蔡昭姬被送回了司徒府外,几乎所有文、武,都被看守在这边。

曹操当先踏入,便站在这风平台上,不多时,董贵妃的尸首也被甲士抬到了这边。

她已经死了,可似乎…她的身子莫名其妙的抽搐了几下,像是回光返照,可最终还是停止了动静,彻彻底底的香消玉殒了!

曹操冷然的瞥了一眼董贵妃那仍温热的尸体,冷冷开口。“都看到了么?董贵妃与国舅董承密谋行刺当朝司空!已经伏诛!接下来,该轮到她们的党羽了!”

此言一出…

此间汉臣一个个面色苍白,脑袋下意识的低垂下去。

看到曹操…他们心凉了一截儿;

可看到董贵妃的尸首,他们的心又凉了一大截儿!

当发现,荀令君没有出现时,几乎每个人的心都是绝望的。

“来吧,都说说,方才我于此月旦评被刺,此间大乱,你们中有些人被吓破了胆,待在原地一动不动,也有些人是来保护我曹操的!我亲眼目睹一些官员杀戮了几名刺客,算是我曹操的救命恩人!这样吧,我给你们个机会,被吓破了胆的站在右边,没有被吓破了胆的,助我曹操杀刺客的站在左边!”

言及此处时,曹操想到的是羽儿方才的提醒。

——“那风评台上,固然有可恶的刺客,却亦然有忠勇的“汉”臣,曹司空不去再看看?去嘉奖一番么?”

看看?呵呵,是得好好的“看看”!

嘉奖!那更得好好的“嘉奖”了,用烙铁,用铁鞭好好的嘉奖!

“快,十息之内,让我看到你们是站在左边还是右边!”

曹操再度高喊出一声。

一下子,整个月旦评所有官员都紧张了起来,他们纷纷攘攘的往左边挤。

百官皆是会审时度势的,他们明白不救曹司空,那…便是等同于眼睁睁的看着曹司空陷入困境。

司马家长子司马朗、三子司马孚扶着父亲司马防就往左侧走,此刻的司马防因为心虚,心早已经乱做一团麻!

倒是司马懿,当即一把抓住父亲。

“父亲,大哥,三弟…不能去左边!”

司马防一愣,询问道:“左边是功,右边是过?难不成要舍功寻过?”

“去右边!”司马懿眼珠子一转,他登时想到了什么,语气变得更加的严肃…“左边不是功,右边也不是过!现在不是抢功的时候,而是要明哲保身!”

他这莫名其妙的话语传出,让司马朗、司马孚均是一怔,司马防却是当即吩咐。

“听仲达的!”

当即,他们四人便站在了右边的方向。

于是,整个风评台前,左边占据着无数官员,如潮水一般,右边却唯独司马懿一家以及寥寥几十名臣子!

曹操的目光像是两把剑,他的眼眸从司马防一家子身上洞穿!

方才司马懿拦住父亲的举动,他看在眼里,心头却嘀咕道:“不愧是羽儿那太学中的学生,果然有点儿能耐!这算是大愚若智么?”

念及此处,曹操再度环望了一遍左手边的官员,便是与昔日许田狩猎时,面露怒意的那些官员名单如出一辙!

呵呵,总算是找到缘由了!

他衣袖一挥,当即命令道:“虎贲军何在?”

“末将在!”

许褚与一干虎贲军迈出一步,曹操当即吩咐。“将左边的官员尽数押入大理寺审问!”

啊…啊…

此言一出,众官员如遭雷劈,争相着辩驳着。

一个个喊冤不止、一个个垂泪哭泣!

曹操却是转过身负手而立。

“呵呵,别以为我看不透你们的心思!”

“当此月旦评大乱之时,人人自危只顾着避祸逃命,还有心情想要救我曹操的,势必是欲盖弥彰,其心可诛!即刻擒下,严加审问!”

此言一出…

满座哗然…

倒是司马防、司马朗、司马孚眼眸下意识的转向司马懿这边,一个个均是长吁一口大气!

眼神中,满满的对司马仲达的赞誉。

哪曾想,就在这时。

曹操话锋一转,他的手指指向了司马防!

“京兆尹司马防也给我拿下!”

这下,司马家方才喘出的大气,一下子咽了回去,仓皇变色!

司马懿大惊,他的神色格外委屈。

“这是…这是为何呀!”

“为何?哈哈…”曹操大笑着回答道:“身为太学生?却看不透为何?不妨去问问你的太学总长好了!也让他好好的教一教你!”

言及此处,曹操再度把手指向司马朗、司马孚两人。

“把他们两个人也给抓了,押入大牢!”

这…

顿时,司马懿只感觉一道惊雷从他的头顶劈落而下!

他整个人脸色煞白如纸!

他的心头亦是乱作一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