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三国:布衣谋士,开局被刘备出卖 > 第52章 曹操又麻了,陈牧将司马懿和杨修绑了!

郭嘉言道:“有功者赏,有罪者罚,兖州的律法权威,的确是不容忽视。”

“但事急从权,如今蝗灾将临,钱粮囤积,当为首要之事。”

“明公可先按景略所言,问罪兖州士民,让其缴纳钱粮来脱罪!”

“待来日治理蝗灾,明公再以士民钱粮赈济灾民,勒石记功,以表其功德!”

勒石记功?

曹操闻言一动:“奉孝言之有理!文若担心的,是我问罪兖州士民,会再次让兖州士民忐忑不安,生出其他的祸事来!”

“但如果再勒石记功,表彰士民救民之功,兖州士民,就会明白我的苦心。”

“到时候再好言安抚,兖州就可以真正归心了!”

....

兴平元年,秋。

兖州大旱,草木枯萎,飞蝗肆虐。

由于百姓存粮几乎耗尽,亟待秋收。

而这大旱飞蝗,直接吞噬兖州百姓的生存之机。

流民开始在各郡大量出现!

兖州本来有八郡八十万户,人口四百余万。

黄巾之乱,虽然让兖州人口大减,但有曹操从青州迁徙的黄巾,还有徐州迁徙的人口,如今的兖州,依旧有三百余万人口。

尽管曹操及时采纳了陈牧的策略,提前囤积了大量的钱粮。

但各郡的流民,依旧让曹操捉襟见肘!

即便有了准备,各郡因为饥荒而饿死的百姓依旧不少。

而一部分士民,一部分想趁机拓展,一部分担心会步入后尘,开始囤积居奇,拒绝配合赈灾。

曹操几度都想要放弃赈灾,自保养军。

毕竟。

曹操向来都不是个只会喊仁义的人。

仁义对曹操而言,只是一种策略。

可当仁义的策略,会影响自身根本的时候,曹操是会毫不犹豫的抛弃仁义的。

“我当初怎么会同意执行赈灾这种策略!”

“三百余万兖州之民,我能赈灾到什么时候?”

“这下别说什么勒石记功了,就算我许诺各郡士民可以代代为官,估计都没几个人愿意再拿出钱粮了!”

代代为官的确很诱人。

但前提是这一代人不会因为饥荒而饿死!

士民亦不是傻子,不会为了一个空口许诺,而将所有的钱粮,都拿出来配合赈灾!

府衙内。

曹操将各郡急报推在一边,头疼不已。

“也不知道景略去河东郡借粮,能否借得钱粮来!”

河东卫氏,是世族,亦是巨贾。

一个月前。

曹操曾感慨卫氏钱粮颇多,但如今故人不在。

陈牧就自告奋勇的,前往河东卫氏借钱粮。

曹操不疑有他,亲笔给卫氏家主写了一封求助信,让陈牧前往卫氏出借钱粮。

郭嘉立在一旁,欲言又止。

曹操有些疑惑:“奉孝,这里没有外人,你有话直言吧。”

郭嘉顿了顿,道:“明公,以景略的个性,钱粮定然是能借来的。”

“只是,这借钱粮的方式,可能会有些....后患。”

嗯?

曹操微微眯眼:“奉孝,我诚心借粮,又会有什么后患?”

郭嘉一叹:“明公!河东卫氏,跟陈留卫氏,早已分家,卫兹又早亡;明公遣景略去河东卫氏借粮,定然会被拒绝。”

“只是,以景略的个性,卫氏敢拒绝,估计只有一个结果。”

“陈牧这次,可是亲率四百背嵬军去的!”

曹操瞬间惊醒。

击败吕布之后,陈牧将四百健儿,都装备了陷阵营的铁甲,又择选了四百匹良马,将亲卫营的番号,改成了“背嵬军”!

正式以背嵬军命名!

倘若正常借粮,自然是派遣使者出使,哪有率兵去的!

更何况。

陈牧这支骑兵,那可是具装铁甲的!

除非有人专程针对陈牧布下十面埋伏,陈牧这四百背嵬军,少有人能挡得住!

正说间。

人报陈牧返回。

曹操急忙召见询问:“景略,这次借粮,可还顺利?”

陈牧笑道:“明公勿忧,挺顺利的!”

“不仅河东卫氏愿意借粮,弘农杨氏,河内司马氏,都愿意出借钱粮。”

“只是三家家主,担心明公只借不还,所以又各自派遣家中子侄,随我回来,监督明公!”

曹操顿时感到不对劲:“景略,那三家子侄,现在在什么地方?”

陈牧招呼一声。

三个世家子,又惊又惧,来到府衙。

陈牧一一指道:“明公,容我介绍这三位世家俊杰。”

“左边这位,是河东卫氏卫觊的长子卫文,字仲颖,今年二十一岁。”

“中间这位,是弘农杨氏的天才俊杰杨修,字德祖,刚及冠。”

“右边这位,是河内司马氏的二公子司马懿,今年十五岁。”

“明公切勿认为这三人年幼,就轻视,他们可是三家最杰出的才俊,一定会监督明公,如数归还钱粮的!”

曹操顿时麻了。

还监督?

你这是将三个世家子,直接绑来了兖州吧!

春节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月28日到2月12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